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为什么查看社交网络对一些人来说是件「着迷又焦虑」的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为什么查看社交网络对一些人来说是件「着迷又焦虑」的事? 叶壮:心理学培训师 谢邀 @刘柯
我想,我们的着眼点不应该太集中在社交属性上,或许抽离一点更为合适,我想我们应该聚焦在个人特质上尝试分析一下。
在我最初玩知乎的时候,我在乎每一个赞和评论,当我拥有第一个超过50赞的回答的时候,我甚至都想给每一个点赞的人发一封私信说谢谢。因为我把我写的那千把字,看成了我的作品。
我现在依然很在乎我朋友圈里面的某些内容的点赞数量。如果我拍了一张照片,修了半个小时发出去,我很在乎人们点赞与评论的状态;如果我就是随手转发了一则熟人拜托我转发的招聘广告,就算我美言了几句,我也不在乎收获了多少以及怎样的回应。
我关注人们对我的作品型内容的评论、转发、赞同、感谢、赞和一切可能互动形式,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对我和我的作品的评价
,而这种评价与我自身期待的差异,将会进一步督促我去关注,甚至去焦虑。
请允许我说句不中听的话:
对于包括我在内的那些人而言,那么在乎赞与评论,本质上都是自尊水平低的表现。
《心理学原理》的作者William James是美国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最早用这样的语句定义了心理学意义上的自尊(self-esteem):自尊,是我们对自我价值的感受。
焦虑地关注社交状态下的互动,就是某种形式的追求价值。因为价值这个东西,不能光你自己觉得自己有,要别人有所表达与互动的时候,才真正表达出来。
就像皇帝们,总要有无数人对他喊万岁他才高兴。可是真正伟大的帝王,没事么空闲时间听一群人山呼万岁,总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已经足够的自尊不需要这帮太监来添柴加火。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研究自尊的Chris Murk教授,而且取得了相当有说服力的成果。他提出了自尊的两因素模型。
在Murk的研究体系里,一个人的自尊由两种东西构成,一个是对自身能力的认同,一个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如果一个人同时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也很有价值,那他就获得了比较高的自尊水平。他从多个方面都认可自己,如果他是个学者:那他既有做大学问的本事,也真正做出了大学问;如果他是个商人:那他既有赚大钱的本事,也真正赚到了大钱;如果他是个政客:那他既有当大官的本事,也真正当了大官。这个类别的人不需要别人来称赞或者表扬什么,甚至都不要别人表达,都可以维系相当好的自尊状态。因为“我就是哪哪都好”的高冷心态已经扎根在心中,不服不行。所以,真正厉害的人,鲜少花太多时间来经营私人领地性质的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在下面两种状态里。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很有价值,但是缺乏能力,就是“第一类防御性自尊”者,通俗地讲:绣花枕头。(我就偏向这类)对于“第一类防御性自尊”来说,认为自己价值足够,于是需要各种方式来增加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所以总喜欢发一些与能力有关的社交信息:我又看什么书啦,我又参加什么高大上的活动啦,我又写了篇什么文章啦,我又去哪玩啦……一类的。发布这些消息只是一些方面,只是这些人寄希望于通过在这些消息下的社交,获得更多的“能力认同”:哇原版书你也看得懂;哇你也受邀去了XXX发布会;哎呀你的文章写的真好;哎呀你一定很能赚钱才出去玩的。为了弥补心理的需求,你说会不会沉迷社交软件,如果没回复的话,会不会焦虑?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但是缺乏价值,就是“第二类防御性自尊”者,通俗地讲:觉得自己是被埋没的人才。这些人能力突出,但是总担忧自身没法创造太大价值,与成为在APP上的晒命党相比,更容易成为工作狂。因为能力上已经得到自我认同,缺的只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来证明价值。
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偏向于上面第二种或者第三种人的某一类。
还有第四类人,认为自己既没有能力,又缺乏价值,程度轻的是消极,程度重的也就成了抑郁。他们在不认为自己能干好任何事的同时,也不愿意做任何尝试或者努力,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在成年前早点介入,还是有救的。Haney和Durlak对116各研究做了元分析后发现,在提升自尊方面,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项目是中等有效的(d=0.57)。
归根结底,沉迷社交媒体,焦虑的刷刷刷的人,本质还是在偏斜的自尊状态下,自大到了自己都心虚的地步。
转载自知乎:http://www.zhihu.com/question/33044189/answer/57790009?utm_campaign=weekly231&utm_source=weekly-digest&utm_medium=email
这篇关于为什么查看社交网络对一些人来说是件「着迷又焦虑」的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