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Alive 优化例子与总结

2024-06-11 06:58
文章标签 总结 优化 例子 keep alive

本文主要是介绍Keep Alive 优化例子与总结,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看到有人问Connection: close和Connection: keep-alive有什么区别?想起以前学习到的一篇文章,今天转载来,大家看看,我也再温故知新下。如果有问题补充的在下面可以扩充下。等忙完了,我也再补充些。

一、问题现象: 一个JSP页面,居然要耗时40多秒。网页中有大量的图片的CSS
问题解决: 原因也找了半天,原来Apache配置里面,把Keep-Alive的开关关闭了。这个是个大问题,工程师为什么要关闭它,原来他考虑的太简单了,我们知道Apache适合处于短连接的请求,处理时间越短,并发数才能上去,原来他是这么考虑,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还是打开Keep-Alive开关吧。
当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设置KeepAlive为On,下面的文字总结比较好:
【在使用apache的过程中,KeepAlive属性我一直保持为默认值On,其实,该属性设置为On还是Off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在生产环境中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KeepAlive选项到底有什么用处?如果你用过Mysql ,应该知道Mysql的连接属性中有一个与KeepAlive 类似的Persistent Connection,即:长连接(PConnect)。该属性打开的话,可以使一次TCP连接为同一用户的多次请求服务,提高了响应速度。
比如很多网页中图片、CSS、JS、Html都在一台Server上,当用户访问其中的Html网页时,网页中的图片、Css、Js都构成了访问请求,打开KeepAlive 属性可以有效地降低TCP握手的次数(当然浏览器对同一域下同时请求的图片数有限制,一般是2 见下文章节 减少域名解释的开销),减少httpd进程数,从而降低内存的使用(假定prefork模式)。MaxKeepAliveRequests 和KeepAliveTimeOut 两个属性在KeepAlive =On时起作用,可以控制持久连接的生存时间和最大服务请求数。
不过,上面说的只是一种情形,那就是静态网页居多的情况下,并且网页中的其他请求与网页在同一台Server上。当你的应用动态程序(比如:php )居多,用户访问时由动态程序即时生成html内容,html内容中图片素材和Css、Js等比较少或者散列在其他Server上时,KeepAlive =On反而会降低Apache 的性能。为什么呢?
前面提到过,KeepAlive =On时,每次用户访问,打开一个TCP连接,Apache 都会保持该连接一段时间,以便该连接能连续为同一client服务,在KeepAliveTimeOut还没到期并且MaxKeepAliveRequests还没到阈值之前,Apache 必然要有一个httpd进程来维持该连接,httpd进程不是廉价的,他要消耗内存和CPU时间片的。假如当前Apache 每秒响应100个用户访问,KeepAliveTimeOut=5,此时httpd进程数就是100*5=500个(prefork 模式),一个httpd进程消耗5M内存的话,就是500*5M=2500M=2.5G,夸张吧?当然,Apache 与Client只进行了100次TCP连接。如果你的内存够大,系统负载不会太高,如果你的内存小于2.5G,就会用到Swap,频繁的Swap切换会加重CPU的Load。
现在我们关掉KeepAlive ,Apache 仍然每秒响应100个用户访问,因为我们将图片、js、css等分离出去了,每次访问只有1个request,此时httpd的进程数是100*1=100个,使用内存100*5M=500M,此时Apache 与Client也是进行了100次TCP连接。性能却提升了太多。
二、 总结
1、当你的Server内存充足时,KeepAlive =On还是Off对系统性能影响不大。
2、当你的Server上静态网页(Html、图片、Css、Js)居多时,建议打开KeepAlive 。
3、当你的Server多为动态请求(因为连接数据库,对文件系统访问较多),KeepAlive 关掉,会节省一定的内存,节省的内存正好可以作为文件系统的Cache(vmstat命令中cache一列),降低I/O压力。
PS:当KeepAlive =On时,KeepAliveTimeOut的设置其实也是一个问题,设置的过短,会导致Apache 频繁建立连接,给Cpu造成压力,设置的过长,系统中就会堆积无用的Http连接,消耗掉大量内存,具体设置多少,可以进行不断的调节,因你的网站浏览和服务器配置 而异。
三、减少域名解释的开销

对于HTTP/1.0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浏览器默认最大并发连接数比HTTP/1.1多的好 处,实现不增加新域名的开销而更高的并行下载,减少域名解释的开销(注:IE 6,7在HTTP/1.0中默认最大并发连接数为4,在HTTP/1.1中默认最大并发连接数为2,IE8都为6,Firefox2在HTTP/1.0中 默认最大并发连接数为2 在HTTP/1.1中默认最大并发连接数为8,firefox 3默认都是6),根据10年7月Google索引的42亿个网页的统计报告,每张网页里包含29.39个图片,7.09个外部脚本,3.22个外部CSS 样式表,如果设置了Keep-Alive并且合理控制Keep-Alive TimeOut这个参数可以大量的节约连接的开销,提高相应速度。如果设置不好,在大并发的情况小,因维持大量连接而使服务器资源耗尽,而对于目前国内大 部分的用户使用的还是IE6,7的情况下关闭Keep-Alive可以充分利用浏览器默认最大并发连接数的好处实现不增加额外的开销页面快速的展示。



       有的网站会在服务器运行一段时间后down掉,有很多原因可能造成这种现象:比如tomcat堆和非堆内存设置不足,程序没能释放内存空间造成内存溢出,或者某些进程一直运行没能释放,造成cup资源大量消耗。

      但除了程序本身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客服端访问造成(当然这个客户端也包含如蜘蛛软件等搜索引擎),如果服务器和客户端建立的是长链接(可以用"netstat -a"命令查看网络访问信息),这就需要对http响应头的connection做一定的设置。

      介绍如下:

 

1. 解释一下:

 

    在http1.1中request和reponse header中都有可能出现一个connection头字段,此header的含义是当client和server通信时对于长链接如何进行处理。

    在http1.1中,client和server都是默认对方支持长链接的, 如果client使用http1.1协议,但又不希望使用长链接,则需要在header中指明connection的值为close;如果server方也不想支持长链接,则在response中也需要明确说明connection的值为close.

    不论request还是response的header中包含了值为close的connection,都表明当前正在使用的tcp链接在请求处理完毕后会被断掉。以后client再进行新的请求时就必须创建新的tcp链接了。 HTTP Connection的 close设置允许客户端或服务器中任何一方关闭底层的连接双方都会要求在处理请求后关闭它们的TCP连接。

 

2.如何在程序中设置:

 

    可以在过滤器中加入:response.setHeader("connection", "close");

 

 

 

与之相关:解决服务器产生大量close_wait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可以修改系统的参数(/etc/sysctl.conf文件),系统默认超时时间的是7200秒,也就是2小时。

默认如下:

tcp_keepalive_time = 7200 seconds (2 hours)
tcp_keepalive_probes = 9
tcp_keepalive_intvl = 75 seconds


意思是如果某个TCP连接在idle 2个小时后,内核才发起probe.如果probe 9次(每次75秒)不成功,内核才彻底放弃,认为该连接已失效


修改后


sysctl -w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30
sysctl -w net.ipv4.tcp_keepalive_probes=2
sysctl -w net.ipv4.tcp_keepalive_intvl=2


经过这个修改后,服务器会在短时间里回收没有关闭的tcp连接。


这篇关于Keep Alive 优化例子与总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50463

相关文章

Python通过模块化开发优化代码的技巧分享

《Python通过模块化开发优化代码的技巧分享》模块化开发就是把代码拆成一个个“零件”,该封装封装,该拆分拆分,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简单聊聊python如何用模块化开发进行代码优化吧... 目录什么是模块化开发如何拆分代码改进版:拆分成模块让模块更强大:使用 __init__.py你一定会遇到的问题模www.

SpringBoot首笔交易慢问题排查与优化方案

《SpringBoot首笔交易慢问题排查与优化方案》在我们的微服务项目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应用启动后,第一笔交易响应耗时高达4、5秒,而后续请求均能在毫秒级完成,这不仅触发监控告警,也极大影响了用户体... 目录问题背景排查步骤1. 日志分析2. 性能工具定位优化方案:提前预热各种资源1. Flowable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随着Web应用的用户量和数据量增加,网络带宽和页面加载速度逐渐成为瓶颈,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使用Gzip压缩HTTP响应,... 目录1、简述2、配置2.1 添加依赖2.2 配置 Gzip 压缩3、服务端应用4、前端应用4.1 N

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

《SpringBoot+MyBatisPlus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推荐)》本文将详细介绍SpringBoot+MyBatisPlus的完整开发流程,并深入剖析分页查询、批量操作、动... 目录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高效开发实战:从入门到进阶优化1. MyBatis

MyBatis 动态 SQL 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

《MyBatis动态SQL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本文通过详细的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介绍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标签来优化MyBatis配置,提升开发效率,确保SQL的高效执行和安全性,感... 目录动态SQL详解一、动态SQL的核心概念1.1 什么是动态SQL?1.2 动态SQL的优点1.3 动态S

Python如何使用__slots__实现节省内存和性能优化

《Python如何使用__slots__实现节省内存和性能优化》你有想过,一个小小的__slots__能让你的Python类内存消耗直接减半吗,没错,今天咱们要聊的就是这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技巧,感兴趣的... 目录背景:内存吃得满满的类__slots__:你的内存管理小助手举个大概的例子:看看效果如何?1.

一文详解SpringBoot响应压缩功能的配置与优化

《一文详解SpringBoot响应压缩功能的配置与优化》SpringBoot的响应压缩功能基于智能协商机制,需同时满足很多条件,本文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响应压缩功能的配置与优化,需... 目录一、核心工作机制1.1 自动协商触发条件1.2 压缩处理流程二、配置方案详解2.1 基础YAML

MySQL中慢SQL优化的不同方式介绍

《MySQL中慢SQL优化的不同方式介绍》慢SQL的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SQL语句本身的优化,以及数据库设计的优化,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哪些方式可以优化慢SQL吧... 目录避免不必要的列分页优化索引优化JOIN 的优化排序优化UNION 优化慢 SQL 的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SQL 语

java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总结

《java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总结》:本文主要介绍Java编程中常见错误类型及示例,包括语法错误、空指针异常、数组下标越界、类型转换异常、文件未找到异常、除以零异常、非法线程操作异常、方法未定义异常... 目录1. 语法错误 (Syntax Errors)示例 1:解决方案:2. 空指针异常 (NullPoi

MySQL中慢SQL优化方法的完整指南

《MySQL中慢SQL优化方法的完整指南》当数据库响应时间超过500ms时,系统将面临三大灾难链式反应,所以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MySQL中慢SQL优化的常用方法,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一、慢SQL的致命影响二、精准定位问题SQL1. 启用慢查询日志2. 诊断黄金三件套三、六大核心优化方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