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珠玑】第十四章 堆(排序,优先级队列)

2024-04-05 01:48

本文主要是介绍【编程珠玑】第十四章 堆(排序,优先级队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堆

       1)堆:任何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孩子的值的完全二叉树为小根堆

                    任何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孩子的值的完全二叉树为大根堆

      为了方便使用完全二叉树的性质,数组从下标1开始。

            这样:leftChild = 2*i ;  

                       rightChild = 2*i + 1 ;  

                       parent = i/2 ; 

                       null   i < 1  or  i > n


       2)堆算法分析

            堆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堆序的平均性能较接近于最坏性能。

       由于建初始堆所需的比较次数较多,所以堆排序不适宜于记录数较少的文件。
       堆排序是就地排序,辅助空间为O(1)

            堆排序是不稳定的

  

       3)堆实现

            【特别注意】堆不一定是完全二叉树但是一般采用完全二叉树,主要是利于存储和运算。堆排序作用在数组上

                                  

             初始建立堆:

                        给一个数组,将数组看做完全二叉树。

                        从最后一个非叶结点(length/2,下标从1开始),直到第一个结点a[1],向上调整建立堆。

             排序和堆调整

                        将第一个值a[1] 跟最后一个值交换,然后对 a[1] 调整堆(此时数组长度调整为length-1)


            【注意】这里初始建堆,只考虑已经有n个元素,向下调整建堆就可以搞定。

                           但是对于insert(t)怎么办? 采用向上调整堆的策略。详细见下文优先队列。

       4)源码

#include"stdio.h"
inline void swap(int &a,int &b)
{
int temp=a;
a=b;
b=temp;
}
void HeapAdjust(int array[],int i,int nLength)//自顶向下调整堆
{
int nChild;
int nTemp;//赋值为待调整的 节点
for(nTemp=array[i];2*i<nLength;i=nChild)//2*i<nLength说明还有左孩子
{
nChild=2*i;//左孩子  
/*一共两个子节点的话得到 较大的一个*/		   
if(nChild<nLength-1&&array[nChild+1]>array[nChild])//nChild<nLength-1 判断到头没有
++nChild;
/*如果较大子节点大于父节点  将子节点 调整到父节点*/
if(nTemp<array[nChild])
array[i]=array[nChild];
else
break;//这个地方不加 会出错  第一个会输出第二个 
array[nChild]=nTemp;//子节点 等于父节点 (不执行break)
} 
}
void HeapSort(int a[],int length)
{
/*初建堆 */
for(int i=length/2;i>0;--i)//从最后一个 非叶子节点调整 (这里的  i是下标) 
HeapAdjust(a,i,length);
for(int i=length;i>1;--i)
{
swap(a[1],a[i]);	/*第一个最大元素跟最后一个交换*/
HeapAdjust(a,1,i);//调整堆 (注意 length=i  由于堆是逐渐变小的)
}
}
int main()
{
int a[10]={0,1,2,5,3,8,4,7,6};
HeapSort(a,8);
for(int i=1;i<9;i++)
printf("%d\n",a[i]);
return 0;
}


二,优先队列

        1)优先队列是0个或多个元素的集合,每个元素都有一个优先权或值,对优先队列执行的操作有1) 查找; 2) 插入一个新元素; 3) 删除.

              在最小优先队列(min priorityq u e u e)中,查找操作用来搜索优先权最小的元素,删除操作用来删除该元素;

              对于最大优先队列(max priority queue),查找操作用来搜索优先权最大的元素,删除操作用来删除该元素.

              优先权队列中的元素可以有相同的优先权,查找与删除操作可根据任意优先权进行.

            

        2)优先队列实现

              初始化一个数组,向空数组依次插入元素,每插入一个元素向上调整一次堆。

              删除元素,将第一个元素跟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并向下调整堆

   

        3)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class T>
class priqueue {
private:
int	n, maxsize;
T	*x;
void swap(int &i, int &j)//根据坐标交换数组元素的值
{	T t = i; i = j; j = t; }
public:
priqueue(int m)//初始化数组
{	maxsize = m;
x = new T[maxsize+1];
n = 0;
}
void insert(T t)
{	int i, p;
x[++n] = t; //插入的元素放到最后
for (i = n; i > 1 && x[p=i/2] > x[i]; i = p)    
swap(x[p], x[i]);
}
T extractmin()//向下调整堆
{	           
int i, c;
T t = x[1];
x[1] = x[n--];
for (i = 1; (c=2*i) <= n; i = c) {
if (c+1<=n && x[c+1]<x[c])
c++;
if (x[i] <= x[c])
break;
swap(x[c], x[i]);
}
return t;
}
void print(int n)
{
for (int i = 1; i < n; i++) //输出堆
cout << x[i] << " ";
}
};
template<class T>
void pqsort(T v[], int n)//先初始化一个数组,然后插入建立一个堆
{	priqueue<T> pq(n); 
int i;
for (i = 0; i < n; i++)
pq.insert(v[i]);
cout<<"输出排序后的堆:";
pq.print(n);
}
int main()
{	const int	n = 10;
int	i, v[n];
/*以下是通过向上调整堆 建立一个10个元素的堆*/
for (i = 0; i < n; i++)
v[i] = n-i;      
pqsort(v, n);
cout<<"\n执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输入0代表删除最小值,输入其他代表插入)"<<endl;
priqueue<int> pq(100);
int count=0;
while (cin >> i)
if (i == 0)
{
if(count)
cout <<"删除的最小元素为:"<<pq.extractmin() << "\n";
else
cout<<"请先插入元素"<<endl;
}
else
{
pq.insert(i);
count++;
}
return 0;
}


三,习题

       1)为了提高向上调整堆的速度,在x[0] 放置哨兵=当前插入的元素。省去了每次都判断  i>1

             向上调整堆结束:x[p] <= x[i]  

 

void insert(T t) //向上调整堆
{	int i, p;
x[++n] = t; //插入的元素放到最后
x[0]=t;
for (i = n;  x[p=i/2] > x[i]; i = p)    
swap(x[p], x[i]);
}

        4)a.构造哈夫曼树时候,需要选取当前数组的两个最小值,删除两个最小值,并将计算之和插入原来数组。

                 采用堆,初建堆,两次调用选取最小值的函数。计算之和之后,调用插入堆并调整堆


             b.如果将较小浮点数和较大浮点数相加可能造成丢失精度。所以每次取最小的两个相加。然后将和插入数组集合。最后剩下一个就是所有浮点数的和


             c.典型的topK


             d.将所有小文件 要插入的当前值组成一个堆。

                 取堆最小值,插入排序数组。调整堆。然后插入该小文件下一个元素(无后继则不操作)


        5)剩余容量组成堆,权值升序插入堆


        6)求指教(没看懂)


        7)求指教(没看懂)



这篇关于【编程珠玑】第十四章 堆(排序,优先级队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77365

相关文章

Mybatis 传参与排序模糊查询功能实现

《Mybatis传参与排序模糊查询功能实现》:本文主要介绍Mybatis传参与排序模糊查询功能实现,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目录一、#{ }和${ }传参的区别二、排序三、like查询四、数据库连接池五、mysql 开发企业规范一、#{ }和${ }传参的

揭秘Python Socket网络编程的7种硬核用法

《揭秘PythonSocket网络编程的7种硬核用法》Socket不仅能做聊天室,还能干一大堆硬核操作,这篇文章就带大家看看Python网络编程的7种超实用玩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 目录1.端口扫描器:探测开放端口2.简易 HTTP 服务器:10 秒搭个网页3.局域网游戏:多人联机对战4.

Java并发编程必备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入解析

《Java并发编程必备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入解析》本文我们深入探索了Java中的Synchronized关键字,包括其互斥性和可重入性的特性,文章详细介绍了Synchronized的三种... 目录一、前言二、Synchronized关键字2.1 Synchronized的特性1. 互斥2.

Python异步编程中asyncio.gather的并发控制详解

《Python异步编程中asyncio.gather的并发控制详解》在Python异步编程生态中,asyncio.gather是并发任务调度的核心工具,本文将通过实际场景和代码示例,展示如何结合信号量... 目录一、asyncio.gather的原始行为解析二、信号量控制法:给并发装上"节流阀"三、进阶控制

C++快速排序超详细讲解

《C++快速排序超详细讲解》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通过分治法将数组划分为两部分,递归排序,直到整个数组有序,通过代码解析和示例,详细解释了快速排序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快速排序原理二、快速排序标准代码三、代码解析四、使用while循环的快速排序1.代码代码1.由快

Spring Boot整合消息队列RabbitMQ的实现示例

《SpringBoot整合消息队列RabbitMQ的实现示例》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整合消息队列RabbitMQ的实现示例,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 目录RabbitMQ 简介与安装1. RabbitMQ 简介2. RabbitMQ 安装Spring

如何通过Python实现一个消息队列

《如何通过Python实现一个消息队列》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消息队列,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如何通过 python 实现消息队列如何把 http 请求放在队列中执行1. 使用 queue.Queue 和 reque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本文介绍了Spring中多种排序机制,包括Ordered接口、PriorityOrdered接口、@Order注解和@Priority注解,提供了详细示例... 目录一、Spring 排序的需求场景二、Spring 中的排序机制1、Ordered 接口2、Pri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文章介绍了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阻塞状态和挂起状态,并详细解释了Linux下进程的具体状态及其管理,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进程的优先级、查看和修改进... 目录一、操作系统的进程状态1.1运行状态1.2阻塞状态1.3挂起二、linux下具体的状态三、进程的

C#多线程编程中导致死锁的常见陷阱和避免方法

《C#多线程编程中导致死锁的常见陷阱和避免方法》在C#多线程编程中,死锁(Deadlock)是一种常见的、令人头疼的错误,死锁通常发生在多个线程试图获取多个资源的锁时,导致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最终形... 目录引言1. 什么是死锁?死锁的典型条件:2. 导致死锁的常见原因2.1 锁的顺序问题错误示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