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将数据传回前端_中国完成首次高空无人机台风观测,投放探空仪采外围云系数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图源网络,侵删)
热带风暴「森拉克」今月初登录海南岛,期间,我国完成了首次的高空大型无人机台风综合观测试验,采集了台风外围云系的的垂直廓线观测数据,并实时传回地面指挥系统,填补了海洋观测空白。
高空无人机在海南博鳌机场起飞
(图源网络,侵删)
在10,000米高空投放30余枚下投式北斗探空仪
(图源网络,侵删)
投放30余枚北斗探空仪
据《中新网》报导,航天科工集团探空系统参与了本次的高空大型无人机台风综合观测。2日下午,一架高空无人机在海南博鳌机场起飞,将机载下投式探空系统带入目标空域的指定高度,并在10,000米高空投放30余枚下投式北斗探空仪,对「森拉克」外围云系进行探测。
观测数据实时传回地面指挥系统
(图源网络,侵删)
观测数据实时传地面指挥系统
通过与毫米波雷达协同工作,系统将台风外围云系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水凝物等垂直廓线观测数据实时传回地面指挥系统。在两个多小时里,设备状态良好,数据上传稳定。
气象局于2018年启动「海燕计划」,选用「翼龙-10」大型无人机开展海洋综合气象观测试验
(图源网络,侵删)
填补我国海洋综合观测的空白
本次准确获取「森拉克」外围云系的实时数据,意味着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台风综合观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气象局于2018年启动「海燕计划」,选用「翼龙-10」大型无人机开展海洋综合气象观测试验。这次试验属于「海燕计划」的一部分,填补了我国基于高空大型无人机海洋综合观测的空白,对提高台风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协助改进台风预报
我国海上观测资料匮乏,限制了台风生成和发展机理研究和预报技术的提升。无人机投放探空系统有助取得更多海上观测数据,协助改进台风预报。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表示,相比气球探空类,机载下投式探空系统更有指向性和靶向性;相比火箭探空类,其应用范围更广、区域更大、机动性更强。机载下投式探空系统在气象应急、灾害监测、生态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等诸多领域,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这篇关于将数据传回前端_中国完成首次高空无人机台风观测,投放探空仪采外围云系数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