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之socket与socketserver

2024-04-30 17:08

本文主要是介绍python基础之socket与socketserver,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引入

Socket的英文原义是“孔”或“插座”,在Unix的进程通信机制中又称为‘套接字’。套接字实际上并不复杂,它是由一个ip地址以及一个端口号组成。Socket正如其英文原意那样,像一个多孔插座。一台主机犹如布满各种插座(ip地址)的房间,每个插座有很多插口(端口),通过这些插口接入电线(进程)我们可以烧水,看电视,玩电脑……  

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套接字的作用之一就是用来区分不同应用进程,当某个进程绑定了本机ip的某个端口,那么所有传送至这个ip地址上的这个端口的所有数据都会被内核送至该进程进行处理。

---python中的socket

Python 提供了两个基本的 socket 模块。

   第一个是 Socket,它提供了标准的 BSD Sockets API。

   第二个是 SocketServer, 它提供了服务器中心类,可以简化网络服务器的开发。

----socket

   先来说第一个。

我们知道,现在的应用程序大多为C/S架构,也就是分为客户端/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进程需要申请套接字,然后自己绑定在这个套接字上,并对这个套接字进行监听。当有客户端发送数据了,则接受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对客户端进行响应。

  客户端:客户端则相对简单些,客户端只需要申请一个套接字,然后通过这个套接字连接服务器端的套接字,连接建立后就可以进行后续操作了。

python编写服务器端的步骤:

  1  创建套接字

import socket
s1=socket.socket(family,type)
#family参数代表地址家族,可为AF_INET或AF_UNIX。AF_INET家族包括Internet地址,AF_UNIX家族用于同一台机器上的进程间通信。
#type参数代表套接字类型,可为SOCK_STREAM(流套接字,就是TCP套接字)和SOCK_DGRAM(数据报套接字,就是UDP套接字)。 
#默认为family=AF_INET  type=SOCK_STREM    
#返回一个整数描述符,用这个描述符来标识这个套接字

  2  绑定套接字

s1.bind( address ) 
#由AF_INET所创建的套接字,address地址必须是一个双元素元组,格式是(host,port)。host代表主机,port代表端口号。
#如果端口号正在使用、主机名不正确或端口已被保留,bind方法将引发socket.error异常。 
#例: ('192.168.1.1',9999)

  3  监听套接字

s1.listen( backlog ) 
#backlog指定最多允许多少个客户连接到服务器。它的值至少为1。收到连接请求后,这些请求需要排队,如果队列满,就拒绝请求。 

  4  等待接受连接

connection, address = s1.accept()
#调用accept方法时,socket会时入“waiting”状态,也就是处于阻塞状态。客户请求连接时,方法建立连接并返回服务器。
#accept方法返回一个含有两个元素的元组(connection,address)。
#第一个元素connection是所连接的客户端的socket对象(实际上是该对象的内存地址),服务器必须通过它与客户端通信;
#第二个元素 address是客户的Internet地址。

  5  处理阶段

connection.recv(bufsize[,flag])
#注意此处为connection
#接受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最多可以接收的数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connection.send(string[,flag])
#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即:可能未将指定内容全部发送。

  6  传输结束,关闭连接

s1.close()
#关闭套接字

python编写客户端

  1  创建socket对象

import socket
s2=socket.socket()

  2  连接至服务器端

s2.connect(address)
#连接到address处的套接字。一般,address的格式为元组(hostname,port),如果连接出错,返回socket.error错误。

  3  处理阶段

s2.recv(bufsize[,flag])
#接受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最多可以接收的数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s2.send(string[,flag])
#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即:可能未将指定内容全部发送。

  4  连接结束,关闭套接字

s2.close()

socket中还有许多方法 :

 

复制代码
socket.getaddrinfo(host, port, family=0, type=0, proto=0, flags=0) #获取要连接的对端主机地址sk.bind(address)将套接字绑定到地址。address地址的格式取决于地址族。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sk.listen(backlog)开始监听传入连接。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backlog等于5,表示内核已经接到了连接请求,但服务器还没有调用accept进行处理的连接个数最大为5,这个值不能无限大,因为要在内核中维护连接队列sk.setblocking(bool)是否阻塞(默认True),如果设置False,那么accept和recv时一旦无数据,则报错。sk.accept()接受连接并返回(conn,address),其中conn是新的套接字对象,可以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address是连接客户端的地址。接收TCP 客户的连接(阻塞式)等待连接的到来sk.connect(address)连接到address处的套接字。一般,address的格式为元组(hostname,port),如果连接出错,返回socket.error错误。sk.connect_ex(address)同上,只不过会有返回值,连接成功时返回 0 ,连接失败时候返回编码,例如:10061sk.close()关闭套接字sk.recv(bufsize[,flag])接受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最多可以接收的数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sk.recvfrom(bufsize[.flag])与recv()类似,但返回值是(data,address)。其中data是包含接收数据的字符串,address是发送数据的套接字地址。sk.send(string[,flag])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即:可能未将指定内容全部发送。sk.sendall(string[,flag])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但在返回之前会尝试发送所有数据。成功返回None,失败则抛出异常。内部通过递归调用send,将所有内容发送出去。sk.sendto(string[,flag],address)将数据发送到套接字,address是形式为(ipaddr,port)的元组,指定远程地址。返回值是发送的字节数。该函数主要用于UDP协议。sk.settimeout(timeout)设置套接字操作的超时期,timeout是一个浮点数,单位是秒。值为None表示没有超时期。一般,超时期应该在刚创建套接字时设置,因为它们可能用于连接的操作(如 client 连接最多等待5s )sk.getpeername()返回连接套接字的远程地址。返回值通常是元组(ipaddr,port)。sk.getsockname()返回套接字自己的地址。通常是一个元组(ipaddr,port)sk.fileno()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socket.sendfile(file, offset=0, count=None)发送文件 
复制代码

 

 

好了,介绍完socket现在该介绍socketserver了。

----socketserver

  虽说用Python编写简单的网络程序很方便,但复杂一点的网络程序还是用现成的框架比较 好。这样就可以专心事务逻辑,而不是套接字的各种细节。SocketServer模块简化了编写网络服务程序的任务。同时SocketServer模块也 是Python标准库中很多服务器框架的基础。

socketserver在python2中为SocketServer,在python3种取消了首字母大写,改名为socketserver。

socketserver中包含了两种类,一种为服务类(server class),一种为请求处理类(request handle class)。前者提供了许多方法:像绑定,监听,运行…… (也就是建立连接的过程) 后者则专注于如何处理用户所发送的数据(也就是事务逻辑)。

  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服务,都是先建立连接,也就是建立一个服务类的实例,然后开始处理用户请求,也就是建立一个请求处理类的实例

 

我们分析一下源码,来看一看服务类是如何与请求处理类建立联系的。

复制代码
class BaseServer:
#我们创建服务类时,需要指定(地址,端口),服务处理类。def __init__(self, server_address, RequestHandlerClass):"""Constructor.  May be extended, do not override."""self.server_address = server_addressself.RequestHandlerClass = RequestHandlerClassself.__is_shut_down = threading.Event()self.__shutdown_request = False
#…………此处省略n多代码,当我们执行server_forever方法时,里面就会调用很多服务类中的其他方法,但最终会调用finish_request方法。def finish_request(self, request, client_address):"""Finish one request by instantiating RequestHandlerClass."""self.RequestHandlerClass(request, client_address, self)
#finish_request方法中执行了self.RequestHandlerClass(request, client_address, self)。self.RequestHandlerClass是什么呢?
#self.RequestHandlerClass = RequestHandlerClass(就在__init__方法中)。所以finish_request方法本质上就是创建了一个服务处理实例。class BaseRequestHandler:def __init__(self, request, client_address, server):self.request = requestself.client_address = client_addressself.server = serverself.setup()try:self.handle()finally:self.finish()
#当我们创建服务处理类实例时,就会运行handle()方法,而handle()方法则一般是我们处理事务逻辑的代码块。
#…………此处省略n多代码
复制代码

 

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这两个类

先来看服务类:

5种类型:BaseServer,TCPServer,UnixStreamServer,UDPServer,UnixDatagramServer。

BaseServer不直接对外服务。

TCPServer针对TCP套接字流

UDPServer针对UDP数据报套接字

UnixStreamServer和UnixDatagramServer针对UNIX域套接字,不常用。

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

 

 

服务类的方法:

 View Code

这个几个服务类都是同步处理请求的:一个请求没处理完不能处理下一个请求。要想支持异步模型,可以利用多继承让server类继承ForkingMixIn 或 ThreadingMixIn mix-in classes。

ForkingMixIn利用多进程(分叉)实现异步。

ThreadingMixIn利用多线程实现异步。

 

请求处理器类:

要实现一项服务,还必须派生一个handler class请求处理类,并重写父类的handle()方法。handle方法就是用来专门是处理请求的。该模块是通过服务类和请求处理类组合来处理请求的。

SocketServer模块提供的请求处理类有BaseRequestHandler,以及它的派生类StreamRequestHandler和DatagramRequestHandler。从名字看出可以一个处理流式套接字,一个处理数据报套接字。

 

请求处理类有三种方法:

setup()

Called before the handle() method to perform any initialization actions required. The default implementation does nothing.

也就是在handle()之前被调用,主要的作用就是执行处理请求之前的初始化相关的各种工作。默认不会做任何事。(如果想要让其做一些事的话,就要程序员在自己的请求处理器中覆盖这个方法(因为一般自定义的请求处理器都要继承python中提供的BaseRequestHandler,ps:下文会提到的),然后往里面添加东西即可)

handle()

This function must do all the work required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default implementation does nothing. Several instance attributes are available to it; the request is available as self.request; the client address as self.client_address; and the server instance as self.server, in case it needs access to per-server information.

The type of self.request is different for datagram or stream services. For stream services,self.request is a socket object; for datagram services, self.request is a pair of string and socket.

handle()的工作就是做那些所有与处理请求相关的工作。默认也不会做任何事。他有数个实例参数:self.request    self.client_address   self.server

finish()

Called after the handle() method to perform any clean-up actions required. The default implementation does nothing. If setup() raises an exception, this function will not be called.

在handle()方法之后会被调用,他的作用就是执行当处理完请求后的清理工作,默认不会做任何事

 Handler源码

从源码中可以看出,BaseRequestHandler中的setup()/handle()/finish()什么内容都没有定义,而他的两个派生类StreamRequestHandler和DatagramRequestHandler则都重写了setup()/finish()。

因此当我们需要自己编写socketserver程序时,只需要合理选择StreamRequestHandler和DatagramRequestHandler之中的一个作为父类,然后自定义一个请求处理类,并在其中重写handle()方法即可。

 

用socketserver创建一个服务的步骤:

1  创建一个request handler class(请求处理类),合理选择StreamRequestHandler和DatagramRequestHandler之中的一个作为父类(当然,使用BaseRequestHandler作为父类也可),并重写它的handle()方法。

2  实例化一个server class对象,并将服务的地址和之前创建的request handler class传递给它。

3  调用server class对象的handle_request() 或 serve_forever()方法来开始处理请求。

 代码实例

 服务器端
 客户端

 

 

这篇关于python基础之socket与socketserver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49433

相关文章

Python列表去重的4种核心方法与实战指南详解

《Python列表去重的4种核心方法与实战指南详解》在Python开发中,处理列表数据时经常需要去除重复元素,本文将详细介绍4种最实用的列表去重方法,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目录方法1:集合(set)去重法(最快速)方法2:顺序遍历法(保持顺序)方法3:副本删除法(原地修改)方法4:

Python运行中频繁出现Restart提示的解决办法

《Python运行中频繁出现Restart提示的解决办法》在编程的世界里,遇到各种奇怪的问题是家常便饭,但是,当你的Python程序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Restart”提示时,这可能不仅仅是令人头疼... 目录问题描述代码示例无限循环递归调用内存泄漏解决方案1. 检查代码逻辑无限循环递归调用内存泄漏2.

Python中判断对象是否为空的方法

《Python中判断对象是否为空的方法》在Python开发中,判断对象是否为“空”是高频操作,但看似简单的需求却暗藏玄机,从None到空容器,从零值到自定义对象的“假值”状态,不同场景下的“空”需要精... 目录一、python中的“空”值体系二、精准判定方法对比三、常见误区解析四、进阶处理技巧五、性能优化

使用Python构建一个Hexo博客发布工具

《使用Python构建一个Hexo博客发布工具》虽然Hexo的命令行工具非常强大,但对于日常的博客撰写和发布过程,我总觉得缺少一个直观的图形界面来简化操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Python构建一个... 目录引言Hexo博客系统简介设计需求技术选择代码实现主框架界面设计核心功能实现1. 发布文章2. 加

python logging模块详解及其日志定时清理方式

《pythonlogging模块详解及其日志定时清理方式》:本文主要介绍pythonlogging模块详解及其日志定时清理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 目录python logging模块及日志定时清理1.创建logger对象2.logging.basicCo

Python如何自动生成环境依赖包requirements

《Python如何自动生成环境依赖包requirements》: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如何自动生成环境依赖包requirements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 目录生成当前 python 环境 安装的所有依赖包1、命令2、常见问题只生成当前 项目 的所有依赖包1、

如何将Python彻底卸载的三种方法

《如何将Python彻底卸载的三种方法》通常我们在一些软件的使用上有碰壁,第一反应就是卸载重装,所以有小伙伴就问我Python怎么卸载才能彻底卸载干净,今天这篇文章,小编就来教大家如何彻底卸载Pyth... 目录软件卸载①方法:②方法:③方法:清理相关文件夹软件卸载①方法:首先,在安装python时,下

python uv包管理小结

《pythonuv包管理小结》uv是一个高性能的Python包管理工具,它不仅能够高效地处理包管理和依赖解析,还提供了对Python版本管理的支持,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uv包管理小结,具有一... 目录安装 uv使用 uv 管理 python 版本安装指定版本的 Python查看已安装的 Python

使用Python开发一个带EPUB转换功能的Markdown编辑器

《使用Python开发一个带EPUB转换功能的Markdown编辑器》Markdown因其简单易用和强大的格式支持,成为了写作者、开发者及内容创作者的首选格式,本文将通过Python开发一个Markd... 目录应用概览代码结构与核心组件1. 初始化与布局 (__init__)2. 工具栏 (setup_t

Python中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举例详解

《Python中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举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示例来解释命名空间和作用域的概念,它详细说明了内置名称、全局名称、局部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查找顺序,文中通... 目录引入例子拆解源码运行结果如下图代码解析 python3命名空间和作用域命名空间命名空间查找顺序命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