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第51集《摄大乘论》,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六九页,戊五、辨修因果。
我们这一科讲到彼因果修差别,这一科总共有七科,这是第五科辨修因果。我们前面讲到菩萨修学的重点,要成就三种的
功德力:第一、誓愿力,第二、观照力,第三、行动力。
这三种力量,我们从上一堂课的学习,知道这三种力量在我们生命当中,就着能够产生重大的转变──转凡成圣的这个角度来说,那个就是观照力。也就是说一个菩萨的功德,还不在于他有多大的福报,而是在于他内心当中,对生命是不是有正确而不颠倒的观照,这是菩萨一个重要判定的标准。
这个菩萨的观照力,应该怎么来修学呢?
首先,你要知道大乘的观照,它的所观境是什么?大乘佛法的所观境,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要,你不能够心外求法。在一念心性当中,我们应该怎么观照呢?从流转门的角度,我们这一念心有三种障碍须要我们观照:
第一个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它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但是因为无始以来,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动,就产生了我相、人相的对立,就把清净的本性,转成自我意识的无明,这个时候就产生烦恼障。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他就很容易产生贪欲、瞋恚、高慢、嫉妒的烦恼,这个是我们整个流转第一的开始。
当我们烦恼出现的时候,就会带动身口二业,去造杀盗淫妄种种的罪业,这第二个是业障。有了业力的累积,就会招感痛苦的果报,就产生报障。所以大乘的止观,它所观照的就是内心的烦恼障、业障、报障。从对治角度,我们在观照的时候,刚开始是先观照这个报障。就是说,刚开始学习止观的人,先观察这个痛苦果报出现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痛苦的感受。内心的感受出现的时候怎么办呢?我们会告诉自己: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观察这个痛苦的果报是生灭无常的,它总会过去;快乐的感受,它迟早会出现。
所以我们刚开始在面对痛苦感受的时候,是用无常观来观照,当然这样的观照是通于世间其他的宗教。所以我们刚开始是观照我们的报障,从这样的观照,对痛苦的感受,就会产生纾解的作用。但是这样的观照是下等的观照,因为它不能产生反省,所以我们进一步观照:痛苦的果报为什么会出现呢?因为我们内心有种种的罪业,所以我们从痛苦的感受当中,再继续的观进去,观察它的因缘,这个时候,我们观察这个痛苦的深处,有很多的罪业在那个地方累积,我们生起惭愧心,开始忏除罪障,断恶、修善。我们一方面忏除过去的罪业,一方面从今开始避免造作罪业。这样的观照就更深刻了,从痛苦的感受,再观到内心的业力,来消灭我们的业障。
但是我们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地方,我们从这个业障再观进去:什么是业力的本来面目?我们再观进去──原来业力的深处,有很多很多的烦恼累积在那里,就是有烦恼的滋润,才有业障的现前。这个时候我们观察到:所有痛苦的根源,就是内心的自我意识。我们因为有自我意识,才会摄持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罪业、很多的痛苦,所谓无明而缘行,乃至生老病死。
所以我们菩萨最深的观照,就是观察这一念心当中的自我意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它的本来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这个时候,我们因为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把心中的自我意识慢慢慢慢的消灭掉了,这个就是前面的十地菩萨,这个大地的菩萨之所以称为地,他就是观照真如理地,他能够从报障、业障、烦恼障当中,观察整个生命的根源──一个自我意识的存在,然候把它消灭掉。所以烦恼灭则业灭,业灭则报灭,整个生命就产生一种还灭门。
所以大乘佛法的观照,刚开始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所观境是现前一念心性,整个障碍是从内心显现出来的,不管是烦恼障、业障、报障,都是一念心显现,我们就着它的浅深,开展出报障、业障、烦恼障,是这个道理。这个观照,我们前面也讲得相当的多,但是在上一科当中,它只是讲到观照的浅深次第,有胜解、正行、通达跟成满,这个观照有四种的次第。但是这个观照力要怎么栽培?既然观照力是菩萨的一个根本功德,但是怎么修学观照?前面并没有详细说明。所以这一科辨修因果,就是说明观照因地的修学,以及它果地的功德,就是观照力的因相跟果相,应该怎么成就。我们看这以下的问跟答,先看问的地方:
戊五、辨修因果(分二:己一问;己二答)
己一、问
修此诸地,云何可见?
凡夫从资粮位开始,乃至到成佛,他所修行的都是诸地,他所观的都是真如理地。凡夫的观照力,应该怎么来成就呢?云何可见,提出这个问。以下回答:
己二、答(分二:庚一修因;庚二修果)
庚一、修因(分三:辛一标;辛二征;辛三列)
辛一、标
回答当中,先回答因地的修学,再回答果地的功德。因当中有三段:标、征、列。先看总标:
谓诸菩萨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由五相修。
菩萨在观照真如理地,观察这一念心性、观察我空、法空真如理的时候,其实观照的栽培,主要是奢摩他的止跟毗钵舍那的观,主要是这两个。这个止,在慧思禅师的《大乘止观》,把这个止作一个定义:从大乘的角度,什么叫做止呢?止息妄想叫做止。就是你心中刚开始要有一个所缘境,透过对所缘境专一相续的安住,把这个妄想止息了,这个叫做止。这个止,虽然不是观照正式的内涵,但它是前方便。因为我们的观照,不能在躁动的状态观照,它必须在一个明了寂静的状态,才能够生起观照,这是观照所安住的环境,你要先创造这样的环境。
所以我们刚开始,要先把心寂静下来,所以这个止,叫止息妄想,这是修观的前方便。什么是观呢?慧思禅师讲这个观,就讲得更深刻了,他说所谓的观:穿透无明叫做观。它的所观境,当然是无明烦恼,就是所有的障碍,都是从自我意识变现出来,因为有烦恼才有业力,有业力才有果报;所以他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来穿透,或者说是破坏这个自我意识。这个地方是简单的说明:观照的内涵是先有止的止息妄想,在寂静的状态当中生起观照,穿透无明,这个就是菩萨修习观照的所有内涵。这个地方是总标,我们看下面的征、列:
辛二、征
何等为五?
辛三、列
谓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
我们看《大乘止观》,它整个大乘止观的修学也是这五个次第,所以这五个次第,是整个大乘佛法修学的一个次第。我们刚开始没有观照,心中是心随妄转,妄想很多,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控制自己。我们现在想要控制自己、要掌握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栽培一个观照力。
怎么办呢?刚开始就是集总修,集总修就是以一个法,来总持一切法。这个集总修,在密宗来说,叫做本尊相应法,你设定一个本尊,然后礼拜、称念、心中归依,身口意跟本尊的功德相应,这个密宗叫做本尊功德相应法。在显教叫做一相三昧、或者叫一行三昧,你也是设定一个相貌,然后在这个相状不断的忆念、专注。
总而言之,这个集总修的意思,就是修习止,止息妄想的意思。刚开始我们在一个散乱的阶段,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杂乱修,你持观世音菩萨、又持地藏王菩萨、又持〈大悲咒〉、又持〈往生咒〉,你一天持十几个法门,结果你心中还是散散乱乱的,只是跟佛菩萨结缘,这样子你一辈子不可能生起观照力,你只是摄持一些散乱的福德。
所以刚开始,你为了要成就三昧,一定要集总修,要把精神、体力集中在一个相当中,专注、相续的去忆念一个法门。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修止观,譬如掘井,要在一门深入。我们心中渴望有水、法水的滋润,就去掘井,但是你东边掘一个洞、西边掘一个洞,结果你一辈子挖不到水。那应该怎么办呢?要把精神、体力集中在一个洞当中,不断的去挖,这个水才会出现。所以刚开始,我们一定是要集总修,把所有的精神、体力安住在一个法界上。你持〈往生咒〉,你就整天持〈往生咒〉;持〈大悲咒〉,就三个月当中专持〈大悲咒〉:这样子容易成就三昧。这第一个原则,把心专注起来。
第二个无相修,前面的集总修是修止,这个是修观。集总修是把内心当中很多很多变化的相状,把它调整成一相,一个相状──〈往生咒〉的相状,或者佛号的相状。当然这个地方,既然是有相,就还是对立,有对立就是生灭法;所以这个地方,它是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把这个相给消灭掉,这个时候进入到真如三昧,那是能所双亡、诸相叵得,没有能所的对立、没有相的受用,这是无相修,内心当中是无所住的,那这是真实的观照力现前。这个时候,在一念心当中,烦恼障不可得、业障不可得、报障不可得。
第三个无功用修。前面的止观,我们刚开始是一个生疏的境界,我们应该不断的去串习、不断的加功用行,使令这个止观的力量,在心中能够任运的现前,所谓的由生转熟,叫做无功用修,熟练。
第四个炽盛修。古德解释什么叫做炽盛修呢?就是无功用修虽然是熟练的,但是在熟练当中,有拙劣跟殊胜的差别,有劣、胜之别。什么叫劣呢?我们只是在静中能够熟练;但是历缘对境的时候,我们心中的止观就破坏掉了,心随妄转,这个叫做劣。所以我们应该使自己,在静中的止观、在动中历缘对境的时候,那个止观的力量也能够现前,这个时候就是由熟而生巧,巧妙,动静一如,这个炽盛修就是能够动静一如,由熟练而转成巧妙。
第五个是无喜足修。我们本来是一种散乱颠倒的心识,完全被惑业苦所带动,我们生命本来是没有自主力,起烦恼的时候,烦恼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跟烦恼走;跟烦恼走,就造作很多的罪业,招感很多的痛苦。现在修止观的时候,内心会有功德出现,但是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得少为足,不要对路旁的小花产生迷惑,要继续的进步,后面有摩尼宝珠,不要得少为足,应该要无喜足修,要不断的增上,乃至功德圆满为止。
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一个散乱、颠倒的凡夫,应该怎么来培养心中的观照力。这个意思就是说,理可顿悟,但是事须渐修。我们理论上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心中的烦恼障、业障、报障都是仗缘而生,既然是因缘所生,它的本性是空的。理论上是这样,但是这个烦恼障、业障、报障,它在我们内心当中运转太久、太熟练,它那个等流习气的力量太强,所以虽然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势力,但是我们也要假藉事修,假藉这个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来慢慢的消灭它。所以这个地方,无着菩萨恐怕菩萨执理废事,所以安立了五种修,来栽培菩萨的观照力。
庚二、修果(分二:辛一乘标;辛二别释)
辛一、乘标
前面是观照力的因,这个地方是讲果,有标跟释,先看总标:
如是五修,令诸菩萨成办五果。
我们透过五种修行,使令菩萨成就五种的功德。我们看这五种功德:
辛二、别释
谓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离种种相,得法苑乐;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
这五种功德,古德把它分判成三德:第一、第二是解脱德,第三、第四是成就般若德,第五是成就法身德。
我们先看第一个,[销融一切粗重依止]:我们透过大乘止观的修行,慢慢就能够销解融散这一切的粗重依止,这依止是指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当中,它有很多的烦恼种子,这个烦恼种子叫做粗重,因为它违背轻安精妙的体性。也就是说无始劫来,本来你这个人个性贪欲很重、或者你的瞋心很重;但是你不断的止息妄想,然后用空观来观察这个内心,是觅心了不可得,穿透无明,慢慢你会发觉:诶,你烦恼淡薄了。过去遇到这种人事的境界,你会起很多贪瞋的烦恼,这个时候你淡薄了,就是烦恼的功能淡薄了。
一个人的烦恼,缘缺不生不算,没有因缘剌激不算;就是你内心当中,从观照而产生一种对治,使令烦恼淡薄,这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你三恶道的业力,也慢慢消失掉。所以这个惑业苦,它是互相牵动,说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因为三恶道的果报是有为法,有为法一定要仗缘而生,一定要有因缘,你没有烦恼的滋润,这个业不能得果报的。所以你的烦恼淡薄,就表示你来生三恶道的果报也消失掉了。所以真正的消业障,修止观是消业障,是从根源下手。
[销融一切粗重依止],这个是约着灭恶来说;离种种相,得法苑乐,这个是生善。我们内心当中没有修止观的人,那是心随妄转,那是非常复杂的状态,我相、法相的执取;修止观以后,慢慢慢慢的,你所缘境慢慢的简单,从多相的因缘变成一个相,从一个相乃至于进入到无相,这个时候你会产生法喜的快乐,得法苑乐。这个苑的意思就是花园的意思,在花园当中,菩萨能够游心法海,受用很多的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就是我们内心,在这个无相的意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法乐、大乘的法乐出现。这样子讲,是约着现世的功德,这样叫做转业障成解脱德,转变这个业障成解脱德,当然这个是修止。一、二是止的功德,这个三、四是修观的功德。
[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我们不断的修止观,慢慢的就能够正确的了知周遍无量,无量无边的法门当中,这当中是没有分限、没有差别的。也就是说,我们慢慢的对一切佛法能够融会贯通,通达一切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道理。当然诸位要知道,这个地方的大法光明,是约着后得智来说的,约着差别智来说。你以前很多的经典看不懂,但是你修止观以后,对很多法门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就能够周遍无量的无分限相,这个大法光明的法,都能够正确了知。这个是讲到菩萨的后得智增长。
[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这个讲根本智。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随顺于清净的法身,心中能够生起无分别智,无相三昧在身口意当中慢慢的现行,这个是根本智。这两个都是能够转烦恼障成般若德,这是内心当中的转变。
第五[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这个是转报障为法身。我们刚开始是业报身、这个肉团身,由业力所资持苦多乐少的业报身。这个时候,业报身的力量慢慢淡薄了,真如法身慢慢的成办,而且能够摄受,也就是能够成就后面功德的因种,能为后面的功德创造一个殊胜的因缘,也就是说你会不断进步的意思。
这个地方是修止观,在内心当中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转变:刚开始业障的消除,产生法喜安乐;第二个,烦恼的转变而变成更有智慧;然后你会觉得生命的力量,那个果报招感的力量,慢慢的减少,取而代之,是一种清净平等的法身现前。这个都是我们修止观,在一念心当中,转三障成三德。这个是在整个菩萨道的修学当中,从自利的角度,这个是最重要,转三障成三德。这一段叫做(戊五)辨修因果,观照力的因跟果。我们看第六段:
戊六、辨修十度(分二:己一增胜修;己二修一切)
己一、增胜修(分二:庚一总标;庚二别释)
庚一、总标
这当中有两科:一、增胜修;二、修一切。我们先看增胜修,这当中有总标跟别释。先看总标:
由增胜故,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
这个地方是说明为什么要修十度。前面的六波罗蜜,它的般若度是偏重在根本无分别智,因为你要断惑证真,要先破坏心中的无明,当然我空、法空是最为重要,所以前面的般若度是偏重空观。但是这个十度后面的四度,是修习假观,就是有分别的智慧。为什么菩萨修习空观以后,要修习假观呢?这个地方是提出它的理由,由增胜故。因为菩萨不但是在真理的安住,他还要不断的进步,你从资粮位到加行位、从加行位到通达位,这种进步都必须由假观来带动的。所以,就着菩萨要不断进步的目的,所谓辗转增胜的目的,所以菩萨必须要别修十种波罗蜜多。这是提出我们修习十种波罗蜜的一个主要的理由,由增胜故。
庚二、别释(分二:辛一指前六种;辛二释后四种)
辛一、指前六种
别释当中有两段:一、前六种;二、后四种:
于前六地所修六种波罗蜜多,如先已说。
这个六地,就是从欢喜地到六地现前地,都还是有相行,有相行的一个重点是要先修
空观,来消灭有所得的心,所以六波罗蜜多主要的观照,是修习空观,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前面集总修、无相修,都是在修空观,如前已说,这一点在前一科已经说过了。
辛二、释后四种(分二:壬一列名释义;壬二总显所摄)
壬一、列名释义(分四:癸一方便善巧;癸二愿;癸三力;癸四智)
癸一、方便善巧
后四地中所修四者:一、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
这个地方是讲到后面四种波罗蜜多,这四种是方便善巧、愿、力、智。到了七地远行地,就进入到无相行,无相行的菩萨,如果不修这四种波罗蜜多,会在空性当中产生停留,就忘失了增上的力量,所以这个菩萨应该要以假观来增上,第一个增上叫做方便善巧。方便善巧这一句话的意思,古德解释说:以少功力,成办大果。菩萨能够透过方便善巧,你本来的功德是小功力、一个微小的功力,但是透过方便善巧,就转成一个广大的果报,它有这种妙用。什么样的妙用呢?就是前面的六波罗蜜多,我们搜集很多很多善根,这个善根当然是智慧,不过这个地方也包括了福德,福德跟智慧的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能够回向法界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这样你能够把微小的功力而成办大果。这个方便善巧,在《大智度论》它讲得比较详细,我们作一个补充。
《大智度论》菩萨的方便善巧:第一、随喜,第二、回向。
——龙树菩萨
方便善巧有两个,有随喜跟回向。随喜就是说,别人修习种种的功德,我们表示随顺欢喜,这样子也能够使令自己的功德增上。在《智度论》当中,龙树菩萨讲一个譬喻:什么叫随喜呢?比如说,你忆念佛菩萨的圣号,你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当然我没有这种功德,那我怎么办呢?我一心称念佛的圣号。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说是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我这一念心是一个杂乱的心,阿弥陀佛的功德进入到我的心中,我的心中变得有香气了,有少分的功德,这种就是随喜。所以龙树菩萨说:称念佛菩萨的圣号,也是一种随喜。
第二个是回向,这个回向就是回小向大,把这个狭小的功德转成大的功德,就是我们这一段经文所说的: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我们现在创造一个功德,你刚刚拜了一部《八十八佛》、或者持了多少佛号,这个时候你不要想说要自己受用,你应该要跟大家分享,共诸有情,你愿意把这个功德释放出来,跟大家共同受用,回向法界众生;第二个你希望这个功德,不要变成一个人天的果报,回求无上正等菩提:这样子,你的功德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辗转增胜。
不过这个地方,龙树菩萨解释随喜跟回向,他的重点还不是功德增上,他是说:随喜跟回向,为什么在整个大乘的修法当中都是必修的法门?因为随喜跟回向,可以使令一个菩萨心性调柔,堪成大法,能够成就大的功德法。就讲一个譬喻说:就像一个铁,这个顽铁你要把它捏造成器具没办法;但是这个铁用火去烤一烤,它就能够捏造成杯子、碗,变成一个可用的器具。凡夫无始劫这个自我意识、这个我执、法执太坚固,你没有通过随喜跟回向,让自己的心调柔,你没有办法修习大法。
所以这个地方方便善巧,不但是成就广大功德,也有使令心性调柔的意思。这是我们要增上的第一个修行的法门。
癸二、愿
二、愿波罗蜜多,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
菩萨希望要增上,我现在对目前的生命,我觉得有很多进步的空间。怎么办呢?发愿,你心中应该发起种种微妙不可思议的大愿。发愿有什么好处呢?你能够为未来的生命,栽培一种殊胜的因缘。所以这个功德虽然没有成就,但是你发这个愿,就容易使令这个功德成就,先把这个因缘准备好,能够引摄当来的殊胜众缘。
我们一般人,如果不看经论,总是会产生一种错觉说:阿弥陀佛很伟大,他是成佛以后才发愿;观世音菩萨也不可思议,他也是因为成了观世音菩萨,他才发这个愿:说寻声救苦的愿、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愿,都是他成就以后才发愿。其实这个是错误的,我们把因跟果颠倒,因为他发这个愿,所以变成阿弥陀佛;因为他发这个愿,所以变成观世音菩萨。所以发愿是一个因相,不是一个果相。你在修行之前,要先想想看:你到底希望来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命?这一点很重要。你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必须清楚一个观念:所有的行为、所有的造作,一定有一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不一定是你满意的,所以我们经常活在忧悔当中,我们对现在的生命不满意。如果你对现在的生命不满意,表示你以前没有设定目标,就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你现在的结果,是你以前的造作而变成的;如果你对现在的结果非常满意,那表示你这个人是有发愿的人,这是你设定了目标,然后你完成目标的一个结果。当然过去是怎么样,我们不要再提了;重点是你来生希望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生短暂,生命是短暂的,功德无边,你用短暂的生命,试图要搜集所有的功德,结果一定是一事无成,抱憾而亡,我生也有涯,功德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则殆矣,死路一条。
所以我们修行要知道:你的生命是非常的无常短暂,到底你今生想要得到什么?当然你想要得到什么,就是你来生希望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你要设定一个目标。你有了目标,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有目标会产生人生的方向,有方向就会有动力,你就不会懈怠;第二个,有目标你不会盲目,我们很多的精神体力,都耗损在盲目的修学、没有目标的修学,就根本不知道你来生要什么。所以你有目标,你就用这个目标,来设定你的因地,你到底在短暂的时间当中,你要积集什么资粮,来完成你来生的这个目标?
所以我们要知道:菩萨不是等到成就才发愿,菩萨是在因地发愿,所以他才有这个成就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清楚,你一定要设定你人生当中的远程目标,你来生希望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好,你这个结果,今生有多少时间可以利用?给你三十年的时间:你前面十年,净罪集资,你什么样的罪障要先忏除?因为这个会影响目标的;什么样的烦恼要先调伏?这样也会障碍我的目标的:前面十年净罪积资。第二个积功累德,哪些功德你一定要成就的?最后临终最后十年的冲刺,你要万缘放下,在最后的晚年,你要冲刺什么?你没有目标,你今生所做的一切,很多的方向互相的抵触掉了。
所以我们如果透过规划,其实我们可以让这个修行的功德,创造一个更好的结果。但是因为我们没有目标,往往就把这个功德分散掉了。所以佛陀就提醒菩萨:你要先发愿才修行,以愿导行,这第一个。所以我们要增上,先发愿。
癸三、力
三、力波罗蜜多,谓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种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故。
当然发了愿,你要去实践。发了愿以后,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产生两种力量:第一个思择力,第二个修习力。
思择力就是一种观照,不过这个地方,观照不是观照空观,它是假观。观察你如果成就这个目标,有种种的功德;假设你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会有种种的过失:要把修行的功德跟没有修行的过失,心中要产生明确的思惟抉择,产生一个强大的意乐,由这个意乐来带动我们的修行,就是行动。我们趋向目标,断恶、修善的时候,才能够坚持到底、绝不放弃,使令这个六波罗蜜多朝着目标,产生身口意的无间现行。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思择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讲过生命的改变,你要先达到思想的改变,心理建设。如果你立定目标以后,直接就去行动,你缺乏思择,会有什么过失?我们从过去的经验观察自己:你心理上不认同这个东西,你说我要把这个烦恼消灭,我要把贪欲消灭、把瞋恚消灭;如果你没有作好心理建设,你用止观硬压,它一定反弹。你要跟自己沟通:我为什么要消灭这个烦恼?因为这个烦恼会带动很多很多的过失;我这个烦恼消灭,会创造自己很多很多的安乐。
也就是说,你心理要产生百分之百的意乐,对这样的修学完全认同,你才能够去对治。佛陀经常把我们这一念心,比喻做牛:牛能够拉车,如果这一头牛,它不想往东,你硬拉它,它牛脾气一定会发作。
所以诸位要知道,当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你要试着跟自己内心沟通: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不能够说,我不管心中的反弹、我不管你的烦恼怎么样,我就是要怎么样,那你迟早要反弹。所以这个思择力就是说,你要先作好心灵的准备。
所以为什么所有的修行──意乐,增上意乐,你心中要先认同;有这样的意乐,你去修行,这个烦恼很快就消失掉。为什么你会有意乐呢?就是思择力,你很清楚的知道,这个过失消失以后的好处在哪里。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前面发了愿以后,然后产生思择,最后付出行动,这个都是增上的因缘。
癸四、智
四、智波罗蜜多,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故。
这个地方是一种智慧,由前面的六波罗蜜多,成立种种的妙智。这个地方,妙智是由闻思所成的后得智,你能够观察种种的过失,也了解种种的功德──什么是过失相、什么是功德相?这个多闻熏习,产生一种观照的判断。依止智慧,你自己能够受用法乐,通达一切佛法,有法喜之乐。其次,你能够观察众生的根机,来度化众生。这个智波罗蜜多,也是多闻熏习产生的智慧,对自己的增上也有帮助。总而言之,方便善巧、愿、力、智,这四种都是属于菩萨进步的四种动力。
壬二、总显所摄
又此四种波罗蜜多,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后得智摄。
这四种波罗蜜多,是无分别智所引生的后得智所收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六波罗蜜多跟十波罗蜜多,是开合的不同──就是六波罗蜜多的般若波罗蜜,把后得智开展出来,就是这四种的波罗蜜多。这四种波罗蜜多的目的,就是由增胜故,是这个意思。我们看最后一段修一切:
己二、修一切
又于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如是法门,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
也就是说,不是说后面的四地才修,是整个菩萨的地地当中,都要修习这十波罗蜜多的。这个法门是出自般若波罗蜜多藏,这个大正藏有两种藏:一个是显教,叫波罗蜜多藏,密教叫陀罗尼藏,这个是出自于显教的波罗蜜多藏所收摄。以上的这十波罗蜜多法门,是显教所收摄。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这篇关于第51集《摄大乘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