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日本结构型产品及衍生品业务变迁报告,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日本结构型产品及衍生品业务变迁报告
一、业务发展阶段
阶段一:2000年之前
- 零售结构型产品几乎不存在,主要销售对象为机构投资者或企业。
- 主要策略为卖出看涨期权(covered call)。
- 会计记录准则对业务有重要影响,例如按账面价值计算持股,卖出期权策略在股价下跌或平稳时可收取期权费,而在股价上涨时,现货持有可能性大,但会计上可能不体现收益。
- 日本股市多年不振,这种策略可能符合各方利益。
阶段二:2005年前后
- 结构型产品及衍生品对零售客户开放,业务迎来爆发期。
a. 主要产品结构以自动赎回型(autocallable)为主,日本市场以FCN和Digital FCN为主流。
b. 挂钩标的以公开发行的指数为主,如日经指数(Nikki)、标普500(SPX),同时市场也充斥着挂钩日本和美国上市个股的产品。
c. 指数类产品票息相对较低,个股产品通常设置较低的接货价格,大约在50-60%。票息设置一般在5%-15%年化,金融机构通常不会超过20%年化,以避免与融资或借款业务混淆。
阶段三:近5年
- 仍然以自动赎回型产品为主。
a. 执行价格(Strike)呈上升趋势。
b. 客户投诉增多。
c. 部分产品结构以“最差三只股票”(worse of 3 stocks)为主,公募产品则以“最差两至三只指数”(worse of 2-3 indexes)为主。
d. 市场规模每年新发约500亿美元,韩国市场约为300-500亿美元。
e. 公募化产品收益较低,通常在1.5%-2.5%。
二、同期其他产品发展趋势
- 2005-2008年间,与对冲基金链接的基金业务发展良好,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业务暂停并逐渐衰退。
- 2008年之后,量化投资策略(QIS)业务开始兴起,DB在日本取得显著成功,养老基金在策略上投入大量资金。
三、日本投资者与其他国家投资者的区别
- 日本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中,现金或存款占比巨大,权益类投资约占三分之一,保险产品约占三分之一,其余为其他投资。
四、日本市场特有产品
- 固定指数年金产品(FRA):一种长期固定年金系列产品,受到一些投资者的青睐。
五、从业经历
- 本间先生最初从事与对冲基金链接的基金业务,后因业务萎缩转型至QIS相关业务销售。
- 目前主要对接保险相关的特殊QIS想法和对冲需求,保险需求有时较为特殊,对冲过程复杂。
- 从业多年观察到,结构型产品适合散户,QIS类产品更适合机构或企业客户,销售和讲解难度较大,但长期看是先难后易的过程。
结论
日本结构型产品和衍生品市场经历了从机构到零售的转变,产品结构和市场接受度不断演进。同时,日本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特点与其他发达国家有所不同,显示出独特的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的发展,结构型产品和QIS业务在日本金融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这篇关于日本结构型产品及衍生品业务变迁报告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