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要么读书,要么健身,要么恋爱(七)摆渡人,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摆渡人
看摆渡人如何被反摆渡
生命诚可贵,亲情价更高,若为爱情故,两者皆可抛。这应该是这本小说的精髓所在吧。
5岁少女迪伦,在好友凯蒂因父母离婚被迫跟随母亲去了乡下学校之后,变得更加厌倦名声赫赫的吉斯夏尔中学的无聊生活。她虽然成绩优异,但没有朋友,正如她说的,“如果你在班上乃至整个学校里都没什么朋友,就不愁没有好成绩了”。学校里所有人给人的感觉就像和迪伦不住在同一个星球,更别说是同一物种。迪伦认为他们都是一群跟风盲从、不动脑子的人。他们让迪伦觉得绝望。
终于迪伦得到一个机会,踏上了火车去看望十年不见的父亲。却因一场车祸,遇见了等她的神一般的摆渡人崔斯坦。可以说,我有一种看外国版聊斋的错觉。然后,他们开启了形似打怪兽(魔鬼),荒岛求生,图书馆密室等各种精彩纷呈的游戏。
迪伦一开始以为自己是个幸存者,不理解周遭鬼怪的一切,崔斯坦告诉她,她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而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他们所处的地方叫荒原。它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迪伦必须要穿过它。每个人都要穿过他们自己的荒原。在这个地方发现已经死去的真相,然后无可奈何地接受。坦白说,我再一次觉得剧情有点神。不可否认作者的立意是好的,企图以 荒原是人内心的心像来促成小说的深度。可读后感觉,布局、掌控力稍欠火候。(原谅读者,领悟力有限。)
崔斯坦说,“我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我告诉他们真相,然后把他们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这段话,让我在有些阅读倦怠的情况下,有了读下去的兴趣,我好奇这真相,是否是作者以为的人生真相呢。读到最后发现,所谓的摆渡人崔斯坦,完全是被迪伦反摆渡了。
当剧情发展到,崔斯坦说,“任何时候,只要一个进入荒原的灵魂仍是无暇之躯,魔鬼们就会变得更加咄咄逼人,更加凶险。”“它们想要你,特别想要你。对它们来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顿大餐。”我真的是忍不住笑了,作者这梗设置的,真是超乎我的想象。原来崔斯坦认为迪伦拥有纯洁的灵魂,就是这么判断的,她还是个处女。原谅我开始是把这种纯洁的灵魂上升到迪伦与众不同的品性上的。
迪伦和崔斯坦的相爱,就是长着一张十六岁脸的超级老腊肉(崔斯坦会根据被摆渡人不同的信任需求,变换样子和姓名)与十五岁小鲜肉的携手联盟打怪兽。开始我之所以说摆渡人崔斯坦,被迪伦反摆渡,正是由于在整段感情中,迪伦都是勇敢的,义无反顾的为爱而战。在已达“彼岸”的情况下,都可决绝的返回寻找他,面对艰难亦不曾有半点退出意思,其魄力和果敢,是崔斯坦缺少的。
猜想这本书之所以称为心灵治愈小说,或许正是结尾的设定,很治愈。迪伦和崔斯坦回到了现实,他们再一次相遇了,他抓着她的手,说:“嗨,原来你在这里。”迪伦回答说,“我在这里”。不好意思,我又跳戏了,是你的益达哟。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生命诚可贵,亲情价更高,若为爱情故,两者皆可抛。如果不是被爱情冲昏头脑了,那迪伦就是找到了所谓的真爱。
这篇关于要么读书,要么健身,要么恋爱(七)摆渡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