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FPGA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2024-06-16 18:44

本文主要是介绍锁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FPGA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锁存器(Latch)是数字电子中常用的一种基本元件,用于在特定的时间点或条件下“锁存”或保存输入的数据值。锁存器对脉冲电平敏感,它只在输入脉冲的高电平(或低电平)期间对输入信号敏感并改变状态。在数字电路中可以记录二进制数字信号“ 0”和 1”。

锁存器的主要作用:

  • 缓存数据。
  • 解决高速控制器与慢速外设之间的不同步问题。
  • 解决驱动问题。
  • 解决一个I/O口既能输出也能输入的问题。

锁存器的工作原理

  • 锁存器的工作是基于电平控制数据的输入,包括不带使能控制的锁存器和带使能控制的锁存器。
  • 在没有锁存信号时,锁存器的输出随输入信号变化,就像信号通过一个缓冲器一样。
  • 一旦锁存信号起作用,数据被锁住,输入信号不再影响输出。这意味着在有锁存信号时,输入的状态被保存到输出,直到下一个锁存信号。

锁存器不同于触发器,锁存器在不锁存数据时,输出端的信号随输入信号变化,就像信号通过一个缓存器一样;一旦锁存信号起锁存作用,则数据被锁住,输入信号不起作用。因此锁存器也称为透明锁存器,指的是不锁存时输出对输入是透明的。

锁存器的类型:

  • 常见的锁存器类型包括RS锁存器(Reset-Set Latch)、D锁存器(Data Latch)等。
  • RS锁存器:当S(Set)输入为高电平且R(Reset)输入为低电平时,输出Q被置位为高电平;当S为低电平且R为高电平时,输出Q被复位为低电平。
  • D锁存器:有一个数据输入端(D)和一个使能端(E)。当使能信号有效时,D锁存器捕获D端的信号并保存在输出Q上;当使能信号无效时,输出Q保持不变,直到下一个使能脉冲到来。

1 RS锁存器

从RS锁存器的电路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该电路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由两个与门组成的RS锁存器,第二个部分是由两个或非门组成的控制电路。R为复位信号,S为置位信号,C为控制信号,用来控制前两个与门的激励输入。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RS锁存器的工作原理,当控制信号C=0时,根据与门的逻辑定律,无论R和S输入什么信号, RD和 SD信号同时为 0。 根据由或门组成的 RS锁存器的逻辑定律, RD和 SD都同时
等于 0的话,锁存器的输出端 Q将维持原状态不变,即处于保持状态。

当控制端 C=0时:电路处于保持状态,RS锁存器不起作用。

当控制端 C=1时:

  • 若R=0,S=0,即无激励信号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锁存器输出结果为:Qn+1 = Qn

其中 Qn是指触发器当前逻辑状态(即触发前的状态), Qn+1是指触发后的状态。

  • 若R=1,S=0,即置位信号为0

锁存器输出结果为:Qn+1 = 0

  • 若R=0,S=1,即置位信号为1

锁存器输出结果为:Qn+1 = 1

  • 若R=1,S=1,即置位、复位信号同时为1

当激励信号由11变为00时,锁存器的输出既可以稳定在1状态,也可以稳定在0状态。 这时的状态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要禁止使用11这一组激励信号。

根据上面的描述,可以推断出RS锁存器的特性表,其中 Qn是指触发器当前逻辑状态(即触发前的状态), Qn+1是指触发后的状态。

从上表可以看出,只有在置位或复位信号为1时,RS锁存器才起作用的,都为0时不起作用

RS锁存器的工作波形图如下:

2 D锁存器

从D锁存器的电路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该电路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由两个与非门组成的RS锁存器,第二个部分是由两个与非门组成的控制电路。C为控制信号,用来控制前两个与非门的激励输入。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D锁存器的工作原理,当控制信号C=0时,根据与非门的逻辑定律,无论D输入什么信号, RD和 SD信号同时为 1。 根据由与非门组成的 RS锁存器的逻辑定律, RD和 SD都同时
等于 1的话,锁存器的输出端 Q将维持原状态不变,即处于保持状态。

当控制端 C=1时,如果此时 D= 0, SD就等于1, RD就等于 0,根据 RS锁存器的逻辑规律,电路的结果就为 0状态;如果 D = 1,那么 RD就等于 1,SD也就等于 0,锁存器的结果就为 1状态,也就是说,此时锁存器的状态是由激励输入端 D来确定的,并且 D等于什么,锁存器的状态就是什么,电路不再保持原来的状态,将处于一个新状态D。这就是将单路数据 D存入到锁存器之中。

根据上面的描述,可以推断出D锁存器的特性表,其中 Qn是指触发器当前逻辑状态(即触发前的状态), Qn+1是指触发后的状态。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当C为 1时, D的状态和 Qn+1的状态完全一样,当 D=0时, Qn+1=0,当 D=1时, Qn+1=1。
还可以进一步画出D锁存器的工作波形图。

从D锁存器的工作波形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D是锁存器的输入信号, C是锁存器的控制信号,
Q是锁存器的输出信号。

当控制信号 C为高电平时:

  • 输出信号 Q将跟随输入信号 D的变化而变化。
  • 虚线内, Q的波形等于 D的波形。

当控制信号 C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输入信号 D的状态将会决定锁存器将要锁存的状态。

C由高变低时:

  • 若所对应的输入信号 D为低电平,那么输出信号 Q也将会锁存低电平。
  • 若所对应的输入信号 D为高电平,那么输出信号 Q也将会锁存高电平。

3 锁存器的缺点

在绝大多数FPGA设计中,要避免产生锁存器。它会让您设计的时序出问题,并且它的隐蔽性很强,新人很难查出问题。锁存器最大的危害在于不能过滤毛刺和影响工具进行时序分析。这对于下一级电路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只要能用触发器的地方,就不用锁存器。

锁存器的示意图如上,它没有时钟信号,只有数据输入和使能以及输出q端,没有时钟信号也就说明我们没有办法对这种器件进行时序分析,这个在时序电路里面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可能引起时序不满足导致电路功能实现有问题。

4 FPGA设计中使用锁存器的注意事项

一般出现下面两种情况时,组合逻辑代码在综合过程中会出现锁存器:

  • if语句中缺少else分支;
  • case语句中缺少default分支。

解决办法:

就是if必须带else分支,case必须带default分支。

注意:
只有不带时钟的always语句中if或者case语句不完整才会产生latch,带时钟的语句if或者case语句不完整描述不会产生latch。

5 在FPGA中使用锁存器

5.1 不带else的always语句(没有clk)

module latch(
input clk, // system clock 6 
input a, 
input b, 
output reg y 
); always @ (*) begin if (a == 1) y = b ; end
endmodule

使用vivado中RTL ANALYSIS的Schematic来看综合后的电路结构,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寄存器没有clk输入信号,图上标识出latch的名字,可以看出这个电路就是latch。

5.2 else的always语句(没有clk)

下面我们把else补充完整再来看下电路结构, 代码如下:

module latch(
input clk, // system clock 6 
input a, 
input b, 
output reg y 
); always @ (*) begin if (a == 1) y = b ; elsey = 0;end
endmodule

使用vivado中RTL ANALYSIS的Schematic来看综合后的电路结构,

上图所示的电路结构是一个mux选择电路,可以看出,加了else分支的电路就不会有latch电路。

5.3 不带default的case语句

module latch(
input clk, // system clock 6 
input a, 
input b, 
output reg y 
); always @ (*) begin case ( a ) 0 : y = b ; endcaseend
endmodule

使用vivado中RTL ANALYSIS的Schematic来看综合后的电路结构,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寄存器没有clk输入信号,图上标识出latch的名字,可以看出综合出的这个电路就是latch。

5.4 带default的case语句

module latch(
input clk, // system clock 6 
input a, 
input b, 
output reg y 
); always @ (*) begin case ( a ) 0 : y = b ; default : y = 0 ;endcaseend
endmodule

使用vivado中RTL ANALYSIS的Schematic来看综合后的电路结构,

综合后产生的是一个mux选择电路,因此,加了case的default分支的电路就不会有latch电路。

这篇关于锁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FPGA设计中的注意事项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67243

相关文章

Java 方法重载Overload常见误区及注意事项

《Java方法重载Overload常见误区及注意事项》Java方法重载允许同一类中同名方法通过参数类型、数量、顺序差异实现功能扩展,提升代码灵活性,核心条件为参数列表不同,不涉及返回类型、访问修饰符... 目录Java 方法重载(Overload)详解一、方法重载的核心条件二、构成方法重载的具体情况三、不构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 断言assert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断言assert》本文深入解析Java断言机制,涵盖语法、工作原理、启用方式及与异常的区别,推荐用于开发阶段的条件检查与状态验证,并强调生产环境应使用参数验证工具类替代... 目录深入理解 Java 断言(assert):从原理到实战引言:为什么需要断言?一、断言基础1.1 语

Go语言中nil判断的注意事项(最新推荐)

《Go语言中nil判断的注意事项(最新推荐)》本文给大家介绍Go语言中nil判断的注意事项,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接口变量的特殊行为2.nil的合法类型3.nil值的实用行为4.自定义类型与nil5.反射判断nil6.函数返回的

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

《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的表连接原理分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背景2、环境3、表连接原理【1】驱动表和被驱动表【2】内连接【3】外连接【4编程】嵌套循环连接【5】join buffer4、总结1、背景

MySQL 获取字符串长度及注意事项

《MySQL获取字符串长度及注意事项》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MySQL获取字符串长度及注意事项,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mysql 获取字符串长度详解 核心长度函数对比⚠️ 六大关键注意事项1. 字符编码决定字节长度2

深度解析Spring AOP @Aspect 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

《深度解析SpringAOP@Aspect原理、实战与最佳实践教程》文章系统讲解了SpringAOP核心概念、实现方式及原理,涵盖横切关注点分离、代理机制(JDK/CGLIB)、切入点类型、性能... 目录1. @ASPect 核心概念1.1 AOP 编程范式1.2 @Aspect 关键特性2. 完整代码实

C++链表的虚拟头节点实现细节及注意事项

《C++链表的虚拟头节点实现细节及注意事项》虚拟头节点是链表操作中极为实用的设计技巧,它通过在链表真实头部前添加一个特殊节点,有效简化边界条件处理,:本文主要介绍C++链表的虚拟头节点实现细节及注... 目录C++链表虚拟头节点(Dummy Head)一、虚拟头节点的本质与核心作用1. 定义2. 核心价值二

Java Stream的distinct去重原理分析

《JavaStream的distinct去重原理分析》Javastream中的distinct方法用于去除流中的重复元素,它返回一个包含过滤后唯一元素的新流,该方法会根据元素的hashcode和eq... 目录一、distinct 的基础用法与核心特性二、distinct 的底层实现原理1. 顺序流中的去重

SpringBoot集成LiteFlow工作流引擎的完整指南

《SpringBoot集成LiteFlow工作流引擎的完整指南》LiteFlow作为一款国产轻量级规则引擎/流程引擎,以其零学习成本、高可扩展性和极致性能成为微服务架构下的理想选择,本文将详细讲解Sp... 目录一、LiteFlow核心优势二、SpringBoot集成实战三、高级特性应用1. 异步并行执行2

详解MySQL中DISTINCT去重的核心注意事项

《详解MySQL中DISTINCT去重的核心注意事项》为了实现查询不重复的数据,MySQL提供了DISTINCT关键字,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数据表中一个或多个字段重复的数据进行过滤,只返回其中的一条数据... 目录DISTINCT 六大注意事项1. 作用范围:所有 SELECT 字段2. NULL 值的特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