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一个敏捷产研团队是怎么做2022年OKR的,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最近,知微产品研发团队完成了2022年OKR的确定和对齐。我们是一支敏捷分布式团队,对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咨询团队,产研团队均为远程接入沟通;在团队内部,也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在同一个办公室。我们期望能够将咨询、产研团队真正融合起来,大家面向同一个目标,高效沟通协作。
因此,我们引入了OKR。2022年是我们团队推行使用OKR的第三年,我们想通过本文与大家分享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实践心得,也为想在部门、团队推行OKR的读者提供一个参考。
图 / 知微产研团队2022年OKR已完成对齐,以上为全貌图
对于OKR是什么、OKR与KPI的对比、OKR使用原则等方法理论内容,本文不展开阐述。如有兴趣,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份OKR方法理论、企业落地应用OKR路径的干货,在本公众号回复“OKR”即可获取。
1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沟通
知微产品研发团队确定、使用OKR的过程,可以总结为: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纵向对齐完成后,再横向沟通。
产品负责人先定义出知微整体的OKR,包括业务目标、产品能力建设等方面,并与前后端、产品等职能团队进行宣讲(自上而下)。各团队再根据再根据知微整体的OKR,思考团队应该设置什么OKR,才能更好的支持知微业务目标和产品能力目标的实现。
各团队在确定各自OKR后,逐一与产品负责人进行沟通,确保双方达成共识,即“自下而上”。
例如,知微今年会重点建设DevOps相关的能力:
沟通后,产品、前后端、测试团队也分别设置了相关的OKR,来支撑知微DevOps能力的提升:
在纵向对齐完成后,各团队之间互相沟通审视对方的OKR,提出协作要求,或调整自己的OKR以支持目标的实现,即横向对齐。
如上图,产品团队有一个“需求端到端交付时效控制在40天内,保证持续的高质量交付”的目标,在与测试团队沟通时,首先对齐了测试团队“保障系统质量”的目标。同时,基于端到端时效优化的目标,也需要测试团队将控制测试、缺陷验收时效等控制列入OKR。由此,产品团队的该OKR就与测试团队的两个OKR完成了对齐。
如果对“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纵向对齐完成后,再横向沟通”的OKR沟通对齐原则仍有疑惑,不妨看一看知微产品、前端、后端、测试4个团队的OKR制定过程实例:
2
四个团队对OKR的思考
产品:需求端到端时效优化到40天内
产品团队的OKR,围绕公司层面“知微产品建设”的专项目标展开。以此为思路,我们很快确定了几个目标:
例如建设DevOps对接能力,形成可对外的解决方案。该目标的设定,一方面是支撑公司层面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是,DevOps对接符合知微研发管理底座的规划方向,是需要补齐和验证的能力。
知微体验升级的目标,更多出于知微本身的规划考虑,产品的发展周期和特性,在现阶段迫切需要我们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所以我们产品团队希望将其作为一个主要目标去达成。
此外,今年产品团队将继续优化需求交付,将需求端到端交付时效优化到40天内(2021年为47天,见下图):
前端:完善产品的生态建设
2022年,我们的一个产品建设方向,是完善知微的生态建设。基于这一目标,产品团队拆解出了他们的目标:
完成DevOps对接能力建设,形成可对外的解决方案;
补齐移动端能力建设,支持公网及私有融合等多种使用场景。
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前端团队支撑,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扩展DevOps能力,增强H5功能,重构移动端:
除对齐公司层面的目标外,前端团队自己的目标,主要是提升知微产品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提升团队开发能力和开发效率:
以单元测试覆盖率的KR为例,2021年,前端团队引入单元测试,并实现46.4%的覆盖率。从一年的运行结果来看,不管是增强原有功能还是重构旧代码,单元测试守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代码的不断迭代过程中,能够自动检测出这过程中引入的缺陷,解决了我们重构代码的后顾之忧,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因此2022年我们预期将覆盖率提升到 70%,这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知微产品的稳定性。
后端:优化性能支持万人级别组织
为了更好的支撑知微产品的战略规划,团队集中资源提供技术支撑,为此,后端团队制定了2022年的4个主要目标:引入云原生技术、DevOps能力提升、性能和稳定性提升、优化知微使用体验和客户服务流程。
云原生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一项技术,2022年,我们将探索、应用2种云原生使用场景,从而使知微在开发、部署、维护过程中更高效。
性能和稳定性,是所有知微产品研发团队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目标。经过几年的打磨,知微已经可以稳定为千人级别的团队提供服务。对后端团队说,我们2022年一个重要的计划是继续优化性能和稳定性,让知微能够支持万人级别组织的规模化推广。同时,后端团队还将引入混沌猴子军团做问题演练,适配各种服务降级场景。
测试:主要服务自动化覆盖率目标达50%
测试团队主要聚焦质量和时效两方面。
质量方面,知微有很多私有部署客户,都有相应的SLA要求。且出于安全考虑,通常外部无法访问,如果遇到问题,我们无法及时排查。因此,该目标第一个KR就是针对私有部署客户的质量要求,避免将问题带入到私有部署环境,对私有部署的生产事件第一时间响应处理。
其次,生产缺陷是测试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生产缺陷多,意味着质量差,质量保障不到位,所以测试团队第二个KR即为严重及致命生产缺陷的控制,要比去年减少20%。
图 / 2021年知微团队的致命&严重生产缺陷统计
需要说明的是,上图中,系统质量保证目标下的前两个KR均为承诺性,质量的持续提升,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第3-4个KR,是针对测试过程中自动化测试的要求,只有使用自动化测试守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产品的质量,自动化测试尽可能执行快、覆盖率尽可能高,都是对自动化设施的要求。
2021年,我们的各主要服务自动化测试覆盖率(如下图)基本都达到了40%以上,2022年,我们期望各服务覆盖率能够达到50%,覆盖更多的未覆盖场景。
对于该目标下的最后一个KR,稳定性也是质量的一个属性,业界已经有很多工具、案例都提供了相应的思路,知微在过去也有一定的实践,但场景还不够,2022年,我们要增加更多的场景,以保障知微的稳定性。
在时效方面,测试对用户故事的测试、缺陷的测试、回归阶段的测试负责,我们采用了P85指标,在去年指标基础上做出承诺,将各个时效指标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知微能够快速迭代,对市场做出及时响应。
产品研发团队的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工程,一个初次接触OKR的团队,即使对照标准的OKR理论和实践案例,也会遇到各种困惑和问题。结合我们产品研发团队这3年的OKR实践,我们整理了5个常见问题,与大家分享——
3
研发团队做OKR应注意哪些问题
OKR是否需要细化到每一个人
OKR的使用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在OKR发扬光大的Google,也是经过多年积累后,才做到全员OKR。
我们在推行OKR的第二年,将目标细化到每一个人。例如,这是一名后端同学的2022个人OKR:
我们建议,在采用OKR初期,可以考虑只分解到部门负责人,不必操之过急。在团队充分接受后,再考虑开始推行全员OKR。
是否需完全围绕上级O来制定OKR
OKR是自上而下启动的,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围绕上一级目标而制定的OKR。如上文提到的,提升DevOps能力是知微产品今年的主要目标之一,产品、前后端、测试4个团队,也围绕该目标分解制定出了自己对应的OKR,来支撑该目标的实现。
同时,下级部门也需要自主增加OKR,例如,下图即为知微测试团队自主制定的团队OKR:
我们建议,自上而下和自主添加的OKR应各占一半,以充分发挥一线部门/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在OKR实施初期,也可以不用太纠结这一比例,感觉合适即可。
研发OKR是否需与业务对齐
KPI与OKR并行,是一种可接受的、导入OKR的稳妥策略。产品研发等中后台团队,不背负业务KPI,但也应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
例如,知微业务团队目标之一是销售额相关,这是一个承诺性的O,或者说是KPI。产研团队在与业务团队对齐后,基于支撑该目标实现的考虑,各团队也分别制定了如“构建不同领域解决方案能力”、“继续提升性能优化体验”、“继续降低知微使用成本”等目标。
因此,对于促进IT、业务保持步调一致,OKR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可以牵引IT团队关注业务,并更多的思考如何对业务进行赋能。
KR与KA的问题
在OKR实践中,KR与KA(关键行动项,Key Action)不同,KA是为了实现 KR 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下图,我们团队通过工具,将KR与KA的关联,清晰的展现出来:
但在实际使用时,把KR变成KA、或是直接忽略KA,都是比较常见的误区。定义抽象的目标和关键的指标,本身是一个非常烧脑的过程,对于初次尝试的团队,应当容忍KR和KA使用上出现的瑕疵,逐步改善即可。
OKR应做到高度公开透明
OKR 强调高度公开与透明。在确定好 OKR 体系后,需要对全员进行宣讲,让所有员工对组织目标形成清晰一致的认知,了解自己的工作行为是否跑偏,并通过透明提升信任度和协作效率。
例如,我们上文给到了大部分知微产品、前端、后端、测试4个团队的OKR,可以看到,几个团队的目标之间,是明显关联的。这是在OKR透明、团队充分横向对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
只有做到充分的公开透明,才能让目标的达成更加顺畅,团队之间在进行目标协同时,也能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减少沟通成本,并快速纠偏。
本文系统介绍了知微产品研发团队的OKR实践,并结合我们近几年OKR的应用过程,总结了一些OKR实践中的常见问题。OKR已经更多的成为了我们对产品研发团队的管理文化,帮助我们更聚焦于要达成的目标,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更强的挑战型任务。
除了介绍实例,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份OKR方法理论、企业落地应用OKR路径的干货,关注本公众号,回复“OKR”即可获取。
本文作者刘华志,Agilean知微产品负责人。
延伸阅读
01
OKR是你想要的那颗银弹吗?
02
一个敏捷分布式团队远程办公的一天
10人小团队如何打造支持千人组织的B端产品
04
多快好赞,研发绩效体系设计思考
这篇关于一个敏捷产研团队是怎么做2022年OKR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