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日志——redo log和bin log的刷盘时机详解

2024-03-31 06:52

本文主要是介绍MySQL日志——redo log和bin log的刷盘时机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大致的刷盘时机,然后配合两阶段提交和组提交来看

redo log的刷盘时机

  1. MySQL 正常关闭时;
  2. 当 redo log buffer 中记录的写入量大于 redo log buffer内存空间的一半时,会触发落盘;
    PS:为什么这里要到一半就要刷了,因为redo log buffer是一个环状的内存结构,会被反复利用
  3. InnoDB 的后台线程每隔 1 秒,将 redo log buffer 持久化到磁盘。
  4. 由系统参数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参数控制。

其中,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参数控制,可取的值有:0、1、2,默认值为 1,这三个值分别代表的策略如下:
1、当设置该参数为 0 时,表示每次事务提交时将 redo log 留在 redo log buffer 中 ,该模式下在事务提交时不会主动触发写入磁盘的操作。
2、当设置该参数为 1 时,表示每次事务提交时,都将缓存在 redo log buffer 里的 redo log 直接持久化到磁盘,这样可以保证 MySQL 异常重启之后数据不会丢失。
3、当设置该参数为 2时,表示每次事务提交时,都只是缓存在 redo log buffer 里的 redo log 写到 redo log 文件,这并不意味着写入到了磁盘,而是写到了操作系统的Page Cache。

参数为1的时候会主动持久化到磁盘,但是0和2不会,那么这两个什么时候持久化到磁盘呢?

InnoDB 的后台线程每隔 1 秒:
(1)针对参数 0 :会把缓存在 redo log buffer 中的 redo log ,通过调用 write() 写到操作系统的 Page Cache,然后调用 fsync() 持久化到磁盘。所以参数为 0 的策略,MySQL 进程的崩溃会导致上一秒钟所有事务数据的丢失;
(2)针对参数 2 :调用 fsync,将缓存在操作系统中 Page Cache 里的 redo log 持久化到磁盘。所以参数为 2 的策略,较取值为 0 情况下更安全,因为 MySQL 进程的崩溃并不会丢失数据,只有在操作系统崩溃或者系统断电的情况下,上一秒钟所有事务数据才可能丢失。

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变量来查看这个参数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
+--------------------------------+-------+
1 row in set (0.00 sec)

好了,redo log介绍完了,接着我们来介绍bin log的刷盘时机。

bin log的刷盘时机

每个线程有自己 binlog cache,最终会都写到同一个 binlog 文件。

binlog的刷盘过程:
(1) write,指的就是指把日志写入到 binlog 文件,但是并没有把数据持久化到磁盘,因为数据还缓存在文件系统的 page cache 里,write 的写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因为不涉及磁盘 I/O。
(2)fsync,才是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的操作,这里就会涉及磁盘 I/O,所以频繁的 fsync 会导致磁盘的 I/O 升高。

那么什么时候刷盘呢?
通过sync_binlog 参数来控制数据库的 binlog 刷到磁盘上的频率:

1、sync_binlog = 0 的时候,表示每次提交事务都只 write,不 fsync,后续交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
2、sync_binlog = 1 的时候,表示每次提交事务都会 write,然后马上执行 fsync;
3、sync_binlog= N (N>1) 的时候,表示每次提交事务都 write,但累积 N 个事务后才 fsync。

我们通过命令行来查看参数: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ync_binlog%';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ync_binlog   | 1     |
+---------------+-------+
1 row in set (0.00 sec)

两次提交、组提交、双参数配合实现了两个日志的同步

有了前面两个刷盘时机,为什么还要有两次提交,因为我们需要保证redo log和bin log的一致性
两阶段提交的过程是如何的?
具体的取决于我们的参数,参数一共有四个分别如下所示: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ync_binlog%';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ync_binlog   | 1     |
+---------------+-------+
1 row in set (0.00 sec)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
+--------------------------------+-------+
1 row in set (0.00 sec)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binlog_group%';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binlog_group_commit_sync_delay          | 1000000 |
| binlog_group_commit_sync_no_delay_count | 10      |
+-----------------------------------------+---------+
2 rows in set (0.00 sec)

其中,我们看到了两个新参数,他们是组提交参数:

1、 binlog_group_commit_sync_delay= N,表示在等待 N 微妙后,直接调用 fsync,将处于文件系统中 page cache 中的 binlog 刷盘,也就是将binlog 文件持久化到磁盘。表中值为1000000 (即1e6),就是1s。
2、 binlog_group_commit_sync_no_delay_count = N,表示如果队列中的事务数达到 N个,就忽视binlog_group_commit_sync_delay 的设置,直接调用 fsync,将处于文件系统中 page cache中的 binlog 刷盘。

不同的参数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1、我们先来看最经典的双1配置
此刻事务提交时需要花费1.00 sec,因为binlog_group_commit_sync_delay设置的是1s,binlog_group_commit_sync_no_delay_count和binlog_group_commit_sync_delay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2、在双1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把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改了呢?
每次redo log都没有刷盘,我们默认就成功了。

3、在双1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把sync_binlog改了呢?
此时事务提交只需要0.00sec,可以判定提交的瞬间未刷盘,但是提交成功了。因为sync_binlog=N,在后续的1~N-1的事务,commit都是很快,第N个事务commit所消耗的时间是1s左右。也就是在第N次时候,进行了刷盘。
这时候有人疑惑了,那么我的组提交参数有啥用?
我们来看结论:
开启两个并行的窗口,这两个窗口同时commit提交,并设置binlog_group_commit_sync_no_delay_count =2,我们发现刷盘了。 也就是说组提交在事务并行的时候才有效果。为什么要在并行事务的时候才有效果?

原来,早期的 MySQL 版本中,通过使用 prepare_commit_mutex 锁来保证事务提交的顺序,在一个事务获取到锁时才能进入
prepare 阶段,一直到 commit 阶段结束才能释放锁,下个事务才可以继续进行 prepare 操作。
通过加锁虽然完美地解决了顺序一致性的问题,但在并发量较大的时候,就会导致对锁的争用,性能不佳。

所以sync_binlog和组提交之间是相互配合而不是冲突矛盾的关系,在事务并发时组提交生效,而在没有并发时候,syc_binlog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好了,关于日志刷盘的内容就到这了。

这篇关于MySQL日志——redo log和bin log的刷盘时机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63692

相关文章

C#数据结构之字符串(string)详解

《C#数据结构之字符串(string)详解》:本文主要介绍C#数据结构之字符串(string),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转义字符序列字符串的创建字符串的声明null字符串与空字符串重复单字符字符串的构造字符串的属性和常用方法属性常用方法总结摘

MyBatis 动态 SQL 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

《MyBatis动态SQL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本文通过详细的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介绍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标签来优化MyBatis配置,提升开发效率,确保SQL的高效执行和安全性,感... 目录动态SQL详解一、动态SQL的核心概念1.1 什么是动态SQL?1.2 动态SQL的优点1.3 动态S

Mysql表的简单操作(基本技能)

《Mysql表的简单操作(基本技能)》在数据库中,表的操作主要包括表的创建、查看、修改、删除等,了解如何操作这些表是数据库管理和开发的基本技能,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表的简单操作,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 目录3.1 创建表 3.2 查看表结构3.3 修改表3.4 实践案例:修改表在数据库中,表的操作主要

Java中StopWatch的使用示例详解

《Java中StopWatch的使用示例详解》stopWatch是org.springframework.util包下的一个工具类,使用它可直观的输出代码执行耗时,以及执行时间百分比,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目录stopWatch 是org.springframework.util 包下的一个工具类,使用它

Java进行文件格式校验的方案详解

《Java进行文件格式校验的方案详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中进行文件格式校验的相关方案,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一、背景异常现象原因排查用户的无心之过二、解决方案Magandroidic Number判断主流检测库对比Tika的使用区分zip

Java实现时间与字符串互相转换详解

《Java实现时间与字符串互相转换详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中实现时间与字符串互相转换的相关方法,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一、日期格式化为字符串(一)使用预定义格式(二)自定义格式二、字符串解析为日期(一)解析ISO格式字符串(二)解析自定义

SpringBoot日志配置SLF4J和Logback的方法实现

《SpringBoot日志配置SLF4J和Logback的方法实现》日志记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日志配置SLF4J和Logback的方法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 目录一、前言二、案例一:初识日志三、案例二:使用Lombok输出日志四、案例三:配置Logback一

springboot security快速使用示例详解

《springbootsecurity快速使用示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security快速使用示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 目录创www.chinasem.cn建spring boot项目生成脚手架配置依赖接口示例代码项目结构启用s

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原理与应用详解

《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原理与应用详解》在编程中,让程序暂停执行特定时间是常见需求,当需要引入不确定性时,随机休眠就成为关键技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Python中随机休眠技术的具体实现与应用吧... 目录引言一、实现原理与基础方法1.1 核心函数解析1.2 基础实现模板1.3 整数版实现二、典型应用场景2

一文详解SpringBoot响应压缩功能的配置与优化

《一文详解SpringBoot响应压缩功能的配置与优化》SpringBoot的响应压缩功能基于智能协商机制,需同时满足很多条件,本文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响应压缩功能的配置与优化,需... 目录一、核心工作机制1.1 自动协商触发条件1.2 压缩处理流程二、配置方案详解2.1 基础YA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