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深度剖析】【6】【结构型】【外观模式】| 以电脑开关按钮为例,并结合微服务架构的API网关加深理解

本文主要是介绍【设计模式深度剖析】【6】【结构型】【外观模式】| 以电脑开关按钮为例,并结合微服务架构的API网关加深理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上一篇:桥接模式

设计模式-专栏👈️

目 录

  •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 定义
    • 英文原文
    • 直译
    • 如何理解呢?
      • 字面理解
      • 代码实现中的理解
      • 生活案例:操作多功能料理机
      • 典型案例分析:API网关与外观模式
  • 外观模式角色
    • UML类图
    • 外观(Facade)
    • 子系统(Subsystem)
    • 客户(Client)
    • 代码示例
      • 子系统角色:SubsystemOne
      • 子系统角色:SubsystemTwo
      • 外观角色:Facade
      • 客户端角色:Client
  • 外观模式的应用
  • 外观模式的优点
  • 外观模式的缺点
  • 外观模式的使用场景
  • 示例解析:电脑开关按钮
    • 代码示例
      • UML类图
      • 子系统角色:电脑内部的复杂组件
      • 外观类(电源开关按钮)
      • 客户端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如同一位精明的“外交官”,它简化了客户端与复杂子系统之间的交互,通过提供一个统一的“外交”接口,使得客户端无需深究子系统内部的“政治斗争”,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本文示例源码,点击查看👈️<==

定义

英文原文

Facade Pattern provides a unified interface to a set of interfaces in a subsystem. Facade defines a higher-level interface that makes the subsystem easier to use.

直译

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外观定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如何理解呢?

字面理解

外观即外表、外观面,是事物对外展示的一面。

代码实现中的理解

在代码实现中,外观角色就像是系统的“外表”,它隐藏了内部的子系统细节,为客户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来访问子系统。

生活案例:操作多功能料理机

想象一下,当我们正在使用一个复杂的厨房设备,比如多功能料理机。这个料理机内部可能包含了榨汁机、搅拌机、研磨机等多种功能。

但是,我们并不需要直接操作这些功能,只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的控制面板就能完成我们想要的操作。

这个控制面板就是外观模式的一个实际应用。它隐藏了料理机内部的复杂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直观的操作方式。

同样地,在软件系统中,外观模式也为我们隐藏了复杂的内部结构和交互,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系统。

典型案例分析:API网关与外观模式

微服务架构中的API网关,为客户端提供了统一的访问入口,是进入系统的唯一节点,这与外观模式的定义相符。API网关封装了内部系统的架构,并且提供API给各个客户端。

网关处理非业务逻辑(如认证、授权、负载均衡、缓存、熔断、降级、限流等),使得业务微服务更加专注于业务实现。

具体表现为:

  1. 隐藏后端服务的复杂性

    在微服务架构中,后端通常包含多个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接口、功能和数据。这些服务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依赖关系和交互逻辑。API网关作为一个中间件,隐藏了这些复杂性,为前端提供了一个统一、简洁的接口。前端开发者无需为每一个后端微服务单独配置地址和端口,只需要知道API网关的地址即可。因此,前端开发者无需关心后端服务的具体实现和部署情况,只需与API网关进行交互即可。

  2. 服务聚合

    当一个前端请求需要多个后端微服务协同处理时,API网关可以聚合这些微服务的响应,并将结果合并后返回给前端。

    API网关能够隐藏后端服务的复杂性,这减少了前端的复杂性,为前端提供一个简洁的响应,使得前端能够专注于与用户的交互和展示逻辑。

  3. 统一接口和协议

    API网关为前端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和协议,使得前端开发者能够以统一的方式与后端服务进行通信。这样,即使后端服务的接口发生变化或新增了服务,只要API网关的接口保持不变,前端代码就无需修改。这种统一性减少了前端与后端之间的耦合度,使得前端可以更加灵活地与后端进行交互。

  4. 认证和授权

    API网关可以实施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经过认证的请求才能访问后端服务。

    它可以通过OAuth2.0、JWT等技术实现用户认证和令牌管理,保护后端服务免受非法访问。API网关成为安全性的守护者,为后端服务提供一层保护。

  5. 限流和熔断

    API网关可以对流量进行限制,防止后端服务因过载而崩溃。

    当某个微服务出现故障时,API网关可以自动熔断对该微服务的调用,避免故障扩散到其他服务,避免级联故障的发生。

    API网关能够控制和管理后端服务的访问,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路由和请求转发

    API网关能够根据预设的路由规则,将前端的请求转发到后端对应的服务上。这种路由机制使得前端无需关心后端服务的具体地址和端口,只需发送请求到API网关即可。同时,API网关还可以根据服务的负载情况、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负载均衡和容错处理,进一步降低前端与后端之间的耦合度。

  7. 负载均衡

    一个网关可以接收多个服务实例,因此网关需要在各个对等的服务实例上做负载均衡策略。

  8. 降低服务间的耦合度

    通过将非业务逻辑(如路由、转发、认证、授权、熔断、限流等)放在API网关中实现,可以使得后台业务微服务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实现业务与技术的解耦。

    通过API网关的路由转发机制,前端与后端之间的耦合度被大大降低。前端开发者无需关心后端服务的具体实现和部署情况,只需与API网关进行交互即可。同时,后端服务无需直接关注前端发送的具体请求细节,包括请求的参数、格式等,同时也无需直接处理针对前端的响应格式。它们只需按照与API网关或其他服务调用者约定的接口规范,处理接收到的请求数据,并返回符合规范的数据格式。

  9. 日志和监控

    API网关可以记录所有经过的请求日志,方便后续的故障排查、性能分析和安全审计。

    收集API的调用量、响应时间、错误率等关键指标,为系统监控和性能调优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外观模式的实现,API网关在前后端分离的微服务架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简化了前端的配置和开发过程,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API网关还提供了路由、认证、限流、监控等核心功能,使得微服务架构更加完善和高效。

外观模式角色

UML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观(Facade)

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此界面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子系统(Subsystem)

实现系统的部分功能,客户可以通过外观角色与其进行交互。

客户(Client)

通过外观角色与子系统交互,使用子系统的功能。

代码示例

子系统角色:SubsystemOne

package com.polaris.designpattern.list2.structural.pattern6.facade.classicdemo;// 子系统角色:SubsystemOne
public class SubsystemOne {public void methodOne() {System.out.println("SubsystemOne: Method 1 executed.");}
}  

子系统角色:SubsystemTwo

package com.polaris.designpattern.list2.structural.pattern6.facade.classicdemo;// 子系统角色:SubsystemTwo  
public class SubsystemTwo {public void methodTwo() {System.out.println("SubsystemTwo: Method 2 executed.");}
}  

外观角色:Facade

package com.polaris.designpattern.list2.structural.pattern6.facade.classicdemo;// 外观角色:Facade  
public class Facade {private SubsystemOne subsystemOne;private SubsystemTwo subsystemTwo;public Facade() {subsystemOne = new SubsystemOne();subsystemTwo = new SubsystemTwo();}// 提供单独调用子系统一的方法  public void operationOne() {subsystemOne.methodOne();}// 提供单独调用子系统二的方法  public void operationTwo() {subsystemTwo.methodTwo();}// 提供同时调用两个子系统方法的方法  public void operation() {operationOne();operationTwo();}
}  

客户端角色:Client

package com.polaris.designpattern.list2.structural.pattern6.facade.classicdemo;// 客户端角色:Client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acade facade = new Facade();// 单独调用子系统一的方法  facade.operationOne();System.out.println("------------------");// 单独调用子系统二的方法  facade.operationTwo();System.out.println("------------------");// 同时调用两个子系统的方法  facade.operation();}
}
/* Output:
SubsystemOne: Method 1 executed.
------------------
SubsystemTwo: Method 2 executed.
------------------
SubsystemOne: Method 1 executed.
SubsystemTwo: Method 2 executed.
*///~

外观模式的应用

外观模式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智能手机界面。手机内部可能包含了各种复杂的硬件和软件,但对外,我们只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直观的界面就能完成打电话、发信息、拍照、上网等各种功能。这个界面就是外观模式的一个应用,它隐藏了内部的复杂性,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简单的操作方式。

外观模式的优点

  1. 简化操作:外观模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用户无需了解内部复杂的结构,只需通过外观接口就能完成所需的操作。
  2. 降低耦合度:外观模式使得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降低,因为它们之间的交互都是通过外观接口进行的,而不是直接交互。
  3. 提高灵活性:当子系统内部发生变化时,只需要修改外观接口的实现,而无需修改客户端代码,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外观模式的缺点

  1. 增加复杂性: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设计不当,外观类可能会变得非常复杂,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2. 依赖风险:由于客户端都依赖于外观接口,因此如果外观接口设计不合理或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外观模式的使用场景

  1. 子系统之间交互复杂:当系统内部有多个子系统,并且子系统之间的交互非常复杂时,可以使用外观模式来简化它们之间的交互。
  2. 需要隐藏子系统细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不希望用户或客户端直接访问子系统的内部细节。此时,可以使用外观模式来隐藏这些细节,只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供用户访问。
  3. 提高系统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当系统需要经常添加或删除子系统时,使用外观模式可以使得客户端代码不随子系统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示例解析:电脑开关按钮

==>本文示例源码,点击查看👈️<==

我们可以使用“电脑开关机”作为一个更简单且常见的外观模式例子。

电脑内部有很多复杂的硬件和软件组件,如处理器、内存、硬盘、操作系统等。但是,当我们想要打开电脑或关闭电脑时,我们并不需要直接与这些组件交互,而是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电源开关按钮来完成。

我们并不需要了解电脑内部复杂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只需要按下电源开关按钮,电脑就会开始启动;再次按下按钮,电脑就会关机。

电源开关按钮就是外观模式的一个实际应用,它隐藏了电脑内部复杂的启动和关闭过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简单、直观的操作方式。

代码示例

UML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子系统角色:电脑内部的复杂组件

package com.polaris.designpattern.list2.structural.pattern6.facade.computerfacade;// 电脑内部的复杂组件(这里只是示意)
public class ComputerHardware {public void startUp() {System.out.println("Starting up the computer...");// 这里会执行一系列复杂的启动过程,如加载操作系统、初始化硬件等  }public void shutDown() {System.out.println("Shutting down the computer...");// 这里会执行一系列复杂的关闭过程,如保存数据、关闭应用程序、关闭硬件等  }
}  

外观类(电源开关按钮)

package com.polaris.designpattern.list2.structural.pattern6.facade.computerfacade;// 外观类(电源开关按钮)
public class PowerButton {private ComputerHardware hardware;public PowerButton() {hardware = new ComputerHardware();}// 统一的接口,用户只需调用此方法即可启动电脑  public void pressToStart() {hardware.startUp();}// 统一的接口,用户只需调用此方法即可关闭电脑  public void pressToShutDown() {hardware.shutDown();}
}  

客户端

package com.polaris.designpattern.list2.structural.pattern6.facade.computerfacade;// 客户端代码(用户)  
public class Us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owerButton powerButton = new PowerButton();powerButton.pressToStart(); // 启动电脑  // ... 用户使用电脑 ...  powerButton.pressToShutDown(); // 关闭电脑  }
}/* Output:
Starting up the computer...
Shutting down the computer...
*///~

在这个代码示例中,

ComputerHardware 类代表电脑内部的复杂组件,它提供了启动和关闭电脑的方法。

PowerButton 类是外观类,它隐藏了电脑内部复杂的启动和关闭过程,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电源开关按钮。

用户(即客户端)只需要与 PowerButton 类交互,就能控制电脑的启动和关闭,而无需关心电脑内部是如何工作的。

👈️上一篇:桥接模式

设计模式-专栏👈️

这篇关于【设计模式深度剖析】【6】【结构型】【外观模式】| 以电脑开关按钮为例,并结合微服务架构的API网关加深理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13009

相关文章

Java调用DeepSeek API的最佳实践及详细代码示例

《Java调用DeepSeekAPI的最佳实践及详细代码示例》: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Java调用DeepSeekAPI,包括获取API密钥、添加HTTP客户端依赖、创建HTTP请求、处理响应、... 目录1. 获取API密钥2. 添加HTTP客户端依赖3. 创建HTTP请求4. 处理响应5. 错误处理6.

Android 悬浮窗开发示例((动态权限请求 | 前台服务和通知 | 悬浮窗创建 )

《Android悬浮窗开发示例((动态权限请求|前台服务和通知|悬浮窗创建)》本文介绍了Android悬浮窗的实现效果,包括动态权限请求、前台服务和通知的使用,悬浮窗权限需要动态申请并引导... 目录一、悬浮窗 动态权限请求1、动态请求权限2、悬浮窗权限说明3、检查动态权限4、申请动态权限5、权限设置完毕后

TP-Link PDDNS服将于务6月30日正式停运:用户需转向第三方DDNS服务

《TP-LinkPDDNS服将于务6月30日正式停运:用户需转向第三方DDNS服务》近期,路由器制造巨头普联(TP-Link)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了一系列重要变动,上个月,公司发出了一则通知,明确要求所... 路由器厂商普联(TP-Link)上个月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用户必须完成实名认证后才能继续使用普联提供的 D

Deepseek R1模型本地化部署+API接口调用详细教程(释放AI生产力)

《DeepseekR1模型本地化部署+API接口调用详细教程(释放AI生产力)》本文介绍了本地部署DeepSeekR1模型和通过API调用将其集成到VSCode中的过程,作者详细步骤展示了如何下载和... 目录前言一、deepseek R1模型与chatGPT o1系列模型对比二、本地部署步骤1.安装oll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本文介绍了DJL库的背景和基本功能,包括NDArray的创建、数学运算、数据获取和设置等,同时,还展示了如何使用NDArray进行数据预处理... 目录1 NDArray 的背景介绍1.1 架构2 JavaDJL使用2.1 安装DJL2.2 基本操

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的深度分析与Java实现方式

《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的深度分析与Java实现方式》本文详细介绍了最长公共子序列(LCS)问题,包括其概念、暴力解法、动态规划解法,并提供了Java代码实现,暴力解法虽然简单,但在大数据处理中效率较低,... 目录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概述问题理解与示例分析暴力解法思路与示例代码动态规划解法DP 表的构建与意义动

浅析如何使用Swagger生成带权限控制的API文档

《浅析如何使用Swagger生成带权限控制的API文档》当涉及到权限控制时,如何生成既安全又详细的API文档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所以这篇文章小编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如何用Swagger来生成带有... 目录准备工作配置 Swagger权限控制给 API 加上权限注解查看文档注意事项在咱们的开发工作里,API

一分钟带你上手Python调用DeepSeek的API

《一分钟带你上手Python调用DeepSeek的API》最近DeepSeek非常火,作为一枚对前言技术非常关注的程序员来说,自然都想对接DeepSeek的API来体验一把,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前言免费体验API-Key申请首次调用API基本概念最小单元推理模型智能体自定义界面总结前言最

JAVA调用Deepseek的api完成基本对话简单代码示例

《JAVA调用Deepseek的api完成基本对话简单代码示例》:本文主要介绍JAVA调用Deepseek的api完成基本对话的相关资料,文中详细讲解了如何获取DeepSeekAPI密钥、添加H... 获取API密钥首先,从DeepSeek平台获取API密钥,用于身份验证。添加HTTP客户端依赖使用Jav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对象根据其内部状态改变行为,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 目录一、简介1、定义2、状态模式的结构二、Java实现案例1、电灯开关状态案例2、番茄工作法状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