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理】网络层IP协议 | IP报文格式 | IP地址 | 地址管理 | 路由选择

本文主要是介绍【网络原理】网络层IP协议 | IP报文格式 | IP地址 | 地址管理 | 路由选择,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网络层
    • 一、IP协议
      • 1.IP协议报文格式
      • 2.地址管理
        • IP地址不够用的解决方法:
          • 1.动态分配IP:过渡方案,目前仍广泛存在。
          • 2.NAT机制(网络地址转换)
            • 1.内网IP(局域网IP)
            • 2.外网IP(广域网IP)
          • 3.IPv6
          • 4.网段划分
          • 5.子网掩码
          • 6.特殊的IP地址
      • 3.路由选择


网络层

  • 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确定一个合适的路径

网络层主要做的事情有两方面:

  • 1.地址管理 : 指定一系列的规则,通过地址,描述出网络上一个设备的位置。
  • 2.路由选择 :网络环境是比较复杂的,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之间存在很多条不同的路径。就需要通过这种方式,筛选/规划出更合适的路径进行数据的传输。

一、IP协议

1.IP协议报文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四位版本号:4->ipv4 ; 6->ipv6 当前大规模使用的两个版本
  • 四位首部长度:IP协议的报头,也是变长的 (0~0xf 也就是0-15)在此基础上*4 = 0~ 60 个字节
  • 8位服务类型(TOS):能够让IP协议切换形态。3位已被弃用。只有4位TOS字段有效,这四个位彼此是冲突的,只有一位能设为1 ,不同的位设为1表示IP协议不同的形态。还有1位保留字段(必须设为0)。

四个状态:最小延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最小成本

  • 16位总长度(字节数):描述了IP数据包最长是多长。IP协议也存在64KB大小的限制,但是IP协议自身支持“拆包组包”功能。

  • 16位标识、3位标志位、13位片偏移:依靠这三个属性来实现“拆包组包”

    16位标识:如果一个大的IP数据包需要拆分成多个小的。拆出来的这些小包的16位标识的数值就是相同的

    13位片偏移:描述当前每个小的数据报(分片)的相对位置。片偏移越小,这个数据分片就越靠前。

    3位标志位 :有一位表示是否允许拆包,还有一位表示是否是最后一个包,剩下的一个是保留位。

  • 8位生存时间(TTL):描述了当前这个数据包,在网络上还能存活多久。TTL的单位是次数。数据包构造出来的时候,TTL会被设置成一个初始值(32、64、128…)数据报在转发的过程中,每次经过一个路由器转发,TTL就会-1。换句话说,就是描述这个数据包,能够经过多少个路由器。如果这个数据报,把TTL耗尽了都没有到达,就会被丢弃掉。

    对网络进行了兜底。如果存在一个不存在的地址,耗尽TTL后,就不会再网络上一直传递

  • 8位协议:描述的是,IP数据包的载荷部分是UDP数据包,还是TCP数据包(传输层是哪个协议)

  • 16位首部校验和:这个校验和只校验IP协议的头部,不管IP的载荷。(载荷就TCP/UDP,本身就有校验和)

  • 32位源IP地址、32位目的IP地址 (IP数据报中最关键的内容):IP地址本质上就是一个32位的整数。为了方便理解,会写作 点分十进制的方式。

2.地址管理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整数。0~2^32 ,42亿9千万。

地址理论上来说,是不应该重复的,所以这个数远远不够需求

IP地址不够用的解决方法:
1.动态分配IP:过渡方案,目前仍广泛存在。

​ 治标不治本,只是提高了IP地址的利用率,并没有增加IP地址的数目

2.NAT机制(网络地址转换)

​ 本质上,让一个IP地址,来代表一批设备。

把IP地址分成两个大类:

1.内网IP(局域网IP)

​ 如果一个地址,是以10.* 或者172.16.* ~ 172.31.* 或者 192.168.* 就是内网IP

​ 在同一个局域网之间,内网IP之间是不能重复的。

​ 在不同的局域网中,内网IP之间是可以重复的。

2.外网IP(广域网IP)

​ 剩下的IP就是外网IP,是唯一的,不能重复。

局域网使用一个外网IP,一个外网IP就代表了成千上万个设备

例如快递的地址,是公用一个快递驿站

​ 内网IP无法在广域网上使用,在经过运营商路由器时(也是一个NAT设备),就会对数据包报头的源IP地址进行替换,转换成外网IP。站在服务器的视角,看到的发送方IP就是局域网对应的外网IP。运营商路由器内部,会记录一个映射关系,记录内网IP和外网IP的转换。当报文返回后,就需要把IP再替换回去。

​ NAT设备(运营商路由器)就相当于是一个中转站,发送和接收经过时都会替换IP地址。

当服务器返回数据之后,路由器如何决定这个数据要交给哪个设备?

  • 通过端口号来进行区分,端口号不仅可以区分同一台主机的不同进程,也可以区分不同主机的不同进程。

快递驿站通过电话号,进行具体的区分

  • 如果两个设备的分配的源端口号一样,路由器也会主动把相同的端口,替换成不同的端口

当前的网络环境,就是以NAT+动态分配的方式来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情况。NAT机制最大的优势,就是“纯软件方案”。

3.IPv6

IPv6使用16个字节来表示IP地址。IP地址数量成指数增长,解决了IP不够用的问题。

IPv4是4个字节 :2^32

IPv6是16个字节:2^128 = 2^32 *2^32 * 2^32 * 2^32

4.网段划分

​ 把一个IP地址分成两个部分:

​ 网络号(标识了一个局域网)+ 主机号(标识了局域网中的一个设备)

  • 同一个局域网的设备IP,网络号必须相同,主机号必须不同。
  • 通过一个路由器连接的两个局域网,网络号不能相同
5.子网掩码
255.255.255.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子网掩码用来区分网络号

也是一个32位的整数。左侧都是1,右侧都是0。不会10交替。

被标记为1的部分,就是网络号。这里的1不一定是24个,可以根据网络环境进行配置。

6.特殊的IP地址

如果一个IP地址,主机号全0,当前这个IP就表示“网络号”,代表当前的局域网,不能划分给主机

192.168.100.0
255.255.255.0

如果一个IP地址,主机号全1,表示当前这个IP就是一个“广播地址,同样不能给主机分配

192.168.100.255
255.255.255.0

​ 之前提到,UDP天然支持广播,使用UDP socket给这个地址发送UDP数据报,此时局域网内所有的设备,都能收到这个设备。TCP则无法和这个地址建立连接。

如果一个IP地址是127开头的,这个IP就是"环回IP" (loopback)

127.0.0.1

​ 设备自己发给自己,本质上是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虚拟网卡”,关联到了这个IP上。主要的用途,进行一些测试性工作。能排除网络不通的因素,方便排查代码的问题。

3.路由选择

  • 描述了IP协议(IP数据报)转发的过程

A->B中间可能会有很多条可行的路径,具体该怎么走。

​ IP数据报转发的时候,每个路由器都是无法知道网络的“全貌”的,只知道一些局部信息(一个路由器能够知道哪些设备和它是相连的)。这就意味着,IP数据报在转发过程中,是“探索式”的过程。很难得到“最优解”,只能是“较优解”

​ 一个网络层的数据报,每到达一个路由器,都会进行“问路”。每个路由器每部都有一个数据结构叫“路由表”,根据数据报当中的目的IP,查路由表。如果查到了 ,就直接按照表给的方向(从哪个网络接口进行转发)继续准发。如果没查到,路由表里有一个“默认的表项”(下一跳地址),按照默认的表项进行转发。

点击移步博客主页,欢迎光临~

偷cyk的图

这篇关于【网络原理】网络层IP协议 | IP报文格式 | IP地址 | 地址管理 | 路由选择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49163

相关文章

如何通过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K进行Java二次开发摄像头车牌识别详解

《如何通过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K进行Java二次开发摄像头车牌识别详解》: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K进行Java二次开发摄像头车牌识别的相关资料,描述了如何使用海康威视设备网络SD... 目录前言开发流程问题和解决方案dll库加载不到的问题老旧版本sdk不兼容的问题关键实现流程总结前言作为

Ubuntu固定虚拟机ip地址的方法教程

《Ubuntu固定虚拟机ip地址的方法教程》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Ubuntu虚拟机中固定IP地址,包括检查和编辑`/etc/apt/sources.list`文件、更新网络配置文件以及使用Networ... 1、由于虚拟机网络是桥接,所以ip地址会不停地变化,接下来我们就讲述ip如何固定 2、如果apt安

SpringBoot中使用 ThreadLocal 进行多线程上下文管理及注意事项小结

《SpringBoot中使用ThreadLocal进行多线程上下文管理及注意事项小结》本文详细介绍了ThreadLocal的原理、使用场景和示例代码,并在SpringBoot中使用ThreadLo... 目录前言技术积累1.什么是 ThreadLocal2. ThreadLocal 的原理2.1 线程隔离2

Go路由注册方法详解

《Go路由注册方法详解》Go语言中,http.NewServeMux()和http.HandleFunc()是两种不同的路由注册方式,前者创建独立的ServeMux实例,适合模块化和分层路由,灵活性高... 目录Go路由注册方法1. 路由注册的方式2. 路由器的独立性3. 灵活性4. 启动服务器的方式5.

查询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的多种有效方法

《查询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的多种有效方法》作为数据库管理员或开发人员,了解如何查询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是一项重要技能,本文将介绍几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帮助你轻松... 目录使用T-SQL查询方法1:使用系统函数方法2:使用系统视图使用SQL Server Configu

使用Java实现获取客户端IP地址

《使用Java实现获取客户端IP地址》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实现获取客户端IP地址,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首先是获取 IP,直接上代码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request.Requ

MySQL中的MVCC底层原理解读

《MySQL中的MVCC底层原理解读》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中的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机制,包括版本链、ReadView以及在不同事务隔离级别下MVCC的工作原理,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演示了在可重... 目录简介ReadView版本链演示过程总结简介MVCC(Multi-Version Concurr

关于Gateway路由匹配规则解读

《关于Gateway路由匹配规则解读》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CloudGateway的路由匹配规则,包括基本概念、常用属性、实际应用以及注意事项,路由匹配规则决定了请求如何被转发到目标服务,是Ga... 目录Gateway路由匹配规则一、基本概念二、常用属性三、实际应用四、注意事项总结Gateway路由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

《Linux环境变量&&进程地址空间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环境变量、命令行参数、进程地址空间以及Linux内核进程调度队列的相关知识,环境变量是系统运行环境的参数,命令行参数用于传递给程序的参数,... 目录一、初步认识环境变量1.1常见的环境变量1.2环境变量的基本概念二、命令行参数2.1通过命令编程

C++实现获取本机MAC地址与IP地址

《C++实现获取本机MAC地址与IP地址》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C++实现获取本机MAC地址与IP地址的两种方式,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实际工作中,项目上常常需要获取本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在此使用两种方案获取1.MFC中获取IP和MAC地址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