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数据科学读书笔记】R语言的数据结构原来可以这样理解

2024-06-23 20:58

本文主要是介绍【R数据科学读书笔记】R语言的数据结构原来可以这样理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语言的数据结构原来可以这样理解

这是R数据科学的读书笔记之一,《R数据科学》是一本教你如何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的书。即便我使用R语言快2年多了,但是读这本书还是受益颇多。

最早接触R语言的时候看的是《R语言实战》, 在第二章里,该书将R语言的数据结构分为6种,向量、矩阵、数组、数据框、因子和列表。当时的理解是,矩阵是二维的向量,数组是二维以上的向量,数据框是特殊性质的列表。

但是读完《R数据科学》的第15章:向量后,我发现原来R语言的数据结构原来可以只分为两类

  • 原子向量: 包含6种类型,逻辑性、整型、双精度型、字符型、复数型和原始型
  • 递归向量: 更常见的名字叫做列表

原子向量和递归向量的 唯一区别 就在于其中存放的值是否都是同种类型。

  • 向量(vector), 矩阵(matrix)和数组(array)以及因子(factor)都只能存放一种数据类型,因此is.atomic的判断结果都是TRUE, 所以都是原子向量
  • 数据库和列表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数据,所以用is.recursive的判断结果是TRUE,所以都是递归向量

此外,每个向量都有两个关键属性(properties),类型和长度, 分别用typeof()length()进行查看。分别去用typeof()查看向量、矩阵、数组、因子、数据框和列表时,你会发现前面4个返回都是6种基本数据类型,而数据框和列表返回的都是"list".

我们还可以在向量上附加任意多的元数据(metadata),这些元数据称之为特征(attributes)。 附加不同的特性后就得到了扩展向量(augmented vectors), 其中名称、维度和类是三种特别重要的属性。

如果你去查看attribute和property的中文翻译时,你会发现两者都有一个释义叫做属性

从扩展向量的角度上看数据类型时,可以得到如下洞见

第一: 矩阵和数组相对于普通向量主要就多了一个dim属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操作来创建矩阵和数组

is.v.m.a <- function(x) {c(is.vector(x), is.matrix(x), is.array(x))}
v <- c(1,2,3,4)
is.v.m.a(v) # TRUE FALSE FALSE
attr(v,'dim') <- c(2,2)
is.v.m.a(v) # FALSE  TRUE  TRUE
attr(v,'dim') <- c(1,2,2)
is.v.m.a(v) # FALSE FALSE  TRUE  

注: 矩阵是特殊的数组。

第二:名称是一种额外属性, 对于向量是"names", 对于数组则是"dimnames[[x]]", x表示不同维度, 对于列表而言则是"names",对于数据框是"names"对于列名和"row.names"对于行名

v <- c(1,2,3,4)
attr(v,'names') <- c('a','b','c','d')

第三:类(class)也是一种属性,类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概念。在R语言中,我们会发现同一个函数居然可以用在不同的数据集,比如说print用在ggplot2的对象中,结果是输出图片,这种函数就称之为泛型函数

methods(print)# 内容过多,不在这里展示
# 我们可以具体某个函数的代码
getS3method("print","data.frame")

关于泛型函数的更多知识会在后续的面向对象编程里介绍。

其他知识点

R语言的缺失值一般都标记为"NA", 因此在读取数据的时候默认也将文件中的"NA"当作缺失值,但是很有可能其他人会用"null"作为缺失值的标记,所以结果就会导致这一列全部被当做是字符串,影响后续的分析。

在向量取子集时,熟悉Python的人需要注意一点,Python中x=[1,2,3,4]; x[-1]表示选择最后一个元素,而在R语言里x= c(1,2,3,4); x[-1]表示删除第一个元素,即R用负整数取子集时会丢弃对应位置的元素。

[[[在提取列表时,一定要注意,[[会使列表降低一个层次,而[会返回一个新的、更小的列表,也就是

l <- list(c(1,2,3))
l[1] # 返回列表
l[[1]] # 返回向量

为了更好理解这两者在列表中的差异,作者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我用另一个例子来说明下:

我所就读的初中每个年级段大概有10个班级,每个班级的人数都不太一样。那么这里的一个年级段就是一个列表x,每个班级都是列表里元素。那么x[1]表示的是解散其他所有班级,只留下第一个班级组成年级段。而x[[1]]表示是第一个班级。x[[1]][1]表示的可能是第一个班级里的第一个学生。

这篇关于【R数据科学读书笔记】R语言的数据结构原来可以这样理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88258

相关文章

C#数据结构之字符串(string)详解

《C#数据结构之字符串(string)详解》:本文主要介绍C#数据结构之字符串(string),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转义字符序列字符串的创建字符串的声明null字符串与空字符串重复单字符字符串的构造字符串的属性和常用方法属性常用方法总结摘

Java利用JSONPath操作JSON数据的技术指南

《Java利用JSONPath操作JSON数据的技术指南》JSONPath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查询和操作JSON数据,类似于SQL的语法,它为处理复杂的JSON数据结构提供了简单且高效... 目录1、简述2、什么是 jsONPath?3、Java 示例3.1 基本查询3.2 过滤查询3.3 递归搜索3.4

MySQL大表数据的分区与分库分表的实现

《MySQL大表数据的分区与分库分表的实现》数据库的分区和分库分表是两种常用的技术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大表数据的分区与分库分表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 目录1. mysql大表数据的分区1.1 什么是分区?1.2 分区的类型1.3 分区的优点1.4 分

Mysql删除几亿条数据表中的部分数据的方法实现

《Mysql删除几亿条数据表中的部分数据的方法实现》在MySQL中删除一个大表中的数据时,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的性能和对系统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Mysql删除几亿条数据表中的部分数据的方法实现,具有一定... 目录1、需求2、方案1. 使用 DELETE 语句分批删除2. 使用 INPLACE ALTER T

Python Dash框架在数据可视化仪表板中的应用与实践记录

《PythonDash框架在数据可视化仪表板中的应用与实践记录》Python的PlotlyDash库提供了一种简便且强大的方式来构建和展示互动式数据仪表板,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Dash设计一... 目录python Dash框架在数据可视化仪表板中的应用与实践1. 什么是Plotly Dash?1.1

Redis 中的热点键和数据倾斜示例详解

《Redis中的热点键和数据倾斜示例详解》热点键是指在Redis中被频繁访问的特定键,这些键由于其高访问频率,可能导致Redis服务器的性能问题,尤其是在高并发场景下,本文给大家介绍Redis中的热... 目录Redis 中的热点键和数据倾斜热点键(Hot Key)定义特点应对策略示例数据倾斜(Data S

Python实现将MySQL中所有表的数据都导出为CSV文件并压缩

《Python实现将MySQL中所有表的数据都导出为CSV文件并压缩》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将MySQL数据库中所有表的数据都导出为CSV文件到一个目录,并压缩为zip文件到... python将mysql数据库中所有表的数据都导出为CSV文件到一个目录,并压缩为zip文件到另一个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强制转换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强制转换》:本文主要介绍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强制转换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C语言数据类型强制转换自动转换强制转换类型总结C语言数据类型强制转换强制类型转换:是通过类型转换运算来实现的,主要的数据类型转换分为自动转换

利用Go语言开发文件操作工具轻松处理所有文件

《利用Go语言开发文件操作工具轻松处理所有文件》在后端开发中,文件操作是一个非常常见但又容易出错的场景,本文小编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强大的Go语言文件操作工具库,它能帮你轻松处理各种文件操作场景... 目录为什么需要这个工具?核心功能详解1. 文件/目录存javascript在性检查2. 批量创建目录3. 文件

C语言实现两个变量值交换的三种方式

《C语言实现两个变量值交换的三种方式》两个变量值的交换是编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以下将介绍三种变量的交换方式,其中第一种方式是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后两种方式一般只在特殊限制下使用,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1.使用临时变量(推荐)2.相加和相减的方式(值较大时可能丢失数据)3.按位异或运算1.使用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