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下的决策分析:展望理论

2024-02-26 21:18

本文主要是介绍风险下的决策分析:展望理论,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Medieval Crypt  点击放大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证据表明,不仅风险下的判断过程,就连决策过程也系统地偏离了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风险下的决策明显地违背了预期效用理论的预测结果。早在1953年,Maurice Allais[1]率先指出风险下的决策偏离预期效用理论这一事实,也就是所谓的“阿利斯难题”(Allais paradox),并凭借此发现获得了198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具体而言,给定两个选择:a是无任何风险的3000元收益;b是参加一个抽奖:以80%的概率赢得4000元,但20%的概率一无所获。大部分的被试都会选择a而放弃b。但是,当被试面临另外两个选择:c是25%概率获得3000元(75%的概率得到零);d是20%的概率得到4000元(80%的概率得到零),大部分人却会选择d而放弃c。被试所做的选择明显地违背了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替换原理(注:具体而言,替换原理是指当决策者面临两个选择A和B时,如果决策者选择A而放弃B,则对任何选择C,决策者会选择概率组合pA+(1-p)C而放弃pB+(1-p)C。),因为选择c和d相对于选择a和b仅对概率的取值进行了同比例的压缩(从100%到25%及从80%到20%),但人们却做出了前后截然相反的抉择。Kahneman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表明,决策过程往往与预期效用理论背道而驰(详见Kahneman和Tversky于1979[9],1991[18]和1992[19]年发表的系列论文)。Kahneman另外一个突出的发现是:相比于结果的绝对数值而言,人们通常对结果相对于一个参考水平的偏离程度更敏感。这种侧重于变化而非绝对水平的倾向与心理学的认知法则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相对于外界条件(例如:光和温度等等)的绝对水平而言,人们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更敏感。另外,人们对损失的痛恨程度往往大于收益所能带来的喜悦程度。换言之,一笔损失给人带来的痛苦大于等值的收益带来的快乐。Tversky和Kahneman在1992年的研究中发现,人们通常需要两倍于损失的收益才能弥补损失所带来的痛苦。这种损失和收益对人心理的的不对称影响就是所谓的“损失规避”。人们通常不屑参与小数额的博彩,例如,以零成本和50%-50%的机率赢取12元或输掉10元。但大额的博彩却对很多人有强烈的吸引力,而这种对大数额赌博的风险追逐行为是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所不能解释的,因为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风险规避假设(risk aversion)基础上的(注:给定两种选择A和B,A是一个期望值为x,有风险的赌博(例如,50%的概率赢得2x,但50%的概率一无所获);B是赢取无风险的收益x。如果决策者认为A和B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我们定义他为风险中性(risk neutral)。如果决策者选择B而非A,则为风险规避(risk averse)。如果决策者选择A而非B,我们定义他为风险追逐(risk-loving)。)。例如,Kahneman和Tversky在他们1979年的研究中发现[8],10个被试中有7个人选择以25%的概率损失6000元,而非以50%的概率同等可能地损失4000元或2000元(意即各25%)。因为我们知道两种选择的期望值完全相同,而前者有更大的风险。如果人们是传统意义上的风险规避,则不应该观察到上述的结果。



来源:
http://info.psychcn.com/psyhistory/200502/1650311539.shtml

其他文章:

酒桌上的严氏公关

李开复离开微软的真实原因

企业利润四定律

饮食与健康

考考你的眼力 又一张神奇的图片

让工作变简单的10种方法

当科技遇到文化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这篇关于风险下的决策分析:展望理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50187

相关文章

2024年流动式起重机司机证模拟考试题库及流动式起重机司机理论考试试题

题库来源: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公众号小程序 2024年流动式起重机司机证模拟考试题库及流动式起重机司机理论考试试题是由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提供,流动式起重机司机证模拟考试题库是根据流动式起重机司机最新版教材,流动式起重机司机大纲整理而成(含2024年流动式起重机司机证模拟考试题库及流动式起重机司机理论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和部分工种参考解析),掌握本资料和学校方法,考试容易。流动式起重机司机考试技

系统架构师考试学习笔记第三篇——架构设计高级知识(20)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章知识考点:         第20课时主要学习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本课时知识点会涉及案例分析题(25分),而在历年考试中,案例题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并不多,虽在综合知识选择题目中经常考查,但分值也不高。本课时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按照以往的出题规律,通信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点多来源于教材内的基础网络设备、网络架构和教材外最新时事热点技术。本课时知识

Anthropic 创始人 Dario Amodei 谈:关于护城河与风险,AI 大很难直接替代人

护城河的迷思   近期,Anthropic创始人Dario Amodei与投资人Erik Torenberg进行了一场引人关注的对话。他们探讨了AI的护城河与潜在风险。话说,护城河就像酒水的保质期,过了时间就得小心别翻车。Amodei提到,AI虽有强大的潜力,但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人类的智慧。这可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毕竟机器发热总比人心复杂,听着都觉得不舒服。 聪明与控制的博弈   Dar

系统架构师考试学习笔记第三篇——架构设计高级知识(19)嵌入式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章考点:         第19课时主要学习嵌入式系统架构设计的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本课时知识点会涉及案例分析题(25分)。在历年考试中,案例题对该部分内容都有固定考查,综合知识选择题目中有固定分值的考查。本课时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按照以往的出题规律,嵌入式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点基本来源于教材内。本课时知识架构如图19.1所示。 一、嵌入式系统发展历程

量化交易面试:什么是连贯风险度量?

连贯风险度量(Coherent Risk Measures)是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提供一种合理且一致的方式来评估和量化风险。连贯风险度量的提出是为了克服传统风险度量方法(如VaR,风险价值)的一些局限性。以下是对连贯风险度量的详细解释: 基本概念: 连贯风险度量是指满足特定公理的风险度量方法,这些公理确保了风险评估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这些公理包括:非负性、次可加性、同质性和单调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

行政组织理论-第十一章:创建学习型组织

章节章节汇总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第三章:科层制行政组织理论第四章:人本主义组织理论第五章:网络型组织理论第六章:行政组织目标第七章:行政组织结构第八章:行政组织体制第九章:行政组织设置与自身管理第十章:组织激励第十一章:创建学习型组织第十二章:政府再造流程第十三章:行政组织变革 目录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1. 学习型组织的源起2. 学习型组织的定义3. 学习型组织与组

系统架构师考试学习笔记第三篇——架构设计高级知识(18)面向服务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章考点:         第18课时主要学习面向服务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根据考试大纲,本课时知识点会涉及单选题型(约占2~5分)和案例题(25分),本课时内容偏重于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根据以往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出题规律,概念知识的考查内容多数来源于实际应用,还需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本课时知识架构如图18.1所示。 一、SOA的相关概念 (

计算机操作员理论基础

计算机操作员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计算机主频指的是时钟频率。14=23+22+21=(0)1110OS是运行其他系统软件的平台。215=27+26+24+22+21+20=(0)11010111(0)1111=(0)10000-1=24-1=15计算机理论知识,存贮是最基本是字节计算机产权在我国是受法律保护的12=23+22=(0)1100存贮程序是计算机能够自动连续工作的理论基础软盘中病毒

剖析Cookie的工作原理及其安全风险

Cookie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HTTP协议中的状态管理。HTTP协议本身是无状态的,这意味着每次请求都是独立的,服务器不会保留之前的请求信息。为了在无状态的HTTP协议上实现有状态的会话,引入了Cookie机制。 1. Cookie定义 Cookie,也称为HTTP cookie、web cookie、互联网cookie或浏览器cookie,是一种用于在用户浏览网站时识别用户并为其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