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数据结构】一步一步写平衡二叉树[AVL]

2024-09-05 00:32

本文主要是介绍【C++】【数据结构】一步一步写平衡二叉树[AVL],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转载:有修正,原作者存在一些错误,这里进行了更正。
/* 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是二叉查找树的一个进化体第一个引入平衡概念的二叉树。特点:对于每一个结点,它的左右子树的高度之差不能超过1,若插入或删除一个节点之后使得高度之差大于1,就要进行节点之间的旋转,将二叉树重新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这个方案很好的解决的了二叉查找树退化成链表的问题,把插入,查找,删除的时间复杂度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都维持在O(logN)。但是频繁旋转会使插入和删除牺牲掉O(logN)左右的时间,不过相对于二叉查找树来说,时间上稳定了很多。平衡二叉树实现的大部分过程和二叉查找树是一样的(一定要会二叉查找树),区别就在于插入和删除之后要写一个旋转算法去维持平衡,维持平衡需要救助一个节点高度的属性。作者参考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语言描述》写了一个C++版的代码。这本书的AVLTree讲的很好,不过没有很完整的去描述。我会一步一步的讲解如何写平衡二叉树,重点是平衡二叉树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旋转算法。
*/// 第一步:结点信息
/* 相对于二叉查找树的结点来说,我们需要用一个属性二叉树的高度,
目的是维护插入和删除过程中的旋转算法*/// AVL树节点信息
template<class T>
class TreeNode
{
public:TreeNode():lson(NULL), rson(NULL), freq(1), hgt(0){}T data; // dataint hgt; // height from this nodeunsigned int freq; // frequencyTreeNode *lson; // point to address of left-sonTreeNode *rson; // point to address of right-son
};// 第二步:平衡二叉树类的声明
/* 声明中的旋转函数将在后边的步骤中详解 */// AVL树类的属性和方法声明
template<class T>
class AVLTree
{
private:TreeNode<T>* root; // 根节点void insertpri(TreeNode<T>* &node, T x); // 插入TreeNode<T>* findpri(TreeNode<T>* node, T x); // 查找void insubtree(TreeNode<T>* node); // 中序遍历void Deletepri(TreeNode<T>* &node, T x); // 删除int height(TreeNode<T>* node); // 求树的高度void SingRotateLeft(TreeNode<T>* &k2);  // 左左情况下的旋转void SingRotateRight(TreeNode<T>* &k2); // 右右情况下的旋转void DoubleRotateLR(TreeNode<T>* &k3);  // 左右情况下的旋转void DoubleRotateRL(TreeNode<T>* &k3);  // 右左情况下的旋转int Max(int cmpa, int cmpb); // 求最大值public:AVLTree():root(NULL){}void insert(T x);       // 插入接口TreeNode<T>* find(T x); // 查找接口void Delete(T x); // 删除接口void traversal(); // 遍历接口
};// 第三步:两个辅助方法
/* 旋转算法需要借助于两个功能的辅助,一个是求树的高度,一个是求两个高度的最大值。这里规定,一棵空树的高度为-1,只有一个根节点的树的高度为0,以后每多一层高度加1。为了解决指针NULL这种情况,写了一个求高度的函数,这个函数还是很有必要的。
*/// 计算以节点为根的树的高度
template<class T>
int AVLTree<T>::height(TreeNode<T>* node)
{if (node != NULL)return node->hgt;return -1;
}// 求最大值
template<class T>
int AVLTree<T>::Max(int cmpa, int cmpb)
{return cmpa > cmpb ? cmpa : cmpb;
}// 第四步:旋转
/* 对于一个平衡的节点,由于任意节点最多有两个儿子,因此高度不平衡时,此节点的两颗子树的高度差2,这种不平衡出现在下面四种情况;1、6节点的左子树3节点高度比右子树7节点大2,左子树3节点的左子树1节点高度大于右子树4节点,这种为  __左左2、6节点的左子树2节点高度比右子树7节点大2,左子树2节点的左子树1节点高度小于右子树4节点,这种为  __左右3、2节点的左子树1节点高度比右子树5节点小2,右子树5节点的左子树3节点高度大于右子树6节点,这种为  __右左4、2节点的左子树1节点高度比右子树4节点小2,右子树4节点的左子树3节点高度小于右子树6节点,这种为  __右右从图2中可以看出,1和4两种情况是对称的,这两种情况的旋转算法是一致的,只需要经过一次旋转就可以达到目标,我们称之为单旋转。2和3两种情况也是对称的,这两种情况的旋转算法也是一致的,需要进行两次旋转,我们称之为双旋转。
*/// 第五步:单旋转
/* 单旋转是针对于左左和右右这两种情况的解决方案,这两种情况是对称的,只要解决了左左这种情况,右右就很好办了。图3是左左情况的解决方案,节点K2不满足平衡特性,因为它的左子树K1比右子树Z深2层,而且K1子树中,更深的一层是K1的左子树X子树,所以属于左左情况。K2                           K1/  \	                        /  \K1    Z    旋转                X    K2  /  \        ===>               |    / \X    Y                         ?X?  Y   Z|?X?图3 左左情况下单旋转的过程为使树恢复平衡,我们要把K2变成这棵树的根节点,因为K2大于K1,把K2置于K1的右子树上,而原本K1右子树的Y大于K1,小于K2,就把Y置于K2的左子树上,这既满足了二叉查找树的性质,又满足了平衡二叉树的性质。这样的操作只需要一部分指针改变,结果我们得到另外一颗二叉查找树,因为X向上移动了一层,Y还停留在原来的层面上,Z向下移动了一层。整棵树的新高度和之前没有在左子树上插入的高度相同,插入操作使得X高度长高了。因此,由于这颗子树高度没有变化,所以通往根节点的路径就不需要继续旋转了。
*/// 左左情况下的旋转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SingRotateLeft(TreeNode<T>* &k2)
{TreeNode<T>* k1;k1 = k2->lson; // 暂存左子树k2->lson = k1->rson; // 实际情形中,k1可能有rson,可能没有k1->rson = k2;k2->hgt = Max(height(k2->lson), height(k2->rson)) + 1;k1->hgt = Max(height(k1->lson), k2->hgt) + 1;
}
// 右右情况下的旋转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SingRotateRight(TreeNode<T>* &k2)
{TreeNode<T>* k1;k1 = k2->rson; // 暂存右子树k2->rson = k1->lson;k1->lson = k2;k2->hgt = Max(height(k2->lson), height(k2->rson)) + 1;k1->hgt = Max(height(k1->rson), k2->hgt) + 1;
};// 第六步:双旋转
/* 对于左右和右左这两种情况,单旋转不能使他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要经过两次旋转。双旋转是针对这两种情况的解决方案,同样的,这样两种情况也是对称的,只要解决了左右这种情况,右左就很好办了。图4是左右情况的解决方案,节点k3不满足平衡特性,因为它的左子树k1比右子树Z深2层,而且k1子树中,更深的一层是k1的右子树k2子树,所以属于左右情况。为使树恢复平衡,我们需要进行两步,第一步,把k1作为根,进行一次右右旋转,旋转之后就变成了左左情况,所以第二步再进行一次左左旋转,最后得到了一棵以K2为根的平衡二叉树。K3                           K3/  \	                     /  \K1    Z   旋转(转换成左左问题)   k2   Z/  \         ==========>      /         ==X    k2                       k1          |||                       /  \         ||?Y?                     X   ?Y?       \/(a) 第一次旋转K2     /  \	 K1   k3   /  \   \      X   ?Y?  Z(b) 第二次旋转图4 左右情况下双旋转的过程
*/
// 左右情况下的旋转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DoubleRotateLR(TreeNode<T>* &k3)
{SingRotateRight(k3->lson); // 2步分拆SingRotateLeft(k3);   // 2步分拆
}
// 右左情况下的旋转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DoubleRotateRL(TreeNode<T>* &k3)
{SingRotateLeft(k3->lson); // 2步分拆SingRotateRight(k3);
}// 第七步:插入
/* 插入的方法和二叉查找树基本一样,区别是,插入完成后需要从插入的节点
开始维护一个到根节点的路径,每经过一个节点都要维持树的平衡。维持树的
平衡要根据高度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旋转算法。
*/
// 插入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insertpri(TreeNode<T>* &node, T x)
{if (node == NULL){// 如果节点为空,就在此节点加入x信息node = new TreeNode<T>();node->data = x;return;}// 如果x小于节点的值,就继续在节点的左子树中插入xif (node->data > x){insertpri(node->lson, x); // 迭代if (2 == height(node->lson) - height(node->rson)){if (x < node->lson->data)SingRotateLeft(node);elseDoubleRotateLR(node);}}// 如果x大于节点的值,就继续在节点的右子树中插入xelse if (node->data < x){insertpri(node->rson, x);  // 迭代// 若高度之差为2,则失去平衡,需要进行旋转if (2 == height(node->rson) - height(node->lson)){if (x > node->lson->data)SingRotateRight(node);elseDoubleRotateRL(node);}}else++(node->freq); // 如果相等,就把频率加1node->hgt = Max(height(node->lson), height(node->rson)) + 1;
}// 插入接口 public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insert(T x)
{insertpri(root, x);
}// 第八步:查找
/* 和二叉查找树相比,查找方法没有变法,不过根据存储的特性,AVL树能维持在一个O(logN)的稳定的时间,而二叉查找树则相当不稳定。
*/
// 查找
template<class T>
TreeNode<T>* AVLTree<T>::findpri(TreeNode<T>* node, T x)
{// 如果节点为空说明没找到,返回NULLif (node == NULL){return NULL;}// 如果x小于节点的值,就继续在节点的左子树中查找xif (node->data > x){return findpri(node->lson, x);}// 如果x大于节点的值,就继续在节点的左子树中查找xelse if (node->data < x){return findpri(node->rson, x);}elsereturn node;
}// 查找接口
template<class T>
TreeNode<T>* AVLTree<T>::find(T x)
{return findpri(root, x);
}// 第九步:删除
/* 删除的方法也和二叉查找树的一致,区别是,删除完成后,需要从删除节点的父亲开始向上维护树的平衡一直到根节点。
*/
// 删除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Deletepri(TreeNode<T>* &node, T x)
{if (node == NULL)return; // 没有找到值是x的节点if (x < node->data){Deletepri(node->lson, x);if (2 == height(node->rson) - height(node->lson)){if (node->rson->lson != NULL && (height(node->rson->lson) > height(node->rson->rson)))DoubleRotateRL(node);elseSingRotateRight(node);}}else if (x > node->data){Deletepri(node->rson, x);if (2 == height(node->lson) - height(node->rson)){if (node->lson->rson != NULL && (height(node->lson->rson) > height(node->lson->lson)))DoubleRotateLR(node);elseSingRotateLeft(node);}}else // 如果相等,此节点就是要删除的节点{   /* 下面这个 if 没搞懂 */if (node->lson && node->rson)// 此节点有两个儿子{TreeNode<T>* temp = node->rson;while (temp->lson != NULL)temp = temp->lson;// 找到右子树中值最小的节点// 把右子树中最小节点的值赋给本节点node->data = temp->data;node->freq = temp->freq;// 删除右子树中最小值的节点Deletepri(node->rson, temp->data);if (2 == height(node->lson) - height(node->rson)){if (node->lson->rson != NULL && (height(node->lson->rson) > height(node->lson->lson)))DoubleRotateLR(node);elseSingRotateLeft(node);}}else // 此节点有1个或0个儿子{TreeNode<T>* temp = node;if (node->lson == NULL) // 有右儿子或者没有儿子node = node->rson;else if (node->rson == NULL) // 有左儿子node = node->lson;delete(temp);temp = NULL;}}if (node == NULL)return; // 此节点已经为NULL,直接返回node->hgt = Max(height(node->lson), height(node->rson))+1;return;
}// 删除接口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Delete(T x)
{Deletepri(root, x);
}// 第十步:中序遍历
/* 中序遍历函数 */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insubtree(TreeNode<T>* node)
{if (node == NULL) return;insubtree(node->lson); // 先遍历左子树cout << node->data << " "; // 输出根节点insubtree(node->rson); //  再遍历右子树
}// 中序遍历接口
template<class T>
void AVLTree<T>::traversal()
{insubtree(root);
}// 第十一步:关于效率
/* 此数据结构插入、查找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logN),但是插入和删除
需要额外的旋转算法需要时间,有时旋转过多也会影响效率。关于递归和非递归。我用的是递归的方法进行插入,查找和删除,而递归的
方法一般来说要比递归的方法快很多,但是我感觉非递归的方法写出来会比较困
难,所以还是选择了递归的方法。还有一种效率的问题是关于高度信息的存储,由于我们需要的仅仅是高度的
差,不需要知道这棵树的高度,所以只需要使用两个二进制位就可以表示这个差。
这样可以避免平衡因子的重复计算,可以稍微的加快一些速度,不过代码也丧失*/

 

这篇关于【C++】【数据结构】一步一步写平衡二叉树[AVL]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37472

相关文章

C++中实现调试日志输出

《C++中实现调试日志输出》在C++编程中,调试日志对于定位问题和优化代码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调试日志输出方法,并教你如何在日志中添加时间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1. 使用 #ifdef _DEBUG 宏2. 加入时间戳:精确到毫秒3.Windows 和 MFC 中的调试日志方法MFC

深入理解C++ 空类大小

《深入理解C++空类大小》本文主要介绍了C++空类大小,规定空类大小为1字节,主要是为了保证对象的唯一性和可区分性,满足数组元素地址连续的要求,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目录1. 保证对象的唯一性和可区分性2. 满足数组元素地址连续的要求3. 与C++的对象模型和内存管理机制相适配查看类对象内存在C++中,规

在 VSCode 中配置 C++ 开发环境的详细教程

《在VSCode中配置C++开发环境的详细教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VisualStudioCode(VSCode)中配置C++开发环境,包括安装必要的工具、配置编译器、设置调试环境等步骤,通... 目录如何在 VSCode 中配置 C++ 开发环境:详细教程1. 什么是 VSCode?2. 安装 VSCo

C++11的函数包装器std::function使用示例

《C++11的函数包装器std::function使用示例》C++11引入的std::function是最常用的函数包装器,它可以存储任何可调用对象并提供统一的调用接口,以下是关于函数包装器的详细讲解... 目录一、std::function 的基本用法1. 基本语法二、如何使用 std::function

【C++ Primer Plus习题】13.4

大家好,这里是国中之林!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点击跳转到网站。有兴趣的可以点点进去看看← 问题: 解答: main.cpp #include <iostream>#include "port.h"int main() {Port p1;Port p2("Abc", "Bcc", 30);std::cout <<

C++包装器

包装器 在 C++ 中,“包装器”通常指的是一种设计模式或编程技巧,用于封装其他代码或对象,使其更易于使用、管理或扩展。包装器的概念在编程中非常普遍,可以用于函数、类、库等多个方面。下面是几个常见的 “包装器” 类型: 1. 函数包装器 函数包装器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函数,使其接口更统一或更便于调用。例如,std::function 是一个通用的函数包装器,它可以存储任意可调用对象(函数、函数

C++11第三弹:lambda表达式 | 新的类功能 | 模板的可变参数

🌈个人主页: 南桥几晴秋 🌈C++专栏: 南桥谈C++ 🌈C语言专栏: C语言学习系列 🌈Linux学习专栏: 南桥谈Linux 🌈数据结构学习专栏: 数据结构杂谈 🌈数据库学习专栏: 南桥谈MySQL 🌈Qt学习专栏: 南桥谈Qt 🌈菜鸡代码练习: 练习随想记录 🌈git学习: 南桥谈Git 🌈🌈🌈🌈🌈🌈🌈🌈🌈🌈🌈🌈🌈�

【数据结构】——原来排序算法搞懂这些就行,轻松拿捏

前言:快速排序的实现最重要的是找基准值,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如何实现找基准值 基准值的注释:在快排的过程中,每一次我们要取一个元素作为枢纽值,以这个数字来将序列划分为两部分。 在此我们采用三数取中法,也就是取左端、中间、右端三个数,然后进行排序,将中间数作为枢纽值。 快速排序实现主框架: //快速排序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

【C++】_list常用方法解析及模拟实现

相信自己的力量,只要对自己始终保持信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任何事,就算事情最终结果是失败了,努力了也不留遗憾。💓💓💓 目录   ✨说在前面 🍋知识点一:什么是list? •🌰1.list的定义 •🌰2.list的基本特性 •🌰3.常用接口介绍 🍋知识点二:list常用接口 •🌰1.默认成员函数 🔥构造函数(⭐) 🔥析构函数 •🌰2.list对象

06 C++Lambda表达式

lambda表达式的定义 没有显式模版形参的lambda表达式 [捕获] 前属性 (形参列表) 说明符 异常 后属性 尾随类型 约束 {函数体} 有显式模版形参的lambda表达式 [捕获] <模版形参> 模版约束 前属性 (形参列表) 说明符 异常 后属性 尾随类型 约束 {函数体} 含义 捕获:包含零个或者多个捕获符的逗号分隔列表 模板形参:用于泛型lambda提供个模板形参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