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页,段页,三种内存(RAM)管理机制分析

2024-06-24 09:36

本文主要是介绍段,页,段页,三种内存(RAM)管理机制分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段,页,段页

        是为实现虚拟内存而产生的技术。直接使用物理内存弊端:地址空间不隔离,内存使用效率低。

段:就是按照二进制文件的格式,在内存给进程分段(包括堆栈、数据段、代码段)。通过段寄存器中的段表来进行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转换。

段实现的虚拟地址 = 段号+offset

物理地址:被分为很多个有编号的段,每个进程的虚拟地址都有段号,这样可以实现虚实地址之间的转换。其实所谓的地址映射,就是虚实地址转换之间的那个公式。

经过上面的理解我们知道了,实现段机制的器件其实就是段寄存器(段表)

不足:内存碎片(程序结束后内存被分割为一小块一小块),解决方法是SWAP分区(将散开的进程读出来再粘贴到另一个进程边上,使空闲的内存是连贯的,但这样效率很低)

页:就是将物理内存固定大小地分为n个页(linux中是4KB一页)。通过MMU的页表来进行虚实地址转换,这里就不是用寄存器来实现了。页表记录着页号、页号对应的物理地址,比较创新的是还记录着权限。基本功能已经有了,就是物理地址和页号怎么对应上。

页实现的虚拟地址 = 页号 + 页内偏移

物理地址:被分为很多个有编号的页,每个进程的虚拟地址都是用页号和偏移来记录,通过MMU来进行虚实转换。

经过上面的理解我们知道了,实现页机制的器件其实就是MMU。

优点:为什么说MMU可以让原本1G SDRAM的物理内存,实现能够实际使用4G SDRAM空间?甚至给每个程序都安排上4G SDRAM的内容空间?为什么每一个进程的内存空间是独立的?

就是因为物理SDRAM用页来管理,有些不用的页,可以暂时先存到硬盘上,硬盘的空间就非常大了动不动就是几百个G,所以可以做到虚拟出很大的内存空间给到程序。因为每一个进程都有自己单独的页表,一个进程根本没法知道或者操作另一个进程的页表,对应的也就不知道另一个进程的地址(虚拟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在哪里,自然就是独立的。

缺点:页表本身占用的内存太多了,每一个进程有一个页表,那么理论上32位的机器4G的物理内存,每一页是4K的话,总共会有4G/4K = 2^10 * 2*10 个页表,如果一个页表要4MB,那光是记录页表就要占用800M的内存。

解决:套娃,用多级页表。

采用多级页表机制的虚拟地址 = 一级页号 + 二级页号 + 页内偏移。这样MMU可以通过页号1来找到页号2,通过页号2+页内偏移来找到对应的物理地址从而实现虚实转换。那为啥这样能够降低页表占用内存的大小呢?其实就行把文件折叠了一样,如果一级页表里面有的二级页表没有被分配,那这些二级页表实际上就是没有分配内存的;如果有些二级页表很久没有被使用,那这些二级页表也可以暂时存到硬盘里,也不占用空间。假如一个一级页表是4MB的话,那就相当于你可以用1个4MB的内存大小去管理很多个占4MB的二级页表,然而实际只占用了4MB。照着这个思路,可以造出很多级的页表,进行极致的页表空间压缩。

缺点2:多级页表是省了空间,但是从虚拟地址转成物理地址也多了很多步骤,要一级一级地查找最终才能找到对应的物理地址。

解决2:建立快表TLB,实际就是把一些最近使用的进程它虚拟地址对应的最底层页号和偏移,存到一个一级表中(快表),这样要地址转换时,先去快表找,找不到再去查多级页表。如此就显著提高了虚实地址转换速度,而且也节省了空间。

段页式

段页式:其实就是把物理地址分为一大段一大段的,在段的内部,再进行分页。

段页式机制下虚拟地址 = 段号 + (段内)页号 + 页内偏移

这样就结合了段(契合二进制文件堆栈,代码段,数据段分层,便于程序分配地址)和页(多级页表节省空间)两个特点。

不足:就是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但是段页式是现在内存(SDRAM)管理的主流。需要注意的是,Linux是使用页机制的。

但是linux中的页机制也一定程度上有段页结合的影子,下面是段页式的虚实地址转换流程:

linux中每一个进程虚拟地址中的段号都是对应的0~4GB的地址空间,每一个进程段空间范围都一样就意味着虚拟地址中的段号没有划分地址的作用,实际上linux中的虚拟地址是 "虚拟地址 = 段号+页号+页内偏移 ",系统有规定某些段号只有内核程序能使用,应用层程序只能使用另一些段号。从而实现了访问权限的机制。

这篇关于段,页,段页,三种内存(RAM)管理机制分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89772

相关文章

Springboot中分析SQL性能的两种方式详解

《Springboot中分析SQL性能的两种方式详解》文章介绍了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MyBatis-Plus性能分析插件和p6spy框架,MyBatis-Plus插件配置简单,适用于开发和测试环... 目录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功能介绍实现方式:实现步骤: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功能介绍记录

golang内存对齐的项目实践

《golang内存对齐的项目实践》本文主要介绍了golang内存对齐的项目实践,内存对齐不仅有助于提高内存访问效率,还确保了与硬件接口的兼容性,是Go语言编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优化手段,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目录一、结构体中的字段顺序与内存对齐二、内存对齐的原理与规则三、调整结构体字段顺序优化内存对齐四、内

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的深度分析与Java实现方式

《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的深度分析与Java实现方式》本文详细介绍了最长公共子序列(LCS)问题,包括其概念、暴力解法、动态规划解法,并提供了Java代码实现,暴力解法虽然简单,但在大数据处理中效率较低,... 目录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概述问题理解与示例分析暴力解法思路与示例代码动态规划解法DP 表的构建与意义动

Go语言中三种容器类型的数据结构详解

《Go语言中三种容器类型的数据结构详解》在Go语言中,有三种主要的容器类型用于存储和操作集合数据:本文主要介绍三者的使用与区别,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基本概念1. 数组(Array)2. 切片(Slice)3. 映射(Map)对比总结注意事项基本概念在 Go 语言中,有三种主要

C#使用DeepSeek API实现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和情感分析

《C#使用DeepSeekAPI实现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和情感分析》在C#中使用DeepSeekAPI可以实现多种功能,例如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了具体实现步骤,... 目录准备工作文本生成文本分类问答系统代码生成翻译功能文本摘要文本校对图像描述生成总结在C#中使用Deep

Spring IOC的三种实现方式详解

《SpringIOC的三种实现方式详解》:本文主要介绍SpringIOC的三种实现方式,在Spring框架中,IOC通过依赖注入来实现,而依赖注入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构造器注入、Setter注入... 目录1. 构造器注入(Cons编程tructor Injection)2. Setter注入(Setter

Linux内存泄露的原因排查和解决方案(内存管理方法)

《Linux内存泄露的原因排查和解决方案(内存管理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运维团队在Linux处理LB服务内存暴涨、内存报警问题的过程,从发现问题、排查原因到制定解决方案,并从中学习了Linux内存管理... 目录一、问题二、排查过程三、解决方案四、内存管理方法1)linux内存寻址2)Linux分页机制3)

Java循环创建对象内存溢出的解决方法

《Java循环创建对象内存溢出的解决方法》在Java中,如果在循环中不当地创建大量对象而不及时释放内存,很容易导致内存溢出(OutOfMemoryError),所以本文给大家介绍了Java循环创建对象... 目录问题1. 解决方案2. 示例代码2.1 原始版本(可能导致内存溢出)2.2 修改后的版本问题在

大数据小内存排序问题如何巧妙解决

《大数据小内存排序问题如何巧妙解决》文章介绍了大数据小内存排序的三种方法:数据库排序、分治法和位图法,数据库排序简单但速度慢,对设备要求高;分治法高效但实现复杂;位图法可读性差,但存储空间受限... 目录三种方法:方法概要数据库排序(http://www.chinasem.cn对数据库设备要求较高)分治法(常

Redis多种内存淘汰策略及配置技巧分享

《Redis多种内存淘汰策略及配置技巧分享》本文介绍了Redis内存满时的淘汰机制,包括内存淘汰机制的概念,Redis提供的8种淘汰策略(如noeviction、volatile-lru等)及其适用场... 目录前言一、什么是 Redis 的内存淘汰机制?二、Redis 内存淘汰策略1. pythonn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