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工作原理与实战(四十一):ShenandoahGC原理

2024-03-01 09:36

本文主要是介绍JVM工作原理与实战(四十一):ShenandoahGC原理,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专栏导航

JVM工作原理与实战

RabbitMQ入门指南

从零开始了解大数据


目录

专栏导航

前言

一、ShenandoahGC介绍

二、ShenandoahGC 1.0版本

三、ShenandoahGC 2.0版本

四、ShenandoahGC执行流程

总结


前言

JVM作为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其负责解释和执行字节码,管理内存,确保安全,支持多线程和提供性能监控工具,以及确保程序的跨平台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ShenandoahGC、ShenandoahGC 1.0版本、ShenandoahGC 2.0版本、ShenandoahGC执行流程等内容。


一、ShenandoahGC介绍

ShenandoahGC与ZGC(Z垃圾收集器)在设计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相较于ZGC的全新开发,ShenandoahGC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G1垃圾收集器的源代码进行改造的。因此,在算法选择、数据结构定义等多个方面,ShenandoahGC与G1展现出了很高的相似性。

  • ShenandoahGC在区域划分上沿用了G1的设计理念,确保了内存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 ShenandoahGC并未采用着色指针技术,而是通过优化对象头部的设计来实现并发转移过程。这种设计策略不仅简化了实现过程,同时也确保了垃圾收集器在高并发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 ShenandoahGC目前存在两个主要版本:1.0版本和2.0版本。其中,1.0版本被集成在JDK8和JDK11中,而自后续版本的JDK起,均采用了更为先进和稳定的2.0版本。这种版本迭代不仅反映了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确保了ShenandoahGC能够持续适应和满足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

二、ShenandoahGC 1.0版本

在ShenandoahGC的1.0版本中,为了支持其并发转移机制,每个对象的前8个字节被扩展,增加了一个前向指针(Forwarding Pointer)。这个前向指针的作用是指向转移之后的对象;如果转移尚未完成,它将指向对象本身。

在转移阶段进行时,转移前的对象和转移后的对象会同时存在于内存中。当应用程序线程尝试访问这些数据时,ShenandoahGC会利用读前屏障(Read Barrier)机制,通过前向指针定位到转移后的对象,并读取该对象的数据。

对于写入操作,ShenandoahGC采用了写前屏障(Write Barrier)。在写入数据前,写前屏障会检查对象头部的Mark Word中的GC状态。如果GC状态为0,表示当前没有垃圾回收过程正在进行,线程可以直接进行写入操作。如果GC状态不为0,则根据状态值确定当前垃圾回收的具体阶段,并可能要求用户线程执行与垃圾回收相关的任务。

然而,1.0版本的设计也存在一些显著的缺点:

  • 内存占用增加:由于每个对象都需要额外的8个字节来存储前向指针,这导致整体对象内存占用显著增加,通常会增加5%到10%的空间开销。
  • 读屏障性能开销:在读前屏障中加入了复杂的指令处理逻辑,这可能会增加处理器的负担,从而影响应用程序的整体性能。

三、ShenandoahGC 2.0版本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henandoahGC的2.0版本对前向指针的位置进行了优化,仅在转移阶段将其临时放入Mark Word中,从而减少了内存占用和读屏障的性能开销。这种改进使得ShenandoahGC在保持高效垃圾收集的同时,也更好地适应了不同的应用场景。

四、ShenandoahGC执行流程

  • 初始标记(STW)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的用户线程都会被暂停。ShenandoahGC会标记所有由Gc Roots直接引用的对象为存活状态。由于此阶段涉及的对象数量相对较少,因此造成的停顿时间通常非常短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应用程序的暂停时间。
  • 并发标记阶段:此阶段是与用户线程并发执行的,即垃圾收集器与用户线程同时运行。在这个阶段,ShenandoahGC会遍历堆上的所有对象,通过跟踪对象的引用关系,标记出所有可达的存活对象。为了加速这一过程,用户线程也会协助进行对象的标记工作。
  • 标记结束(STW)阶段:当并发标记阶段完成后,会进入另一个短暂的STW事件。这一阶段主要用于进行一些整理性的工作,例如处理那些在并发标记阶段未被标记的对象(即被认定为垃圾的对象),并为下一个阶段(并发转移)做好准备。
  • 并发转移阶段:此阶段同样是与用户线程并发执行的。在这个阶段,ShenandoahGC会将标记为存活的对象从旧的内存区域转移到新的内存区域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内存碎片,并提高未来垃圾收集的效率。
  • 并发重映射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并发重映射。在这个阶段,ShenandoahGC会遍历所有的引用,将那些原本指向旧对象的引用更新为指向新对象。这样做可以确保应用程序在继续执行时,能够正确地访问到已经被移动的对象。

通过上述五个阶段的协同工作,ShenandoahGC能够在保持低延迟的同时,有效地管理内存并进行垃圾回收。

并发转移阶段的并发问题

在并发转移阶段,ShenandoahGC面临一个关键的并发问题。当用户线程协助进行对象转移的同时,ShenandoahGC线程也可能发现同一个对象需要被复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ShenandoahGC会尝试使用类似比较并交换(CAS, Compare-And-Swap)的机制来写入前向指针。CAS是一种原子操作,它允许线程在写入共享数据之前先检查该数据的当前值。只有当当前值与预期值相匹配时,写入操作才会执行。这确保了只有一个线程能够成功修改前向指针,从而避免了并发冲突。如果CAS操作失败,即当前值与预期值不匹配,那么执行CAS操作的线程会放弃当前的转移操作,并允许其他线程尝试执行。

通过这种机制,ShenandoahGC在并发转移阶段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同时保持高并发性能。它允许用户线程和垃圾收集线程同时工作,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系统吞吐量。


总结

JVM是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负责字节码解释、内存管理、安全保障、多线程支持、性能监控和跨平台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ShenandoahGC、ShenandoahGC 1.0版本、ShenandoahGC 2.0版本、ShenandoahGC执行流程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篇关于JVM工作原理与实战(四十一):ShenandoahGC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62003

相关文章

Java图片压缩三种高效压缩方案详细解析

《Java图片压缩三种高效压缩方案详细解析》图片压缩通常涉及减少图片的尺寸缩放、调整图片的质量(针对JPEG、PNG等)、使用特定的算法来减少图片的数据量等,:本文主要介绍Java图片压缩三种高效... 目录一、基于OpenCV的智能尺寸压缩技术亮点:适用场景:二、JPEG质量参数压缩关键技术:压缩效果对比

Java调用C++动态库超详细步骤讲解(附源码)

《Java调用C++动态库超详细步骤讲解(附源码)》C语言因其高效和接近硬件的特性,时常会被用在性能要求较高或者需要直接操作硬件的场合,:本文主要介绍Java调用C++动态库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 目录一、直接调用C++库第一步:动态库生成(vs2017+qt5.12.10)第二步:Java调用C++

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

《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时间轮是一种高效利用线程资源进行批量化调度的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dubbo实现时间轮算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 目录前言一、参数说明二、具体实现1、HashedwheelTimer2、createWheel3、n

Java利用docx4j+Freemarker生成word文档

《Java利用docx4j+Freemarker生成word文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如何利用docx4j+Freemarker生成word文档,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 目录技术方案maven依赖创建模板文件实现代码技术方案Java 1.8 + docx4j + Fr

SpringBoot首笔交易慢问题排查与优化方案

《SpringBoot首笔交易慢问题排查与优化方案》在我们的微服务项目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应用启动后,第一笔交易响应耗时高达4、5秒,而后续请求均能在毫秒级完成,这不仅触发监控告警,也极大影响了用户体... 目录问题背景排查步骤1. 日志分析2. 性能工具定位优化方案:提前预热各种资源1. Flowable

基于SpringBoot+Mybatis实现Mysql分表

《基于SpringBoot+Mybatis实现Mysql分表》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基于SpringBoot+Mybatis实现Mysql分表的相关知识,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 目录基本思路定义注解创建ThreadLocal创建拦截器业务处理基本思路1.根据创建时间字段按年进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

《Java编译生成多个.class文件的原理和作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在Java项目中执行编译后,可能会发现一个.java源文件有时会产生多个.class文件,从技术实现层面详细剖析这一现象... 目录一、内部类机制与.class文件生成成员内部类(常规内部类)局部内部类(方法内部类)匿名内部类二、

SpringBoot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的3种方法小结

《SpringBoot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的3种方法小结》为了提高系统的读写性能和可用性,读写分离是一种经典的数据库架构模式,在SpringBoot应用中,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本文将介绍三... 目录一、数据库读写分离概述二、方案一:基于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实现动态

Springboot @Autowired和@Resource的区别解析

《Springboot@Autowired和@Resource的区别解析》@Resource是JDK提供的注解,只是Spring在实现上提供了这个注解的功能支持,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boot@... 目录【一】定义【1】@Autowired【2】@Resource【二】区别【1】包含的属性不同【2】@

springboot循环依赖问题案例代码及解决办法

《springboot循环依赖问题案例代码及解决办法》在SpringBoot中,如果两个或多个Bean之间存在循环依赖(即BeanA依赖BeanB,而BeanB又依赖BeanA),会导致Spring的... 目录1. 什么是循环依赖?2. 循环依赖的场景案例3. 解决循环依赖的常见方法方法 1:使用 @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