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营销公关的11招互联网必杀技

2024-03-03 05:50

本文主要是介绍颠覆传统营销公关的11招互联网必杀技,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互联网正在席卷所有行业,公关行业也自然难逃互联网的冲击和颠覆。

小编认为互联网有三个特点:

1、扁平化;2、网格化;3、迭代化

  所谓扁平化,即去中介化。互联网的特点,即是去除了信息传输的中间环节,缩短了信息传输的链条。之前的信息传播,是企业将信息通过媒体传输给目标受众。而现在,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自媒体来直接将信息传输给目标受众。

  所谓网格化,每个人、每个媒体、每个企业都在互联网中是一个网格,这使得人人平等,这些网格之间互动沟通更为便捷,也更加开放。所以网格化的结果是平等、互动和开放。

  所谓迭代,指的是互联网的到来,使得信息传输和公关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螺旋状的闭环。企业将信息传播给公众,公众对信息进行反映,反过来又会促使企业有新的动作,周而复始,万象更新。

互联网正在颠覆公关传播,上面互联网的三个特点正在对公关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例如去中介化,要求企业要加强自己的自媒体,即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的建设;例如网格化,要求企业不再只是单方向传输信息,而是要和自己的利益相关体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11条传播法则

  以下是小编总结的互联网时代的11条传播法则,仔细体会将能感受到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之变。

  一、测试、测试、测试

  正是因为企业可以直接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这让测试成为可能。为什么要做测试?这是因为在复杂的互联网时代,任何高明的公关专家都无法准确预测自己的信息在公众中的反应,这时候测试就非常重要。

  如何进行测试?方法有很多,例如我们看到的一些专家经常大放厥词,其实可能背后是某个利益团队正在为即将推出的某种决策进行测试,来测试公众的反应。通过专家试探公众的反应是一种方法,通过评论或者跟帖的方式是另一种方法。例如可以通过第三方意见领袖发微博的方式,来查看网友的评论来预知并分析公众的反应。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探知公众对某一件事、对某一观点的反应,从而减少误判,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核心信息和公关策略,而不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

  二、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

  互联网时代,一个事情要火是非常难的,尤其在今年,我的感触更加强烈。一个东西要火,要上头条,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需要万事俱备。这种情况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我说互联网时代的公关,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

  例如蓝翔,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广告语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播放,但那时候为什么没火?为什么在最近这么火?一切都是需要机缘巧合,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才有可能火起来。

  在这样高的失败率面前,我们如何能够保证尽可能的成功?我觉得首先要端正心态,不要有太高的预期,其次呢要多手准备,既然一个创意火起来太难,那我们准备二个、五个创意怎么样?这几个创意的角度、风格不同,最后可以实现这个火不起来,但是总有一个能够火的起来。

  三、化危为机,最好的危机处理不是防御而是进攻

  危机在互联网时代和传统的做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的危机处理上,我们努力地目标就是将危机灭掉,这样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迭代的思维要求我们化危为机,将危消灭掉不是结果,将危变成机,将危机变成正面才是危机处理的最高境界。

  四、让人民当家做主,让用户参与进来

  互联网时代,是人人当家做主的时代,是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时代。这时候做公关,就要改变以往单向传输的做法,而是提供一个开放式的选择,让人人来参与,来产生内容,所谓UGC就是这样。

  例如,一个手机要进行传播,以前的做法是首先想一个牛b的名字,然后进行传播。但在互联网时代呢?不妨举行一个征名大赛,让网友来给你取名字,让过程也成为传播的一部分。又比如,一个企业要进校园进行营销,苦苦思索不出方案,是进行校园音乐大赛,还是进行创业大赛呢?互联网时代,这个问题不再,不妨将校园营销方案设计本身作为营销的方案,放广大学生来设计属于自己的营销方案。

  小米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不仅仅将用户引入到营销中,而且也让那些忠实粉丝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这么说吧,你引入用户参与得越多,你就越贴地气,越容易火。有一本书,是黎万强写的,叫做《参与感》,说的就是要让你的用户参与进来,和你共同完成营销。

  五、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构建舆论同盟

  互联网是一个平等的地方,你在现实中虽然是一个强势的企业,但在互联网上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节点。在这样的一个汪洋大海中,要想在舆论上占得先机和上风,争取更多的舆论同盟是重中之重。

六、圈层,洞察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

  互联网时代传播的核心是研究人心,而我们不可能研究分析每一个网友的心理,而是找到细分群体、圈层心理共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化媒体中根据兴趣、立场等形成了无数的圈层,这一点在人人网和豆瓣上表现尤为突出,在微博、微信中也形成了很多松散化的圈层。

  一定要找到锁定自己的圈层,比如京东以前被认为是3C网购平台,但希望成为一站式购物平台,那么京东需要瞄准的圈层就是非男性的用户群体,可以是动漫,也可以说时尚,或者宠物等圈层。

  设计有针对性的内容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外部观察的泛泛内容,非但不能触动圈层,反而被耻笑,适得其反。通过圈层领袖这些达人、红人自己产生内容是一个比较好的捷径。

  七、少就是多,力出一孔

  我还要举小米的例子,以前手机都是机海战术,为什么小米能够凭借一个手机成功?这就是因为少就是多,少了可以将资源集中起来,实现更加极致的体验。

  互联网时代的公关也是这样,少就是多,与其写20篇不痛不痒的稿件,不如策划一个能够引爆话题的事件。与其打十口井,每一个都浅尝辄止,还不如打一口井打深些,打出水来。在官方微博或者官方微信的设置上,有的企业将不同功能、栏目分别开一个新号,美其名曰做一个矩阵,这种方法虽好,但因为精力、资源有限,无法兼顾,还不如做一个,但是在内部开设不同的栏目,做成机制化。

  我记得任正非曾经说过一个词,叫做力出一孔,指的是:有限的资源只能做有限的事情,要把所有的资源聚焦在一个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突破。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公关也是这样。

  八、内容为王,让你的内容穿越技术和渠道的壁垒

  技术、渠道不断在变,但不变的是内容。就像一些平面媒体人,虽然自己的媒体发展不好,但自己擅长内容的本领不会埋没,跳槽到网络媒体或者自己做自媒体,凭借自己对内容的擅长,照样能够生龙活虎。你可以发现,一个好的内容,经常是跨渠道的,它会穿越这些技术、渠道的壁垒,让所有人都在谈论他。

这一点的启示就是,我们当然要研究技术,研究不同渠道的特点,但是内容的策划更加重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内容上,设计有吸引力的内容,让用户参与进来,不断进行测试,优化调整我们的内容。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渠道,设计出不同风格的内容来。

  九、设置槽点,引发共鸣和扩散

  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策划时,需要巧妙而主动的设置一些点,一些供网友吐槽的点,这样才能引发网友的共鸣和触动,具有话题性,引发更多转发,扩散开来。

  这个槽点,换句话说,就是包袱。就像相声一样,只有每隔一分钟埋下一个包袱,才能不断引发观众大笑,也才能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软文也是一样,也需要尽可能在每隔几个段落就设置一些包袱,这里的包袱指的是没有写过的信息,也或者是没有说过的干货,也或者是新的观点等等,总之是能触发人们思考触动大家的心智的内容。

  如何设置槽点?就要深刻分析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人的心理。当然不同媒体,人们的心理不同。就像微信中,逐渐形成不同的内容派系,例如有心灵鸡汤的派系,这方面甚至比微博还甚,例如有随手拍派系,不断晒自己做的菜等等。而微博中,我之前分析过,民族心理/仇富心理/灭神心理等比较主流。只有直达网友心理才能设置更好的槽点。

  如果不了解如何设置槽点,如果不懂大家心理,建议去看看微博的评论、新闻的评论吧,那里是一个大宝库,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十、掌握好,过犹不及

  所谓度,就是指新媒体传播中的内容需要掌握一个度,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仍然回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因为直接面对大众,而网民的心态非常敏感,他们抒发情感又十分简单直接,因此决定了这个度很难把握,又十分微妙。我经常用说相声来比喻新媒体传播,除了要根据你面对的用户群(圈层)设计包袱(槽点),包袱的度也非常重要,为什么同样是包袱,但有的观众或听众就听上去没有感觉,而有的就哈哈大笑,这中间就涉及到包袱即内容的精心设计的问题。

  十一、不装B,善自黑,杂质传播

  互联网是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这也使得那些装B的人无所遁形。所谓装B遭雷劈,就是这样。如果你装,迟早会被扒出,落得个死无全尸。所以这样,还不如不装B,做一个真的自己。有很多把自己包装的完美的人被拉下神坛的例子,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不装B,就是真实,就是用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善于自黑。现在的90后,非常聪明,你已经很难欺骗他们,很难给他们洗脑。这时候,你的自黑反而可以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引发内心的触动。自黑,要黑的恰到好处,黑的无关紧要,黑到点子上。

  无论是阿里刻画的小卖家为了梦想奋斗的故事,还是京东做的努力向上的配送员、客服mm神回复,都是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是小人物,但却有血有肉、有追求、有梦想。这样的人更接近网络上的一个个人,也更能引起他们的感触和共鸣。

好了,今天的干货分享就到这里了哦;


大家明天继续关注友推“每日一篇精选文”

友推(youtui.mobi)是国内优秀的移动应用组件服务提供商,为应用提供社交分享组件、积分兑换组件、第三方登录组件等整合组件服务。

友推社交分享组件封装了各主流社交平台的接口,提供给应用统一调用,开发者几行代码就可以为应用添加社交分享功能,提供详尽的数据统计报表,并首创支持截屏涂鸦标记分享、分享送积分功能,帮助用户更方便更主动地分享你的应用,助力应用获得更多社交流量。


这篇关于颠覆传统营销公关的11招互联网必杀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68653

相关文章

颠覆你的开发模式:敏捷思维带来的无限可能

敏捷软件开发作为现代软件工程的重要方法论,强调快速响应变化和持续交付价值。通过灵活的开发模式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敏捷方法在应对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方面表现出色。本文将结合学习和分析,探讨系统变化对敏捷开发的影响、业务与技术的对齐以及敏捷方法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处理持续变化和迭代。 系统变化对敏捷软件开发的影响 在敏捷软件开发中,系统变化的管理至关重要。系统变化可以是需求的改变、技术的升级、

互联网开发要点

垂直扩展 横向扩展 业务分拆 数据读写分离 缓存读写 异步处理(消息队列)

知名AIGC人工智能专家培训讲师唐兴通谈AI大模型数字化转型数字新媒体营销与数字化销售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领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变革。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游刃有余,这一路走来,既有模仿学习的艰辛,也有创新突破的喜悦。然而,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门槛上,我们不禁要问:下一个十年,中国企业将如何在数字营销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一、从跟风到精通:中国数字营销的进化史 回顾过去,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领域的发展可谓是一部"跟风学习"的编年史。从最初的搜索引擎营销(SEM),

深入探讨生成对抗网络(GANs):颠覆传统的AI创作方式

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中,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技术。自2014年由Ian Goodfellow等人首次提出以来,GANs已经在图像生成、文本生成、视频生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本文将详细解析GANs的原理、结构以及应用场景,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颠覆性的技术。 一、GANs的基本原理 生成对抗网络(G

HTML5如何成为改变移动互联网幕后的推手

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打开手机,不再需要访问手机应用商店,不论是 Apple的还是Google的,我们只需要点击手机主菜单页面上的一个链接,手机就会立即在它的浏览器上启动一个 “应用程序”;再也不需要flash插件,就能欣赏华丽丽视频画面。   AD:2013云计算架构师峰会课程资料下载   2012年,说HTML5集千宠万爱于一身也毫不夸张,IE、Chrome、Firefox和Opera等

AIGC是如何颠覆文旅行业的?

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颠覆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在文旅行业,这种颠覆尤为显著。今天,我们深入探讨AIGC是如何颠覆文旅行业的。 传统的文旅内容创作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拍摄、录制、剪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团队和设备。然而,有言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作为一站式AIGC(3D)视频创作平台,有言通过AIGC技术,实现了3D视频的一键生成,大大简化了创作流程,降

提示工程颠覆:DSPy 引领全新范式革命

几个月前,我清楚地记得,Prompt Engineering 还是热门话题。就业市场上充斥着提示工程师的岗位,仿佛这是未来的必备技能。 然而,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提示工程并不是一门艺术或科学,更像是“聪明的汉斯”现象——人类为系统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以便系统能更好地作出回应。甚至还有人撰写了书籍或博客,如《前50个提示:充分利用 GPT》等等。 但事实证明,没有一种提示或策略能够解决所有类型

AI技术颠覆游戏开发:谷歌DeepMind GameNGen实时生成《DOOM》探秘

引言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图像和视频生成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然而,谁能想到,这项技术正逐渐渗透进游戏开发领域,且潜力巨大。2023年8月29日,谷歌DeepMind发布了名为《扩散模型是实时游戏引擎》(Diffusion Models Are Real-Time Game Engines)的论文,提出了全新的AI游戏生成引擎GameNGen。令人惊讶的是,GameNGen无需传统

互联网思维总结

目录 互联网八大思维 一 互联网思维 一 用户思维 二 产品思维 三 免费思维 四 社群思维 五 大数据思维 六 自媒体思维 七 跨界思维 八 平台思维 总结 互联网八大思维 简要列举以下思维,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跨界思维,流量思维,迭代思维,平台思维。 任何企业都可以找到一个竞争对手打,但是有一个对手是打不赢的,就是趋势,趋势一

飞利浦的精益转型之路: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华丽蜕变

飞利浦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全球知名品牌,其在精益转型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本文将从飞利浦的转型背景、转型过程、转型成效以及给我们的启示等方面,探讨飞利浦如何成功实现精益转型,从而在新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转型背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飞利浦作为一家以家电和医疗设备为主的制造企业,同样面临着产品同质化、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