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_十四 nginx 日志配置

2024-06-22 03:12
文章标签 配置 日志 nginx 十四

本文主要是介绍NGINX_十四 nginx 日志配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十四 nginx 日志配置

1 nginx 日志介绍

nginx 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日志记录模式,每个级别的配置可以有各自独立的访问日志, 所需日志模块 ngx_http_log_module 的支持,日志格式通过 log_format 命令来定义,日志对于统计和排错是非常有利的,下面总结了 nginx 日志相关的配置 包括 access_loglog_formatopen_log_file_cachelog_not_foundlog_subrequestrewrite_logerror_log

# 设置访问日志
access_log path [format [buffer=size] [gzip[=level]] [flush=time] [if=condition]];
# 关闭访问日志
access_log off; 
  • path 指定日志的存放位置。
  • format 指定日志的格式。默认使用预定义的combined
  • buffer 用来指定日志写入时的缓存大小。默认是64k。
  • gzip 日志写入前先进行压缩。压缩率可以指定,从1到9数值越大压缩比越高,同时压缩的速度也越慢。默认是1。
  • flush 设置缓存的有效时间。如果超过flush指定的时间,缓存中的内容将被清空。
  • if 条件判断。如果指定的条件计算为0或空字符串,那么该请求不会写入日志。

作用域:

​ 可以应用access_log指令的作用域分别有httpserverlocationlimit_except。也就是说,在这几个作用域外使用该指令,Nginx会报错。

access_log /var/logs/nginx-access.log

​ 该例子指定日志的写入路径为/var/logs/nginx-access.log,日志格式使用默认的combined

access_log /var/logs/nginx-access.log buffer=32k gzip flush=1m

​ 该例子指定日志的写入路径为/var/logs/nginx-access.log,日志格式使用默认的combined,指定日志的缓存大小为 32k,日志写入前启用 gzip 进行压缩,压缩比使用默认值 1,缓存数据有效时间为1分钟。

2 log_format 指令

​ Nginx 预定义了名为 combined 日志格式,如果没有明确指定日志格式默认使用该格式:

log_format combined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 如果不想使用Nginx预定义的格式,可以通过log_format指令来自定义。

语法

log_format name [escape=default|json] string ...;
  • name 格式名称。在 access_log 指令中引用。
  • escape 设置变量中的字符编码方式是json还是default,默认是default
  • string 要定义的日志格式内容。该参数可以有多个。参数中可以使用Nginx变量。

log_format 指令中常用的一些变量:

$remote_addr, $http_x_forwarded_for   #记录客户端IP地址
$remote_user                    #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
$request                   #记录请求的URL和HTTP协议
$status                     #记录请求状态
$body_bytes_sent      #发送给客户端的字节数,不包括响应头的大小
$bytes_sent               #发送给客户端的总字节数
$http_referer            #记录从哪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可以根据该参数进行防盗链设置
$http_user_agent      #记录客户端浏览器相关信息
$time_local               #通用日志格式下的本地时间。

​ 自定义日志格式的使用:

access_log /var/logs/nginx-access.log main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 使用log_format指令定义了一个main的格式,并在access_log指令中引用了它。假如客户端有发起请求:https://qf.com/,我们看一下我截取的一个请求的日志记录:

10.0.105.207 - - [01/Jul/2019:10:44:36 +0800] "GET / HTTP/1.1" 304 0 "-"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75.0.3770.100 Safari/537.36" "-"

​ 我们看到最终的日志记录中$remote_user$http_referer$http_x_forwarded_for都对应了一个-,这是因为这几个变量为空。

面试时:注意日志里面的ip地址一定要在第一列。

3 error_log 指令

​ 错误日志在Nginx中是通过error_log指令实现的。该指令记录服务器和请求处理过程中的错误信息。

语法

​ 配置错误日志文件的路径和日志级别。

error_log file [level];
Default: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

file 参数指定日志的写入位置。

level 参数指定日志的级别。level可以是debug, info, notice, warn, error, crit, alert,emerg中的任意值。可以看到其取值范围是按紧急程度从低到高排列的。只有日志的错误级别等于或高于level指定的值才会写入错误日志中。默认值是error

基本用法

error_log /var/logs/nginx/nginx-error.log

​ 配置段:mainhttp, mail, stream, server, location作用域。

​ 例子中指定了错误日志的路径为:/var/logs/nginx/nginx-error.log,日志级别使用默认的 error

4 open_log_file_cache 指令

​ 每一条日志记录的写入都是先打开文件再写入记录,然后关闭日志文件。如果你的日志文件路径中使用了变量,如 access_log /var/logs/$host/nginx-access.log,为提高性能,可以使用open_log_file_cache指令设置日志文件描述符的缓存。

语法

open_log_file_cache max=N [inactive=time] [min_uses=N] [valid=time];默认值: 
open_log_file_cache off;
  • max 设置缓存中最多容纳的文件描述符数量,如果被占满,采用LRU算法将描述符关闭。

  • inactive 设置缓存存活时间,默认是10s。

  • min_usesinactive时间段内,日志文件最少使用几次,该日志文件描述符记入缓存,默认是1次。

  • valid:设置多久对日志文件名进行检查,看是否发生变化,默认是60s。

  • off:不使用缓存。默认为off。

    基本用法

    open_log_file_cache max=1000 inactive=20s valid=1m min_uses=2;
    

    配置段:httpserverlocation作用域中。

    例子中,设置缓存最多缓存1000个日志文件描述符,20s内如果缓存中的日志文件描述符至少被被访问2次,才不会被缓存关闭。每隔1分钟检查缓存中的文件描述符的文件名是否还存在。

5 log_not_found 指令

​ 是否在error_log中记录不存在的错误(404)。默认是。

基本语法:

log_not_found on | off;
默认值: 
log_not_found on;

​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作用域。

6 log_subrequest 指令 # 衍生关系

​ 是否在access_log中记录子请求的访问日志。默认不记录

基本语法

log_subrequest on | off;默认值: 
log_subrequest off;

​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作用域。

7 rewrite_log 指令

​ 由ngx_http_rewrite_module模块提供的。用来记录重写日志的。对于调试重写规则建议开启,启用时将在error log中记录notice级别的重写日志。

基本语法:

rewrite_log on | off;默认值: 
rewrite_log off;

​ 配置段: http,server,location,if作用域。

8 nginx 日志配置总结

​ Nginx中通过access_logerror_log指令配置访问日志和错误日志,通过log_format我们可以自定义日志格式。如果日志文件路径中使用了变量,我们可以通过open_log_file_cache 指令来设置缓存,提升性能。其他的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定义。

​ 详细的日志配置信息可以参考Nginx官方文档

这篇关于NGINX_十四 nginx 日志配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83130

相关文章

SpringBoot+MyBatis-Flex配置ProxySQL的实现步骤

《SpringBoot+MyBatis-Flex配置ProxySQL的实现步骤》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MyBatis-Flex配置ProxySQL的实现步骤,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 目录 目标 步骤 1:确保 ProxySQL 和 mysql 主从同步已正确配置ProxySQL 的

Spring Boot整合log4j2日志配置的详细教程

《SpringBoot整合log4j2日志配置的详细教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项目中整合Log4j2日志框架的步骤和配置,包括常用日志框架的比较、配置参数介绍、Log4j2配置详解... 目录前言一、常用日志框架二、配置参数介绍1. 日志级别2. 输出形式3. 日志格式3.1 PatternL

nginx部署https网站的实现步骤(亲测)

《nginx部署https网站的实现步骤(亲测)》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Nginx在保持与http服务兼容的情况下部署HTTPS,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 目录步骤 1:安装 Nginx步骤 2:获取 SSL 证书步骤 3:手动配置 Nginx步骤 4:测

配置springboot项目动静分离打包分离lib方式

《配置springboot项目动静分离打包分离lib方式》本文介绍了如何将SpringBoot工程中的静态资源和配置文件分离出来,以减少jar包大小,方便修改配置文件,通过在jar包同级目录创建co... 目录前言1、分离配置文件原理2、pom文件配置3、使用package命令打包4、总结前言默认情况下,

Windows设置nginx启动端口的方法

《Windows设置nginx启动端口的方法》在服务器配置与开发过程中,nginx作为一款高效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被广泛应用,而在Windows系统中,合理设置nginx的启动端口,是确保其正... 目录一、为什么要设置 nginx 启动端口二、设置步骤三、常见问题及解决一、为什么要设置 nginx

nginx-rtmp-module模块实现视频点播的示例代码

《nginx-rtmp-module模块实现视频点播的示例代码》本文主要介绍了nginx-rtmp-module模块实现视频点播,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 目录预置条件Nginx点播基本配置点播远程文件指定多个播放位置参考预置条件配置点播服务器 192.

开启mysql的binlog日志步骤详解

《开启mysql的binlog日志步骤详解》:本文主要介绍MySQL5.7版本中二进制日志(bin_log)的配置和使用,文中通过图文及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1.查看是否开启bin_log2.数据库会把日志放进logs目录中3.查看log日志总结 mysql版本5.71.查看

nginx-rtmp-module构建流媒体直播服务器实战指南

《nginx-rtmp-module构建流媒体直播服务器实战指南》本文主要介绍了nginx-rtmp-module构建流媒体直播服务器实战指南,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 目录1. RTMP协议介绍与应用RTMP协议的原理RTMP协议的应用RTMP与现代流媒体技术的关系2

VScode连接远程Linux服务器环境配置图文教程

《VScode连接远程Linux服务器环境配置图文教程》: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安装和配置VSCode,包括安装步骤、环境配置(如汉化包、远程SSH连接)、语言包安装(如C/C++插件)等,文中给出了详... 目录一、安装vscode二、环境配置1.中文汉化包2.安装remote-ssh,用于远程连接2.1安装2

Redis多种内存淘汰策略及配置技巧分享

《Redis多种内存淘汰策略及配置技巧分享》本文介绍了Redis内存满时的淘汰机制,包括内存淘汰机制的概念,Redis提供的8种淘汰策略(如noeviction、volatile-lru等)及其适用场... 目录前言一、什么是 Redis 的内存淘汰机制?二、Redis 内存淘汰策略1. pythonn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