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SPI(一)协议基础

2023-10-24 11:59

本文主要是介绍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SPI(一)协议基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首发于同名微信公众号:DigCore

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DigCore,及时获取最新技术博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DUK43s8naybJLvoE2UsoA

 

本节继续讲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中的另外一个串行通信接口-SPI。相比于UART串口协议,SPI又有着其独特之处。

 

  • 简介

SPI(全称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

SPI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如今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比如AT91RM9200。

--from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SPI

 

 

该接口由摩托罗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并已成为事实标准。

--from 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rial_Peripheral_Interface

 

从维基百科查阅的的“事实标准”,在这来科普一下知识盲点:

 

事实标准是指非由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而是由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企业、企业集团制定(有的还需行业联盟组织认可,如DVD标准需经DVD论坛认可),由市场实际接纳的技术标准。

--from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事实标准

 

SPI接口定义了一主多从这样的一个通信架构,在同一SPI总线上只有一个主机,可以有多个从机。这样的架构就限制了通信的主动权只能在主机端,主机发起一次通信,从机做出想要。

 

  • 信号线


SPI被称为四线串行总线,其信号线分别有:

SCLK:串行时钟(主机输出)

MOSI:主输出从机输入或主机输出从机输入(主机输出的数据)

MISO:主输入从输出或主输入从输出(从输出的数据输出)

SS:从机选择(通常为低电平有效,主机输出)

 

信号线命名也是五花八门,以下的命名也是会遇见的:

 

串口时钟

SCLK:SCK

主输出--->从输入(MOSI):

SIMO,MTSR - 对应主设备和从设备上的MOSI,相互连接

SDI,DI,DIN,SI - 在从设备上; 连接到主设备上的MOSI,或连接到下面的连接

SDO,DO,DOUT,SO - 在主设备上; 连接到从站上的MOSI,或连接到上面的连接

主输入<---从输出(MISO):

SOMI,MRST - 对应主设备和从设备上的MISO,相互连接

SDO,DO,DOUT,SO - 在从设备上; 连接到主设备上的MISO,或连接到下面的连接

SDI,DI,DIN,SI - 主设备; 连接到奴隶上的MISO或上面的连接

从机选择:

SS:S̅S̅,SSEL,CS,C̅S̅,CE,nSS,/ SS,SS#

 

以上容易让人混淆的名字是SDO、SDI、DOUT、DIN等,这些都需要看具体印在主设备还是从设备上单独讨论。但是一般的还是尽量写清写规范,这样不容易产生歧义。

 

SPI作为同步串行接口,可以认为有两个同步信号,第一个是从机选择SS信号,告知被选中的从机,准备开始进行SPI通信,第二个是同步时钟信号SCLK,收发双方进行数据的交互时,都是基于SCLK的跳变进行逐bit输出和采样的

 

四根信号线并非全部都需要,根据工作模式,可以配置成两线、三线。

 

在STM32CubeMX工具的配置页面,可以很清楚看到,配置不同的工作模式时,对应被使能的芯片管脚有何不同:

 

 

 

 

对比发现,全双工的四线和三线的区别是从机选择信号NSS。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SPI总线上只有一主一从的通信架构,从机的NSS信号一直接低电平,不需要做从机选择。

 

 

  • 信号时序


四线SPI接口的时序一般的总是先拉低从机选择信号线SS,然后输出SCLK,带着数据MOSI,此时MISO为高阻态。大致如下如:

 

一般有SPI接口的器件,在Spec上都会有对应的时序图,这里分别截取SPI接口FLASH型号为GD25Q32C、SPI接口OLED型号为QG-2832TLBFG04,这两器件的Spec内关于SPI时序部分的介绍,如下两张截图:

 

 

 

对比不难发现,时序图的规范,定义了各个信号线输出电平的顺序和时延,还定义了时钟信号跳变沿与数据信号的“对齐”,这里的“对齐”实际上就是数据的输出和采样。

 

同样的,这个时序规范了SPI器件所呈现的SPI接口信号线特性,包括:时钟上升、下降沿时长;片选与时钟跳变沿之间的时延;时钟边缘与数据线保持的时长…

 

这些时序特性,都在明确了SPI主机与其通信时,要求不超出其定义的范围,否则从机器件响应不及时而导致通信异常。

 

不同的器件,对SPI接口的信号时序要求也会不同。第一张简明的时序图,而基于这样的时序图,SPI接口又可以配置不同的接口配置参数。

 

  • 接口配置项


一般在开发时,接口的可选配置有:接口模式(实际配置的是单、双工模式选择)、设备主从模式、数据宽度、时钟极性(CPOL:)、时钟相位(CPHA)、时钟速率、数据bit位大小端选择。

 

  • 接口模式


标准的四线SPI接口,使用的场景是主从机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两方都有数据的收发过程,而在LCD/OLED这样的SPI接口作为从设备的器件中,就不需要数据返回给主机,只需要接收来自主机的控制信息和显示的数据。

 

基于这样的使用场景,就可以配置成三线的单工通信,即仅需要从机选择SS、时钟SCLK、数据输出MOSI即可。

 

  • 设备主从模式


这个配置一般需要看芯片是否支持,可将芯片配置成SPI主机或者从机,能更好地集成在项目的系统中。

 

  • 数据宽度


顾名思义,就是发送数据可以配置成8bit、16bit等,这也是根据芯片而定。

 

  • 时钟极性、时钟相位


这两者分别是CPOL(Clock PolarityCPHA(Clock Phase,极性就是指高低电平,这个定义了SPI总线在空闲状态下,时钟保持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因为这个关系到了SPI通信时第一个时钟跳变沿是上升还是下降沿;相位指的是时钟的跳变沿,指定了数据信号的输出和采样如何与时钟对齐。

 

这两个配置,在Wiki和百度百科上都做了非常清晰的解释,这里截图引用如下:

 

 

 

 

  • 时钟速率

速率选择定义了时钟信号线在数据传输是的翻转速率,这体现到每个芯片定义的接口时序图中,即可承受的速率范围,如果主机设的速率太快,而从机响应过慢会导致通信失败。

 

  • 数据bit位大小端选择


数据的发送优先bit可配置,从上篇的UART协议可以知道,UART规定了数据优先发bit0,而这个SPI是可配置优先发送bit的,可设置最低位或者最高位。

 

从FLASH型号为GD25Q32和OLED型号为QG-2832TLBFG04的时序截图可看到,这两个器件都是优先发MSB,也就是最高位优先。

 

再对比一款字库芯片型号为GT21L16S2W的读取指令:

 

可见SPI器件普遍采用MSB的发送优先顺序。

 

总结SPI通信接口,一主多从的通信架构,标准模式有四根信号线、依靠选择信号SS开始通信、时钟信号SCLK进行逐bit输出和采样、可配置的采样时刻和可选择的优先发出bit。

 


参考资料:

《SPI》@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SPI

《SPI》@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rial_Peripheral_Interface


★★★★★推荐文章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使用RingBuffer处理数据(二)详细设计过程》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使用RingBuffer处理数据(一)》

 

《快速开发MQTT(一)电子工程师眼中的MQTT》

《快速开发MQTT(二)初识MQTT》

《MQTT客户端搭建-最清晰的MQTT协议架构》

《MQTT服务端搭建-最快方式验证自己开发的客户端》

 

★★★★★相似文章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UART(五)数据包设计与解析》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UART(四)设计起止式的应用层协议》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UART(三)快速使用串口及应用》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UART(二)不同电气规范下的标准》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UART(一)协议基础》

 

★★★★★扩展阅读

《【硬件电路】AltiumDesigner18规则检查含义》

《【硬件电路】N沟道、P沟道MOS管基本原理与应用案例》

 


 

www.digcore.cn

更多技术干货等你来拿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这篇关于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SPI(一)协议基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DigCore/article/details/85710786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75018

相关文章

关于WebSocket协议状态码解析

《关于WebSocket协议状态码解析》:本文主要介绍关于WebSocket协议状态码的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WebSocket协议状态码解析1. 引言2. WebSocket协议状态码概述3. WebSocket协议状态码详解3

Python基础文件操作方法超详细讲解(详解版)

《Python基础文件操作方法超详细讲解(详解版)》文件就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的一个读写硬盘的虚拟单位,文件的核心操作就是读和写,: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基础文件操作方法超详细讲解的相... 目录一、文件操作1. 文件打开与关闭1.1 打开文件1.2 关闭文件2. 访问模式及说明二、文件读写1.

C#基础之委托详解(Delegate)

《C#基础之委托详解(Delegate)》:本文主要介绍C#基础之委托(Delegate),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 委托定义2. 委托实例化3. 多播委托(Multicast Delegates)4. 委托的用途事件处理回调函数LINQ

Qt 中集成mqtt协议的使用方法

《Qt中集成mqtt协议的使用方法》文章介绍了如何在工程中引入qmqtt库,并通过声明一个单例类来暴露订阅到的主题数据,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引入qmqtt 库二,使用一,引入qmqtt 库我是将整个头文件/源文件都添加到了工程中进行编译,这样 跨平台

0基础租个硬件玩deepseek,蓝耘元生代智算云|本地部署DeepSeek R1模型的操作流程

《0基础租个硬件玩deepseek,蓝耘元生代智算云|本地部署DeepSeekR1模型的操作流程》DeepSeekR1模型凭借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在多个领域发... 目录0基础租个硬件玩deepseek,蓝耘元生代智算云|本地部署DeepSeek R1模型,3步搞定一个应

C#实现获取电脑中的端口号和硬件信息

《C#实现获取电脑中的端口号和硬件信息》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C#实现获取电脑中的端口号和硬件信息的相关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我们经常在使用一个串口软件的时候,发现软件中的端口号并不是普通的COM1,而是带有硬件信息的。那么如果我们使用C#编写软件时候,如

MySQL中my.ini文件的基础配置和优化配置方式

《MySQL中my.ini文件的基础配置和优化配置方式》文章讨论了数据库异步同步的优化思路,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幂等性、时序和延迟,作者还分享了MySQL配置文件的优化经验,并鼓励读者提供支持... 目录mysql my.ini文件的配置和优化配置优化思路MySQL配置文件优化总结MySQL my.ini文件

如何安装HWE内核? Ubuntu安装hwe内核解决硬件太新的问题

《如何安装HWE内核?Ubuntu安装hwe内核解决硬件太新的问题》今天的主角就是hwe内核(hardwareenablementkernel),一般安装的Ubuntu都是初始内核,不能很好地支... 对于追求系统稳定性,又想充分利用最新硬件特性的 Ubuntu 用户来说,HWEXBQgUbdlna(Har

Java如何接收并解析HL7协议数据

《Java如何接收并解析HL7协议数据》文章主要介绍了HL7协议及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如何配置环境、接收和解析数据,以及与前端进行交互的实现方法,文章还分享了使用7Edit工具进行调试的经... 目录一、前言二、正文1、环境配置2、数据接收:HL7Monitor3、数据解析:HL7Busines

嵌入式QT开发:构建高效智能的嵌入式系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入式 QT 相关的各个方面。从 QT 框架的基础架构和核心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其在嵌入式环境中的优势与特点。文中分析了嵌入式 QT 的开发环境搭建过程,包括交叉编译工具链的配置等关键步骤。进一步探讨了嵌入式 QT 的界面设计与开发,涵盖了从基本控件的使用到复杂界面布局的构建。同时也深入研究了信号与槽机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嵌入式 QT 与硬件设备的交互,包括输入输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