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浅谈存储设备,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常见存储设备类型
机械硬盘(HDD) | 机械硬盘是最常见的数据存储设备之一,它以螺旋状的方式从内到外读取数据,读取速度相对较慢。但由于其存储容量大、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在许多场合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
固态硬盘(SSD) | 固态硬盘使用闪存(Flash Memory)作为存储介质,没有机械结构,因此读写速度非常快。此外,固态硬盘还具有防震、抗摔、低功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移动设备、数据中心等领域。 |
闪存卡(Flash Card) | 闪存卡是一种可移动的数据存储设备,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手机、掌上电脑等小型数码产品中。根据其接口和应用场景的不同,闪存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SD卡、MicroSD卡、TF卡等。 |
光盘 | 光盘是一种以螺旋状的方式从内到外读取数据的存储设备,其存储容量较大,价格相对较低。但由于读写速度较慢,且易受到损坏,因此在现代存储设备中应用较少。 |
U盘 | U盘是一种可移动的数据存储设备,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它具有体积小、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据存储和传输。 |
磁带库、磁光盘等 | ... |
2.全闪存储和混合闪存存储:
1)全闪存储,顾名思义,在存储子系统中用固态硬盘(SSD)或其他闪存介质代替传统机械硬盘(HDD)。最显而易见的特性在于它的高IOPS(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通常而言,单一脚本中,全闪存阵列可以提供50到100万IOPS,延迟在1毫秒以下。
2)混合闪存存储解决方案可让您通过 AI 驱动的部署在最快的闪存和磁盘设备之间实现这种平衡,而不影响数据弹性。
混合阵列旨在通过将闪存与HHD硬盘混合来提高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数(IOPS),并减少延迟。毫无疑问,与只采用HDD硬盘相比,其性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使用不同类型工作负载的混合解决方案的性能数据各不相同,因此IT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不会看到确切的数字。拥有依赖于HDD硬盘的存储基础设施的组织发现,添加一些闪存用于存储元数据或为某些关键业务应用程序提供更有意义的数据,并且可以满足应用程序性能需求。它还允许组织从现有的传统设备中逐渐过渡,从而实现更高的性能水平,同时不会支付全闪存那样更高的成本。
3.闪存类型
- NAND闪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闪存类型,主要用于固态硬盘(SSD)和全闪存阵列、嵌入式系统、移动设备等。NAND闪存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写入速度快、价格相对较低。
- NOR闪存:NOR闪存主要用于代码存储和程序执行,如嵌入式系统中的引导程序、操作系统等。其特点是读取速度快,但写入速度较慢,价格较高。
- SLC(单层式储存):SLC是最早的一种闪存类型,每个存储单元只能存储1位数据。由于其结构简单,写入数据时电压变化的区间小,因此寿命较长,速度也较快。但由于其存储容量有限,成本较高,因此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应用较少。
- MLC(多层式储存):MLC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闪存类型,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2位数据。MLC的存储容量是SLC的两倍,因此在成本上具有优势。但其写入寿命较短,读写速度也略低于SLC。
- TLC(三层式储存):TLC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闪存类型,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3位数据。TLC的存储容量是MLC的三倍,因此在成本上更具优势。但由于其存储单元结构复杂,写入寿命更短,读写速度也更慢。
4.分布式存储系统
备份方式:副本备份、EC纠删码2种
这篇关于浅谈存储设备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