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MQ之惰性队列(Lazy Queue)

2024-09-02 11:08

本文主要是介绍RabbitMQ之惰性队列(Lazy Queue),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欢迎支持笔者新作:《深入理解Kafka:核心设计与实践原理》和《RabbitMQ实战指南》,同时欢迎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朱小厮的博客。

欢迎跳转到本文的原文链接:https://honeypps.com/mq/rabbitmq-analysis-of-lazy-queue/


RabbitMQ从3.6.0版本开始引入了惰性队列(Lazy Queue)的概念。惰性队列会尽可能的将消息存入磁盘中,而在消费者消费到相应的消息时才会被加载到内存中,它的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是能够支持更长的队列,即支持更多的消息存储。当消费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消费者下线、宕机亦或者是由于维护而关闭等)而致使长时间内不能消费消息造成堆积时,惰性队列就很有必要了。

默认情况下,当生产者将消息发送到RabbitMQ的时候,队列中的消息会尽可能的存储在内存之中,这样可以更加快速的将消息发送给消费者。即使是持久化的消息,在被写入磁盘的同时也会在内存中驻留一份备份。当RabbitMQ需要释放内存的时候,会将内存中的消息换页至磁盘中,这个操作会耗费较长的时间,也会阻塞队列的操作,进而无法接收新的消息。虽然RabbitMQ的开发者们一直在升级相关的算法,但是效果始终不太理想,尤其是在消息量特别大的时候。

惰性队列会将接收到的消息直接存入文件系统中,而不管是持久化的或者是非持久化的,这样可以减少了内存的消耗,但是会增加I/O的使用,如果消息是持久化的,那么这样的I/O操作不可避免,惰性队列和持久化消息可谓是“最佳拍档”。注意如果惰性队列中存储的是非持久化的消息,内存的使用率会一直很稳定,但是重启之后消息一样会丢失。

队列具备两种模式:default和lazy。默认的为default模式,在3.6.0之前的版本无需做任何变更。lazy模式即为惰性队列的模式,可以通过调用channel.queueDeclare方法的时候在参数中设置,也可以通过Policy的方式设置,如果一个队列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设置的话,那么Policy的方式具备更高的优先级。如果要通过声明的方式改变已有队列的模式的话,那么只能先删除队列,然后再重新声明一个新的。

在队列声明的时候可以通过“x-queue-mode”参数来设置队列的模式,取值为“default”和“lazy”。下面示例中演示了一个惰性队列的声明细节:

Map<String, Object> args =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
args.put("x-queue-mode", "lazy");
channel.queueDeclare("myqueue", false, false, false, args);

对应的Policy设置方式为:

rabbitmqctl set_policy Lazy "^myqueue$" '{"queue-mode":"lazy"}' --apply-to queues

惰性队列和普通队列相比,只有很小的内存开销。这里很难对每种情况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值,但是我们可以类比一下:当发送1千万条消息,每条消息的大小为1KB,并且此时没有任何的消费者,那么普通队列会消耗1.2GB的内存,而惰性队列只消耗1.5MB的内存。

据官网测试数据显示,对于普通队列,如果要发送1千万条消息,需要耗费801秒,平均发送速度约为13000条/秒。如果使用惰性队列,那么发送同样多的消息时,耗时是421秒,平均发送速度约为24000条/秒。出现性能偏差的原因是普通队列会由于内存不足而不得不将消息换页至磁盘。如果有消费者消费时,惰性队列会耗费将近40MB的空间来发送消息,对于一个消费者的情况,平均的消费速度约为14000条/秒。

如果要将普通队列转变为惰性队列,那么我们需要忍受同样的性能损耗。当转变为惰性队列的时候,首先需要将缓存中的消息换页至磁盘中,然后才能接收新的消息。反之,当将一个惰性队列转变为普通队列的时候,和恢复一个队列执行同样的操作,会将磁盘中的消息批量的导入到内存中。

欢迎跳转到本文的原文链接:https://honeypps.com/mq/rabbitmq-analysis-of-lazy-queue/


欢迎支持笔者新作:《深入理解Kafka:核心设计与实践原理》和《RabbitMQ实战指南》,同时欢迎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朱小厮的博客。


这篇关于RabbitMQ之惰性队列(Lazy Queue)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29784

相关文章

SpringKafka错误处理(重试机制与死信队列)

《SpringKafka错误处理(重试机制与死信队列)》SpringKafka提供了全面的错误处理机制,通过灵活的重试策略和死信队列处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引言一、Spring Kafka错误处理基础二、配置重试机制三、死信队列实现四、特定异常的处理策略五

Python FastAPI+Celery+RabbitMQ实现分布式图片水印处理系统

《PythonFastAPI+Celery+RabbitMQ实现分布式图片水印处理系统》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FastAPI如何结合Celery以及RabbitMQ实现简单的分布式... 实现思路FastAPI 服务器Celery 任务队列RabbitMQ 作为消息代理定时任务处理完整

Spring Boot整合消息队列RabbitMQ的实现示例

《SpringBoot整合消息队列RabbitMQ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整合消息队列RabbitMQ的实现示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RabbitMQ 简介与安装1. RabbitMQ 简介2. RabbitMQ 安装Spring

Spring中@Lazy注解的使用技巧与实例解析

《Spring中@Lazy注解的使用技巧与实例解析》@Lazy注解在Spring框架中用于延迟Bean的初始化,优化应用启动性能,它不仅适用于@Bean和@Component,还可以用于注入点,通过将... 目录一、@Lazy注解的作用(一)延迟Bean的初始化(二)与@Autowired结合使用二、实例解

SpringBoot中整合RabbitMQ(测试+部署上线最新完整)的过程

《SpringBoot中整合RabbitMQ(测试+部署上线最新完整)的过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虚拟机和宝塔面板中安装RabbitMQ,并使用Java代码实现消息的发送和接收,通过异步通讯,可以优化... 目录一、RabbitMQ安装二、启动RabbitMQ三、javascript编写Java代码1、引入

如何通过Python实现一个消息队列

《如何通过Python实现一个消息队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消息队列,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如何通过 python 实现消息队列如何把 http 请求放在队列中执行1. 使用 queue.Queue 和 reque

解读Redis秒杀优化方案(阻塞队列+基于Stream流的消息队列)

《解读Redis秒杀优化方案(阻塞队列+基于Stream流的消息队列)》该文章介绍了使用Redis的阻塞队列和Stream流的消息队列来优化秒杀系统的方案,通过将秒杀流程拆分为两条流水线,使用Redi... 目录Redis秒杀优化方案(阻塞队列+Stream流的消息队列)什么是消息队列?消费者组的工作方式每

微服务架构之使用RabbitMQ进行异步处理方式

《微服务架构之使用RabbitMQ进行异步处理方式》本文介绍了RabbitMQ的基本概念、异步调用处理逻辑、RabbitMQ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在SpringBoot项目中使用RabbitMQ解决高并发... 目录一.什么是RabbitMQ?二.异步调用处理逻辑:三.RabbitMQ的基本使用1.安装2.架构

Redis延迟队列的实现示例

《Redis延迟队列的实现示例》Redis延迟队列是一种使用Redis实现的消息队列,本文主要介绍了Redis延迟队列的实现示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 目录一、什么是 Redis 延迟队列二、实现原理三、Java 代码示例四、注意事项五、使用 Redi

Springboot使用RabbitMQ实现关闭超时订单(示例详解)

《Springboot使用RabbitMQ实现关闭超时订单(示例详解)》介绍了如何在SpringBoot项目中使用RabbitMQ实现订单的延时处理和超时关闭,通过配置RabbitMQ的交换机、队列和... 目录1.maven中引入rabbitmq的依赖:2.application.yml中进行rab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