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必看 | SCI署名:一作VS通讯

2023-10-08 10:40

本文主要是介绍科研人必看 | SCI署名:一作VS通讯,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SciencePub学术干货】在学术界内,关于研究成果署名以及考核中权重问题的争论已经司空见惯。即使是一些学术界的前辈,在具体涉及到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以及共同一作等内容时,也经常会纠结许久。针对这一问题,如果我们是一名科研新手,又该如何来明确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1. 什么是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通常是实验大部分工作的主导者,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引用一篇参考文献时,后面跟着的就是第一作者的名字。

在第一作者之后,就会按照对研究的贡献程度来进行排序,贡献度越高,排名就越靠前。但是很多时候也存在多个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度差不多的情况,这时就会把他们列为共同一作、共同二作等。

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来说,很多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在读期间要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至少一篇论文,特别对于博士生的话,自己如果作为第一作者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可以作为争取学校基金、职称晋升以及研究所续聘的重要因素。

所以第一作者对于科研人来说是最为抢手的一个位置。

2. 什么是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

通讯作者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著作名单的最后,但其对论文的贡献不小于第一作者。

①研究阶段:通讯作者需要提供项目所需的研究经费,试验场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源。

②投稿阶段:通讯作者需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从数据分析到校对、修改和回答审稿人的问题通讯作者都要及时向期刊编辑反馈。

③见刊阶段:通信作者就成为了论文的法定负责人,对这篇论文负有学术上和法律上的责任,并且这篇文章所涉及的成果以及专利同样属于通讯作者

因此,对于论文的影响力而言,通讯作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与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为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传播提供有力的支持。正是因为这种联系的建立,通讯作者在学术界中也会得到不错的声誉,成为备受瞩目的人物。

3. 一作和通讯的区别

从科研过程来看,第一作者主要对研究成果贡献比较大,并且也属于是论文初稿的撰写者;通讯作者主要是负责规划项目和大致研究方向,出资金,出实验场地和器材等。用容易理解的话来讲,一作就是负责实际制作设计的乙方,通讯作者就是具有“钞能力”的甲方。

但如果一作和通讯都是同一人的话,那就可以忽略区分两者的问题,这时就是自己既当老板又当员工。

一般来讲,通讯作者写谁可以参考这样的设定:

对于学生来说,通讯作者一般都是自己的导师;于研究机构来说,通讯作者一般为研究机构的项目的负责人;对于出版机构来说,通讯作者一般为机构老板。

4. 一作和通讯的重要性

通讯作者未必是第一作者,但第一作者可以是通讯作者。

这两个角色一直以来都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有点像“你唱完了我上场”的默契。以科技论文为例,第一作者不仅要设计和实施实验,还要完成论文的撰写,这一切都需要极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而通讯作者无论是在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指导和论文撰写中都起到了“把关人”的作用,并且也承担了论文的全部责任。如果无法有效区分两者的贡献大小,可以视作两者具有同等的贡献。

在实际当中,各大高校或者医院在招聘科研工作者时,对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要求其实也没有特别严格,大多数要求是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即可。比如华西医院的招聘要求之一为“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过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

总而言之,建议根据自己的职位需求以及单位/平台要求,来判断自己应该着重争取哪一个的署名。

文中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了解更多SCI/EI/SSCI期刊详情和科研干货,请关注公主号“SciencePub学术”或添加老师VX,均可FREE查重论文一篇,不限字数~

这篇关于科研人必看 | SCI署名:一作VS通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64698

相关文章

如何使用C#串口通讯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如何使用C#串口通讯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C#实现基于串口通讯的数据发送和接收,通过SerialPort类,我们可以轻松实现串口通讯,并结合事件机制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处理,感兴趣... 目录1. 概述2. 关键技术点2.1 SerialPort类2.2 异步接收数据2.3 数据解析2.

Android平台播放RTSP流的几种方案探究(VLC VS ExoPlayer VS SmartPlayer)

技术背景 好多开发者需要遴选Android平台RTSP直播播放器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的好,本文针对常用的方案,做个大概的说明: 1. 使用VLC for Android VLC Media Player(VLC多媒体播放器),最初命名为VideoLAN客户端,是VideoLAN品牌产品,是VideoLAN计划的多媒体播放器。它支持众多音频与视频解码器及文件格式,并支持DVD影音光盘,VCD影

科研绘图系列:R语言扩展物种堆积图(Extended Stacked Barplot)

介绍 R语言的扩展物种堆积图是一种数据可视化工具,它不仅展示了物种的堆积结果,还整合了不同样本分组之间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这种图形表示方法能够直观地比较不同物种在各个分组中的显著性差异,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解读方式。 加载R包 knitr::opts_chunk$set(warning = F, message = F)library(tidyverse)library(phyl

Java Websocket实例【服务端与客户端实现全双工通讯】

Java Websocket实例【服务端与客户端实现全双工通讯】 现很多网站为了实现即时通讯,所用的技术都是轮询(polling)。轮询是在特定的的时间间隔(如每1秒),由浏览器对服务器发 出HTTP request,然后由服务器返回最新的数据给客服端的浏览器。这种传统的HTTP request 的模式带来很明显的缺点 – 浏 览器需要不断的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而HTTP

VS Code 调试go程序的相关配置说明

用 VS code 调试Go程序需要在.vscode/launch.json文件中增加如下配置:  // launch.json{// Use IntelliSense to learn about possible attributes.// Hover to view descriptions of existing attributes.// For more information,

STM32 HAL CAN通讯 实操

1、简介 相比于串口通讯,对于刚接触CAN通讯的小白来说,CAN通讯相对复杂,看各种视频、帖子理论,总是一知半解。本次通过傻瓜式操作,先实现CAN通讯的交互,以提高小白的信心,也便于自己复习观看。本次以STM32CubeMX进行初始化配置,通过Keil 5软件进行软件设计,通过CAN盒实现进行数据的交互。该流程实际以STM32F0、F1、F3、F4、F7实测好用(理论上都适用),这三种型号单片机

科研小白成长记40——第三个五年计划

小gap期间,拼命玩和拼命休息的同时,仔细思考了下我期望的五年之后的样子,gap结束,算是目标愈发清晰起来。曾经,读博的目标是成为一名independent researcher,并且具备发至少一篇顶会的能力。而现在,希望五年后的自己,成为一名good independent researcher。当然,这里的good,根据现阶段的科研榜样,已经有了具体的metrics。 首先是随时在线的深度理解

解决服务器VS Code中Jupyter突然崩溃的问题

问题 本来在服务器Anaconda的Python环境里装其他的包,装完了想在Jupyter里写代码验证一下有没有装好,一运行发现Jupyter崩溃了!?报错如下所示 Failed to start the Kernel. ImportError: /home/hujh/anaconda3/envs/mia/lib/python3.12/lib-dynload/_sqlite3.cpython-

VSC++: 括号对称比较

括号的使用规则: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中括号,小括号[()];小括号();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中括号、小括号、大括号{[()][()]};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小括号{[(())]};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小括号{[()()]};小括号不能嵌套,小括号可连续使用。 {[]}、{()}、([])、({})、[{}]、{}、[]、{[}]、[(])都属非法。 char aa[

关于Qt在子线程中使用通讯时发生无法接收数据的情况

在多线程应用中,串口通讯或TCP通讯的场景常常涉及到持续的读写操作,如果子线程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信号阻塞问题。本文将通过串口通讯或TCP通讯为例,详细解释如何在多线程环境中避免信号阻塞,并提供代码示例。 1. 问题背景 假设我们在一个应用程序中使用多线程处理串口或TCP通讯,通常会在子线程中实现持续的数据读取。为了确保实时处理数据,常见的做法是在子线程的 run() 方法中使用 w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