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LeetCode 1675. 数组的最小偏移量(堆+贪心),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给你一个由 n 个正整数组成的数组 nums 。
你可以对数组的任意元素执行任意次数的两类操作:
如果元素是 偶数 ,除以 2
例如,如果数组是 [1,2,3,4] ,那么你可以对最后一个元素执行此操作,使其变成 [1,2,3,2]
如果元素是 奇数 ,乘上 2
例如,如果数组是 [1,2,3,4] ,那么你可以对第一个元素执行此操作,使其变成 [2,2,3,4]
数组的 偏移量 是数组中任意两个元素之间的 最大差值 。
返回数组在执行某些操作之后可以拥有的 最小偏移量 。
示例 1:
输入:nums = [1,2,3,4]
输出:1
解释:你可以将数组转换为 [1,2,3,2],然后转换成 [2,2,3,2],偏移量是 3 - 2 = 1
示例 2:
输入:nums = [4,1,5,20,3]
输出:3
解释:两次操作后,你可以将数组转换为 [4,2,5,5,3],偏移量是 5 - 2 = 3
示例 3:
输入:nums = [2,10,8]
输出:3
提示:
n == nums.length
2 <= n <= 10^5
1 <= nums[i] <= 10^9
思路:
- 先将所有数变成偶数,这样所有数都只能除以二操作了。
- 所有数放入大根堆中,每次将最大的数除以二,然后算出当前最小值最大值的差值。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inimumDeviation(vector<int>& nums) {int n = nums.size();priority_queue<int>Q;int mi = 1e9,ans = 1e9;for(int i = 0;i < n;i++) {if(nums[i] & 1) nums[i] <<= 1;Q.push(nums[i]);mi = min(mi,nums[i]);}while(!Q.empty()) {int now = Q.top();Q.pop();ans = min(ans,now - mi);if(now & 1) break; //最大值改变不了了mi = min(mi,now / 2);Q.push(now / 2);}return ans;}
};
这篇关于LeetCode 1675. 数组的最小偏移量(堆+贪心)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