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理】TCP协议的相关机制(确认应答、超时重传)

2024-04-27 07:28

本文主要是介绍【网络原理】TCP协议的相关机制(确认应答、超时重传),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系列文章目录

【网络通信基础】网络中的常见基本概念

【网络编程】Java网络编程中的基本概念及实现UDP、TCP客户端服务器程序(万字博文)

【网络原理】UDP协议的报文结构 及 校验和字段的错误检测机制(CRC算法、MD5算法)


文章目录

一、TCP协议的特性

TCP协议段格式

二、TCP协议的相关机制

1. 确认应答

2. 超时重传


一、TCP协议的特性

前面介绍过,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互联网中的一种有连接的、可靠的、面向字节流、全双工的传输层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在网络中可靠地传输数据。

TCP协议是以后工作中最常用到的传输层协议,也是面试最常考的协议,非常非常重要!

TCP协议段格式

TCP协议段(Segment)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301444ec6e994608a0c82b21befa385d.png

由于TCP报头最大长度是60字节,而除选项外,其余报头字段加起来一共是20字节,是固定的。这个选项部分是可选的,因此选项部分为0 ~ 40个字节。

可以看到,TCP报头是比UDP报头复杂很多的。

TCP的内部机制也是很多的,需要了解TCP的这些机制,才能理解报头的含义。

二、TCP协议的相关机制

1. 确认应答

确认应答,可以说是TCP协议用来确保可靠性,最核心的机制。

假设你给“朋友“发了一条短信:

  • 当你发出短信后,你可能会期待朋友收到并回复你,以确认他已经收到了你的短信。如果你很长时间没有收到回复,你可能会怀疑短信没有发送成功(前提是朋友一定会回复你的短信)。
  • 如果朋友此时收到短信,并给你回复了,你看到回复,就可以知道之前发的短信是一定被正确收到了。在这里,朋友的回复就相当于确认应答

再假设,你给“朋友”发了两条短信: 

  • 由于网络传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后发先至"的情况。导致朋友回复短信的时候,回复短信的顺序和发送短信的顺序是不一致的,就容易发生“答非所问”的情况。

出现后发先至的情况是,由于网络拥塞或者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引起的。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网络中存在多条路径,但是不同路径的延迟不同,导致一些数据包比其他数据包先到达目的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TCP就入了序号和确认序号。通过对数据进行编号,应答报文里就告诉发送方,我这次应答的是哪个数据。

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以字节为单位进行传输的。因此,TCP的序号和确认序号都是以字节来进行编号的。如下图:

  • 假设载荷有1000个字节,一个载荷就有1000个序号,由于序号是连续的,只需要在报头保存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即可,后续字节的序号都是很容易计算得到的。
  • 应答报文中的确认序号,是按照发送过去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1,来进行设定的。

如上图,当发送第一条数据:

  • 数据报头的序号就是1,主机B收到了1 - 1000这些字节数据后,反馈一个应答报文,应答报文中的确认序号的值就是1001

此处1001的含义,有两种理解方式:

  1. 小于1001的数据,都已经收到了.
  2. 发送方接下来要给我发的数据是从1001开始的.

确认应答中,通过应答报文来反馈给发送方,当前的数据正确收到了。应答报文,也叫 ACK 报文,ACK => acknowledge 单词的缩写。

ACK报文也就是TCP报头中六位标志位的第二位。平时该位是0,如果当前报文时应答报文,则这一位就是1.

2. 超时重传

超时重传,可以被视为是确认应答机制的一种补充。

发送方发送数据,如果一切顺利,接收方通过 ACK 标志位就可以告诉发送方,当前数据是否成功收到了。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1. 如果接收方没有及时发送 ACK 确认,2. 或者数据包丢失(丢包),发送方就无法得知数据是否已成功传输(至于为什么会丢包,这里就不细说了)。这时就需要超时重传来补充确认应答机制。

简单来说:

  • 发送方发了个数据之后,要等待接收来自接收方的ACK确认。
  • 如果等了很久,ACK还没等到,此时发送方就认为数据的传输出现丢包了。
  • 当认为丢包之后,就会把刚才的数据包再传输一次(重传)。
  • 而这个等待的过程有一个时间阈值(定时器),超过等待时间,就是(超时)。

上面的过程,我们认为没收到ACK就是丢包。实际上,超时重传的触发可能不仅是由于数据包丢失导致的,还可能是由于ACK确认丢失导致的。

不论是数据包丢了,还是ACK丢了,从发送方的角度来看,是区分不了的,都是认为ACK没收到。如下图,对比一下这两种情况:

对于ACK丢失而导致的主机B收到很多重复数据这种情况,这里涉及到的内容也很多:

  • TCP socket 在内核中存在接收缓冲区,对于发送方发来的数据,是要先放到接收缓冲区中的。而应用程序调用读方法读数据的操作,其实是读取接收缓冲区的数据。
  • 当数据到达接收缓冲区的时候,接收方首先会判定当前缓冲区是否已经有,或者有过这个数据了。
  • 如果这个数据已经存在或者存在过,TCP就会直接把重复发来的数据丢弃(去重),这样就能确保应用程序,调用读方法的时候,不会出现重复数据了。

※ 接收缓冲区,除了能进行去重之外,还能够进行排序,对收到的数据按照序号进行排序,确保上层应用程序读到的数据和发送的数据顺序是一致的

接收方如何判定这个数据是否是"重复数据"?

核心判定依据:前面谈到的数据的序号。

  1. 数据还在接收缓冲区,还没被读走。此时,拿着新收到的数据的序号,和缓冲区中所有的数据的序号对一下,看看有没有一样的。有一样的就是重复了,就把这个数据丢弃了。
  2. 数据已经不在接收缓冲区,被应用程序读走了。此时,新来的数据序号是无法从接收缓冲区查到的。但是!应用程序读取数据的时候,是按照序号的先后顺序进行读取的。例如,1-1000,1001-2000,2001-3000。一定是先读序号小的,后读序号大的数据。此时, socket api中就可以记录上次读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是多少。比如,上次读到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是3000,新收到的数据的序号是1001,而这个1001一定是之前已经读过了。这个时候同样可以把这个新的数据包判定为“重复数据”直接丢弃了。

上述这些机制,都是TCP内置的,我们在使用TCP的api的时候,不需要考虑这些。但是学习这些能够让我们了解TCP内部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写出更正确的代码。

TCP为了保证较高性能通信,此处的超时重传也不是无限重传,重传过程也是有一定的策略的。

  1. 重传次数是有上限的。如果累计到一定次数,还没有收到ACK,TCP认为网络或者对端主机出现异常,强制关闭连接。
  2. 重传的超时时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重传次数的增加,这个超时时间会动态增长。

使用上述策略1的原因:

  • 假设,一次网络通信过程中,丢包的概率是10%(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包顺利到达的概率是90%
  • 如果此时重传了一次,两次都丢包的概率只有10% * 10%,即1%;而两次至少有一次传输成功的概率,就是99%
  • 随着重传次数的增加,包能到达接收端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这个概率就非常高了。

如果继续重传,在成功概率这么高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丢包的情况,说明当前网络已经出现非常严重的故障了,再重传也意义不大了。因此,就会关闭连接。

使用上述策略2的原因:

结合策略1的分析,数据经过了重传之后还是丢包,大概率是网络出现严重问题了,在没达到重传次数上限之前,重传还是要重传的,但是可以省点力气,少传几次(降低重传频率)。

这篇关于【网络原理】TCP协议的相关机制(确认应答、超时重传)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39862

相关文章

RecastNavigation之Poly相关类

Poly分成正常的Poly 和 OffMeshPoly。 正常的Poly 又分成 原始的Poly 和 Detail化的Poly,本文介绍这两种。 Poly的边分成三种类型: 1. 正常边:有tile内部的poly与之相邻 2.border边:没有poly与之相邻 3.Portal边:与之相邻的是外部tile的poly   由firstLink索引 得到第一个连接的Poly  通

【Altium】查找PCB上未连接的网络

【更多软件使用问题请点击亿道电子官方网站】 1、文档目标: PCB设计后期检查中找出没有连接的网络 应用场景:PCB设计后期,需要检查是否所有网络都已连接布线。虽然未连接的网络会有飞线显示,但是由于布线后期整板布线密度较高,虚连,断连的网络用肉眼难以轻易发现。用DRC检查也可以找出未连接的网络,如果PCB中DRC问题较多,查找起来就不是很方便。使用PCB Filter面板来达成目的相比DRC

通信系统网络架构_2.广域网网络架构

1.概述          通俗来讲,广域网是将分布于相比局域网络更广区域的计算机设备联接起来的网络。广域网由通信子网于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可以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构建,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子网的共享。 2.网络组成          广域网属于多级网络,通常由骨干网、分布网、接入网组成。在网络规模较小时,可仅由骨干网和接入网组成

Toolbar+DrawerLayout使用详情结合网络各大神

最近也想搞下toolbar+drawerlayout的使用。结合网络上各大神的杰作,我把大部分的内容效果都完成了遍。现在记录下各个功能效果的实现以及一些细节注意点。 这图弹出两个菜单内容都是仿QQ界面的选项。左边一个是drawerlayout的弹窗。右边是toolbar的popup弹窗。 开始实现步骤详情: 1.创建toolbar布局跟drawerlayout布局 <?xml vers

探索蓝牙协议的奥秘:用ESP32实现高质量蓝牙音频传输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自1994年由爱立信公司首次提出以来,蓝牙技术已经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和改进。本文将详细介绍蓝牙协议,并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使用ESP32实现蓝牙音频传输,来展示蓝牙协议的实际应用及其优点。 蓝牙协议概述 蓝牙协议栈 蓝牙协议栈是蓝牙技术的核心,定义了蓝牙设备之间如何进行通信。蓝牙协议

Linux系统稳定性的奥秘:探究其背后的机制与哲学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世界里,Linux以其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著称,成为服务器、嵌入式系统乃至个人电脑用户的首选。那么,是什么造就了Linux如此之高的稳定性呢?本文将深入解析Linux系统稳定性的几个关键因素,揭示其背后的技术哲学与实践。 1. 开源协作的力量Linux是一个开源项目,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修改和贡献其源代码。这种开放性吸引了全球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参与到内核的维护与优化中,形成了

SQL Server中,always on服务器的相关操作

在SQL Server中,建立了always on服务,可用于数据库的同步备份,当数据库出现问题后,always on服务会自动切换主从服务器。 例如192.168.1.10为主服务器,12为从服务器,当主服务器出现问题后,always on自动将主服务器切换为12,保证数据库正常访问。 对于always on服务器有如下操作: 1、切换主从服务器:假如需要手动切换主从服务器时(如果两个服务

Spring中事务的传播机制

一、前言 首先事务传播机制解决了什么问题 Spring 事务传播机制是包含多个事务的方法在相互调用时,事务是如何在这些方法间传播的。 事务的传播级别有 7 个,支持当前事务的:REQUIRED、SUPPORTS、MANDATORY; 不支持当前事务的:REQUIRES_NEW、NOT_SUPPORTED、NEVER,以及嵌套事务 NESTED,其中 REQUIRED 是默认的事务传播级别。

【杂记-浅谈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一、DHCP概述1、定义2、作用3、报文类型 二、DHCP的工作原理三、DHCP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 一、DHCP概述 1、定义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种网络协议,主要用于在IP网络中自动分配和管理IP地址以及其他网络配置参数。 2、作用 DHCP允许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

数据库原理与安全复习笔记(未完待续)

1 概念 产生与发展:人工管理阶段 → \to → 文件系统阶段 → \to →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数据独立性高。DBMS 对数据的控制功能: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数据库技术研究领域: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发;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理论。数据模型要素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