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传输中的差错检验技术,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差错检验
在网络传输过程数据难免会产生错误,需要使用差错检验技术进行纠错,可靠传输技术避免错误的发生
1 术语
-
比特差错
-
误码率BER
-
差错检验码
2 奇偶校验(不会采用)
- 在待发送的数据后面添加1位奇偶校验位,使整个数据中1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 或 偶数(偶校验)
- 缺陷:如果有偶数个位发生错误,奇偶性不发生改变,无法检验处错误
3 循环冗余校验CRC(使用较多)
流程:
4 生成多项式举例
例:
发送方检验
接收方检验
tips:
可靠传输
1 可靠传输的基本概念
-
一般情况,有线链路的误码率比较低,为了减小开销,不要求数据链路层向上提供可靠传输服务
-
无线链路容易受到干扰,需要数据链路层必须向上层提供可靠传输服务
-
传输差错的其他形式
举例:
2 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停止-等待协议
发送方每发送一个数据分组,停止发送,并等待接收方的确认分组,收到后才能继续发送
别称:自动请求重传协议(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一、常规发送机制

正确流程:
发送方
发送数据分组接收方
接收到后对其进行差错检验接收方
确认正确后,发送确认分组(ACK)
错误流程:
发送方
发送数据分组接收方
接收到后对其进行差错检验接收方
发现错误,发送否认分组(NAK)发送方
重新传输分组
tips:
只有确认到ACK时,发送方才能将该数据分组从缓存中删除
二、发送异常机制
1.发送丢失
如果发送数据丢失,发送方在超时时间内接收不到ACK或者NAK,则重传原来的分组
- 确认丢失
使用给数据编号(0/1,与上一次分组编号不同即可)
收到相同序号后,发送方丢弃重复信号,并发送确认信号

- 发送延时
确认信号如果延时到达,就会出现下述情况,需要给确认信号添加分组(0/1),避免重复确认
注意事项:
三、停止-等待协议的信道利用率
Td:发送发发送数据分组耗费时延
RTT:收发双方的往返时间
Ta:接收方发送确认分组所耗费的时间
Td时间传输的为有用数据,所以计算公式:

例:
所以针对停止等待协议利用率非常低的特点,产生了其他两种协议
3 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回退N帧协议
使用连续发送分组,来提高信道利用率
一、常规发送机制
- 发送窗口的规定和计算
- 在发送窗口内的数据可以进行连续发送
- 接收窗口
大小只能是1(Wr)
-
累计确认
二、 发送异常机制
举例:
如果5号数据出现误码,则5号数据后的全部数据都要进行重新传输
例题:
4 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选择重传协议
发送方可以发送多个,接收方也可接收多个
一、常规发送机制
-
发送方的发送尺寸
如果发送的数据超出极限,数据就会重复,无法查重(看0处)
tips:为了使发送方仅重传出现差错的分组,接收方不能再采用累计确认,而需要对每个正确接收的进行逐一确认
二、 发送异常机制
- 如果2号分组丢失,接收方接受0/1分组,发送0/1确认分组
-
发送方接受确认分组后前移窗口
-
发送方发送4/5,并且如果2发送超时,2会重发
-
如果全部接收到,接收方和发送方将窗口向后移动
以上就是对于传输数据异常后的处理方法
这篇关于传输中的差错检验技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