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nuxt3使用记录一:框架摸索,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之前直接用的Vue3,后面为了seo,了解到Vue3用SSR渲染很复杂,甚至衍生了出nuxt3这个框架,这个框架在github已经有50K star了,也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框架了,不过我感觉国内的资料也不多,看来国内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依然很慢,大厂估计都自研了,小公司就用老方法PHP啥的。
学习nuxt3最详细的资料也就是官方文档,不过,说实话也很不详细。我研究了几天,说难其实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因为整个框架按约定的自动配置的东西非常多,不了解的话,不知道框架的运作机制,都不知道哪些文件该放哪里。
下面根据实践经验,记录一些觉得官方文档没详细介绍,又不那么好理解的东西
nuxt3 的SSR渲染原理
与Vue3传统渲染对比
Vue3的原始渲染,是单文件组件,渲染的结果是一个html加一个js和css文件等,服务器通过nginx等代理,让客户端可以获取到这个html文件(就跟获取个普通文件是一样的),浏览器访问html,从而再次加载js和其他静态文件,完全由客户端去解析js文件。所以服务器不需要nodeJS环境
优势劣势就不去对比了,网上很多,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搜索引擎是不会爬取js里面的内容的,所以非常不利于seo。所以需要用到SSR渲染
SSR也就是能把Vue的页面,在服务器端就给渲染成静态的html页面,它是有网页的内容的,所以搜索引擎的爬虫能够直接获取到里面的内容,从而提高了seo,这里的服务器就需要有nodeJS环境去解析js文件从而渲染页面
nuxt3渲染机制(个人理解,可能有误)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页面的有些数据是由后端动态提供的,所以在渲染页面前,需要先从后端获取数据。nuxt3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在客户端和后端之间,还设置了一层server端:
客户端<——>server<——>后端
所以,在官方文档里,看到http请求方式大多是await的同步请求,和之前用axios的异步差异很大,以前都是要在.then()里面去处理后端的数据,否则客户端界面会卡死。而官方文档就描述的很不详细,其实它用await userfetch()向后端发起请求,那些场景都是在server端渲染页面时去做的,并不是客户端直接发起的请求,server把从后端获取的数据直接渲染成静态页面,再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无需再次渲染,直接就展示页面。所以你看官方文档的代码老是await 。在真实业务上的客户端发起的http请求,还是要用promise进行异步请求。关于客户端的http请求,我也做了封装,感兴趣可以看看。
nuxt3框架一些不好理解的点
第三方组件引入
常见的就是引入UI组件,成熟的UI组件,应该都会适配NUXT3的,都会特别说明在NUXT3中如何引入,如何按需自动加载,自动导入等。如果没有官方适配的UI组件,建议换一个。
但是有时非用不可,也是可以的,就按照普通Vue3的引入方式,比如vite自动导入的(你说官方文档连vite的自动导入配置都没说明的,建议马上换一个),就在nuxt.config.ts
的vite
下进行配置:
import AutoImport from "unplugin-auto-import/vite";
import Components from "unplugin-vue-components/vite";
import { NaiveUiResolver } from "unplugin-vue-components/resolvers";
export default defineNuxtConfig({.........其他配置// 下面是我引入naiveUI 的配置vite: {plugins: [AutoImport({imports: [{"naive-ui": [],},],}),Components({resolvers: [NaiveUiResolver()],}),],},
});
对,就照着原来的配置方法配置就好(除非官方有专门的nuxt配置说明),不过,有可能那些自动导入,按需导入的功能会失效。
路由
nuxt3的路由也是基于Vue-route封装的,所以从老项目迁移的时候,还能不换路由方式,但是它又做了封装,比如<router-view >
就没用了,你得用<NuxtPage />
来代替,关键它不如<router-view >
自由,在嵌套路由上,nuxt限制很多。
nuxt3使用文件路由,根目录下的pages
目录下的所有.vue文件都会根据文件名和目录名自动生成路由。这样可以省略路由配置,但是却加了很多限制,特别是嵌套路由。
比如我的页面是由顶部导航栏+左侧导航栏+中间区域组成,之前我用个layout组件分区域,然后<router-view >
来切换中间区域的内容即可。但是不能直接用<NuxtPage />
来实现。你必须按照他的嵌套路由规则,来实现嵌套路由,才能实现上面的这种布局。
而nuxt3中,像这种布局需求,需要用到layout组件来实现,如果你只有一种布局,建议直接卸载app.vue 上,这里的内容全局应用,也就意味着顶部导航栏始终存在于所有页面中。至于多种布局的,我还没研究,建议看官方文档琢磨下。
总之,nuxt3的路由很死板。刚用很不习惯。不过倒是省了一些代码
路由中间件
路由中间件也有固定的实现模板,先在根目录新建文件夹middleware
这个文件夹的,然后新建一个route.global.ts
文件,带global后缀的文件,意味着它全局应用,所有路由都会调用。然后其中的方法:
export default defineNuxtRouteMiddleware((to, from) => {if (to.path === "/") {return navigateTo("/home/about");}
});
对,这个方法的名称也是固定的,这里的所有几乎都是固定的,也就是框架的约定,你只要这么写,他就会自动加载了。再复杂的中间件我也没去研究了。
状态管理(简单理解为全局变量)
nuxt3框架提供了自带的状态管理模块useState(),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像下面这样定义一个全局变量:const counter = useState<number>('counter', () =>1)
不过我建议在composables
目录下新建一个ts文件来定义和初始化这些全局变量,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在初始化前被调用,并且目录里的全局变量也会自动加载,所有地方直接使用,无需手动导入:
例如我在composables
目录下新建一个locale.ts文件:
export const useCounter = () => {return useState<number>("counter", () => 1);
};
然后,你就可以在其他.vue和 .ts文件中引用该全局变量(无需手动导入useCounter):
let counter=useCounter().value
或者,你可以直接全局修改它的值:
useCounter().value++ // 任意地方进行全局修改
使用还是很简单的。所以,我放弃引入pinia了,因为我就是简简单单的定义一些全局变量,nuxt3自带的这个更好用。
静态项目构建
nuxt3默认生成的框架就自带了两种构建命令:
"dev": "nuxt dev", // 开发环境直接运行"build": "nuxt build", // 混合渲染构建"generate": "nuxt generate", // 纯静态构建
nuxt3总体来说支持三种构建方式:
- 默认的混合渲染构建,对应的也就是SSR,不过它支持自定义配置,哪些页面静态构建,哪些还是走传统的SPA,我没深究,但是确实支持对每个页面的构建方式指定,对应的命令是:
nuxt build
- 第二种是传统vue3的SPA构建,需要在
nuxt.config.ts
中配置ssr:false
。这样就进行SPA构建,不过这种方式的话,建议直接使用vue3传统项目框架来整,然后执行nuxt build
- 第三种就是SSG构建,就是纯静态页面,这种构建最有利于seo,且无需server端渲染,是对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最友好的方式,缺点就是页面是纯静态的,无法根据数据动态生成。对应的命令是:
nuxt generate
我第一次构建挺顺利的,说明这个框架挺成熟的,就只遇到一个地方报错,我原先在pages
目录下创建了个.ts文件,用来写一些通用的方法,这个文件在SSG构建时是不行的,也就是说pages
目录下不允许有.ts文件。所以我就把这个文件挪到composables
目录下去,就可以了。构建出来的页面也没啥问题,都挺好的。整体大小比SPA方式更小。
这篇关于nuxt3使用记录一:框架摸索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