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力扣

2024-06-11 22:12

本文主要是介绍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力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 中序遍历序列存放节点的顺序是左中右,后序遍历存放节点的顺序是左右中
  • 后序遍历序列的最后一个节点即为二叉树的根节点
  • 由于每个值在二叉树中都是唯一的,那么根据根节点的值,就可以将中序遍历序列一分为二,前部分存储的是根节点左子树的节点,后半部分存储的是根节点右子树的节点
  • 不论中序还是后序遍历,左右子树的节点是相同的,那么就可以将两个序列划分为四个序列,中序遍历序列的左右部分,后序遍历序列的左右部分
  • 那么此时,以根节点的值构造根节点,根节点的左子节点,就可以以中序遍历序列的左部分和后序遍历序列的左部分进行构造,右子节点同理
  • 那么递归下去,就能够构造完成整棵二叉树
  • : 在实现时,对 inorderleft 等四个数组未进行初始化,规定数组的大小,此时是无法 inorderleft[i] = inorder[i]; 这样去赋值的。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struct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 : val(0),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ptr), right(nullptr) {}*     TreeNode(int x,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 val(x), left(left), right(right)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TreeNode* subVec(vector<int> inorder, vector<int> postorder){if(inorder.empty() && postorder.empty()){return nullptr;}TreeNode* root = new TreeNode(postorder[postorder.size() - 1]);if(postorder.size() == 1){return root;}int flag = 0;for(flag; flag < inorder.size(); flag++){if(inorder[flag] == root->val){break;}}vector<int> inorderleft;vector<int> inorderright;vector<int> postorderleft;vector<int> postorderright;for(int i = 0; i < flag; i++){inorderleft.push_back(inorder[i]);postorderleft.push_back(postorder[i]);}for(int j = flag; j + 1 < inorder.size(); j++){inorderright.push_back(inorder[j + 1]);postorderright.push_back(postorder[j]);}root->left = subVec(inorderleft, postorderleft);root->right = subVec(inorderright, postorderright);return root;}TreeNode* buildTree(vector<int>& inorder, vector<int>& postorder) {TreeNode* root = subVec(inorder, postorder);return root;}
};

这篇关于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力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52394

相关文章

uva 10131 最长子序列

题意: 给大象的体重和智商,求体重按从大到小,智商从高到低的最长子序列,并输出路径。 代码: #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stdio>#include <cstdlib>#include <algorithm>#include <cstring>#include <cmath>#include <stack>#include <vect

POJ1631最长单调递增子序列

最长单调递增子序列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import java.io.InputStream;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import java.io.PrintWriter;import java.math.BigInteger;import java.util.StringTokenizer;publ

leetcode105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根据一棵树的前序遍历与中序遍历构造二叉树。 注意: 你可以假设树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9 20/ \15 7   class Solution {public TreeNode buildTree(int[] pr

两数之和--力扣1

两数之和 题目思路C++代码 题目 思路 根据题目要求,元素不能重复且不需要排序,我们这里使用哈希表unordered_map。注意题目说了只对应一种答案。 所以我们在循环中,使用目标值减去当前循环的nums[i],得到差值,如果我们在map中能够找到这个差值,就说明存在两个整数的和为目标值。 如果没有找到,就将当前循环的nums[i]以及下标i放入map中,以便后续查

PHP实现二叉树遍历(非递归方式,栈模拟实现)

二叉树定义是这样的:一棵非空的二叉树由根结点及左、右子树这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根据节点的访问位置不同有三种遍历方式: ① NLR:前序遍历(PreorderTraversal亦称(先序遍历)) ——访问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前。 ② LNR:中序遍历(InorderTraversal) ——访问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中(间)。 ③ LRN:后序遍历(PostorderT

day-50 求出最长好子序列 I

思路 二维dp,dp[i][h]表示nums[i] 结尾,且有不超过 h 个下标满足条件的最长好子序列的长度(0<=h<=k),二维数组dp初始值全为1 解题过程 状态转换方程: 1.nums[i]==nums[j],dp[i,h]=Math.max(dp[i,h],dp[j,h]+1) 2.nums[i]!=nums[j],dp[i,h]=Math.max(dp[i,h],dp[j,h-1

力扣第347题 前K个高频元素

前言 记录一下刷题历程 力扣第347题 前K个高频元素 前K个高频元素 原题目: 分析 我们首先使用哈希表来统计数字出现的频率,然后我们使用一个桶排序。我们首先定义一个长度为n+1的数组,对于下图这个示例就是长度为7的数组。为什么需要一个长度为n+1的数组呢?假如说总共有三个数字都为1,那么我们需要把这个1放在数组下标为3的位置,假如说数组长度为n,对于这个例子就是长度为3,那么它的

LeetCode:3177. 求出最长好子序列 II 哈希表+动态规划实现n*k时间复杂度

3177. 求出最长好子序列 II 题目链接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非负整数k 。如果一个整数序列 seq 满足在下标范围 [0, seq.length - 2] 中 最多只有 k 个下标i满足 seq[i] != seq[i + 1] ,那么我们称这个整数序列为好序列。请你返回 nums中好子序列的最长长度。 实例1: 输入:nums = [1,2,1,1,3],

react笔记 8-17 属性绑定 class绑定 引入图片 循环遍历

1、绑定属性 constructor(){super()this.state={name:"张三",title:'我是一个title'}}render() {return (<div><div>aaaaaaa{this.state.name}<div title={this.state.title}>我是一个title</div></div></div>)} 绑定属性直接使用花括号{}   注

用Python实现时间序列模型实战——Day 14: 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VECM)

一、学习内容 1. 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是多元时间序列分析中的一种模型,用于捕捉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与单变量自回归模型不同,VAR 模型将多个时间序列作为向量输入,同时对这些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VAR 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 ​ 是时间  的变量向量。 是常数向量。​ 是每个时间滞后的回归系数矩阵。​ 是误差项向量,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