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学习笔记:物理层过程 一

2024-05-08 15:32

本文主要是介绍LTE学习笔记:物理层过程 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终端和网络需要建立密切的信息交互,手机和网络都要进行哪些物理层的交互呢?

终端需要搜索到服务自己的网络,然后接入网络,这就涉及小区搜索过程和随机接入过程;在交互过程中,终端和网络都需将功率调节到合适的大小,以增强覆盖或抑制干扰,这就是功率控制过程;网络想找到某一个终端,以期与其建立业务连接,这就是寻呼过程;网络的自适应能力依赖于对无线环境的精确感知,测量过程为网络的自适应提供依据;终端和网络的有用信息交互,依赖于共享信道的物理层过程。


1.物理层过程

LTE中,下行物理层过程有:小区搜索过程、下行功率控制、寻呼过程、手机下行测量过程、下行共享信道物理过程。

上行物理层过程有:随机接入过程、上行功率控制、基站上行测量过程、上行共享信道物理过程。


2.小区搜索过程

无线通信制式中,终端和基站建立无线通信链路的前提是必须先进行小区搜索。

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必须进行小区搜索:一是用户开机,二是小区切换。

在LTE中,用户终端开机或小区切换时,需要和小区取得新的联系,和小区的时频保持同步,获取小区的必要信息。

小区搜索过程中,用户UE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下行同步:符号定时、帧定时、频率同步。

(2)小区的标识号(ID)获取。

(3)广播信道(BCH)的解调信息获取。

BCH信道广播的信息有:小区的传输带宽(LTE中各小区传输带宽不固定)、发射天线的配置信息(每个基站天线数目可能不一致)、循环前缀(CP)的长度(单播、多播业务CP长度不同)等。


2.1 三个信道、四个步骤

助力UE完成小区搜索过程的功臣是三个信道:

同步信道(SS、SCH)包括:主同步信道(PSS、P-SCH)和从同步信道(SSS、S-SCH);

参考信道(RS);

广播信道(BCH)。

小区的搜索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从PSS信道上获取小区的组内ID;

第二步:从SSS信道上获取小区组号,范围是0~167;协议规定了3个PSS信号,使用长度为62的频域Zadoff-Chu(ZC序列,较好的自相关特性和较低峰均比),分别对应小区组内ID;SSS信号则使用二进制M序列,有168种组合,与168个物理层小区标识组对应。所以UE把PSS和SSS接收下来后就可以确定小区标识。先获取组内顺序号,再获取小区组的顺序号。

第三步:UE接收下行参考信号(DL-RS),用来进行精确的时频同步。DL-RS是UE获取信道估计信息的指示灯。对于频率偏差、时间提前量、链路衰落情况,UE从这里了解清楚,然后在时间和频率上紧跟基站的步伐。

第四步:UE接收小区广播信息。完成前三步后UE就完成了和基站的时频同步,可以接受基站的面向小区内所有UE的广播信号。有需要就听一下,从广播信号上可以获得下行系统带宽值,天线配置,本小区的系统帧号等。

以往无线制式下行系统带宽和天线配置是定死的。在LTE中得益于OFDM、MIMO,配置是灵活的,但增加了这部分信令开销。


2.2 在合适的位置寻找合适的信息

SS信号和BCH信道是小区搜索时UE最先捕获的物理信道。因此必须保证用户在没有任何先验信息情况下能够得到这些信息。

办法就是:在时域和频域上安排固定位置。

回复上一笔记,同步信号每个帧发送两次,PSS和SSS在时域上的位置TDD和FDD不一样。FDD中,PSS、SSS分别在第0个和第5个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最后两个符号位置上。TDD中,PSS在DwPTS上,SSS在第0个子帧的第1#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上。

BCH在SS之后被用户接受,因此二者须有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τ,如图所示


每个下行帧,SS和BCH可以发送多次,SS和BCH数目也可不同,对于BCH出现的时间位置,终端需要知道,否则无法找到它。

不管小区总传输带宽多大,SCH信道和BCH信道只在小区传输带宽的中心位置传输,而且SCH、BCH总是占用相同的带宽(1.25MHz).其中有用子载波数目是64个,中间有一个直流子载波(DC)。

在小区搜索的开始,监测系统的中心带宽为1.25MHz。利用同步信道进行下行同步,获取小区标识;然后还是在这1.25Mhz中心带宽上,接收BCH相关的解调信息。UE从BCH的解调信息中获取了分配的系统带宽,然后将工作带宽偏移到指定的频带位置上,至此才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整个过程如图所示。

 

3.随机接入过程

随机接入过程主要完成用户信息在网络侧的初始注册。

通过小区搜索,用户知道了网络侧的信息;而通过随机接入,网络侧又知道了用户的必要信息。

和UMTS随机接入过程不同,LTE的随机接入过程不仅完成用户信息的初始注册,还需要完成上行时频同步(Time Advance,时间提前量,TA)与用户上行带宽资源的申请。

在LTE中,上行时频同步和重新申请上行带宽资源,都需要启动随机接入过程来完成。

大致来说启动随机接入过程的场景有以下三种:开机、UE从空闲状态到连续状态、发生切换。

根据接入时终端的同步状态不同,随机接入过程可分为同步的随机接入和非同步的随机接入。

同步的随机接入过程已经处于同步状态,没有上行同步的目的,主要的目的只是上行带宽资源的申请,而同步的随机接入过程较少使用。

主要介绍非同步的接入过程,非同步随机接入是在用户UE没有上行同步、或者失去上行同步时,需要和网络侧请求资源分配时所使用的接入过程。


3.1 Preamble结构

上行失步情况下,终端和网络侧都不知道彼此间的距离,容易导致基站的上行接收窗错位。这就要求时域采用特殊的Preamble结构(加CP)来克服可能的时间窗错位。


随机接入在接入用户数目较多时基于竞争会发生严重的冲突碰撞,降低系统容量。

一般采用基于资源预留的接入机制。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一定要选用冲突概率小、相关性较低的同步序列,做上行同步。Zadoff-Chu满足这个要求。

随机接入前导消息Preamble的位置,在时域上是可配置的,在频域上一般位于PUCCH信道的内侧,如图所示。


3.2 LTE与UMTS随机接入过程对比

对于物理层来讲,物理层的随机接入过程包含两个步骤:

发送:UE发送随机接入Preamble;

应答:eUTRAN对随机接入的响应。


UE物理层首先要从高层(传输层的RACH信道)获取随机接入的PRACH信道参数,包括:

(1)PRACH信道配置信息(时域、频域上的信道结构信息);

(2)前导Preamble格式(前导用于上行时钟对齐和UE识别符,系统规定其由Zadoff-Chu序列产生);

(3)前导发射功率;

(4)Preamble根序列及其循环位移参数(小区用来解调前导消息)。

UMTS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行)包括前导消息(Preamble)、正交消息部分(Message),如图所示

在LTE中,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只包括前导消息(Preamble),但较UMTS的前导消息内涵更加丰富一些。正文消息部分是在共享信道PUSCH上进行传输,不属于PRACH的一部分。物理层随机接入过程不包括正文消息的发送过程。

LTE基站给终端随机接入的应答,也不像UMTS中简单地回应一个AI,而是有丰富内涵的一个回应,由PDCCH(指示是否有回应)和PDSCH(指示回应的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基站通过PDSCH信道告知UE随机接入允许的内容(UL-SCH grant),这个内容需要传给UE的传输层在共享SCH信道上才能解析。随机接入响应准许(UL-SCH grant)包括:无限资源RB指派情况、调制编码信息、功率控制命令、是否请求CQI等信息。UE根据随机接入响应准许的要求,在上行PUSCH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的消息部分。

随机接入的具体过程如下:

(1)UE高层请求触发物理层随机接入过程。

高层在请求中指示Preamble index、Preamble 目标接收功率、相关的RA-RNTI(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ndentifier,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以及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情况等信息。

(2)UE决定随机接入信道的发射功率。

由于随机接入在与网络侧建立联系之前发生,因此采用开环功率控制。终端在PARCH信道发射随机接入前导消息(Preamble)时,自己根据高层指示计算一个发射功率,如下式:

发射功率=preamble的目标接收功率+路径损耗

这个发射功率小于终端最大发射功率,路径损耗为UE通过下行链路估计的值。若网络侧无反应,则UE会一直增加发射功率。

(3)UE以计算出的发射功率,选择Preamble随机序列,在指定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发射单个Preamble。

(4)在传输层设置的时间窗内,UE尝试侦测以其RA-RNTI标识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如果侦测到,把相应的下行信道PDSCH送往传输层。传输从共享信道中解析出接入允许的响应信息。之后开始在PUSCH信道上给基站传送正文消息。

(5)在规定时间内,如果没有收到响应,那么物理层反馈“NACK”给传输层,并退出随机接入过程。

 

4.功率控制过程


4.1 LTE与CDMA功率控制对比

CDMA是自干扰系统,有较明显的远近效应,依赖功率控制来克服远近效应。LTE使用OFDMA,不属于自干扰系统。

CDMA采用快速功率控制,LTE采用慢速功率控制。

CDMA系统中,每个用户的信号都会占用整个带宽,对小区内、外造成的干扰为宽带干扰。功率控制主要是小区内干扰控制。

LTE系统中,每个用户只会占用一部分系统带宽(多个子载波),而且每个用户占用的子载波数量和位置不一样。因此对小区内和小区间的干扰时是窄带干扰,频率选择性干扰。


4.2 LTE功率控制

根据功率控制执行方是否需要对方反馈控制信息,分为开环功控(无需反馈)和闭环功控(需反馈)。

 


5. 寻呼过程

寻呼,就是网络寻找某个特定UE的过程。用户被呼叫时,网络侧发起的呼叫建立过程一定包括寻呼过程。这也是UE主叫和被叫流程不一样的地方。

寻呼流程并不是一个纯粹物理层过程,也需要高层的配置和指示。


5.1 不连续接收

如果一个UE在始终不停地查看是否有自己的寻呼信息,会导致手机耗电增加。在一个寻呼过程中,多数时间UE处于睡眠状态,只在预定时间醒来监听一下是否有属于来自网络的寻呼信息。多数时间休息,少数时间监听,是一种不连续接收(DRX)技术。


5.2 LTE和WCDMA寻呼过程对比

两者寻呼过程大致相同,但实现该过程所使用的信道略有不同。

WCDMA中,UE大多数时间休息,只在预定时刻监听物理层寻呼指示信道(PICH),如图所示,这个信道类似村委会通知谁家有包裹寄到的公告栏。


UE在PICH这个公告栏上看是否有自己的包裹(是否有这个UE的寻呼信息)。一旦发现有属于自己的寻呼信息,它立刻到指定位置(S-CCPCH信道上)去寻找自己的包裹(寻呼指示信息)。

先发送一个寻呼指示,再发送一个UE的寻呼消息,可以使UE休息更长时间。因为寻呼指示的时长比寻呼信息时长小很多,且并不是每次寻呼指示里都有某一UE的通知。


LTE中,如图所示,寻呼信息指示信道是PDCCH,寻呼消息发送的得信道是PDSCH。同样地,LTE也是采用DRX技术。


UE在属于自己的特定时刻去监听PDCCH信道,如果在PDCCH信道上检测到自己的寻呼组的标识该UE则需去解读PDSCH,并将解码后的数据通过寻呼传输信道(PCH)传到MAC层。

在PCH传输块中,包含被寻呼的UE的标识。如果该UE没有在PCH上找到自己的标识,则丢弃这个信息,重新进入休眠,等待属于自己的下一个监听时刻的到来。

LTE中没有专门的PICH寻呼消息指示信道,而是和其他指示消息一样,借用PDCCH信道来传送这些指示消息。这是因为PDCCH本身传输时间很短,引入专门的PICH节省的能量有限,但却增加了复杂度。


原文:https://blog.csdn.net/jyqxerxes/article/details/79056750

这篇关于LTE学习笔记:物理层过程 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70712

相关文章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的相关资料,reduce是JavaScri... 目录1. 什么是reduce2. reduce语法2.1 语法2.2 参数说明3. reduce执行过程

redis群集简单部署过程

《redis群集简单部署过程》文章介绍了Redis,一个高性能的键值存储系统,其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和命令,它还讨论了Redis的服务器端架构、数据存储和获取、协议和命令、高可用性方案、缓存机制以及监控和... 目录Redis介绍1. 基本概念2. 服务器端3. 存储和获取数据4. 协议和命令5. 高可用性6.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本文介绍了DJL库的背景和基本功能,包括NDArray的创建、数学运算、数据获取和设置等,同时,还展示了如何使用NDArray进行数据预处理... 目录1 NDArray 的背景介绍1.1 架构2 JavaDJL使用2.1 安装DJL2.2 基本操

PLsql Oracle 下载安装图文过程详解

《PLsqlOracle下载安装图文过程详解》PL/SQLDeveloper是一款用于开发Oracle数据库的集成开发环境,可以通过官网下载安装配置,并通过配置tnsnames.ora文件及环境变... 目录一、PL/SQL Developer 简介二、PL/SQL Developer 安装及配置详解1.下

在Java中使用ModelMapper简化Shapefile属性转JavaBean实战过程

《在Java中使用ModelMapper简化Shapefile属性转JavaBean实战过程》本文介绍了在Java中使用ModelMapper库简化Shapefile属性转JavaBean的过程,对比... 目录前言一、原始的处理办法1、使用Set方法来转换2、使用构造方法转换二、基于ModelMapper

springboot启动流程过程

《springboot启动流程过程》SpringBoot简化了Spring框架的使用,通过创建`SpringApplication`对象,判断应用类型并设置初始化器和监听器,在`run`方法中,读取配... 目录springboot启动流程springboot程序启动入口1.创建SpringApplicat

本地搭建DeepSeek-R1、WebUI的完整过程及访问

《本地搭建DeepSeek-R1、WebUI的完整过程及访问》:本文主要介绍本地搭建DeepSeek-R1、WebUI的完整过程及访问的相关资料,DeepSeek-R1是一个开源的人工智能平台,主... 目录背景       搭建准备基础概念搭建过程访问对话测试总结背景       最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

Linux部署jar包过程

《Linux部署jar包过程》文章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上部署Java(jar)包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包括统一JDK版本、添加打包插件、修改数据库密码以及正确执行jar包的方法... 目录linux部署jar包1.统一jdk版本2.打包插件依赖3.修改密码4.执行jar包总结Linux部署jar包部署

SpringBoot 整合 Grizzly的过程

《SpringBoot整合Grizzly的过程》Grizzly是一个高性能的、异步的、非阻塞的HTTP服务器框架,它可以与SpringBoot一起提供比传统的Tomcat或Jet... 目录为什么选择 Grizzly?Spring Boot + Grizzly 整合的优势添加依赖自定义 Grizzly 作为

mysql-8.0.30压缩包版安装和配置MySQL环境过程

《mysql-8.0.30压缩包版安装和配置MySQL环境过程》该文章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下载、安装和配置MySQL数据库,包括下载地址、解压文件、创建和配置my.ini文件、设置环境变量... 目录压缩包安装配置下载配置环境变量下载和初始化总结压缩包安装配置下载下载地址:http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