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ET框架学习——消息系统之四,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这篇讲一下AChannel基类和其相关的派生类。AChannel类看名字应该是频道的意思,看代码是和消息内容相关的类。
-
AChannel
关于AChannel在我之前的文章里面有讲到过,大家可以看这里。 内容不是很多,主要是定义了两个事件,用于放置回调方法。还有和这两个事件相关的调用方法。以及一些其他。
-
KChannel
框架中有3个Channel,分别对应Tcp,Kcp和WebScoket三种网络协议。这里的KChannel对应的及时Kcp。这里面还有一个结构体,很简单,可以看看:看名称该是用于存放待发送的消息。
public struct WaitSendBuffer
{public byte[] Bytes;public int Length;public WaitSendBuffer(byte[] bytes, int length){this.Bytes = bytes;this.Length = length;}
}
构造参数有两个,有注释,看起来这个类是客户端与服务端都可以使用的,不过这只是猜测。在创建Channel的时候,都会默认创建一个对应的KServer对象。同时我们指定了该Channel传输数据所使用的流。同时创建了一个kcp连接,设置了kcp的一些属性。最后调用了一个Accept方法。
Accept方法,里面有一句Socket.SendTo方法,应该就是发送了一个消息,从内存流中获取字节数组内容后,将字节数组的0位置的元素替换成KcpProtocalType.ACK,这应该是一个用于识别的标注位。然后再将数组的1到4位元素替换成和KChannel组件的Id相关的一组数字,具体算法可以看一下框架的代码。这里就是将发送给服务器的消息和该类进行了捆绑。最后再将5到8位元素替换成和远程服务器地址相关的一组数字。这就相当于是在消息中加入了远程服务端的相关信息,可以用于消息验证。
public static class KcpProtocalType
{public const byte SYN = 1;public const byte ACK = 2;public const byte FIN = 3;public const byte MSG = 4;
}
第二个构造函数和第一个的区别在于,少了一个描述远程主机的参数。方法内部没有创建kcp连接,最后执行的是一个Connect的方法,该方法与Accept方法逻辑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发送的消息头部的构成,具体区别不得而知。
HandleConnnect方法内部有一段创建kcp的代码,和构造函数部分的代码基本相同。最后执行了HandleSend方法,该方法通过一个无限循环,弹出sendBuffer队列中的元素,通过kcp发送出去。
后面几个方法暂时不看了,涉及到了kcp的相关知识。
-
TChannel
“封装Socket,将回调push到主线程处理”,写在开头的注释。
看内部代码,应该是用的Socket进行通信的,里面涉及到了一个类SocketAsyncEventArgs,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这里有两个SocketAsyncEventArgs对象,负责接收和发送数据,对应于两个CircularBuffer对象。和KChannel一样,TChannel也有两个重载的构造函数。一个是接受的Socket参数,一个是接受的IPEndPoint参数。SocketAsyncEventArgs参数的Completed属性赋值了OnComplete方法,该属性用于判断收发数据是否成功。
OnComplete方法,会判断SocketAsyncEventArgs的LastOperation属性,根据类型,将不同的回调抛回到主线程调用。
switch (e.LastOperation)
{case SocketAsyncOperation.Connect:OneThreadSynchronizationContext.Instance.Post(this.OnConnectComplete, e);break;case SocketAsyncOperation.Receive:OneThreadSynchronizationContext.Instance.Post(this.OnRecvComplete, e);break;case SocketAsyncOperation.Send:OneThreadSynchronizationContext.Instance.Post(this.OnSendComplete, e);break;case SocketAsyncOperation.Disconnect: OneThreadSynchronizationContext.Instance.Post(this.OnDisconnectComplete, e);break;default:throw new Exception($"socket error: {e.LastOperation}");
}
Start方法开启Socket。会先检查Socket是否连接成功,否则会进行一次重新连接,确认连接成功后会重新执行Start方法。检查连接后,会检查接受数据,会调用StartRecv方法,看名字是开始接受数据的方法。innArgs会先设置消息内容,设置成功后。判断有没有成功收到消息,否则调用OnRecvComplete方法接受消息。这里会对Socket进行错误判断,用SocketError和BytesTransferred结合来判断当前操作是否成功能。确认无误后,设置recvBuffer的内容,调用OnRead方法读取流对象,最后在调用StartRecv方法。
Send方法,发送数据的方法。接受一个MemoryStream参数。根据Packet.SizeLength的值,对要发送的字节数组做包装。将数据都写入流后,调用了MarkNeedStartSend方法,放入待发送的缓存里面。
-
WChannel
WebSocket的相关内容也没有接触过,不过大致上和上面两个Channel的逻辑相差无几。
这篇关于ET框架学习——消息系统之四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