本文主要是介绍管理类联考——逻辑——论证逻辑——汇总篇——真题和典例——分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分析
分析争论焦点题
199-2010-1-51——分析争论焦点题——1. 论点争论模型
陈先生:未经许可侵入别人的电脑,就好像开偷来的汽车撞伤了人,这些都是犯罪行为。但后者性质更严重,因为它既侵占了有形财产,又造成了人身伤害;而前者只是在虚拟世界中捣乱。
林女士:我不同意。例如,非法侵入医院的电脑,有可能扰乱医疗数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非法侵入电脑同样会造成人身伤害。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两人争论的焦点?
A.非法侵入别人的电脑和开偷来的汽车是否同样会危及人的生命?
B.非法侵入别人的电脑和开偷来的汽车伤人是否都构成犯罪?
C.非法侵入别人的电脑和开偷来的汽车伤人是否是同样性质的犯罪?
D.非法侵入别人的电脑的犯罪性质是否和开偷来的汽车伤人一样严重?
E.是否只有侵占有形财产才构成犯罪?
【解析】
第一步,梳理题干。
根据指示词因为、但可将陈先生的论证梳理如下。
陈先生的论据:开偷来的汽车撞伤了人,既侵占了有形财产,又造成了人身伤害。未经许可侵入别人的电脑,只是在虚拟世界中捣乱。
陈先生的论点:但后者性质更严重=开偷来的车撞伤了人的性质更严重。
注意,李女士的论证中虽然最后有论点指示词因此,但该论点仅仅是对前面举例部分的总结。其真正的论点是“我不同意”。故李女士的论证可梳理如下。
李女士的论据:非法侵入医院的电脑,有可能扰乱医疗数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李女士的论点1:非法侵入电脑同样会造成人身伤害。
李女士的论点2:我不同意。
第二步,预判思路。
根据第一步分析可知,二者论点有分歧。而陈先生的论点在比较非法侵入别人的电脑和开偷来的汽车伤人的性质的严重程度,故考虑寻找指出论点分歧的选项。
第三步,验证选项。
A项,干扰选项,对人生命的威胁都是二者论据提及的,而非论点,故该项不是二者争论的焦点。
B项,无关选项,林女士的论证并未涉及犯罪这一话题。
C项,强干扰项,注意二者争论的焦点在于性质的严重程度,而非是否是同样的性质。
D项,最为准确,根据第二步分析可知,二者争论的焦点在于性质的严重程度。
E项,无关选项,二者均未提及该话题。
综上所述,D项正确。
【答案】D
199-2007-1-54——分析争论焦点题——2. 论证争论模型
司机: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因此,高速公路上的最高时速不应由120千米改为现在的110千米,因为这既会不必要地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也会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
交警:每个司机都可以在法律规定的速度内行驶,只要他愿意。因此,把对最高时速的修改说成是某些违规行为的原因,是不能成立的。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上述司机和交警争论的焦点?
A.上述对高速公路最高时速的修改是否必要。
B.有经验的司机是否有能力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
C.上述对高速公路最高时速的修改是否一定会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
D.上述对高速公路最高时速的修改实施后,有经验的司机是否会在合法的时速内行驶。
E.上述对高速公路最高时速的修改,是否会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
【解析】
第一步,梳理题干。
根据指示词因此将二者的论证梳理如下。司机的论证过程如下。
司机的论据:
(1)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
(2)最高时速的降低会降低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也会使一些有经验的司机违反交规。司机的论点:不应当将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从120千米降低到110千米。
交警的论证过程如下。
交警的论据:每个司机都可以在法律规定的速度内行驶,只要他愿意。
交警的论点:把对最高时速的修改说成是某些违规行为的原因,是不成立的。
第二步,预判思路。
注意交警的论点实际上在反驳司机的论据(2),因此,二者争论的焦点是修改最高时速是否会导致司机违规。
第三步,验证选项。
A项、B项、E项,无关选项,交警并未提及相关话题。
C项,最为准确,根据上一步分析可知该项正确。
D项,强干扰项,虽然司机认为修改最高时速会让司机超速行驶,但交警的话是假言命题,是假设司机愿意时,会在合法的速度内行驶。因此,交警并未说司机一定会在合法的速度内行驶,故该项不是二者争论的焦点。
综上所述,C项正确。
【答案】C
199-2008-1-38——分析争论焦点题——3. 标准争论模型
郑女士:衡远市过去十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易阳市高,因此衡远市的经济前景比易阳市好。
胡先生: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衡远市的GDP增长率虽然比易阳市的高,但易阳市的GDP数值却更大。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郑女士和胡先生争议的焦点?
A.易阳市的GDP数值是否确实比衡远市大?
B.衡远市的GDP增长率是否确实比易阳市高?
C.一个城市的GDP数值大,是否经济前景一定好?
D.一个城市的GDP增长率高,是否经济前景一定好?
E.比较两个城市的经济前景,GDP数值与GDP增长率哪个更重要?
【解析】
第一步,梳理题干。
根据指示词因此将郑女士的论证过程梳理如下。
郑女士的论据:衡远市过去十年的GDP增长率比易阳市高。
郑女士的论点:衡远市的经济前景比易阳市好。
而胡先生的论证过程梳理如下。
胡先生的论据:衡远市的GDP增长率虽然比易阳市高,但是易阳市的GDP数值却更大。
胡先生的论点:不同意郑女士的观点。
第二步,预判思路。
二者争论的焦点有两个。其一,二者的论点不同;其二,二者判断经济前景的标准不同,前者用的是GDP的增长率,后者用的是GDP的数值。因此,考虑寻找指出其中任意一个焦点的选项。
第三步,验证选项。
A项,无关选项,郑女士的论证并未涉及该话题。
B项,无关选项,二者都认为衡远市的GDP增长率更高。
C项,强干扰项,虽然二者的论点有分歧,但是注意郑女士的观点是衡远市的经济前景比易阳市好。对应的,胡先生的观点是衡远市的经济前景不比易阳市好。而该项的话题是经济前景好。注意“更好”和“好”是不同的概念,例如逻辑考4分比逻辑考2分更好,绝对不等同于逻辑考4分就好。
D项,强干扰项,理由类似C项。
E项,最为准确,二者评价经济前景的标准不同,而该项指出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E项正确。
【答案】E
分析结构相似题
199-2015-1-44——分析结构相似题——结构特征优先看
研究人员将角膜感觉神经断裂的兔子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他们给实验组兔子注射了一种从土壤霉菌中提取的化合物。3周后检查发现,实验组兔子的角膜感觉神经已经复合;而对照组兔子未注射这种化合物,其角膜感觉神经都没有复合,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该化合物可以使兔子断裂的角膜感觉神经复合。
以下哪项与上述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的方式最为类似?
A.科学家在北极冰川地区的黄雪中发现了细菌,而该地区的寒冷气候与木卫二的冰冷环境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木卫二可能存在生命。
B.绿色植物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能茁壮成长,而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只能缓慢生长。所以,光照有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
C.一个整数或者是偶数,或者是奇数。0不是奇数,所以,0是偶数。
D.昆虫都有三对足,蜘蛛并非三对足。所以,蜘蛛不是昆虫。
E.年逾花甲的老王戴上老花眼镜可以读书看报,不戴则视力模糊。所以,年龄大的人都要戴老花眼镜。
【解析】
第一步,梳理题干。
根据指示词由此得出结论可以将题干论证梳理如下:
论据 | 论点 | ||
实验对象 | 差异现象1 | 差异现象2 | |
实验组 | 注射该化合物 | 角膜感觉神经复合 | 该化合物可以使兔子断裂的角膜感觉神经复合 |
对照组 | 不注射该化合物 | 角膜感觉神经没有复合 |
第二步,预判思路。
显然题干是通过求异法得到因果关系,故考虑寻找也用求异法证明因果关系的选项。
第三步,验证选项。
B项,最为类似,该项和题干论证类似,是通过求异法得到因果关系,故该项正确。其余各项的论点均不是因果关系,故它们论点的结构均与题干不同,可直接排除。
【答案】B
199-2010-1-47——分析结构相似题——逻辑谬误其次看
学生:IQ和EQ哪个更重要?您能否给我指点一下?
学长:你去书店问问工作人员,关于IQ、EQ的书哪类销得快,哪类就更重要。
以下哪项与上述题干中的问答方式最为相似?
A.员工:我们正制订一个度假方案,你说是在本市好,还是去外地好?
经理:现在年终了,每个公司都在安排出去旅游,你去问问其他公司的同行,他们计划去哪里,我们就不去哪里,不凑热闹。
B.平平:母亲节那天我准备给妈妈送一样礼物,你说是送花好还是送巧克力好?
佳佳:你在母亲节前一天去花店看一下,看看买花的人多不多就行了嘛。
C.顾客:我准备买一件毛衣,你看颜色是鲜艳一点好,还是素一点好?
店员:这个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与穿衣习惯,各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与喜好。
D.游客:我们前面有两条山路,走哪一条更好?
导游:你仔细看看,哪一条山路上车马的痕迹深,我们就走哪一条。
【解析】
第一步,预判思路。
分析题干发现,学长的回答默认了大家选择的(销得快的)就是重要的,故其回答存在诉诸众人的问题。因此,考虑寻找也存在诉诸众人这一谬误的选项。
第二步,验证选项。
A项,不类似,因为经理的选择是不凑热闹,不存在诉诸众人的问题。
B项,干扰选项,虽然该项也是跟随大家的选择,存在诉诸众人的问题,但是由于佳佳的回答并未涉及花和巧克力的对比,因此和题干不够类似。
C项,不类似,因为该项强调的是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和喜好,不存在诉诸众人的问题。
D项,最为类似,因为该项也要求跟随大家的选择(痕迹深表明被选择得更多),故该项也存在诉诸众人的问题。
E项,不类似,类似B项,老师的话并未涉及做练习和理解教材内容的对比,和题干不够类似。
综上所述,D项正确。
【答案】D
199-2008-1-52——分析结构相似题——归谬模型看一看
“有些好货不便宜。因此,便宜货不都是好货。”与以下哪项推理做类比能说明上述推理不成立?
A.湖南人不都爱吃辣椒。因此,有些爱吃辣椒的不是湖南人。
B.有些人不自私。因此,人并不都自私。
C.好的动机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因此,好的结果不一定都产生于好的动机。
D.金属都导电。因此,导电的都是金属。
E.有些南方人不是广东人。因此,广东人不都是南方人。
【解析】
第一步,梳理题干。
题干的论证可梳理为,有的好货→不便宜,因此,有的便宜货→不是好货。显然题干将有的进行了逆否,是无效的推理。
第二步,预判思路。
问题要求用选项类比证明题干的论证不成立,故考虑寻找结构类似但论点荒谬的选项。
第三步,验证选项。
A项,干扰选项,虽然该项的论证结构和题干一致,但其论点符合客观事实,故该项错误。
B项,不类似,该项的结构为,有的人→不自私,因此,有的人→不自私。
C项,不类似,该项的指示词不一定表明该项是模态命题。
D项,不类似,该项的结构为,金属→导电,因此,导电→金属。
E项,正确,首先,该项的结构为,有的南方人→不是广东人,因此,有的广东人→不是南方人,所以,该项的结构和题干一致。其次,该项的论点不符合客观事实。因此,用该项做类比能说明题干的论证是不成立的,故该项正确。
综上所述,E项正确。
【答案】E
分析论证有效性
199-2007-10-37——分析论证有效性——两面验证法
老林被誉为“股票神算家”。他曾经成功地预测了1994年8月“井喷式”上升行情和1996年下半年的股市暴跌,这仅是他准确预测股市行情的两个实例。
回答以下哪个问题对评价以上陈述最有帮助?
A.老林准确预测股市行情的成功率是多少?
B.老林是否准确地预言了2002年6月13日的股市大跌?
C.老林准确预测股市行情的方法是什么?
D.老林的最高学历和所学专业是什么?
E.有多少人相信老林对股市行情的预测?
【解析】
第一步,梳理题干。
题干第一句话是某种评价,第二句话是具体例子,故可将题干论证梳理如下。
论据:老林曾两次准确预测了股市行情。
论点:老林被誉为“股票神算家”。
第二步,验证选项。
A项,最有帮助,如果预测的成功率高,则说明老林是“股票神算家”,对题干有支持作用;如果预测的成功率低,则说明老林不是“股票神算家”,对题干有削弱作用。因此,该项正确。
B项,没有帮助,因为这次股市大跌仅仅是个例,没有说服力。
C项,没有帮助,因为预测股市行情的方法和其是否是“股票神算家”无关。
D项,没有帮助,因为学历和专业与其是否是“股票神算家”无关。
E项,没有帮助,因为人们相信与否仅仅是主观的态度,不影响客观事实。综上所述,A项正确。
【答案】A
199-2000-1-60——分析论证有效性——构造对照组实验
在经历了全球范围的股市暴跌的冲击以后,T国政府宣称,它所经历的这场股市暴跌的冲击,是由于最近国内一些企业过快的非国有化造成的。
以下哪项,如果事实上是可操作的,最有利于评价T国政府的上述宣称?
A.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T国一些企业最近的非国有化进程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对比。
B.把T国受这场股市暴跌的冲击程度,和那些经济情况与T国类似,但最近没有实行企业非国有化的国家所受到的冲击程度进行对比。
C.把T国受这场股市暴跌的冲击程度,和那些经济情况与T国有很大差异,但最近同样实行了企业非国有化的国家所受到的冲击程度进行对比。
D.计算出在这场股市风波中T国的个体企业的平均亏损值。
E.运用经济计量方法预测T国的下一次股市风波的时间。
【解析】
第一步,梳理题干。
T国政府的观点如下。
T国政府宣称:它所经历的这场股市暴跌的冲击,是由于最近国内一些企业过快的非国有化造成的。(因果关系)
第二步,预判思路。
题干在讨论因果关系,故考虑寻找情况类似,但是没有企业非国有化的国家进行对照实验(求异法)。
第三步,验证选项。
A项,无关选项,题干并不讨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B项,正确选项,若情况类似但是没有企业非国有化的国家也经历了股市暴跌,则证明股市暴跌和企业非国有化无关,削弱了题干;若这些国家没有股市暴跌,则证明股市暴跌的确可能和企业非国有化有关,支持了题干。
C项,无关选项,因为和T国经济情况有很大差异的国家无法和T国进行比较。
D项,无关选项,题干不讨论亏损值的多少。
E项,无关选项,题干不讨论下一次风波的时间。
综上所述,B项正确。
【答案】B
199-2001-10-44——分析论证有效性——寻找针对该缺陷的选项
人们对于搭乘航班的恐惧其实是毫无道理的。据统计,仅1995年,全世界死于地面交通事故的人数超出80万,而在自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年死于空难的还不到500人,在这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罹于空难的还不到25人。
为了评价上述论证的正确性,回答以下哪个问题最为重要?
A.在上述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有多少人死于地面交通事故?
B.在上述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有多少人加入地面交通,有多少人加入航运?
C.在上述10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年有多少人加入地面交通,有多少人加入航运?
D.在上述10年间,1995年全世界死于地面交通事故的人数是否是最多的?
E.在上述10年间,哪一年死于空难的人数最多?人数是多少?
【解析】
第一步,梳理题干。
题干的第一句话是评价,而后面的信息是统计数据。因此,可将题干论证梳理如下。
论据:空难死亡的人数少于地面交通。
论点:人们对于搭乘航班的恐惧其实是毫无道理的。
第二步,预判思路。
题干以死亡人数作为评价是否应该恐惧搭乘航班的标准,其主要缺陷是忽略了搭乘航班的人和搭乘地面交通的人总数的差异。若搭乘航班的人很少,而搭乘地面交通的人很多,则搭乘航班的死亡率不一定比搭乘地面交通的低,此时题干的论证没有说服力;反之,题干的论证就有说服力。因此,题干的关键问题应当是参与这两种交通方式的总人数的多少。
第三步,验证选项。
A项、B项仅仅针对我国的情况,说服力不足。D项、E项并未提及题干的主要缺陷。而仅C项指出了题干的论证存在的主要缺陷。
综上所述,C项正确。
【答案】C
这篇关于管理类联考——逻辑——论证逻辑——汇总篇——真题和典例——分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