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算法——C语言

2024-06-16 22:36
文章标签 算法 语言 弗洛伊德

本文主要是介绍弗洛伊德算法——C语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弗洛伊德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所有顶点对之间最短路径问题的经典算法,该算法通过动态规划的方法计算出从每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弗洛伊德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逐步考虑每一个顶点作为中间点,更新所有顶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它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现:

1.初始化距离二维数组,类似于这样:

2.加入中间节点,遍历每一对顶点,看距离是否减小。这里说明一下:以二维数组G->arc[i][j] 为例,G->arc[i][j]表示的是顶点 i 到达顶点 j 的距离,如果是G->arc[i][k]+G->arc[k][j],就是顶点 i 先到中转点 k 再到顶点 j 的距离,这就是如何计算经过中转点后两顶点的距离。

3.更新矩阵,如果 G->arc[i][j] > G->arc[i][k]+G->arc[k][j],那么最小距离就更新了,为G->arc[i][k]+G->arc[k][j]

代码主体如下:

void floyd(Graph* G) {int** S = (int**)malloc(sizeof(int*) * G->vexsNum);for (int i = 0; i < G->vexsNum; i++) {S[i] = (int*)malloc(sizeof(int) * G->vexsNum);}for (int i = 0; i < G->vexsNum; i++) {for (int j = 0; j < G->vexsNum; j++) {S[i][j] = G->arcs[i][j];}for (int k = 0; k < G->vexsNum; k++) {for (int j = 0; j < G->vexsNum; j++) {for (int i = 0; i < G->vexsNum; i++) {if (S[j][i] > S[j][k] + S[k][i]) {S[j][i] = S[j][k] + S[k][i];}}}}for (int i = 0; i < G->vexsNum; i++) {for (int j = 0; j < G->vexsNum; j++) {printf("%d ", S[i][j]);}printf("\n");}
}

第一个for循环是为S二维数组距离数组开辟空间,模拟二维数组的生成。

第二个大的for循环是把S数组进行初始化,接收外界array数组的值。

第三个大的for循环中,k 代表着遍历每个顶点并且将它作为中转点,后面的 j 和 i 代表遍历每一对顶点,然后比较是否加入中转点的距离大小,进而更新。

当然我们也可以标记出顶点的中间节点(因为加入中转点会导致顶点的前驱改变),除了正常的初始化中间节点数组之外,如果距离为Max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 i:

	for (int i = 0; i < G->vexsNum; i++) {for (int j = 0; j < G->vexsNum; j++) {S[i][j] = G->arcs[i][j];if (G->arcs[i][j] != 0&&G->arcs[i][j]!=Max) {P[i][j] = i;}else {P[i][j] = -1;}}}

还有在for循环中更新P数组的值:更新中间节点为中转点。

	for (int k = 0; k < G->vexsNum; k++) {for (int j = 0; j < G->vexsNum; j++) {for (int i = 0; i < G->vexsNum; i++) {if (S[j][i] > S[j][k] + S[k][i]) {S[j][i] = S[j][k] + S[k][i];P[j][i] = k;}}}}

最后结构如下:

        可以看见顶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更新了,对比图会发现,两顶点的中间节点也更新了,例如顶点3 和顶点 2的中间节点更新为顶点1 ,这时得出的最短距离是 4 。

这就是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这篇关于弗洛伊德算法——C语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67738

相关文章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KNN算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分类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 目录KNN算法流程使用OpenCV实现KNNOpenCV 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它提供了各

Go 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

《Go语言中的select语句详解及工作原理》在Go语言中,select语句是用于处理多个通道(channel)操作的一种控制结构,它类似于switch语句,本文给大家介绍Go语言中的select语... 目录Go 语言中的 select 是做什么的基本功能语法工作原理示例示例 1:监听多个通道示例 2:带

C语言函数递归实际应用举例详解

《C语言函数递归实际应用举例详解》程序调用自身的编程技巧称为递归,递归做为一种算法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C语言函数递归实际应用举例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 目录前言一、递归的概念与思想二、递归的限制条件 三、递归的实际应用举例(一)求 n 的阶乘(二)顺序打印

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

《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时间轮是一种高效利用线程资源进行批量化调度的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 目录前言一、参数说明二、具体实现1、HashedwheelTimer2、createWheel3、n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加盐算法是一种用于增强密码安全性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 目录一、什么是加盐算法二、如何实现加盐算法2.1 加盐算法代码实现2.2 注册页面中进行密码加盐2.

Java时间轮调度算法的代码实现

《Java时间轮调度算法的代码实现》时间轮是一种高效的定时调度算法,主要用于管理延时任务或周期性任务,它通过一个环形数组(时间轮)和指针来实现,将大量定时任务分摊到固定的时间槽中,极大地降低了时间复杂... 目录1、简述2、时间轮的原理3. 时间轮的实现步骤3.1 定义时间槽3.2 定义时间轮3.3 使用时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强制转换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强制转换》:本文主要介绍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强制转换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C语言数据类型强制转换自动转换强制转换类型总结C语言数据类型强制转换强制类型转换:是通过类型转换运算来实现的,主要的数据类型转换分为自动转换

利用Go语言开发文件操作工具轻松处理所有文件

《利用Go语言开发文件操作工具轻松处理所有文件》在后端开发中,文件操作是一个非常常见但又容易出错的场景,本文小编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强大的Go语言文件操作工具库,它能帮你轻松处理各种文件操作场景... 目录为什么需要这个工具?核心功能详解1. 文件/目录存javascript在性检查2. 批量创建目录3. 文件

C语言实现两个变量值交换的三种方式

《C语言实现两个变量值交换的三种方式》两个变量值的交换是编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以下将介绍三种变量的交换方式,其中第一种方式是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后两种方式一般只在特殊限制下使用,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1.使用临时变量(推荐)2.相加和相减的方式(值较大时可能丢失数据)3.按位异或运算1.使用临时

使用C语言实现交换整数的奇数位和偶数位

《使用C语言实现交换整数的奇数位和偶数位》在C语言中,要交换一个整数的二进制位中的奇数位和偶数位,重点需要理解位操作,当我们谈论二进制位的奇数位和偶数位时,我们是指从右到左数的位置,本文给大家介绍了使... 目录一、问题描述二、解决思路三、函数实现四、宏实现五、总结一、问题描述使用C语言代码实现:将一个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