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图解 | 机器学习最常见的30个基本概念

2024-04-13 22:18

本文主要是介绍手绘图解 | 机器学习最常见的30个基本概念,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来源:大数据DT

本文约3300字,建议阅读9分钟

本文主要介绍机器学习基础知识,包括名词解释(约30个)、基础模型的算法原理及具体的建模过程。

标签:机器学习

01 空间表征

在学习深奥的机器学习理论之前,首先来介绍一些机器学习中最基本的概念。

  • 特征(Feature):一个具体事物的属性描述,由属性向量表示。第j个记录xj的属性向量可以表示为:xj=(xj(1),xj(2),…,xj(i),…,xj(n)), j=1,2,…,N, xj∈X。

    其中每个xj(i)为一个特征维度上的取值。

  • 标记(Label):又称样本标签,用于描述事物某个特性的事项。

  • 标记值:标记的取值。在二分类问题中,取值通常为0和1。

  • 标记空间(输出空间):所有标记的集合,记为Y。

  • 样例(Sample):又称样本。拥有了对应标记的记录,由(记录,标记)对表示。例如,第j个样例可以表示为:(xj,yj), j=1,2,…,N, xj∈X,yj∈Y

假设空间F通常是由一个参数向量决定的函数族:

F={f|Y=fw(X),w∈Rn}

其中,参数向量w取值于n维向量空间Rn,称为参数空间。假设空间F也可定义为条件概率的集合(概率模型):

F={P|P(Y|X)}

其中,X是定义在输入空间X上的随机变量,Y是定义在输出空间Y上的随机变量。

上述公式理解起来可能较为抽象,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理解相关概念。

首先,在建立模型前,一定会有一个由多个样例组成的样本集,比如:

(用户A,{年龄:29,身高:185,年收入:70,婚姻状况:未婚,状态:逾期})

(用户B,{年龄:24,身高:167,年收入:31,婚姻状况:已婚,状态:未逾期})

(用户C,{年龄:46,身高:177,年收入:50,婚姻状况:离异,状态:未逾期})

其中每一个用户及其属性对称为一个样本(或观测)。这样的一系列用户及其自身的属性构成了样本集,其中用户“A”“B”“C”构成了样本空间,“特征年龄”“身高”“年收入”“婚姻状况”构成了特征空间

此外还有一个空间叫作参数空间,即由组成预测函数的参数的所有取值所组成的空间。“状态”这个字段则代表着样本的标签,也就是需要模型来判别的结果。

这个例子中特征空间有4个取值:年龄、身高、年收入、婚姻状况。这4个取值就代表着特征空间中的4个维度,或者说这个特征空间的维度是4。在良好的假设条件下,模型期望每个特征之间互不干扰,然而在实际情况下,通常每个特征之间都有可能存在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将其中两个维度(年龄和身高)画出来。当处于低龄时(即0~8岁),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身高的取值随着年龄增长也在不断地变大,如图3-1所示。

▲图3-1 变量相关性示例

婚姻状况这个特征可能取值为{未婚、已婚、离异},那么这3个取值就限制住了特征空间在婚姻状况这个维度上的取值。

如果数据中只有{未婚、离异}这2种取值的样本,则称这个数据集不能完整表征它所在的样本空间,即在它的某一特征维度上,有一些值没有被观测到,不能很好地观察到这个维度特征的真实分布。

通过已观察的样本点,只能表征出阴影部分的空间,如图3-2所示。

▲图3-2 空间表征示例

02 模型学习

模型的训练(又叫学习或者拟合),是指通过将数据传入模型,从而使模型学习到数据的潜在规律(如数据的分布)的过程。而建立模型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从数据分布中抽象出一个决策函数

决策函数(非概率模型)的定义为从输入空间X到输出空间Y的映射f:X→Y。

假设空间F定义为决策函数的集合,其形式如下:

F={f|Y=f(X)}

其中,X是定义在输入空间X上的变量,X∈X;Y是定义在输出空间Y上的变量。

当想要预测的是离散值时,比如一个人是男或是女,或者一个用户还钱与否,这样的任务称为分类(Classification)。与之相对应的,如果想预测一个人的年龄是多少岁,或者一个用户具体会在未来的哪一天还款,这样的任务称为回归(Regression)。

当一个任务只有两个取值时称之为二分类任务。评分卡模型就是一种典型的二分类任务,即预测一个用户是否会产生逾期。而当任务涉及多个类别的时候,称之为多分类任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做欺诈检测时预测一个用户是否进行欺诈,这看似是一个二分类任务(预测是否欺诈),但其实用户的欺诈手段各不相同,每一个欺诈方法都是一个单独的类别,因此它本质上是一个多分类任务

从数据是否带有标签的角度来看,又可以将模型划分成三大类: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SL)、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SSL)和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UL)。

  • 监督学习是指在一个申请评分卡建模中,已经明确知道样本集中每个用户的标签,即随便取一个人出来,都可以知道他的逾期状态。

  • 无监督学习是指在建模时,完全没有当前样本集的任何标签信息,即完全不知道哪些人是逾期的。

  • 半监督学习介于两者之间,对于当前的样本集,知道其中一部分样本的标签,另一部分则不知道其是否已逾期。

通常情况下,模型的效果排序如下:

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利用标签信息,这样得到的模型效果会更好。但是很多时候,是否能拥有标签并不是由个体决定的。例如,很多平台是没有欺诈用户的标签的,此时训练一个监督模型就很困难,而半监督及无监督学习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03 模型评价

对于模型学习的结果,主要关心两件事:欠拟合(underfit)和过拟合(overfit)。

欠拟合是指模型拟合程度不高,数据距离拟合曲线较远,或指模型没有很好地捕捉到数据特征,不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换言之,模型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掌握它该掌握的知识,模型学习的偏差较大。

过拟合是指为了得到一致假设而使假设变得过度严格,即模型学习得太过详细,把一些个例的特点作为共性,使得模型的泛化能力较低。

图3-3很好地解释了过拟合与欠拟合的含义,a图表示欠拟合,b图表示一个良好的拟合,c图则表示过拟合。通俗理解,过拟合就是模型学得过于细致,欠拟合就是学得过于粗糙。

▲图3-3 拟合优度

模型结构越复杂,通常越倾向于过拟合。而样本量越大,数据分布得到越充分的曝光,模型越不容易过拟合。为了更好地表示过拟合和欠拟合,通常建模的时候会将样本集划分为训练集(Train)和测试集(Test)。

训练集就是用来带入模型训练的集合,而测试集主要是待模型训练好之后,对模型做测试,以检验模型的效果。一般认为,训练集上表现好但在测试集上表现不好的模型,有过拟合的风险;而模型在训练集上效果明显差于测试集,则有欠拟合的风险。

在训练一个模型的时候,我们不只希望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表现足够好,还希望模型在其他数据集上的表现也很好。训练集上的表现与测试集上的表现的差值称为泛化误差,而泛化误差由3部分组成:偏差(bias)、方差(variance)、噪声(noise)。

  • 偏差度量了模型的期望预测与真实结果的偏离程度,也就是模型本身的拟合能力;

  • 方差度量了同样大小的训练集的变动所导致的学习能力的变化,也就是数据扰动所造成的影响;

  • 噪声则刻画了问题本身的拟合难度。

图3-4所示为训练程度与误差的关系。

▲图3-4 训练程度与误差

通常离线模型训练完成后,在最终模型上线前,会将测试集和训练集整合,重新对模型的系数做拟合,进而得到最终的模型。这是因为人为数据集越大,对样本空间的表征可能越充分。某些曝光不充分的特征值所对应的标签分布,在数据量增加时,可能有更高的曝光率。比如之前例子中的数据集如下所示:

(用户A,{年龄:29,身高:185,年收入:70,婚姻状况:未婚,状态:逾期})

(用户B,{年龄:24,身高:167,年收入:31,婚姻状况:已婚,状态:未逾期})

(用户C,{年龄:46,身高:177,年收入:50,婚姻状况:离异,状态:未逾期})

如果训练集中婚姻状况有一个值没有取到,只存在于测试集中,那么将测试集和训练集合并得到最终模型时,对未来的用户进行预测时偏差就会更小。

然而部分模型,如极端梯度提升机(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需要利用测试样本集实现训练过程的提前停止,因此需要额外选择部分样本不参与训练,比如从原始训练集中选择少部分样本作为提前停止的依据。

关于作者:

梅子行,资深风控技术专家、AI技术专家和算法专家,历任多家知名金融科技公司的算法研究员、数据挖掘工程师。师承Experian、Discover等企业的资深风控专家,擅长深度学习、复杂网络、迁移学习、异常检测等非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热衷于数据挖掘以及算法的跨领域优化实践。

毛鑫宇,资深品牌视觉设计师、插画设计师。曾任职国内知名文旅公司品牌设计师,设计打造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及品牌设计案例。

编辑:黄继彦

这篇关于手绘图解 | 机器学习最常见的30个基本概念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01364

相关文章

C++初始化数组的几种常见方法(简单易懂)

《C++初始化数组的几种常见方法(简单易懂)》本文介绍了C++中数组的初始化方法,包括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初始化,以及用new动态初始化数组,在C++11及以上版本中,还提供了使用std::array... 目录1、初始化一维数组1.1、使用列表初始化(推荐方式)1.2、初始化部分列表1.3、使用std::

SQL 中多表查询的常见连接方式详解

《SQL中多表查询的常见连接方式详解》本文介绍SQL中多表查询的常见连接方式,包括内连接(INNERJOIN)、左连接(LEFTJOIN)、右连接(RIGHTJOIN)、全外连接(FULLOUTER... 目录一、连接类型图表(ASCII 形式)二、前置代码(创建示例表)三、连接方式代码示例1. 内连接(I

Python安装时常见报错以及解决方案

《Python安装时常见报错以及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介绍在安装Python、配置环境变量、使用pip以及运行Python脚本时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案,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安装 python 时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一)安装包下载失败(二)权限不足二、配置环境变量时常见报错及

TP-Link PDDNS服将于务6月30日正式停运:用户需转向第三方DDNS服务

《TP-LinkPDDNS服将于务6月30日正式停运:用户需转向第三方DDNS服务》近期,路由器制造巨头普联(TP-Link)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了一系列重要变动,上个月,公司发出了一则通知,明确要求所... 路由器厂商普联(TP-Link)上个月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用户必须完成实名认证后才能继续使用普联提供的 D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本文介绍了DJL库的背景和基本功能,包括NDArray的创建、数学运算、数据获取和设置等,同时,还展示了如何使用NDArray进行数据预处理... 目录1 NDArray 的背景介绍1.1 架构2 JavaDJL使用2.1 安装DJL2.2 基本操

Go语言利用泛型封装常见的Map操作

《Go语言利用泛型封装常见的Map操作》Go语言在1.18版本中引入了泛型,这是Go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灵活性,本文将通过泛型实现封装常见的Map操作,感... 目录什么是泛型泛型解决了什么问题Go泛型基于泛型的常见Map操作代码合集总结什么是泛型泛型是一种编程范式,允

C#多线程编程中导致死锁的常见陷阱和避免方法

《C#多线程编程中导致死锁的常见陷阱和避免方法》在C#多线程编程中,死锁(Deadlock)是一种常见的、令人头疼的错误,死锁通常发生在多个线程试图获取多个资源的锁时,导致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最终形... 目录引言1. 什么是死锁?死锁的典型条件:2. 导致死锁的常见原因2.1 锁的顺序问题错误示例:不同

Python调用另一个py文件并传递参数常见的方法及其应用场景

《Python调用另一个py文件并传递参数常见的方法及其应用场景》:本文主要介绍在Python中调用另一个py文件并传递参数的几种常见方法,包括使用import语句、exec函数、subproce... 目录前言1. 使用import语句1.1 基本用法1.2 导入特定函数1.3 处理文件路径2. 使用ex

Spring常见错误之Web嵌套对象校验失效解决办法

《Spring常见错误之Web嵌套对象校验失效解决办法》:本文主要介绍Spring常见错误之Web嵌套对象校验失效解决的相关资料,通过在Phone对象上添加@Valid注解,问题得以解决,需要的朋... 目录问题复现案例解析问题修正总结  问题复现当开发一个学籍管理系统时,我们会提供了一个 API 接口去

龙蜥操作系统Anolis OS-23.x安装配置图解教程(保姆级)

《龙蜥操作系统AnolisOS-23.x安装配置图解教程(保姆级)》:本文主要介绍了安装和配置AnolisOS23.2系统,包括分区、软件选择、设置root密码、网络配置、主机名设置和禁用SELinux的步骤,详细内容请阅读本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AnolisOS‌是由阿里云推出的开源操作系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