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i专题

OpenHarmony napi 编译 .so 并打包成 .har

一、前言 最近在搞公司标准产品适配OpenHarmony 平台, 按照行业上的常用方法,在Android 是将底层代码用c++ 封装成 xxx.so  ,然后将其他一部分打包成 xxx.jar。 因此,在OpenHarmony 平台也是打算按照这个模式。正所谓,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写下这篇文章,以后也可以翻阅查看。 二、相关概念 1. Android 平台 1.1 xxxx.so 静态库

三方库移植之NAPI开发[2]C/C++与JS的数据类型转

通过NAPI框架进行C/C++与JS数据类型的转换 OpenHarmony NAPI将ECMAScript标准中定义的Boolean、Null、Undefined、Number、BigInt、String、Symbol和Object八种数据类型,以及函数对应的Function类型,统一封装成napi_value类型,下文中表述为JS类型,用于接收ArkUI应用传递过来的数据及返回数据给ArkUI

OpenHarmony NAPI 使用Cmake 编译C++ .so 并ets调用

一、前言          这两年多随着国产化兴起,国内越来越多的项目都要求支持国产化系统,并且随着OpenHarmony 开源,更多的人都想分一杯羹。因此,我们公司也要求,所有产品的都需要支持开源鸿蒙OpenHarmony。 对于我们这边的设备,很多代码都是需要保密,在Android 中都是通过jni 方法将不能公开的代码编译成.so 文件提供给客户调用。同理,在OpenHarmony 也是一

HarmonyOS ArkUI实战开发-NAPI 加载原理(上)

笔者在前 6 小结讲述了NAPI 的基本使用,包括同步和异步实现,本节笔者从源码的角度简单讲解一下NAPI 的加载流程,源码版本为 ArkUI 4.0 Release 版本。 hap 工程结构 工程配置签名后打一个 hap 包出来,然后解压该 hap 文件,目录如下所示: 根据解压后的文件目录可知,hello.cpp 文件被编译成了不同平台的动态库 libentry.so,ets 目录存

HarmonyOS ArkUI实战开发-NAPI异步编程

笔者在前 5 小节里讲述了在 OpenHarmony 上通过 NAPI 的方式实现了 JS 调用 C++的能力,但是这些实现都是同步的,本节笔者简单介绍一下 NAPI 的异步实现。 约定编程规范 ArkUI 开发框架对外提供的 API 命名是需遵守一定规范的,以 @ohos.display 模块提供的 API 为例,源码如下所示: declare namespace display {fun

HarmonyOS ArkUI实战开发-NAPI数据类型

在前两篇文章里笔者简单介绍了 NAPI 工程结构以及生成的 cpp 源码部分,其中 JS 应用层传递过来的数据被封装在了 napi_value 中,使用前先要转换成对应的 C/C++ 数据类型,C/C++ 端的数据也要转换成 napi_value 数据类型传递给 JS 应用层,本节笔者简单介绍一下 NAPI 中提供的数据类型转换相关知识点。 NAPI是什么? NAPI 类似于 Java 里的

napi系列学习进阶篇——NAPI异步调用

简介 OpenHarmony Napi 标准系统异步接口实现支持Callback方式和Promise方式。标准系统异步接口实现规范要求,若引擎开启Promise特性支持,则异步方法必须同时支持Callback方式和Promise方式。使用哪种方式由应用开发者决定,通过是否传递Callback函数进行区分。不传递Callback即为Promise方式,方法执行结果为Promise实例对象。 异步

NAPI 类对象导出及其生命周期管理(下)

4. 样例工程源码剖析 工程的模板是Native C++,模型是Stage。源码剖析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文件 4.1. NAPI导出对象和生命周期管理具体实现 4.1.1. 定义NapiTest类及方法 Napi.h文件内容如下: #ifndef __NAPI_TEST_H__#define __NAPI_TEST_H__#include "napi/native_api.h"#in

三方库移植之NAPI开发[4]异步调用:CallbackPromise

写在开头: 本文在 三方库移植之NAPI开发[1]—Hello OpenHarmony NAPI 的基础上修改hellonapi.cpp、index.ets,接着学习NAPI异步模型的Promise、Callback方式。本文共有三个示例,分别是Callback 异步接口示例、Promise 异步接口示例、规范异步接口示例。在本文末尾的资源中提供了这三个示例的源代码,读者可以下载在开发板上运行。

三方库移植之NAPI开发(三)通过IDE开发NAPI工程

在三方库移植之NAPI开发[1]—Hello OpenHarmony NAPI一文中,笔者开发的是一个rom包的napi工程。该工程需要编译烧录固件,C ++的动态库会集成到开发板的ROM中。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使用三方库移植之NAPI开发[1]—Hello OpenHarmony NAPI中一样的hellonapi.cpp和index.ets源码,通过IDE开发一个RAM包的NAPI工程(集成C

【C语言】linux内核netif_napi_add

一、中文注释 /*** netif_napi_add - 将NAPI结构添加到网络设备中* @dev: 指向与NAPI关联的网络设备结构体的指针* @napi: 指向要添加的NAPI结构体的指针* @poll: 指向在轮询模式下处理网络数据包的函数的指针* @weight: 定义在单个poll调用中NAPI结构体可以处理的网络数据包的最大数量** 此函数初始化NAPI结构体并将其添加到网络设

【C语言】linux内核napi_gro_receive

一、注释 // napi_gro_receive是网络设备接口的一个函数,它被NAPI(New API)网络轮询机制使用,用于接收和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包。// 这个函数通过通用接收分组(GRO,Generic Receive Offload)技术来合并多个接收到的数据包,以减少CPU的使用率并提高吞吐量。gro_result_t napi_gro_receive(struct napi_s

intel e1000 网卡 napi分析

2008/9/26 intel e1000 网卡 napi分析 http://sh-neo.spaces.live.com/blog/cns!1E3CA285E5F9E122!524.entry     Chapte10 L2 frame reception http://lxr.linux.no/linux+v2.6.26.5/drivers/net/e1000e/ 内

Linux 内核NAPI机制分析【转】

Linux内核NAPI机制分析 简介:NAPI 是 Linux 上采用的一种提高网络处理效率的技术,它的核心概念就是不采用中断的方式读取数据,而代之以首先采用中断唤醒数据接收的服务程序,然后 POLL 的方法来轮询数据。随着网络的接收速度的增加,NIC 触发的中断能做到不断减少,目前 NAPI 技术已经在网卡驱动层和网络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驱动层次上已经有 E1000 系列网卡,RT

IPQ806X NSS NAPI 驱动处理流程分析

IPQ806X网络子系统(NETWORK SUB SYSTEM,简称NSS)NAPI入口函数是: int nss_core_handle_napi(struct napi_struct* napi,int budget) 其中,入参budget是每次消耗的预算,即一次最多处理几个报文。 在下面的循环中,会判断这个值是否已减到了0,非零时继续。 基本流程是: 1、napi->dev中记录有

Windows下Nodejs如何使用ffi-napi调用dll

步骤 编写add.c #include <windows.h> __declspec(dllexport)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使用gcc生成dll,这一步后生成add.dll gcc -shared -o add.dll add.c -Wl,–out-implib,libadd.a -Wl,–add-stdcall-

Linux NAPI ------------- epoll边缘触发模式

Linux处理网络数据包的一般流程 分组到达内核的时间是不可预测的。所有现代的设备驱动程序都使用中断来通知内核有分组到达。 网络驱动程序对特定于设备的中断设置了一个处理例程,因此每当该中断被引发时(即分组到达),内核都调用该处理程序,将数据从网卡传输到物理内存,或通知内核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处理。 几乎所有的网卡都支持DMA模式,能够自行将数据传输到物理内存。 支持高速网络设备 每次一个以太网帧

OpenHarmony之NAPI框架介绍

张志成 诚迈科技高级技术专家 NAPI是什么 NAPI的概念源自Nodejs,为了实现javascript脚本与C++库之间的相互调用,Nodejs对V8引擎的api做了一层封装,称为NAPI。可以在Nodejs官网(https://nodejs.org/dist/latest-v20.x/docs/api/n-api.html)上查看各种NAPI接口定义说明。 可以看到,NAPI接

关于electron中使用ffi-napi窗口遍历的过程及问题

使用环境:electorn19 、node16、ffi-napi、user32 前言:这里先提一嘴,windows api也是有32位和64位的区别的,因为我是要快速完成项目,就没用C++写(不熟练),我想着直接用易语言写DLL,但易语言从来就只有32位,也就是编译出来的DLL也是32位的,导致我的node也必须要跟着切到32位才能使用易语言编译出来的DLL,因此就有了现在这个问题。 问题开始:

Electron9.x +vue+ffi-napi 调用Dll动态链接库

本文主要介绍在 Electron9.x 中,使用ffi-napi,ref-array-napi,ref-napi 加载 Windows 动态链接库,并在Vue 渲染进程中使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坑,本文将会一一解决,并解释原因。如有同行兄弟遇到此问题可以借鉴。 这里列出所使用的环境: 作者:kaiwill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d9463dead8c

曾经的足迹——对CAN驱动中的NAPI机制的理解

NAPI 是 Linux 上采用的一种提高网络处理效率的技术,它的核心概念就是不采用中断的方式读取数据,而代之以首先采用中断唤醒数据接收的服务程序,然后 通过poll的方法来轮询数据。采用NAPI技术可以大大改善短长度数据包接收的效率,减少中断触发的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在NAPI机制没有出现时,由于网络设备接收数据是采用中断方式的,假设每次数据包很小,小到只有几个字节。而刚好在1秒内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