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干最毒的事,做最靓的仔,贾诩为何会被称为“汉末第一毒士”?,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两汉各有一毒士,西汉陈平,东汉贾诩。
啥叫“毒士”呢?就是那种专出那种缺德的招术、招招要人命的参谋、秘书。
这种人,对于他们的老板来说,那是绝对是嘎嘎好使,因为一出手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站在普世的立场上来说,这类人其实是相当缺德的。正如陈平晚年自我反思的时候说的,自己一辈子缺德事干得太多,子孙的福泽难以深厚。
贾诩被称为“汉末第一毒士”,行事的路子是相当的野,颇有致敬前辈陈平的味道。这位老头就跟一个危险的刺客一样,千万别逼他出手,刀出鞘,必见血,他一出手就注定有人要倒霉。
那么,贾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的生平“杰作”有哪些呢?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遇到这样的人又该怎么办呢?
1、出身西凉,贾谊之后
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人,笼统点讲,贾诩就是西凉人。
西凉这个地方在东汉一朝是相当不受待见的,山东士族慢慢地完成了政治资源的垄断,对关中及陇右地区一直都不太友好,西凉士族在政治上没有公平的上升通道,西凉百姓备受朝廷和山东官员的盘剥,所以西凉这个地方是属火药桶的,一点就炸,乱了上百年了。“西凉之乱”的本质其实西凉的本土士族对山东士族侵犯了自身利益的保护和抗争。
贾诩的先祖是西汉的政治天才贾谊,曾祖父贾秀玉官至武威太守、爷爷贾衍当过兖州刺史、父亲贾龚当过轻骑将军,是东汉标准的士族和豪门。所以,贾诩也有一个标准的职业发展模板和起点:举孝廉或举茂才入仕。贾诩成年后,被举孝廉,当了一个郎官。
像贾诩这种士族圈内的子弟,其实仕途发展的资源是相当优渥的,不光有家族的直接助力,还有内部认证和背书来增加行业分量。比如东汉名士阎忠评价他说“诩有良、平之奇”,这和汝南名士许劭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一个道理,相当于有圈内大佬给出一份评价书,也就是介绍信。
所以,按照正常情况,像贾诩这样的世家子弟,仕途前景应该还是不错的。但这位爷天生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主,他举孝廉入仕之后不久,便称病辞官了。内在原因可能是他感觉西凉的官场很乱,而且肉眼可见天花板,所以不想在其中搅和,先跳出来静待时机会更好一些。
在辞官回乡的途中,贾诩遇上了一群不太友好的少数民族兄弟——西凉长时间存在的叛乱氐人,贾诩就此成了“肉票”。
随着大多数人被撕票后,贾诩便谎称自己是太尉段颎的外孙,他们家能够提供的赎金相当丰厚,希望对方不要伤害他。听闻其言的太尉段颎的氐人果然放了他,还毕恭毕敬地送走了他。
氐人为啥这么容易被忽悠?那是大家不知道段颎作为当年“凉州三明”之一,在西凉是怎样的存在!段颎当年平定凉州叛乱时,在西凉的恩威并重,很多少数民族的朋友都将他敬若神明。再加上贾诩还承诺重金酬谢,氐人在段颎的震慑和利益的诱惑下,才放过贾诩的。
回乡后,兜兜转转,贾诩又成了西凉著名大军阀董卓的手下,但是一直表现得中规中矩,没啥出彩的纪录。
2、董卓被杀,献计李郭
直到贾诩45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92年时,他才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大手笔。当时董卓、牛辅被杀,西凉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乱局,军中大佬李傕、郭汜等人向王允代表的东汉朝廷投降还被拒绝了,正准备解散队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是贾诩及时站出来把其中道理跟李傕、郭汜等人讲明白了。
他先给李傕等人制造恐慌,说朝廷要杀光西凉军解恨,所以大家没地方跑。然后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不放下武器,就还有谈判和生存的机会与空间。所以,大家都别跑了,拿起刀枪,打着为董卓报仇的名义,收敛残兵,反攻长安,这才是王道。万一大力出奇迹,拿下了长安呢?奉国家以征天下,不香吗?即便我们没打赢,到时候再逃跑也不迟。
一语惊醒梦中人,走投无路的李傕、郭汜等人便他们贾大爷说的办了,结果还真拿下了关中。东汉朝廷因此落入了李傕、郭汜、樊稠等西凉军阀手中,关中百姓也因此陷入了新一轮的水深火热之中。
投桃报李,李傕等人多次封赐贾诩高官厚禄,但均被他拒绝了。贾诩觉得李傕等人难成大器,不想跟他们捆绑得太深了。
没过多久,关中果然被李傕等人祸祸得没法过日子了。贫贱夫妻百事哀,李傕、郭汜、樊稠等搭伙过日子的西凉军阀也开始闹矛盾并逐渐升级为内部武装火拼了。最后,樊稠在内斗中下线,李傕和郭汜形成了对峙局面,李傕劫持了汉献帝,郭汜则扣押几乎所有的朝廷高官。
这个时候,西凉军军中也出事了,因为西凉军的构成很多是羌胡雇佣兵,这些人是很简单的,他们就是卖命赚钱,他们的军饷和待援是不能拖欠和打折扣的。西凉军揭不开锅的情况下,很多羌胡雇佣兵纷纷找李傕讨要军饷,讨薪动作还比较大。
眼看西凉军的兵变就要发生了,贾诩再次出马了,他请那些胡人大佬喝了一顿酒,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居然让那帮胡人卷起铺盖走人了。
后来,内耗严重、外援无望的西凉军决定摒弃纷争,团结一致向外发展,于是,便有了“献帝东归”的故事。
3、西凉出走,投奔张绣
贾诩在跟随汉献帝东归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想“跳火车逃跑”的事情,这帮西凉军阀是没啥前途了,咱得给自己换个赛道。最后,在华阴投奔了自己的老乡段煨。
段煨这个人呢?尊重人才是尊重人才,但是不大气。他一方面对贾诩极其礼遇,但另一面又担心贾诩的风头盖过自己,以后没自己啥事了,所以并不真正信任贾诩。
心知肚明的贾诩便暗中联系了张济(此时已去世)的侄儿张绣,要他赶快派人把自己从段煨这里接走。为什么贾诩能肯定张绣愿意接走他呢?因为张绣刚刚从叔叔张济手里接手那支军队,属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身边可用之人不多,正需要一个像他这样的明白人替自己出谋划策。
果不其然,张绣果然很快就派人来接贾诩了。贾诩为了让段煨相信自己不会吃里扒外,还故意地把自己的一家老小留下来当人质,美其名曰麻烦段兄帮忙照顾家眷,日后必有重谢。
临离开段煨之际,有吃瓜群众问贾诩,段煨对你还不错,你怎么忘恩负义地弃他而去呢?
贾诩明言,说道:“段煨对我确实不错,但生性敏感,并不真正信任我。我在这对他一种威胁,还不如主动离去,这样大家都感觉轻松愉快些。我到外面去混,说不定还可以给他争取点外援,对他也没有真正的威胁,所以他会继续善待我的家人。张绣那边正缺人,我一去就能受到重用。所以,这是一举两得。”
后来,事情果然贾诩所料。
到了张绣那里,贾诩立马进入了工作状态,促成了张绣和刘表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元197年春,曹操率军来征讨张绣了,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如日中天,贾诩劝张绣顺势投靠曹操,这样以后还能混个功臣成功上岸。张绣同意了。
关键是,曹操同志生来就是洪湖水的德性,喜欢浪打浪,他入驻张绣的宛城之后,为了给张绣一个下马威,各种侮辱性地给张绣施压。一是私下里收买张绣的猛将胡车儿,二是当众强行要张绣的婶婶侍寝。
这种事情,正常情况下,张绣一定会忍气吞声的,因为打工人就该有打工人的觉悟,你投靠了曹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的就是曹操的,他要强行霸占你也没啥办法。
但是,洞穿人性的贾诩却从中看出了更严重的问题。他跟张绣说,咱不能惯着曹操,得打他,把他打疼了、打哭了,他会真正地重视你,你以后的日子才会过得硬气点。这玩意跟后世一男的跟你相亲见第一面便强行拉你去开房是一个意思,他就压根没把你当自己人看,你要是从他,以后他怎么拿捏你都会觉得理所当然。
张绣对贾大爷的话比较认可,于是当天晚上给兴致很高的曹操来了个夜袭,曹操最忠诚勇猛的贴身保镖典韦、接班人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全死在了这次战斗。完了,张绣还按照贾诩的计策,追着逃出城的曹操打了一竿子。
转过年,被张绣弄得很没面子的曹操来张绣报仇了,但是刚刚拱到宛城城下,就听到了袁绍要南下进攻许都的消息,吓得赶紧撤退了。
之前被曹操击败了自己与刘表联军的张绣觉得这是一个反击的好时机,披坚执锐就要冲上去追击曹军。
贾诩立马制止他,年轻人,不要冲动,你追上去必定会吃亏的。
张绣表示自己不信这个邪,还是追上去了,结果被早有预防的曹操打得垂头丧气回家了。
可当张绣灰头土脸地回到营帐时,贾诩又立马跟他说,别顾着灰心丧气了,赶紧召集部队去打曹操,这次保证是你赢。
张绣听之,果然大胜而归。然后使劲地追问他贾大爷,问这前前后后有什么讲究?
贾诩告诉他:打仗这事你是干不过曹操的。人家曹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所以他第一次撤退不会没有防备的,他一定料想到你会追击的,所以他必定会亲自殿后,你追上去就是给人家送菜去的,你自然会输。但是,曹操打退你之后,并没有追击你,说明他家里有急事,他在赶时间,他觉得你并不会再来骚扰他,便会全力撤退,他的后军便不会有太强的防御,这个时候你再追上去,必胜。
总而言之,贾诩把张绣弄得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从而对他言听计从。这才有了后面贾诩最为高光的发挥。
4、再转赛道,归附明主
公元199年,也就是官渡之战前夕,袁绍为了争取助力,派人来招揽张绣。张绣觉得这是自己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便欣然准备归顺袁绍。
但是,贾诩再次不按套路出牌,他要张绣归顺跟他仇大苦深的曹操。一下把张绣都给搞蒙了,咱们这几年一直刀兵相见,他的儿子、侄儿和保镖都死在咱手里,咱要是投靠曹操,能有好日子过吗?
贾诩解释道,这你就不懂了吧,年轻人,权力游戏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咱们把曹操折磨得够惨是没错,但架不住曹操目前离不开我们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明人家是想干大事的人,他是不会因小失大的。咱们要投靠,就投靠一个品牌响亮点的平台,这样才有发展空间。最后,记住贾大爷一句话,烧热灶永远没有烧冷灶的回报高。
张绣再次相信了他贾大爷,拒绝了袁绍而投靠了曹操。张绣的这次投靠让曹操的“头疼病”瞬间好了不少,他迎接贾诩时说“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是你啊!”,多高的评价呀!还直接给了贾诩执金吾、都亭侯、冀州牧这样的高级编制和待遇。张绣呢?待遇也不差,被封为了扬武将军,还与曹操结为了儿女亲家。
归顺曹操之后,成功搭上了一个上市平台的贾诩就开始全面收敛了,主打一个“不到关键时刻决不轻易开口或出手”,但该出手或尽力的时刻,也决不让老板觉得自己在摸鱼。
官渡之战极为胶着的时候,一辈子心气极高的曹操被袁绍打得怀疑人生了,不想挣扎了,要回许都躺平了,是贾诩和荀彧、荀攸等人反复鼓劲打气,说坚持就是胜利,他才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的。
赤壁之战前,贾诩面对有点猴急的曹操,提议要依托江陵城的地理优势,对江东进行战略封锁,徐徐图之。但曹操有点心急和过于自信,没有听进去,结果吃了赤壁之战的大败仗。
渭南之战中,马超等人意欲求和,但是曹操生硬地拒绝了。贾诩告诉曹操,不要这么死板,咱可以假意单方面接受一部分人投降,然后挑起马超和韩遂的内部不和,使之内乱,再主动出击,一定可以事半功倍。曹操从之,最后用反间计一举击溃了马超、韩遂等关中群雄。
5、明哲保身,劝进新王
曹丕和曹植夺位之争中,贾诩更是把老狐狸的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平时置身事外,绝不掺和领导的家务事,但是曹丕找他问计时,他又一针见血地给出了“做你爹喜欢的那种人即可”的方针。其他同事纷纷站队时,他闭门不出,独来独往,划清界线,问其原因,他说自己是半路入职,不是老板的亲信,不敢妄议老板的家事,这很不礼貌。但等到老板曹操私下咨询的时候,他间接性地给出了自己的选项是曹丕,用的是刘表和袁绍这两个反面案例。这货看似什么都没说,实际上什么都说了。
所以,曹丕继位后,对贾诩是相当感恩的,封贾诩做了太尉,位列三公。而贾诩也是相当会来事的,马上变成了曹丕称帝的首批劝进者。
后来,因劝进有功,贾诩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又分食邑二百,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
223年,曹丕被江东的孙权耍得有点火冒三丈了(孙权先是主动向曹丕称臣,然后在跟诸葛亮主政的蜀汉和解后,又翻脸并称帝了),要征伐东吴。战前,曹丕礼貌性地问贾诩,说自己想一统天下,是应该先灭蜀还是先灭吴。贾诩委婉地提醒了曹丕时机未到,要先勤练内功。但曹丕没听,后面果然伐吴无功。
223年8月11日,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其子贾穆袭爵。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6、精致利已,术之极致
贾诩这一生有点什么感觉呢?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如果他是一个武将,就有点演义中赵子龙的感觉,战场厮杀一辈子,身上不带半点伤。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把他视为汉末第一聪明人。
那么,贾诩究竟是一个什么人呢?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做到了极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这种人在琢磨人性、利用人性方面,已经臻至化境,到了信手拈来、闲庭信步的境界了。
比如他忽悠氐人利用的是什么?贪婪和恐惧。一边是丰厚赎金的利益诱惑,一边是有段颎名头保证的恐怖报复,你们自己去选吧!
比如他在董卓帐下那么多年为什么一直很佛系?因为他知道有些人是听不进、分不清好赖话的,在正确的时间,针对正确的事件,向正确的人提正确的意见,才有意义。他犯不着要向董卓去急于证明什么,一边背靠大树乘凉,一边静待时机跳槽,不挺好吗?
比如他劝李傕等人反攻长安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西北军集团这个平台不能垮,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垮了,大家的再就业机会都会比较渺茫的。得骑驴找马,得先让这只还剩下半口气的驴继续喘气。反攻长安,大家才能继续留在桌面上玩,不然就集体下线了。
他投靠老乡段煨,其实是类似的权宜之计。但他一旦发现段煨对他的真诚有问题,立马就选择跳槽,因为这个时候他和段煨的利益捆绑还不深,他跳槽对彼此的伤害还不深,阻力不会很大。等到日久年深之后,只怕他想走都走不了,只能和段煨图穷匕见了。
他选择捉襟见肘的张绣又是因为什么?不是他有多爱张绣,而是张绣很爱很爱他。你不要是我的女神,我是你的男神,事情就好办多了。老板发自内心的认可就是打工人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到了张绣那里,贾诩又聪明地意识到了“锅里有碗里才有”的问题,他要帮助张绣做精做强,他的下一次跳槽才有分量。所以,他才会帮张绣谋划“先打疼曹操再投降曹操”的策略,一个人的价值和分量都是靠自己争取过来的,而不是靠老板施舍过来的。不要担心老板不接受你,等到他真正需要你的时候,你就算长得再丑,也是一个小可爱。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贾诩这一辈子其实就是在寻找那个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老板和平台,或者可以说,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日渐起势之后,贾诩的目标就基本锁定在曹操身上了。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贾诩这一系列聪明之举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贾诩自始至终是没有任何信仰立场和自主意识的。他不像荀彧和诸葛亮等人,因为要完成某种理想和情怀,而去选择一个老板,艰苦卓绝地共同把这条路走通。他想的全是“利用”两个字,用完了就丢,最后只要我的个人目标达成了就行。这种人确实很聪明,但其实也很可怕,说他是心机Boy是绝对不为过的。
比如,他对张绣就很难说是成就多一点还是利用多一点。你贾诩跟曹操是没有直接恩怨,但是张绣呢?杀子之恨摆在那里,尽管曹操会因为客观形势不得不暂时忘记这些恩怨,但是事后会不会清算呢?就算曹操真的大气,一笑泯恩怨,但是他的孩子能不能如此呢?曹丕后来不就是为了给曹昂报仇,逼死了张绣?
贾诩这种人,用一句“死道友莫死贫道”去形容他,基本上是错不了的。你们所有人都是我的棋子,与我利益不相关的人和事,我绝对能做到漠不关心、闭口不言,但与我利益相关的事情,我绝对能出手快、准、狠,把你们往死里弄。
贾诩的行为逻辑很多时候是前后矛盾的,比如他劝张绣打曹操的时候,可以把曹操说成一个啥也不是,但要劝张绣归顺曹操时,可以把曹操夸出花来。他这么做的本质目的是,让老板张绣顶在前面买单,自己躲在后面名利双收。投靠曹操后,曹操是买他情多一点,还是买张绣的情多一点?
归顺曹操之后,贾诩其实是开始全面躺平了,慢慢活成了一个老干部的模样了。少说少做少掺和,凡事多照顾领导的意思和感受,不抬杠、不党争,该给领导鼓掌的时候就使劲鼓掌,没啥重要事情的时候就争取做个纯臣。
官渡之战的关键时期,他劝曹操要坚持住,不就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吗?但你还别说,老板也是人,很多时候就是喜欢和需要这一套。
赤壁之战前,他劝曹操要稳中求胜,其实也是毫无意义的正确话。曹操会愿意徐徐图之吗?愿意徐徐图之的曹操还是我们后面看到的那个曹操吗?手握绝对优势,他跟你玩徐徐图之那一套?
渭南之战,贾诩的离间计其实也仅仅是锦上添花,因为曹操当时已经掌握了绝对主动和优势,不然马超等人也不会主动求和了。
曹丕和曹植两兄弟争夺接班权时,贾诩还是表现很高明的。像这种关系到利益路线的问题,说句实在话,像贾诩这样的人是很难做到真正置身事外的,但他知道以退为进。他用了一招“投其所好”教导了曹丕,又用了一招“点到为止”向曹操表明自己的意见,堪称对曹丕上位的神助攻。
总而言之,贾诩这个人是聪明到家了,他晚年的一系列韬光养晦,那绝对是一个打工人“大彻大悟”的体现。跟老板保持距离,免得被老板感受威胁和不适而找你麻烦;跟同事断绝不必要的联系,免得卷入党争、引火烧身;在重大问题上慎言慎行,咱现在丰衣足食的,没必要去冒任何风险。
但是,大家仔细去想一想另一个问题,这么聪明贾诩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呢?其实就是一句话,贾诩有很强的职业才干,但是没有什么职业道德。
贾诩这个人是没有什么悲悯心的,换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要怎么去理解他呢?
当他身在中低层的时候,要学会去包容和理解他,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一个人安身立命,首先是要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但是当他发展到中高层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去防范和制约他,当一个人已经生活得很优越了,还不顾他人生活,阴招迭出,只为利益,那是相当可怕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像张绣一样被人卖了。
人在底层,重在谋事;人在高处,重在谋德。请相信,一个没有信仰和情怀的人是很难干成什么大事的,因为能力到了一定的级别,担当和责任也会越大,欲戴皇冠,必受其重,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像贾诩这种时刻只关心自身利益的人,其实到了一定层级,是会慢慢死于孤独的。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非常推崇贾诩,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年轻人的经历和阅历决定了他们只能看得那么深刻和全面,而在贾诩身上,他们看到了一种快速成功的可能,很容易与之共情。
贾诩和陈平一样善使阴谋诡计、洞穿人性,这实际上是一种方式方法的极致,即“术”的极致。像格局、战略、管理等暗藏“道”的领域,他们并不一定擅长。
这篇关于干最毒的事,做最靓的仔,贾诩为何会被称为“汉末第一毒士”?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