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驱动开发07:【设备树】分析nanopi设备树,添加I2C子节点

2023-10-12 07:59

本文主要是介绍Linux驱动开发07:【设备树】分析nanopi设备树,添加I2C子节点,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介绍

本节简单介绍一下设备树,然后对nanopi的设备树文件进行分析。为了真正地体会设备树的用法,我们在现有设备树的I2C节点中尝试添加一个mpu6050的子节点,然后在nanopi的文件系统中尝试访问该节点,以验证是否添加成功。下一节会修改mpu6050的I2C驱动,使之支持该节点。


设备树简介

设备树文件是一种板级描述文件,该文件由一系列的节点和子节点组成,用于描述CPU内部资源和板级外设资源。CPU内部资源是指CPU中包含的外设,如I2C控制器、SPI控制器、GPIO控制器等。板级外设是指PCB上包含的硬件资源,如LED灯、按键、I2C外设、SPI外设等。盗一张图说明一个设备树的基本组成(出处:https://blog.csdn.net/smcdef/article/details/77387975)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图中,\为根节点,而\ { ... }中就是整个文件包含的内容,可以看出根节点中包含了两个子节点:node@0和node@1,其中节点的名称可以一致,只要单元地址不一致即可。
子节点拥有有自己的属性,同时中也可以包含自己的子节点。属性的作用范围在整个节点的范围内,如果其子节点未申明,那么默认和根节点使用相同的属性。这里child-node@0就是node@0的子节点,同时子节点又拥有自己的属性。
注意node@1的前面有一个叫做node1的标签,其作用就是给该节点一个标号以供其他地方引用。这里node1就被引用到了child-node@0的属性中:a-reference-to-something = <&node1>。其中&node1叫做phandle


分析nanopi设备树

设备树文件的后缀有.dts.dtsi,其中.dtsi包含了不同型号电路板中相同的资源,可以被.dts文件包含,类似于c语言的头文件。dtc是设备树编译器(Device Tree Compiler)的缩写,一般linux内核中自带dtc.dts文件被dtc编译后会生成.dtb文件,该文件就是设备树的二进制文件,可以被内核读取并解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这里使用了nanopi-air的设备树为例进行讲解。作者水平有限,只介绍自己理解的部分。nanopi-air的设备树文件在arch/arm/boot/dts/目录中,其中相关的文件是:

sun8i-h3-nanopi-neo-air.dts
sun8i-h3-nanopi.dtsi
sun8i-h3.dtsi
sunxi-h3-h5.dtsi

第一个文件是对nanopi-air特定资源的描述,第二个文件是对nanopi系列特定资源的描述,第三文件是对全志h3芯片的特定描述,第四个文件是对全志h3-h5芯片通用资源的描述。可见一层一层由特定到通用。打开最后一个文件,可以看到如下层次结构:

/ {interrupt-parent = <&gic>;#address-cells = <1>;#size-cells = <1>;clocks {#address-cells = <1>;#size-cells = <1>;ranges;...};soc {compatible = "simple-bus";#address-cells = <1>;#size-cells = <1>;ranges;...pio: pinctrl@01c20800 {/* compatible is in per SoC .dtsi file */reg = <0x01c20800 0x400>;interrupts = <GIC_SPI 11 IRQ_TYPE_LEVEL_HIGH>,<GIC_SPI 17 IRQ_TYPE_LEVEL_HIGH>,<GIC_SPI 23 IRQ_TYPE_LEVEL_HIGH>;clocks = <&ccu CLK_BUS_PIO>, <&osc24M>, <&osc32k>;clock-names = "apb", "hosc", "losc";gpio-controller;#gpio-cells = <3>;interrupt-controller;#interrupt-cells = <3>;...};...i2c0: i2c@01c2ac00 {compatible = "allwinner,sun6i-a31-i2c";reg = <0x01c2ac00 0x400>;interrupts = <GIC_SPI 6 IRQ_TYPE_LEVEL_HIGH>;clocks = <&ccu CLK_BUS_I2C0>;resets = <&ccu RST_BUS_I2C0>;pinctrl-names = "default";pinctrl-0 = <&i2c0_pins>;status = "disabled";#address-cells = <1>;#size-cells = <0>;};...r_pio: pinctrl@01f02c00 {compatible = "allwinner,sun8i-h3-r-pinctrl";reg = <0x01f02c00 0x400>;interrupts = <GIC_SPI 45 IRQ_TYPE_LEVEL_HIGH>;clocks = <&apb0_gates 0>, <&osc24M>, <&osc32k>;clock-names = "apb", "hosc", "losc";resets = <&apb0_reset 0>;gpio-controller;#gpio-cells = <3>;interrupt-controller;#interrupt-cells = <3>;...};...gic: interrupt-controller@01c81000 {compatible = "arm,gic-400";reg = <0x01c81000 0x1000>,<0x01c82000 0x2000>,<0x01c84000 0x2000>,<0x01c86000 0x2000>;interrupt-controller;#interrupt-cells = <3>;interrupts = <GIC_PPI 9 (GIC_CPU_MASK_SIMPLE(4) | IRQ_TYPE_LEVEL_HIGH)>;};};
};

首先,可以看到根节点下只有两个子节点:clocksoc,而这两个节点下又分别有许多子节点。根节点下除了子节点外的内容就是该节点的属性,这里根节点的属性是:

interrupt-parent = <&gic>;
#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1>;

第一个interrupt-parent是指中断控制器,这里<&gic>是指引用gic这个标签,我们找到这个标签,在soc的子节点下,有个中断控制器节点interrupt-controller@01c81000,所以这里表示根节点下使用这个中断控制器。根据之前提到的属性作用范围为整个节点,就是说子节点如果不特别声明,那么默认使用这个中断控制器。

剩下两个属性是指子节点的reg(寄存器)属性的address个数和size个数,这一点下面再说明。

我们重点看soc下的子节点,首先看soc的属性:

compatible = "simple-bus";
#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1>;
ranges;

这里出现一个新属性是compatible,和字面意思一样,表示该节点的兼容性,该属性在内核识别设备树节点时将会起到重要作用。这里该属性的值为”simple-bus”,这表示该节点是一个总线,该总线就是CPU总线,在CPU总线上挂接有各种片上外设,如内存、网络控制器、GPIO控制器、I2C控制器等。这些外设都有一个地址,CPU通过这个地址来访问外设。

内核在解析设备树时遇到”simple-bus”时,会继续解析这个节点的子节点,并将各个子节点注册为一个platform_device放到platform_bus_type中。这一点下一节再通过代码来分析。

再来看pinctrl@01c20800这个子节点,这个节点的属性如下:

reg = <0x01c20800 0x400>;
interrupts = <GIC_SPI 11 IRQ_TYPE_LEVEL_HIGH>,<GIC_SPI 17 IRQ_TYPE_LEVEL_HIGH>,<GIC_SPI 23 IRQ_TYPE_LEVEL_HIGH>;
clocks = <&ccu CLK_BUS_PIO>, <&osc24M>, <&osc32k>;
clock-names = "apb", "hosc", "losc";
gpio-controller;
#gpio-cells = <3>;
interrupt-controller;
#interrupt-cells = <3>;

注意reg属性,这个属性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address,另一部分是size,因为它的父节点soc#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1>;,所以address和size都只有一个,可以判断这里address=0x01c20800, size=0x400,意思是这个子节点从的地址0x01c20800开始,到0x01c20c00结束。这一点可以对应全志H3芯片的数据手册找到相应的内容: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个节点是一个GPIO控制器,地址正是从0x01c20800开始的,和上面分析一致,另外该GPIO控制器控制的是PA, PC~PG总共6个bank,分别用0, 2~6表示(注意没有PB端口),每个bank拥有32个pin,这一点可以查看数据手册得知。

该节点还拥有gpio-controller属性,表示该节点是一个GPIO控制器,#gpio-cells = <3>表示使用该GPIO控制器时需要3个参数,三个参数分别表示什么内容需要查看binding文档。该文档在

Documentation/devicetree/bindings/pinctrl/allwinner,sunxi-pinctrl.txt

其中有一段话介绍了三个参数的意义:

Consumers that would want to refer to one or the other (or both) should provide through the usual *-gpios and interrupts properties a cell with 3 arguments, first the number of the bank, then the pin inside that bank, and finally the flags for the GPIO/interrupts.

第一个数字表示bank号,第二个数字表示pin编号,第三个数字表示flag,稍后我们会用到这三个参数。

再来看i2c节点,该节点名称为i2c@01c2ac00,属性如下:

compatible = "allwinner,sun6i-a31-i2c";
reg = <0x01c2ac00 0x400>;
interrupts = <GIC_SPI 6 IRQ_TYPE_LEVEL_HIGH>;
clocks = <&ccu CLK_BUS_I2C0>;
resets = <&ccu RST_BUS_I2C0>;
pinctrl-names = "default";
pinctrl-0 = <&i2c0_pins>;
status = "disabled";
#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0>;

这是一个i2c控制器(适配器),注意compatible属性,该属性也非常重要,后期内核通过识别该字符串来加载i2c_adapter到i2c总线上。地址范围是0x01c2ac000x01c2b000

这里有个属性是status="disabled"表示该控制器是关闭状态。#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0>;表示了其子节点reg属性的构成就只有一个address。


添加mpu6050子节点

分析了sunxi-h3-h5.dtsi文件,我们写一个最简单的设备树节点。直接打开sun8i-h3-nanopi-neo-air.dts文件,该文件间接包含了sunxi-h3-h5.dtsi文件。在该文件下找到&i2c这个phandle

&i2c0 {status = "okay";
};

注意这里&i2c0不是表示子节点,而是一个phandle,该phandle就是sunxi-h3-h5.dtsi文件中的i2c控制器,这里表示引用该i2c控制器,然后将其status属性改为”okay”。由于mpu6050是挂在i2c总线上的,因此需要在i2c控制器下增加子节点,如下所示增加子节点:

&i2c0 {status = "okay";imu@68 {compatible = "inv,mpu6050";reg = <0x68>;};
};

其中imu是该子节点的类型,@68表示该节点的地址是68,这里因为是i2c总线,所以表示i2c从机地址。compatible = "inv,mpu6050"用于在驱动中匹配该i2c设备,其中”inv”表示生产厂商,”mpu6050”表示器件型号。

重新编译设备树,在内核目录执行make dtbs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然后将编译出的.dtb文件拷贝到nanopi的SD卡当中,重新启动nanopi,如果设备树解析成功,则在/sys/bus/i2c/device目录下会多出一个0-0068的目录: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进入该目录中的of_node目录,然后读取其中的三个文件可以看到我们定义的属性值。
这里写图片描述
我们读取reg时得到的是”h”,它的ASCII码正是0x68

这篇关于Linux驱动开发07:【设备树】分析nanopi设备树,添加I2C子节点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94438

相关文章

Spring Security基于数据库的ABAC属性权限模型实战开发教程

《SpringSecurity基于数据库的ABAC属性权限模型实战开发教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Security基于数据库的ABAC属性权限模型实战开发教程,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 目录1. 前言2. 权限决策依据RBACABAC综合对比3. 数据库表结构说明4. 实战开始5. MyBA

使用Python开发一个简单的本地图片服务器

《使用Python开发一个简单的本地图片服务器》本文介绍了如何结合wxPython构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Python内建的Web服务器功能,在本地网络中搭建一个私人的,即开即用的网页相册,文中的示... 目录项目目标核心技术栈代码深度解析完整代码工作流程主要功能与优势潜在改进与思考运行结果总结你是否曾经

Linux中的计划任务(crontab)使用方式

《Linux中的计划任务(crontab)使用方式》:本文主要介绍Linux中的计划任务(crontab)使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前言1、linux的起源与发展2、什么是计划任务(crontab)二、crontab基础1、cro

kotlin中const 和val的区别及使用场景分析

《kotlin中const和val的区别及使用场景分析》在Kotlin中,const和val都是用来声明常量的,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功能有所不同,下面给大家介绍kotlin中const和val的区别,... 目录kotlin中const 和val的区别1. val:2. const:二 代码示例1 Java

Linux换行符的使用方法详解

《Linux换行符的使用方法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中常用的换行符LF及其在文件中的表示,展示了如何使用sed命令替换换行符,并列举了与换行符处理相关的Linux命令,通过代码讲解的非常详细,需要的... 目录简介检测文件中的换行符使用 cat -A 查看换行符使用 od -c 检查字符换行符格式转换将

Go标准库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办法

《Go标准库常见错误分析和解决办法》Go语言的标准库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且高效的工具,涵盖了从网络编程到文件操作等各个方面,然而,标准库虽好,使用不当却可能适得其反,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文将... 目录1. 使用了错误的time.Duration2. time.After导致的内存泄漏3. jsO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本文详细指导如何在VMware环境下配置NAT网络模式,包括设置主机和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针对Linux和Windows系统的具体步骤,... 目录一、配置NAT网络模式二、设置虚拟机交换机网关2.1 打开虚拟机2.2 管理员授权2.3 设置子

Linux系统中卸载与安装JDK的详细教程

《Linux系统中卸载与安装JDK的详细教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中通过Xshell和Xftp工具连接与传输文件,然后进行JDK的安装与卸载,安装步骤包括连接Linux、传输JDK安装包... 目录1、卸载1.1 linux删除自带的JDK1.2 Linux上卸载自己安装的JDK2、安装2.1

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

《SpringBoot+MyBatisPlus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本文将详细介绍SpringBoot+MyBatisPlus的完整开发流程,并深入剖析分页查询、批量操作、动... 目录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1. MyBatis

Python基于wxPython和FFmpeg开发一个视频标签工具

《Python基于wxPython和FFmpeg开发一个视频标签工具》在当今数字媒体时代,视频内容的管理和标记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研究人员需要对实验视频进行时间点标记,还是个人用户希望对家庭视频进行... 目录引言1. 应用概述2. 技术栈分析2.1 核心库和模块2.2 wxpython作为GUI选择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