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1-测试之性能测试工具JMeter的功能概要、元件作用域和执行顺序

本文主要是介绍day31-测试之性能测试工具JMeter的功能概要、元件作用域和执行顺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JMeter的功能概要

        1.1.文件目录介绍

                1).bin目录

                2).docs目录

                3).printable_docs目录

                4).lib目录

        1.2.基本配置

                1).汉化

                2).主题修改

        1.3.基本使用流程

二、JMeter元件作用域和执行顺序

        2.1.名称解释

        2.2.基本元件

        2.3.元件作用域

                1).核心

                2).提示

                3).作用域的原则

        2.4.元件执行顺序

三、今日学习思维导图

一、JMeter的功能概要

        1.1.文件目录介绍

                1).bin目录

                        存放可执行文件和配置文件

                        1.jmeter.bat:windows的启动文件

                        2.jmeter.log:日志文件

                        3.jmeter.sh:linux的启动文件

                        4.jmeter.properties:系统配置文件

                        5.jmeter-server.bat:windows分布式测试要用到的服务器配置

                        6.jmeter-serve:linux分布式测试要用到的服务器配置

                2).docs目录

                       是JMeter的api文档,可打开api/index.html页面来查看

                3).printable_docs目录

                        3.1).printable_docs的usermanual子目录下的内容是JMeter的用户手册文档

                        3.2).usermanual下component_reference.html是最常用到的核心元件帮助文档。

                        3.3).提示:printable_docs的demos子目录下有一些常用的JMeter脚本案例,可以作为参考

                4).lib目录

                        该目录用来存放JMeter依赖的jar包和用户扩展所依赖的jar包

        1.2.基本配置

                1).汉化

                        1.1).临时修改:options--language-chooselanguage--Chinese

                        1.2).永久修改

                                1.打开jmeter.properties

                                2.修改language=zh_CN

                                3.重启jmeter

                2).主题修改

                        选项一主题一一选择对应的主题,并重启

        1.3.基本使用流程

                1).启动JMeter

                2).在“测试计划”下添加“线程组”

                3).在“线程组”下添加“HTTP请求取样器”

                4).填写"HTTP请求”的相关请求数据

                5).在“线程组’下添加“察看结果树"监听器

                6).点击启动按钮运行,并查看结果

二、JMeter元件作用域和执行顺序

        2.1.名称解释

                1).元件:多个类似功能组件的容器统称

                2).组件:实现独立某个功能的统称(类似于函数)

                3).取样器:不同协议实现的组件

        2.2.基本元件

                1).线程组:模拟用户

                2).配置元件:进行测试环境和测试数据的初始化,类似于自动化脚本中的setup

                3).前置处理器:对要发送的请求进行预处理,类似于自动化脚本中的参数化

                4).取样器:往服务器发送请求,类似于自动化脚本中的发送请求的代码

                5).后置处理器:对收到的服务器的响应进行数据提取,类似于自动化脚本获取响应中特定字段的语句

                6).断言:将收到的响应结果与预期结果做对比,类似于自动化脚本的断言

                7).监听器:查看测试脚本运行的结果和日志,类似于自动化脚本中的测试报告

                8).定时器:等待一段时间,类似于自动化脚本中的sleep

                9).测试片段:封装基本功能,不单独执行,需要通过脚本调用才能执行,类似于自动化脚本中封装的函数

        2.3.元件作用域

                1).核心

                        在JMeter中,元件的作用域是靠测试计划的树形结构中元件的父子关系来确定的。

                2).提示

                        核心是**取样器**,其他组件都是以取样器为核心运行的,组件添加的位置不同,生效的取样器也不同。

                3).作用域的原则

                        3.1).取样器:元件不和其他元件相互作用,因此不存在作用域的问题;

                        3.2).逻辑控制器:元件只对其子节点中的取样器和逻辑控制器作用;

                        3.3).其他六大元件:除取样器和逻辑控制器元件外,如果是某个取样器的子节点,则该元件对其父子节点起作用

                        3.4).如果其父节点不是取样器,则其作用域是该元件父节点下的其他所有后代节点(包括子节点,子节点的子节点等)

        2.4.元件执行顺序

                1).配置元件(config elements)

                2).前置处理程序 (Per-processors)

                3).定时器 (timers)

                4).取样器 (Sampler)

                5).后置处理程序(Post-processors)

                6).断言 (Assertions)

                7).监昕器 (Listeners)

                8).提示

                        8.1).前置处理器、后置处理器、断言等元件功能对取样器起作用(如果在它们的作用域内没有任何取样器,则不会被执行)

                        8.2).如果在同一作用域范围内有多个同一类型的元件,则这些元件按照它们在测试计划中的上下顺序依次执行

三、今日学习思维导图

这篇关于day31-测试之性能测试工具JMeter的功能概要、元件作用域和执行顺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06024

相关文章

MySQL 多列 IN 查询之语法、性能与实战技巧(最新整理)

《MySQL多列IN查询之语法、性能与实战技巧(最新整理)》本文详解MySQL多列IN查询,对比传统OR写法,强调其简洁高效,适合批量匹配复合键,通过联合索引、分批次优化提升性能,兼容多种数据库... 目录一、基础语法:多列 IN 的两种写法1. 直接值列表2. 子查询二、对比传统 OR 的写法三、性能分析

mybatis执行insert返回id实现详解

《mybatis执行insert返回id实现详解》MyBatis插入操作默认返回受影响行数,需通过useGeneratedKeys+keyProperty或selectKey获取主键ID,确保主键为自... 目录 两种方式获取自增 ID:1. ​​useGeneratedKeys+keyProperty(推

浅析Spring如何控制Bean的加载顺序

《浅析Spring如何控制Bean的加载顺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需要手动控制Bean的加载顺序,因为Spring的IoC容器足够智能,但在某些特殊场景下,这种隐式的依赖关系可能不存在,下面我们就来... 目录核心原则:依赖驱动加载手动控制 Bean 加载顺序的方法方法 1:使用@DependsOn(最直

Linux系统性能检测命令详解

《Linux系统性能检测命令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常用的监控命令(如top、vmstat、iostat、htop等)及其参数功能,涵盖进程状态、内存使用、磁盘I/O、系统负载等多维度资源监控,... 目录toppsuptimevmstatIOStatiotopslabtophtopdstatnmon

Qt使用QSqlDatabase连接MySQL实现增删改查功能

《Qt使用QSqlDatabase连接MySQL实现增删改查功能》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Qt如何使用QSqlDatabase连接MySQL实现增删改查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 目录一、创建数据表二、连接mysql数据库三、封装成一个完整的轻量级 ORM 风格类3.1 表结构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

《Python函数作用域示例详解》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LEGB作用域规则,详细解析了变量查找的四个层级,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各层级的变量访问规则和特性,对python函数作用域相关知识感兴趣... 目录一、LEGB 规则二、作用域实例2.1 局部作用域(Local)2.2 闭包作用域(Enclos

mysql表操作与查询功能详解

《mysql表操作与查询功能详解》本文系统讲解MySQL表操作与查询,涵盖创建、修改、复制表语法,基本查询结构及WHERE、GROUPBY等子句,本文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跟随... 目录01.表的操作1.1表操作概览1.2创建表1.3修改表1.4复制表02.基本查询操作2.1 SE

Golang如何对cron进行二次封装实现指定时间执行定时任务

《Golang如何对cron进行二次封装实现指定时间执行定时任务》:本文主要介绍Golang如何对cron进行二次封装实现指定时间执行定时任务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 目录背景cron库下载代码示例【1】结构体定义【2】定时任务开启【3】使用示例【4】控制台输出总结背景

Golang如何用gorm实现分页的功能

《Golang如何用gorm实现分页的功能》:本文主要介绍Golang如何用gorm实现分页的功能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背景go库下载初始化数据【1】建表【2】插入数据【3】查看数据4、代码示例【1】gorm结构体定义【2】分页结构体

C++11作用域枚举(Scoped Enums)的实现示例

《C++11作用域枚举(ScopedEnums)的实现示例》枚举类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C++11标准引入了作用域枚举,也称为强类型枚举,本文主要介绍了C++11作用域枚举(ScopedEnums... 目录一、引言二、传统枚举类型的局限性2.1 命名空间污染2.2 整型提升问题2.3 类型转换问题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