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式RAG 与 LangGraph的实践

2024-03-27 23:52
文章标签 实践 自省 rag langgraph

本文主要是介绍自省式RAG 与 LangGraph的实践,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自省式 RAG

对实现 RAG 的步骤进行逻辑分析:比如,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进行检索(基于问题和索引的构成)、何时改写问题以提升检索效率,或者何时抛弃无关的检索结果并重新检索。因此提出了自省式 RAG,自省式 RAG 利用大型语言模型自我校正检索质量不佳或生成内容不够优质的问题。

基础 RAG 流程,实质上是种链式过程:大型语言模型根据检索到的文档来决定生成的内容。有些 RAG 运作模式采用的是路由机制,大型语言模型会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检索器。但是自省式 RAG 通常需要某种反馈机制,比如重新生成问题或重新检索文档。这时候,状态机制作为第三种认知架构,因其能够支持循环操作而非常适用:状态机可定义一系列步骤(例如检索、评估文档、改写问题)并设置它们的转换逻辑;比如,如果我们检索到的文档无关,我们可以重新改写问题再进行检索。

图片

利用认知架构实施 RAG 的示意图

利用 LangGraph 实现自省式 RAG

LangGraph,简单的大型语言模型状态机实现工具。这为设计各种不同的RAG 流程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并支持在 RAG 中进行所谓“流程工程”,即在具体的决策点(如:评估文档)和循环(比如:重新检索)中进行特定操作。

图片

状态机让我们得以设计出更复杂的 RAG "流"

为了展现 LangGraph 的灵活性,我们利用它来实现了两篇引人入胜、前沿的自省式 RAG 论文,CRAG 和 Self-RAG 中提出的思想。

纠正式 RAG (CRAG)

纠正式 RAG(CRAG)在其论文中提出了以下鲜明的理念:

  • 引入轻量级检索评估工具,用以对查询返回的文档进行整体质量评估,并为每项文档打分。

  • 当检索的结果不明确或与用户的查询不够相关时,启用基于网络的文档检索来补充上下文

  • 执行知识细化:把检索的文档分成“知识条”,对每条进行评分,过滤出无关的内容。

图片

在描述流程时,我们对一些步骤进行了简化和调整:

  • 如果发现任意一个检索的文档不相关,我们将通过网络搜索来补充检索内容。

  • 改写查询语句,以便于网络搜索能提供更优的结果。

  • 对于二选一的决策节点,我们用 Pydantic 来确定输出模型,并作为每一次执行大型语言模型的调用过程中运行的 OpenAI 工具函数。

图片

CRAG 流程的 LangGraph 实施示意图

自 RAG

自 RAG 是一个与之相望的解决方案,论文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 RAG 理念。框架中训练大型语言模型生成自我反思的提示符号,用以控制 RAG 流程的各个阶段。下面是提示符号的一览:

  • Retrieve 符号决定是否需要根据 x(问题) 或 x(问题)y(回答) 检索 D 数据块。可能的输出结果有 yes, no, continue

  • ISREL 符号针对 x 问题,判断数据块 D 是否相关。输入为 (x(问题),d(数据块))。结果为 relevant(相关), irrelevant(不相关)

  1. ISSUP 符号判断 D 中每个数据块生成的答复是否与之相关。输入包括 xdy。这个标记也是验证 d 是否支持 y(生成) 中的所有需要证实的陈述。可输出 fully supported(完全支持), partially supported(部分支持), no support(不支持)

  2. ISUSE 符号评估 D 中每个数据块生成的答复是否对 x 有用。输入 xy 对于 d 在 D 里。输出是 {5, 4, 3, 2, 1}

论文中的下表为上述信息提供了进一步细节:

图片

Self-RAG 中采用的四种提示符号

以下简图帮助我们理解信息流的运转机制:

图片

Self-RAG 使用的流程简图

可以在 LangGraph 中对其进行实现:

  • 如上文所述,我们对每个检索到的文档进行评分。如果发现任何文档相关,我们就进行下一步的生成工作。如果全部文档都不相关,那我们就会改写查询来提出一个更加精确的问题,然后重新进行检索。这一环节可以很容易地结合上述 CRAG 所述的网络搜索补充节点。

  • 论文中会针对每一个数据块进行生成,并进行双重评估。但在我们的实现中,只从所有相关文档生成一次内容。然后,我们根据文档检查这次生成的内容(例如,以保护免受错误印象的影响)并根据答案进行评估。这减少了调用大型语言模型的次数,提高了响应速度,并允许在生成答案时综合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图片

LangGraph 实现 Self-RAG 流程示意图

这里展示的示例轨迹强调了主动 RAG 的自我纠正能力。查询的问题是 解释不同类型代理记忆是如何工作的?在此示例中,所有四个文档都被认为相关,对照文档检查生成答案的环节顺利通过,但生成的答案未被认定完全有用。

之后,如这里所示,循环重新开始,问题稍微改写为:不同类型代理记忆的运作方式如何?此时,四份文档中有一份因为无关而被筛选出去。之后的生成答案成功通过了所有检查:

不同类型的代理记忆包含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感官记忆能够保留短暂的感觉信息。短期记忆则被用于实时学习和构建提示。而长期记忆则让代理人可以在很长的时间里保存和回忆信息,并常常依赖外部的向量存储来实现。

整体流程轨迹清晰可见,可以容易地进行审核。

结语

自省机制可以显著提升 RAG 的功能,允许改正检索和生成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本文展示了如何利用 LangGraph 进行“流程工程化”地实施自反式 RAG。我们还提供了实施两篇引人注目的论文 —— Self-RAG 和 CRAG 中的理念的详细指导。

这篇关于自省式RAG 与 LangGraph的实践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53823

相关文章

Spring Boot统一异常拦截实践指南(最新推荐)

《SpringBoot统一异常拦截实践指南(最新推荐)》本文介绍了SpringBoot中统一异常处理的重要性及实现方案,包括使用`@ControllerAdvice`和`@ExceptionHand... 目录Spring Boot统一异常拦截实践指南一、为什么需要统一异常处理二、核心实现方案1. 基础组件

SpringBoot项目中Maven剔除无用Jar引用的最佳实践

《SpringBoot项目中Maven剔除无用Jar引用的最佳实践》在SpringBoot项目开发中,Maven是最常用的构建工具之一,通过Maven,我们可以轻松地管理项目所需的依赖,而,... 目录1、引言2、Maven 依赖管理的基础概念2.1 什么是 Maven 依赖2.2 Maven 的依赖传递机

Oracle查询优化之高效实现仅查询前10条记录的方法与实践

《Oracle查询优化之高效实现仅查询前10条记录的方法与实践》:本文主要介绍Oracle查询优化之高效实现仅查询前10条记录的相关资料,包括使用ROWNUM、ROW_NUMBER()函数、FET... 目录1. 使用 ROWNUM 查询2. 使用 ROW_NUMBER() 函数3. 使用 FETCH FI

在C#中获取端口号与系统信息的高效实践

《在C#中获取端口号与系统信息的高效实践》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尤其是系统管理、运维、监控和性能优化等场景中,了解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状态至关重要,C#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API来帮助开... 目录引言1. 获取端口号信息1.1 获取活动的 TCP 和 UDP 连接说明:应用场景:2. 获取硬

Java内存泄漏问题的排查、优化与最佳实践

《Java内存泄漏问题的排查、优化与最佳实践》在Java开发中,内存泄漏是一个常见且令人头疼的问题,内存泄漏指的是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已经不再使用的对象没有被及时释放,从而导致内存占用不断增加,最终... 目录引言1. 什么是内存泄漏?常见的内存泄漏情况2. 如何排查 Java 中的内存泄漏?2.1 使用 J

Linux中Curl参数详解实践应用

《Linux中Curl参数详解实践应用》在现代网络开发和运维工作中,curl命令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是一个利用URL语法在命令行下工作的文件传输工具,支持多种协议,如HTTP、HTTPS、FTP等... 目录引言一、基础请求参数1. -X 或 --request2. -d 或 --data3. -H 或

Docker集成CI/CD的项目实践

《Docker集成CI/CD的项目实践》本文主要介绍了Docker集成CI/CD的项目实践,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 目录一、引言1.1 什么是 CI/CD?1.2 docker 在 CI/CD 中的作用二、Docke

基于MySQL Binlog的Elasticsearch数据同步实践

一、为什么要做 随着马蜂窝的逐渐发展,我们的业务数据越来越多,单纯使用 MySQL 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数据查询需求,例如对于商品、订单等数据的多维度检索。 使用 Elasticsearch 存储业务数据可以很好的解决我们业务中的搜索需求。而数据进行异构存储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数据同步的问题。 二、现有方法及问题 对于数据同步,我们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建立数据中间表。把需要检索的业务数据,统一放到一张M

系统架构师考试学习笔记第三篇——架构设计高级知识(20)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章知识考点:         第20课时主要学习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本课时知识点会涉及案例分析题(25分),而在历年考试中,案例题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并不多,虽在综合知识选择题目中经常考查,但分值也不高。本课时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按照以往的出题规律,通信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点多来源于教材内的基础网络设备、网络架构和教材外最新时事热点技术。本课时知识

Prometheus与Grafana在DevOps中的应用与最佳实践

Prometheus 与 Grafana 在 DevOps 中的应用与最佳实践 随着 DevOps 文化和实践的普及,监控和可视化工具已成为 DevOps 工具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Prometheus 和 Grafana 是其中最受欢迎的开源监控解决方案之一,它们的结合能够为系统和应用程序提供全面的监控、告警和可视化展示。本篇文章将详细探讨 Prometheus 和 Grafana 在 De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