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言
恐惧感和不安全感
现代社会,太多的人饱受恐惧感的折磨。他们恐惧将来,恐惧失业,恐惧无力养家。这种弱点,常常助长了一种倾向: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回到家中,都倾向于零风险的生活,并逃避与他人互相依赖和合作。
面对这种问题,我们的文化通常会教导人们要独立、独立、再独立。“我要专注于‘我和我的’,我要工作,要好好工作,要通过工作获得真正的快乐。”独立是一种重要的,甚至带有决定性的价值观和成就观,而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社会中,最辉煌的成就要靠相互依赖和彼此合作才能实现,远远不是仅靠一己之力可以企及的。
“我现在就想得到”
工作中,老板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驱使员工不断出成绩。竞争是惨烈的,生存岌岌可危。今天,必须有所产出,这就是今天的现实,也代表了资本的内在需要。
谴责和抱怨
面对问题和挑战,习惯性地谴责其他所有人和事,似乎成了现在的流行病,这只能带来短暂的解脱,同时却把我们禁锢在这些问题上,找不到解决办法。如果一个人足够谦逊以至于能够接受并负起对周遭环境的责任,足够有勇气去付出创造性的努力来战胜或避开困难,你将从他身上看到不同应对方式的巨大力量。
绝望无助
当我们最后向命运低头,认为自己是环境的牺牲品,屈服于宿命论所谓的注定的厄运时,我们就丢弃了希望,抛却了理想,习惯了听天由命,选择了停滞不前。
缺乏人生平衡
尽管我们付出良多,尽量有效地利用时间,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并利用现代科技不断提高效率,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我们越来越陷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能自拔,而把健康、家庭、品德以及许多重要的事情放在了工作之后,舍本逐末。当人们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并专注、正直地对待这些事情,那么幸福和安宁将纷至沓来。
“我的定位在哪儿?”
我们的文化倡导,如想从生活中有所收获,必须“独占鳌头”。也就是说“生命是场游戏,是次比赛,是种竞争,所以,你必须要赢。”同学、同事甚至家人都被当作竞争对手——你周围的人得到的越多,留给你的就越少。当然,在表面上,我们尽力表现大度,为他人的成功喝彩,而私底下,在心灵最深处的某个角落,却为他人的成就羡慕嫉妒恨。
个人的停滞不前
人的本质是四维的——身体、头脑、心灵、精神。请比较以下两种问题解决方式(分别依据现有社会潮流和原则)的区别和效果:
有多少人在弥留之际,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工作或看电视?没有一个人希望这样。此时,人们想到的是爱人、家人和他们付出过真心的人。
七个习惯的简要定义与架构图
习惯一:积极主动(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摒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天尤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我意识、良知、想象力和独立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入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以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根本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基于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创造出一个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要更多聚焦要事,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习惯四:双赢思维(THINK WIN-WIN)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理防备,坦然交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顺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SYNERGIZE)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了解了彼此,甚至还称赞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把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基础,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0.5),不以妥协为目标(1+1=1.5),也不仅仅止于合作(1+1=2),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2)。
习惯七: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
“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生活基本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习惯七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路。对家庭而言,习惯七通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许多人在生死关头也会大彻大悟,重新审视生命中的优先次序,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人们突然接受一个新角色的时候,比如丈夫、妻子、父母、主管或领导。
如果学生不肯发问,不肯暴露自己的无知,不肯让老师知道他的真正水平,那么绝对学不到东西,也就不能有长进。而且伪装实非长久之计,总有被拆穿的一天。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梭罗曾说:“如果我们时时忙着展现自己的知识,将何从忆起成长所需的无知?”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改变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有了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改变,面向未来牺牲当下的意愿才能促进改变。但是这又是幸福的源泉,是生活的目标和规划。从这个角度而言,幸福就是我们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得到的果实。
人生本来就是高度互赖的,想要单枪匹马实现最大效能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三章 习惯一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我经常建议有意跳槽的人采取更多主动,不妨做几个关于兴趣和能力的测验,研究自己心仪行业的状况,甚至思考自己的求职单位正面临何种难题,然后以有效的表达方式,向对方证明自己能够协助他们解决问题。
“我不知道该到哪儿去做关于兴趣和能力的测验。”
“如何知道某行业或者某公司面临的难题呢?谁能帮我?”
“我不知道该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
太多人只是坐等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相助,事实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找到好工作的人往往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坐享其成。他们只要有必要就会立即行动,并且一以贯之地遵照正确的原则,确保顺利完成工作。
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孩子肯听话……”
“如果我学历更高……”
“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方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婚姻出现裂痕的时候,只顾着揭发对方的过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这种强调“错不在我”的做法本身就证明了你是个连自己都无法保护的受害者,自然更谈不上影响对方。不断的指责不但无法使人改过迁善,反而会令人恼羞成怒。
真正有效的策略是从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也就是先改进自己的缺失,努力成为模范妻子或丈夫,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我们当然也盼望对方也能感受这份苦心,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不过对方的反应如何,并非重点所在。
人的一生中,错误的选择在所难免,其后果让人悔不当初,却又无能为力,于是想象着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必会另作他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二件事。
对于已经无法挽回的错误,积极主动的人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认往日错误已属关注圈的事实,那是人力无法企及的范畴,既不能从头来过,也不能改变必然后果。
实际上伤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就仿佛被毒蛇咬后,一心忙着抓蛇只会让毒性发作更快,倒不如尽快设法排出毒液。
由此就找到了两种能够直接掌控人生的途径:一是做出承诺,并信守诺言;二是确立目标,并付诸实践。即便只是承诺一件小事,只要有勇气迈出第一步,也有助于培育内心的诚信,这表示我们有足够的自制能力、勇气和实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一次次做出承诺,一次次信守诺言,终有一天我们会克服情绪的掣肘,获得人生的尊严。
对于别人的缺点,不要一味指责。别人是否履行职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如果你一直认为问题“存在于外部”,那么请马上打住,因为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问题。
满意源自内心,那些对人性一无所知的人总是妄图通过改变外在而不是内在性情来追求幸福,结果必是徒劳无功,而本来想摆脱的痛苦却会与日俱增。
第四章 习惯二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毕竟人生旅途的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但是为时已晚,所以说忙碌的人未必出成果。
当我们了解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时,生活将会不同。头脑中要时刻牢记:每天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务之急是什么。如果通往成功的梯子一直搭错墙,那每一次行动无疑加快了失败的步伐。我们也许会很忙,也会很有效率,但是唯有心中牢记以终为始,才会成为高效能人士。
有人为了逐利,不惜将家庭及其他重要事物摆在一边,而且以为别人都认同这种做法。我认识一位可敬的父亲,准备带子女出游时,忽然接到公司要求加班的电话,但是他回绝了,因为“工作还会再来,童年却只有一次”。这一幕深深印在子女脑海里,一生难忘。
人生在世,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为人父母、妻子、丈夫、主管、职员、亲友,同时也担负不同的责任。因此,在追求完满人生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全局,就成了最大的考验。顾此失彼,在所难免;因小失大,更是司空见惯。
第五章 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彻底使你的个人生活得到改观,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彻底使你的工作局面得到改观,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独立意志: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
成功者能为失败者所不能为,纵使并非心甘情愿,但为了理想与目标,仍可以凭毅力克服心理障碍。
克服这种心理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使命,要有习惯二中所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内心要有燃烧的激情,让自己对所有其他不相关的事情大声说“不”。克服这种心理还需要有独立意志,愿意为自己所不愿为之事,能够做到在特定时刻始终坚持自己的既定价值观,不屈服于一时的冲动和欲望。这种能力会让你成为一个诚信的人,让你忠实于自己积极的第一次的创造。
别让琐事牵着鼻子走
武大94年博士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看到成长计划表后,值得借鉴
付诸实践
第三个习惯重在身体力行。就仿佛程序设计员设计出程序后,计算机必须加以执行。
顺从别人的意愿,完成他人眼中的要务,或无牵无挂地享受既不紧张又不重要的活动,岂不轻松愉快?至于执行自己依理性原则设计出的程序,则或多或少考验着自制力,此时就得靠诚心正意的修养功夫,坚定意志。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先安排妥当的行事表,必要时仍须有所变更。只要把握原则,任何调整都可以心安理得。
对人不可讲效率,对事才可如此。对人应讲效用,即某一行为是否有效。
为人父母者,尤其是母亲,常耗费所有的时间照顾小孩,以致一事无成,倍感挫折。但挫折多来自有所期望,而这期望反映的却是社会价值观,不是个人的价值观。若想要克服因社会价值观而产生的内疚感,可以依靠习惯二——以终为始。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
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这使别人对我更加信赖,必要时能发挥相当的作用,甚至犯了错也可用这笔储蓄来弥补。有了信赖,即使拙于言辞,也不致开罪于人,因为对方不会误解你的用意。所以信赖可带来轻松、坦诚且有效的沟通。
反之,粗鲁、轻蔑、威逼与失信等等,会减少情感账户的余额,到最后甚至透支,人际关系就得拉警报了。
第七章 习惯四 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非此即彼,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
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这六个模式分别是:
利人利己(双赢) ● 两败俱伤(输/输)
损人利己(赢/输) ● 独善其身(赢)
舍己为人(输/赢) ● 好聚好散(无交易)
第八章 习惯五 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会联系我们自己的经历,因此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有四种“自传式回应”(Autobiographical Response)的倾向: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其实你现在就可以练习习惯五。下次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抛开自己的经验,尽力真正了解对方。就算他们不愿意向你吐露自己的问题,你也要感同身受。你可以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受到的伤害,并做出回应——“你今天心情不好”。也许他们会沉默,但是没有关系,你已经表达了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不要太过心急,要有耐心,要尊重对方。在你能够感同身受之前,人们一般不会主动向你吐露心声。你要一直关注他们的行为,并表示理解。你应该睿智、敏感而又头脑清楚,并能够抛开个人经历。
第九章 习惯六 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第十章 习惯七 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炼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
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面小镜子,反映出身边人的想法、判断和模式,每个人都从镜中获知自己在周围人眼中的形象,而社会之镜是由周围人的舆论、认知和思维决定的。作为相互依赖关系的一分子,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即自己是社会的大镜子的一部分。
要实现这个良性循环,就必须学习、坚持、实践,并沿着螺旋式上升的路线不断提高实践的层次。如果以为做到一项就已足够,那完全是在自欺欺人。为了不断进步,我们必须学习、坚持、实践——再学习、再坚持、再实践……
第十一章 再论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生活不会是井然有序的。不管我们怎样努力想让生活有条有理,意外总会发生:恋爱、死亡、受伤、祸从口出。
(一)若觉得快要失去理智了,那该怎么办
吸口氧气
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有助于减轻身体对压力的反应。把你的舌头抵在牙齿后面、口腔的顶部,用鼻子深深吸一口气,让胸腔充满空气直到腹部鼓起就像婴儿一样。然后慢慢通过鼻子或口腔呼出空气。这样至少做三次。它能让你放松并平静下来。
前瞻性的内省
首先要跳出原有困扰,向自己提问:“好吧,一个月以后我还会那么在意这件事吗?一年以后呢?”若你觉得即将失去理智,先确定一下这背后的起因是否合理,如果你突然发觉引起巨大压力的原因其实很荒谬,不妨一笑置之。
选择你的回应
选择合适和建设性的情绪:愤怒、勇敢、幽默、同情、悲伤或其他。只要你仍能控制自己,仍能勉强应付局面,那任何情绪都没关系。
(二)一个自我提升计划
低调开始:计划开始时列一些你很想去做的活动。绝不要一上来就想学什么深奥艰深的理论哲学!找一些确实吸引你的事情。不久就能有不错的起步!
◆ 坚持不懈:任何活动,如果你已经参与过而且感觉有效,那就继续做下去。没必要重新再搞什么新玩艺。
◆ 不要着急:尝试各种想法和试验,直到你找到正确的、对你有效的活动组合。别忘了,你可以把为不同目的而设计的活动结合起来,可以一石二鸟!
◆ 别让自己精疲力竭:如果你的各种更新活动填满了每天的日程,那你会变得劳累不堪,而不是活力四射。对自己宽容些,这不是能快速搞定的事,不是“急就章”的事。
◆ 不断调整:很少有什么计划能永久有效。时代在前进,你的兴趣和能力也在变化。必须不断调整你的计划,更新计划中的活动。
◆ 要自觉:你的爱好、厌恶以及个人风格都有助于规划各种活动,使你在恢复和更新上的潜力充分释放。
(三)你自己的小避难所
你的家是个避难所吗?或只是个烦人的地方,不断提醒你地毯又要吸尘了,等等?下面是几件你可以做的小事,以便把家变成你愿意栖身的小窝。
◆ 不妨偶尔在新鲜花卉上挥霍一次。新鲜花卉能让你的家焕然一新,而且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即使是花瓶中的一束雏菊也能带来恬静和安详。
◆ 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它能改变你的情绪,有助于你放松、休整和更新。
◆ 准备一个清理箱。把家里杂乱无章的东西暂时放入清理箱,以后再清理。清洁的房间让你的环境变得恬静安宁。
◆ 尝试一下精油按摩。摆上有香味的蜡烛、香袋,用精油或喷雾给自己的手做一次按摩吧,这很容易。芬芳的气味能减轻痛苦,让人的情绪平静下来。
◆ 植物的有利作用。室内培育植物,有助于保持或恢复皮肤的水分,降低血压,减少室内的灰尘和化学物质。而且看上去也嫩绿水灵,多么喜人呀。
(四)内心恢复更新的五个步骤
◆ 回忆。置身于过去的年代和经历,是对于已经忘却的渴望、朴素的奇思怪想和过去的梦想的记忆。再次捕获这些记忆并设法让它们变成现实。
◆ 创造。有时我们害怕表达自己的意思,害怕泄漏一些让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被人感知的证据。来一点创造,哪怕只是一些蜡笔画。
◆ 着迷。我们拥有的往往是我们有意拥有的。我们身边必然有一些现在也仍然乐于看到、享受的事物。也许是落日、花园或者是一段喜爱的乐曲。不妨让自己着迷于这些目前仍拥有的礼物。
◆ 需求。如果你从未感到过口渴的不适,你的身体会彻底干枯。应当像对待口渴一样尊重你的内心需求。内心需求是什么?你想要什么?感到口渴就喝水吧。设法寻找某个办法来满足这种需求。然后倾听内心的下一个需求。满足内心需求是给你的灵魂增加营养。
◆ 渴望。就像忽略内心需求一样,我们也经常忽略内心的渴望。渴望比需求更加迫切。如果你渴望休息,那就休息。如果你渴望大笑,那就无故大笑一番。如果你渴望关爱,那就培育内心的关爱。
(五)简化生活的四个易行的方法
◆ 每天安排一些空闲时间。在上床睡觉之前写点日记或洗个澡。要承认,什么事也不做也没什么,甚至是重要的一环。
◆ 订个计划结清信用卡。是的,你能做到。丢下所有的信用卡,除了两张,一张用于业务,一张用于个人生活。只要可能,离家时只带两张卡。
◆ 每周一个晚上关上电视机。你会对自己忽然多出来的时间感到吃惊。关上电视机甚至可能变成你的一个习惯!
◆ 别做电话的奴隶。锁上你的电话。如果是重要的事,对方会留言的。如果接到征求意见的电话,请他们把你的名字从他们公司的通讯录中删去。
(六)开始按七个习惯生活
如果你希望在这瞬息万变、起伏不定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蓬勃向上,你必须在生活中经历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要避免平庸、停滞和自满,需要强大的积极性、愿景和自律,而且只有当你愿意付出必要的努力达成个人的成功之后,才可能做到。
要开始七个习惯,请考虑下列步骤:
◆ 学会安静、沉思和在沉默中生活。仔细考虑使命宣言和独特的人类天赋。你还必须从小事开始,这样你就不会许诺过多而力有不及。
◆ 不断磨刀,每天花时间在四个方面让自己休整更新: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作为自我更新过程的一部分,每天一早,向自己提出下列问题,然后回想自己的使命宣言:你赞成什么,你在生活中的目标是什么。
今天我想做些什么事?
今天我将怎样关怀我所爱的人?
今天我将怎样应付挑战?
◆ 在关键的人际关系情感账户中存款,向与你关系密切的人追加存款。家庭中的成功与和谐要高于其他一切。
◆ 花更多的时间于第二象限(重要而不紧急)的事务。判断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并为之努力。对于位于第二象限之外的事务要敢于拒绝,必要时要授权他人,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确定自己的使命宣言是完整无缺的。努力开发家庭的使命宣言。
◆ 负起责任为自己的家庭做出各种判断。然后,按自己的优先顺序安排计划并付诸实践。
◆ 定期复习七个习惯,并向他人讲授。例如向家庭成员和工作同事讲授。
◆ 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要有耐心。必须明白,为了让这些习惯和原则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必须付出必要的努力,真诚地实践七个习惯,而不是知而不行。
这篇关于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