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以太网网桥?

2024-06-01 23:18
文章标签 以太网 网桥

本文主要是介绍什么是以太网网桥?,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计算机世界里就像在游戏里,需要慢慢攒经验,慢慢升级,最终变成boss。

    言归正传,以太网网桥就是将两个不同的局域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设备。两个网络连接必须使用相同的以太网协议。网桥也还可以将远程计算机添加到LAN。多个网桥可以连接多台电脑或其他兼容设备,无论其带或不带线路。

    应用范围:网络的拓展(如数据中心网络)

这篇关于什么是以太网网桥?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22372

相关文章

61.以太网数据回环实验(4)以太网数据收发器发送模块

(1)状态转移图: (2)IP数据包格式: (3)UDP数据包格式: (4)以太网发送模块代码: module udp_tx(input wire gmii_txc ,input wire reset_n ,input wire tx_start_en , //以太网开始发送信

docker基础知识-docker0网桥

文章目录 示意图Docker 网桥的工作原理Docker 网桥的优势Docker 网桥的局限性自定义网桥网络 Docker 网桥(Docker bridge network)是 Docker 默认的一种网络模式,它允许 Docker 容器之间通过一个虚拟的交换机进行通信。Docker 网桥网络为容器提供了一个隔离的网络环境,使得容器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同时也能与外部网络进行交互。

集线器,转发器,网桥,以太网交换机

集线器: 特点:1.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站共享逻辑上的总线,实用的还是CSMA/CD。各站中的适配器执行CSMA/CD协议,各站必须竞争对传输媒体的控制,并且在同一时刻之多只允许一个站发送数据;   2.一个集线器有许多接口,从工作原理上来说,集线器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   3.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每个接口仅仅进行简单的比特转发,不进行碰撞检测。   4.集线器

60.以太网数据回环实验(3)以太网数据收发器接收模块

(1)状态设计: ST_IDLE        :空闲状态ST_PREAMBLE     :前导码+帧起始界定符ST_ETH_HEAD     :以太网帧头: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类型/长度ST_IP_HEAD         :IP首部ST_UDP_HEAD     :UDP首部(8个字节)ST_RX_DATA        :接收数据状态ST_RX_DONE

以太网属性找不到身份验证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以太网属性里 添加身份验证,但是打开之后发现可能没有这个tab页。查询资料,整理如下: 设置、本地服务、找到wired AutoConfig 属相设置:启动,应用,确定! 然后回来发现以太网属性,就会有身份验证一栏了。

以太网通信之ARP

免责声明: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和内容仅供参考。作者对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适用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作者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丢失、业务中断或其他经济损失。 读者在使用本文信息时,应自行验证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并对其使用结果负责。本文内容不构成专业技术咨询或建议,具体的技术实现和应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详细分析和验证

虹科干货|以太网系列FAQ(二):如何用EES记录和识别多个ECU流量?

面对包含众多设备的复杂网络,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记录流量信息?在捕获到大量数据后,又如何确保每个数据包都能准确地与其生成设备相关联?更关键的是,如何在不改变原有网络路由的前提下实现这些目标?那么,如何利用虹科EES(增强型以太网交换机)来完成这些任务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虹科EES如何实现流量记录与识别? 请想象有4个ECU在网络中,通讯方式如图1所示,在不改变网络拓扑的前提下记录这些ECU产

【网络基础】数据链路层总结:深入探讨其功能、协议与以太网技术

文章目录 数据链路层1. 前言(tmp)2. 对比理解 “数据链路层” 和 “网络层”3. 以太网4. ARP协议5. 其他重要协议 / 技术 总结 此前我们对网络层IP协议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下面进行数据链路层的分析学习 数据链路层 1. 前言(tmp) 如之前的路由过程,我们知道通过在路由器间的跳跃,可以从本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跨网络通信,但IP只是提供了转发的策略,实际上设

【网络基础】探讨以太网:封装解包、MTU、MAC地址与碰撞

文章目录 1. 概念2. 帧格式3. 如何解包和封装4. 整体网络思想 谈 跨网络通信5. 碰撞问题① 汇总整体的网络通信过程,发现问题并补充细节 6. 认识MAC地址7. 对比理解MAC地址与IP地址8. 认识MTU① MTU对UDP协议的影响② MTU对TCP协议的影响③ MSS 与 MTU的关系④ 命令 查看硬件地址MAC与MTU⑤ MTU 与 分片 1. 概念 “以太网

800G和1.6T以太网:创新与挑战

随着大数据、5G网络、云计算和物联网(IoT)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对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的更高需求日益增长,800G和1.6T网络速率的升级备受期待。本文将从800G以太网和1.6T网络在升级方面的所做出的创新举措及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两个方面,深入探讨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太网速率随时间变化 网络升级所要面临的挑战: 如何提高800G以太网的速率和容量? 当前的800G以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