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MySQL】第八篇:MySQL的查询优化,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建表语句:建表语句
一、关联表查询优化
1.1、left join
结论:
- 在优化关联查询时,只有在被驱动表上建立索引才有效!
- 在优化关联查询时,要使用小表(驱动表)驱动大表(被驱动表),这样效率更高
- left join 时,左侧的为驱动表,右侧为被驱动表;类比得出, right join 时,左侧为被驱动表;
1.2、inner join
结论:inner join 时,mysql 会自己帮你把小结果集的表选为驱动表。
二、Not In 优化
结论:在范围判断时,尽量不要使用 not in 和 not exists,使用 left join on xxx is null 代替。
优化前语句:
select age as '年龄', count(*) as '人数' from t_emp where id not in (select ceo from t_dept where ceo is not null) group by age;
优化后语句:
select age as '年龄',count(*) as '人数' from emp e left join dept d on e.id=d.ceo where d.id is null group by age;
三、排序优化
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x_cid_name on city(city_id, name);
3.1、查询字段需使用覆盖索引
3.2、顺序错,必排序
结论:排序字段顺序不能乱
3.3、方向反,必排序
四、分组优化
group by 使用索引的原则基本与 order by 一致
using filesort 原理
mysql 的排序算法
-
双路排序
MySQL 4.1 之前是使用双路排序,字面意思就是两次扫描磁盘,最终得到数据,读取行指针和 order by 列,对他们进行排序,然后扫描已经排序好的列表,按照列表中的值重新从列表中读取对应的数据输出。 从磁盘取排序字段,在 buffer 进行排序,再从磁盘取其他字段。 简单来说,取一批数据,要对磁盘进行了两次扫描,众所周知,I\O 是很耗时的,所以在 mysql4.1 之后,出现了第二种改进的算法,就是单路排序。 -
单路排序
从磁盘读取查询需要的所有列,按照 order by 列在 buffer 对它们进行排序,然后扫描排序后的列表进行输出, 它的效率更快一些,避免了第二次读取数据。并且把随机 IO 变成了顺序 IO,但是它会使用更多的空间, 因为它把每一行都保存在内存中了。
单路排序的问题
由于单路是后出的,总体而言好过双路。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在 sort_buffer 中,方法 B 比方法 A 要多占用很多空间,因为方法 B 是把所有字段都取出, 所以有可能取出的数据的总大小超出了 sort_buffer 的容量,导致每次只能取 sort_buffer 容量大小的数据,进行排序(创建 tmp 文件,多路合并),排完再取取 sort_buffer 容量大小,再排…从而多次 I/O。
结论:本来想省一次 I/O 操作,反而导致了大量的 I/O 操作,反而得不偿失
如何优化
- 增大 sort_butter_size 参数的设置
不管用哪种算法,提高这个参数都会提高效率,当然,要根据系统的能力去提高,因为这个参数是针对每个进程 1M-8M 之间调整 - 增大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 参数的设置
mysql 使用单路排序的前提是排序的字段大小要小于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 提高这个参数,会增加用改进算法的概率。但是如果设的太高,数据总容量超出 sort_buffer_size 的概率就增大,明显症状是高的磁盘 I/O 活动和低的处理器使用率。(1024-8192 之间调整)。 - 减少 select 后面的查询的字段。
当 Query 的字段大小总和小于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 而且排序字段不是 TEXT|BLOB 类型时,会用改进后的算法——单路排序, 否则用老算法——多路排序。两种算法的数据都有可能超出 sort_buffer 的容量,超出之后,会创建 tmp 文件进行合并排序,导致多次 I/O,
但是用单路排序算法的风险会更大一些,所以要提高 sort_buffer_size。
这篇关于【MySQL】第八篇:MySQL的查询优化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