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模型之Lenet

2024-03-23 06:48
文章标签 模型 经典 lenet

本文主要是介绍经典模型之Lenet,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经典模型之Lenet

模型背景

1985年,Rumelhart和Hinton等人提出了后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算法[1](也有说1986年的,指的是他们另一篇paper:Learningrepresentations by back-propagating errors),使得神经网络的训练变得简单可行,这篇文章在GoogleScholar上的引用次数达到了19000多次,目前还是比Cortes和Vapnic的Support-Vector Networks稍落后一点,不过以Deep Learning最近的发展劲头来看,超越指日可待。

​ 几年后,LeCun利用BP算法来训练多层神经网络用于识别手写邮政编码,这个工作就是CNN的开山之作,如图2所示,多处用到了5*5的卷积核,但在这篇文章中LeCun只是说把5*5的相邻区域作为感受野,并未提及卷积或卷积神经网络。

容易看出,Lenet网络结构由1个数据层、3个卷积层、2个池化层、2个全连接层和、1个SoftmaxLoss层和1个输出层组成。

solver.prototxt

# The train/test net protocol buffer definition
net: "examples/mnist/lenet_train_test.prototxt"
# test_iter specifies how many forward passes the test should carry out.
# In the case of MNIST, we have test batch size 100 and 100 test iterations,
# covering the full 10,000 testing images.
test_iter: 100
# Carry out testing every 500 training iterations.
test_interval: 500
# The base learning rate, momentum and the weight decay of the network.
base_lr: 0.01
momentum: 0.9
weight_decay: 0.0005
# The learning rate policy
lr_policy: "inv"
gamma: 0.0001
power: 0.75
# Display every 100 iterations
display: 100
# The maximum number of iterations
max_iter: 10000
# snapshot intermediate results
snapshot: 5000
snapshot_prefix: "examples/mnist/lenet"
# solver mode: CPU or GPU
solver_mode: CPU
~                     

参数说明

  • net

训练/测试网络结构

  • test_iter

表示测试的次数;比如,你的test阶段的batchsize=100,而你的测试数据为10000张图片,则你的测试次数为10000/100=100次;即,你的test_iter=100;

  • test_interval

表示你的网络训练多少次才进行一次训练

  • base_lr

表示基础学习率,在参数梯度下降优化的过程中,学习率会有所调整,而调整的策略就可通过lr_policy这个参数进行设置;

  • momentum

表示上一次梯度更新的权重

  • weight_decay

表示权重衰减,用于防止过拟合

  • lr_policy

–>fixed:保持base_lr不变;

–>step: 如果设置为step,则还需要设置一个stepsize, 返回 base_lr * gamma ^ (floor(iter / stepsize)),其中iter 表示当前的迭代次数;

–>exp: 返回base_lr * gamma ^ iter, iter为当前迭代次数;

–>inv:如果设置为inv,还需要设置一个power, 返回base_lr * (1 + gamma * iter) ^ (- power)

–>multistep: 如果设置为multistep,则还需要设置一个stepvalue。这个参数和step很相似,step是均匀等间隔变化,而mult-step则是根据stepvalue值变化

–>poly: 学习率进行多项式误差, 返回 base_lr (1 - iter/max_iter) ^ (power)

–>sigmoid:学习率进行sigmod衰减,返回 base_lr ( 1/(1 + exp(-gamma * (iter - stepsize))))

  • gamma

和lr_policy有关

  • power

和lr_policy有关

  • display

每隔多少次训练显示结果

  • max_iter

最大迭代次数

  • snapshot

保存模型间隔

  • snapshot_prefix

保存模型的前缀

  • solver_mode

是否使用GPU

train.prototxt

name: "LeNet"
layer {name: "mnist"type: "Data"          // 数据层top: "data"top: "label"include {phase: TRAIN}transform_param {scale: 0.00390625   // 归一化,1/256}data_param {source: "examples/mnist/mnist_train_lmdb"batch_size: 64      // 一次处理图片数目backend: LMDB       // LMDB格式,也可以为图片格式}
}
layer {name: "mnist"type: "Data"top: "data"top: "label"include {phase: TEST}transform_param {scale: 0.00390625}data_param {source: "examples/mnist/mnist_test_lmdb"batch_size: 100backend: LMDB}
}
layer {name: "conv1"type: "Convolution"   // 卷积层bottom: "data"top: "conv1"param {lr_mult: 1          // weight学习率,和solver中的base_lr关联}param {lr_mult: 2          // bias学习率,一般为weight学习率系数的两倍}convolution_param {num_output: 20      // 通道数,新的通道数,优化时经常会减小通道数kernel_size: 5      // 卷积核大小stride: 1           // 步长weight_filler {     // 权值初始化,xavier/guassion/constanttype: "xavier"    // 可以理解为一种均匀分布,跟输入的维度有关}bias_filler {       // 偏置初始化type: "constant"  // 全为0}}
}
layer {name: "pool1"type: "Pooling"       // 池化层bottom: "conv1"top: "pool1"pooling_param {pool: MAX           // 最大化方法,也可以取均值/最小化kernel_size: 2      // 卷积核大小,起缩放效果stride: 2           // 步长}
}
layer {name: "conv2"type: "Convolution"bottom: "pool1"top: "conv2"param {lr_mult: 1}param {lr_mult: 2}convolution_param {num_output: 50kernel_size: 5stride: 1weight_filler {type: "xavier"}bias_filler {type: "constant"}}
}
layer {name: "pool2"type: "Pooling"bottom: "conv2"top: "pool2"pooling_param {pool: MAXkernel_size: 2stride: 2}
}
layer {name: "ip1"type: "InnerProduct"      // 全连接层,类似卷积层bottom: "pool2"top: "ip1"param {lr_mult: 1}param {lr_mult: 2}inner_product_param {num_output: 500weight_filler {type: "xavier"}bias_filler {type: "constant"}}
}
layer {name: "relu1"type: "ReLU"          // Relu层,激活函数bottom: "ip1"top: "ip1"
}
layer {name: "ip2"type: "InnerProduct"  // 全连接层bottom: "ip1"top: "ip2"param {lr_mult: 1}param {lr_mult: 2}inner_product_param {num_output: 10          // 分类数weight_filler {type: "xavier"}bias_filler {type: "constant"}}
}
layer {name: "accuracy"type: "Accuracy"      // Accuracy层,测试阶段查看训练精度bottom: "ip2"bottom: "label"top: "accuracy"include {phase: TEST}
}
layer {name: "loss"type: "SoftmaxWithLoss"   // Softmax层,分类作用bottom: "ip2"bottom: "label"top: "loss"
}

参数说明

卷积层Convolution

  • lr_mult

学习率的系数,最终的学习率是这个数乘以solver.prototxt配置文件中的base_lr。如果有两个lr_mult, 则第一个表示权值的学习率,第二个表示偏置项的学习率。一般偏置项的学习率是权值学习率的两倍。

  • num_output

卷积核(filter)的个数

  • kernel_size

卷积核的大小。如果卷积核的长和宽不等,需要用kernel_h和kernel_w分别设定

  • stride

卷积核的步长,默认为1。也可以用stride_h和stride_w来设置。

  • weight_filler

权值初始化。 默认为“constant”,值全为0,很多时候我们用”xavier”算法来进行初始化,也可以设置为”gaussian”

  • bias_filler

偏置项的初始化。一般设置为”constant”,值全为0。

池化层Pooling

  • kernel_size

必须设置的参数。池化的核大小。也可以用kernel_h和kernel_w分别设定。

  • pool

池化方法,默认为MAX。目前可用的方法有MAX, AVE, 或STOCHASTIC

  • stride

池化的步长,默认为1。一般我们设置为2,即不重叠。也可以用stride_h和stride_w来设置。

全连接层InnerProduct

参数同卷积层

Relu层

Accuracy层

SoftmaxWithLoss层

这篇关于经典模型之Lenet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37483

相关文章

一份LLM资源清单围观技术大佬的日常;手把手教你在美国搭建「百万卡」AI数据中心;为啥大模型做不好简单的数学计算? | ShowMeAI日报

👀日报&周刊合集 | 🎡ShowMeAI官网 | 🧡 点赞关注评论拜托啦! 1. 为啥大模型做不好简单的数学计算?从大模型高考数学成绩不及格说起 司南评测体系 OpenCompass 选取 7 个大模型 (6 个开源模型+ GPT-4o),组织参与了 2024 年高考「新课标I卷」的语文、数学、英语考试,然后由经验丰富的判卷老师评判得分。 结果如上图所

大语言模型(LLMs)能够进行推理和规划吗?

大语言模型(LLMs),基本上是经过强化训练的 n-gram 模型,它们在网络规模的语言语料库(实际上,可以说是我们文明的知识库)上进行了训练,展现出了一种超乎预期的语言行为,引发了我们的广泛关注。从训练和操作的角度来看,LLMs 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巨大的、非真实的记忆库,相当于为我们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外部的系统 1(见图 1)。然而,它们表面上的多功能性让许多研究者好奇,这些模型是否也能在通常需要系

一道经典Python程序样例带你飞速掌握Python的字典和列表

Python中的列表(list)和字典(dict)是两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们在数据组织和存储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列表(List) 列表是Python中的一种有序集合,可以随时添加和删除其中的元素。列表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包括数字、字符串、其他列表等。列表使用方括号[]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定义和使用 # 定义一个列表 fruits = ['apple', 'banana

人工和AI大语言模型成本对比 ai语音模型

这里既有AI,又有生活大道理,无数渺小的思考填满了一生。 上一专题搭建了一套GMM-HMM系统,来识别连续0123456789的英文语音。 但若不是仅针对数字,而是所有普通词汇,可能达到十几万个词,解码过程将非常复杂,识别结果组合太多,识别结果不会理想。因此只有声学模型是完全不够的,需要引入语言模型来约束识别结果。让“今天天气很好”的概率高于“今天天汽很好”的概率,得到声学模型概率高,又符合表达

智能客服到个人助理,国内AI大模型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高速发展,AI大模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国内的AI大模型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少独创的技术点和实际应用令人瞩目。 那么,国内的AI大模型有哪些独创的技术点?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又有哪些出色表现呢?此外,普通人又该如何利用这些大模型提升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呢?本文将为你一一解析。 一、国内AI大模型的独创技术点 多模态学习 多

OpenCompass:大模型测评工具

大模型相关目录 大模型,包括部署微调prompt/Agent应用开发、知识库增强、数据库增强、知识图谱增强、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等大模型应用开发内容 从0起步,扬帆起航。 大模型应用向开发路径:AI代理工作流大模型应用开发实用开源项目汇总大模型问答项目问答性能评估方法大模型数据侧总结大模型token等基本概念及参数和内存的关系大模型应用开发-华为大模型生态规划从零开始的LLaMA-Factor

模型压缩综述

https://www.cnblogs.com/shixiangwan/p/9015010.html

前端 CSS 经典:文字描边

前言:文字描边有两种实现方式 1. text-shadow 设置 8 个方向的文字阴影,缺点是只有八个方向,文字转角处可能有锯齿状。不支持文字透明,设置 color: transparent,文字会成描边颜色。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

AI赋能天气:微软研究院发布首个大规模大气基础模型Aurora

编者按:气候变化日益加剧,高温、洪水、干旱,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的全球极端天气给整个人类社会都带来了难以估计的影响。这给现有的天气预测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模型要更准确地预测极端天气变化,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可靠的信息,以便做出及时的准备和响应。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微软研究院开发了首个大规模大气基础模型 Aurora,其超高的预测准确率、效率及计算速度,实现了目前最先进天气预测系统性能的显著

PyTorch模型_trace实战:深入理解与应用

pytorch使用trace模型 1、使用trace生成torchscript模型2、使用trace的模型预测 1、使用trace生成torchscript模型 def save_trace(model, input, save_path):traced_script_model = torch.jit.trace(model, 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