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而绝妙的思维技巧

2024-03-14 22:44
文章标签 简单 技巧 思维 绝妙

本文主要是介绍一个简单而绝妙的思维技巧,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文章的最开头,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你希望未来的你是什么样的?你希望未来的你比现在的你过得更好,还是过得更糟?

我想,应该没有人会选择后者吧?

尽管从客观上说,未来的我们很可能会变得衰老,没有现在如此充沛的精力和活力,但我们肯定不可能希望未来的自己过得非常落魄,而是希望能够拥有更自由、更闲适、更舒服的生活。

再不济,也要尽量保持现在的生活质量。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资源,来抵消掉时间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这个问题看起来很荒谬:怎么可能有人希望未来的自己过得更糟呢?

但更荒谬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所做的,其实不是前者,而是后者。

我们正在不断透支「未来的我」,来满足「现在的我」的某些虚假的、微不足道的需求。

这可能是在我们所有犯过的错误里面,最没有必要的一种。

图片

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拖延。

我在书里和许多文章里都讲过拖延。它可能有许多种模型、可以划分成许多分类,但所有这些模型和分类都具备一个共性:那就是「延迟痛苦」。

某些事情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同时也会带来痛苦。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些痛苦,于是选择把它们延后、推迟,把锅甩给「未来的自己」,从而让当下的自己能够心安理得地避开痛苦,享受片刻的欢愉。

但关键在于:拖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一个问题被你推迟了,它并不会自己消失,而是会堆积起来。这就会造成两个结果:

1)随着时间推移,这个问题可能会恶化,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会带来新的挑战,从而变得比原先的问题更困难、更复杂。

2)从你把它推迟到真的去解决它的这个过程中,新的问题又会产生。你当然可以继续推迟,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无限推迟。于是,很容易使得许多问题堆积在一起,再也无法延后。

这就会导致:你原本可能只需要面对一个简单的问题,但现在却要面对一堆复杂的问题。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谁呢?是我们自己。

正是因为我们心存侥幸,抱着不切实际的希望,才导致这样的结果发生。

实际上,你还可以这样想:命运其实已经眷顾了我们。为了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它贴心地提前给了我们警告,让我们可以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从容地一件件去处理。

但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辜负了它的好意,坐视问题产生而不去阻止和干预,让它一天天地发展壮大,最终只能由「未来的自己」去吞下苦果。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只是得到了暂时的麻痹,让自己沉浸在「我暂时不用去面对这种痛苦」的虚假的欣慰之中。

并且很多时候,由于问题并没有真正被解决,它依旧会悬在我们心上,不断涌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无法得到真正的放松和快乐。

这是一种真正的、毫无意义的买椟还珠。

图片

之所以我们会选择延迟痛苦,基本都是出于这么一种侥幸心理:

我把问题暂时推迟、延后,有没有可能它就这样消失了,不再需要我去处理了?

这种心理是人之常情,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往往不会这么理想。绝大多数问题随着时间推移,都只会变得更糟,鲜少有能够自己消失、不需要你去面对的。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你想拒绝别人的请求,又说不出口,就这么拖着。从表面上看,你避免了「明确的拒绝」所带给你的难堪和痛苦,但实际上,这是最惹人厌烦的态度:你没有给出明确的表态,反而会不断抬高对方的期望,让对方始终无法决定下一步行动。

一方面,这会拉大期望和失望之间的落差;另一方面,这会让对方把原本可以用来向别人求助的时间,浪费在等你的回复上面。从结果来看,还不如果断拒绝,这样带给双方的痛苦都要小得多。

再比如:你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想要实现,但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实践它,于是对自己说:先等等,等我准备好了,等我有时间了,再去做……

但是,如果现在的你没有时间、没有准备好,你凭什么认为「将来的你」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呢?每一阶段的我们都会面临每一阶段的课题。如果你把属于当下这个阶段的课题往后推迟,那么只会造成两个结果:要么遗憾放弃,要么草草完成,远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

因此,一旦你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你可能就会发现:拖延是毫无意义的。你一直在做的,其实是把「简单模式」转变成「困难模式」,并乐此不疲。

换句话说:你一直在做的,其实是在给「未来的自己」挖坑,给你自己增加麻烦。

同样,简单的道理:当下的我们相对于过去而言,其实也是「未来的自己」。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也许有很多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过去的自己」的拖延。

不妨做这么一个实验:把近一段时间以来,困扰你的问题和压力罗列出来,对它们逐一进行分析,看一看:这些问题和压力,是因为「过去的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还是因为有什么本该做的事情没有去做?

你也许会发现,后者的数量,可能会远远超过前者。

心理学上有一个「后悔的时间模型」,指的就是这一点:从短期来看,我们会对「做错的事情」感到痛苦和后悔,并想办法去补救;但一旦把时间拉长,「没做的事情」的痛苦和后悔程度,都会远远超过「做错的事情」。

当然,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造成「当下的我们」过得不快乐的元凶,很多时候也许并不是外界,而是我们自己。

既然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什么要把这种错误继续传递下去,让未来的自己来买单呢?

图片

因此,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思维方式就是:当你想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行动的时候,想一想:

我能做些什么,为未来的自己提供帮助,而不是为他增添烦恼和困扰?

一旦你意识到这一点,意识到自己所有的选择,其实都必须由「未来的自己」来进行兜底,你就会发现:与其拖延,不如一鼓作气赶紧把事情搞定,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为「未来的自己」减轻负担,让他可以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不仅仅是拖延,许多障碍,一旦你把「现在的自己」跟「未来的自己」联系起来,意识到:你当下的一切选择,都会对未来的自己造成影响 —— 那么,这些障碍很可能都会迎刃而解。

举个例子:我在几年前的一篇文章里讲到过:保持良好的睡眠,对预防阿尔兹海默病至关重要。许多研究发现,长期熬夜和较低的睡眠质量,可能是诱使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的最关键因素。

文章下面有许多读者留言:之前看过许多讲睡眠重要性的文章,一直没放在心上;但看了今天这篇文章,我决定好好睡觉了,我可不想得阿尔兹海默病……

同样,许多读者告诉我:驱动他们坚持锻炼的最主要动力是什么呢?是他们不想自己年纪大了之后,变得大腹便便、体态臃肿、精神萎靡,而希望保持更好的身体状态,好好享受生活。

就是这么简单。我们都不愚蠢,都不愿意让未来的自己为现在的自己买单。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没有能够把「未来的我」跟「现在的我」联系起来,而是在心理上把它们分开。

这其实是一种天生的倾向,也是每个人都会存在的毛病。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时间贴现」,指的就是这么一种倾向:我们总会更加看重眼前的收益,而轻视长期的收益,对长期的收益「打折扣」,从而造成短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寿命比较短,我们能活到多远的「未来」,对我们来说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会倾向于对眼前的收益增加权重,对未来的收益降低权重,这才是更有利的生存策略。

但到了现代,我们的平均寿命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祖先,对我们来说,再活个几十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此,这种策略就反而变成不利的策略了。

它会使得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耕耘,导致不利于未来的自己的生存。

图片

所以,如果你想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增加自己的行动力,更好地避免拖延和逃避 ——

那么,一个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就是:把「现在的我」跟「未来的我」整合起来,把他们视为同一个人,让自己积极地为「未来的我」提供帮助、积累资源。

有三个小技巧,可以帮你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1. 想象未来的生活

模糊是人生之路的阻碍,只有具体能够消除不确定性。

试着抽出一些时间,想象未来的自己,想象你想要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住在什么地方,交什么样的朋友,在周末和节假日做些什么,去哪里旅行、游玩……

想象你会养成什么样的兴趣爱好,会如何度过自己的每一天,读什么书,写什么文字,跟什么人交谈,拨弄什么花草,如何回味自己的过去,当你跟暌违多年的老友相见时,又会如何感慨。

想象你的身体,把自己代入进去,想象你的身体和头脑在多年后仍然保持敏捷、活力,想象你比现在拥有更多的闲暇,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可以做多少事情。

这会为你提供充足的动力,让你有更强的动力去解决当下的问题。

2. 培养实验的心态

这是我践行了许多年的心态。具体来说就是:把一切面临的挑战,都看作是一种帮自己提升经验值的方式。

哪怕失败了又怎么样,做得不好又怎么样,它影响的只是当下的我。咬咬牙坚持一段时间,也就过去了。但对「未来的我」而言,就又增加了一分经验,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情境。

一旦你开始适应这种思维方式,你就不会觉得艰难了。因为一切让你不舒服的事情,都可以看做是对未来的「未雨绸缪」。

一旦你能够明确:你该为之负责的,不是「过去的我」,而是「未来的我」,你就可以用一种全新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3. 记录自己的生命

每一个当下,都是曾经的未来。同样,要想建立跟「未来的我」的联系,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把「过去的我」的每一个碎片和瞬间,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写日记。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是连续的、完整的。「当下的我」不仅仅是当下这一瞬间的我,而是无数个「过去的我」的聚合。

当然,你不一定非要写日记,你可以你的经历和思考写下来;你以用口述和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通过表格记录下来;甚至,如果你擅长画画,你还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画下来。等等。

重点并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记录」。

想办法把生命中发生的事情,经历的事情,产生的思考等等记录下来,去挖掘和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把它们跟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让它们形成一个有因果、有关联、有前后呼应的「故事」。

通过这种方式,把「过去的我」「当下的我」跟「未来的我」融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让自己清楚地知道:

每一个「我」都不是孤独的,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有着无数的「我」,可以为当下的我提供力量。

这篇关于一个简单而绝妙的思维技巧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09949

相关文章

MyBatis 动态 SQL 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

《MyBatis动态SQL优化之标签的实战与技巧(常见用法)》本文通过详细的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介绍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标签来优化MyBatis配置,提升开发效率,确保SQL的高效执行和安全性,感... 目录动态SQL详解一、动态SQL的核心概念1.1 什么是动态SQL?1.2 动态SQL的优点1.3 动态S

Mysql表的简单操作(基本技能)

《Mysql表的简单操作(基本技能)》在数据库中,表的操作主要包括表的创建、查看、修改、删除等,了解如何操作这些表是数据库管理和开发的基本技能,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表的简单操作,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 目录3.1 创建表 3.2 查看表结构3.3 修改表3.4 实践案例:修改表在数据库中,表的操作主要

springboot简单集成Security配置的教程

《springboot简单集成Security配置的教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boot简单集成Security配置的教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 目录集成Security安全框架引入依赖编写配置类WebSecurityConfig(自定义资源权限规则

电脑win32spl.dll文件丢失咋办? win32spl.dll丢失无法连接打印机修复技巧

《电脑win32spl.dll文件丢失咋办?win32spl.dll丢失无法连接打印机修复技巧》电脑突然提示win32spl.dll文件丢失,打印机死活连不上,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问题的解... 不知道大家在使用电脑的时候是否遇到过关于win32spl.dll文件丢失的问题,win32spl.dl

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window任务管理器

《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window任务管理器》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window任务管理器,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 任务管理器效果图完整代码import tkinter as tkfrom tkinter i

C++中函数模板与类模板的简单使用及区别介绍

《C++中函数模板与类模板的简单使用及区别介绍》这篇文章介绍了C++中的模板机制,包括函数模板和类模板的概念、语法和实际应用,函数模板通过类型参数实现泛型操作,而类模板允许创建可处理多种数据类型的类,... 目录一、函数模板定义语法真实示例二、类模板三、关键区别四、注意事项 ‌在C++中,模板是实现泛型编程

使用EasyExcel实现简单的Excel表格解析操作

《使用EasyExcel实现简单的Excel表格解析操作》: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EasyExcel完成简单的表格解析操作,同时实现了大量数据情况下数据的分次批量入库,并记录每条数据入库的状态,感兴... 目录前言固定模板及表数据格式的解析实现Excel模板内容对应的实体类实现AnalysisEventLis

电脑报错cxcore100.dll丢失怎么办? 多种免费修复缺失的cxcore100.dll文件的技巧

《电脑报错cxcore100.dll丢失怎么办?多种免费修复缺失的cxcore100.dll文件的技巧》你是否也遇到过“由于找不到cxcore100.dll,无法继续执行代码,重新安装程序可能会解... 当电脑报错“cxcore100.dll未找到”时,这通常意味着系统无法找到或加载这编程个必要的动态链接库

Java中数组转换为列表的两种实现方式(超简单)

《Java中数组转换为列表的两种实现方式(超简单)》本文介绍了在Java中将数组转换为列表的两种常见方法使用Arrays.asList和Java8的StreamAPI,Arrays.asList方法简... 目录1. 使用Java Collections框架(Arrays.asList)1.1 示例代码1.

如何关闭 Mac 触发角功能或设置修饰键? mac电脑防止误触设置技巧

《如何关闭Mac触发角功能或设置修饰键?mac电脑防止误触设置技巧》从Windows换到iOS大半年来,触发角是我觉得值得吹爆的MacBook效率神器,成为一大说服理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mac电... MAC 的「触发角」功能虽然提高了效率,但过于灵敏也让不少用户感到头疼。特别是在关键时刻,一不小心就可能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