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数学之旅023

2024-02-18 06:44
文章标签 数学 之旅 漫漫 023

本文主要是介绍漫漫数学之旅023,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经典格言
  • 数学习题
  • 古今评注
  • 名人小传
    • (一)达·芬奇
    • (二)欧几里得

经典格言

在我们发现的伟大事物中,“无”的存在是最伟大的。——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嘿,大家伙儿,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列奥纳多·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咖,不仅是画蛋的高手(当然啦,他画的是蒙娜丽莎那种级别的),还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思想家。有一天,他在工作室里,一手拿着画笔,另一手托着下巴,突然冒出一句:“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追求知识、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最让人拍案惊奇的伟大发现,竟然是‘无’的存在!”

这句话要是翻译成现代幽默版,大概就像这样:“伙计们,我跟你们说,咱们研究了那么多东西,从人体构造到飞行器设计,从透视绘画到水利工程,结果万万没想到啊,最大的Boss居然是那个看似啥都没有的家伙——‘无’!就像你打开冰箱,里面除了冷气什么都没有,但那份空荡荡的感觉却实实在在告诉你,冰箱它确确实实存在。”

“无”的伟大在于它的包容性与可能性,它是空白的画布,是等待填充的乐谱,是宇宙诞生前的混沌,也是数学中零的概念,代表了起点和无限可能。达·芬奇老哥这番话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别忽略了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往往正是这些“无”,构建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下回当你看到一个空房间或者一片空白的纸张时,不妨会心一笑,因为那里充满了“无”的伟大之处,正等待着你的创造力去填满它。

数学习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古今评注

自然数的素数“变形记”与算术基本定理的千年传奇

想象一下,你手中握着一个任意的自然数,就像一个神秘的小箱子。别看它外表平平无奇,一旦我们用一把名叫“素数分解”的神奇钥匙打开这个箱子,里面竟藏着一串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宝石项链”。这些“宝石”,就是构成这个自然数的素数因子。

比如,面对数字12,你可能会发现它的“宝石项链”是由两颗名为“2”的宝石和一颗名为“3”的宝石串联而成,即12=2×2×3。而不论你如何变换组合,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不同的素数项链能拼凑出12来。这就是数学世界中那个历经两千多年仍熠熠生辉的“算术基本定理”。

早在公元前,伟大的几何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这部堪称古代数学百科全书的作品第4卷中,就以一种近乎魔法般的命题形式揭示了这一奥秘:“任一大于1的自然数,要么本身是素数,要么可以唯一地表示为几个素数之积。”这句话仿佛是一个古老的咒语,让每一个自然数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素数身份证,且这身份证上的信息全世界仅此一份,绝无雷同。

试想,如果每个自然数都是一个拥有独特素数身份的小小生命体,那算术基本定理就像是它们的灵魂契约,无论经历多少世纪的沧桑巨变,都无法改变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就如同童话故事中的变形记一般,无论自然数们如何“变身”,只要运用素数分解的魔力,它们的真实面目便无所遁形。

所以,当我们带着幽默风趣的眼光去审视这个看似严肃的算术基本定理时,你会发现它其实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然数们如何在素数的世界里找到自我,并保持独特个性的奇妙故事。而这则故事,不仅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长河,还在每一个热爱数学的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名人小传

(一)达·芬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达·芬奇的“跨界”人生:从文艺复兴大画家到全能型斜杠大师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五百多年前,有个名叫列奥纳多的大叔横空出世。这位仁兄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斜杠中年”,既是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又是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哦对了,他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字——达·芬奇。

想象一下这样一幕:某天,达·芬奇正埋头在画布上描绘《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突然灵感迸发:“嘿,我为何不去设计个能飞的机器呢?”于是乎,放下画笔,拿起图纸,立马变成了飞行器设计师,脑洞大开地构思起人类最早的直升机和潜水艇模型来。旁人看愣了眼,心想:“这老哥真是画得了油画,造得了飞机,还能顺手破个案(参考《达·芬奇密码》),简直是艺术与科学界的‘十项全能’选手!”

不仅如此,达·芬奇还醉心于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他那细腻入微的解剖图,恐怕连医学院的学生都要自愧不如。每当他在实验室里挥舞着解剖刀时,邻居们可能会误以为他是要准备一道什么特别的意大利大餐,殊不知他正在探索生命的奥秘。

他的生活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好奇探索之旅,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如果达·芬奇生在现代,大概会是TED演讲的常客,一边讲述绘画艺术的魅力,一边演示自己新研发的高科技产品。”而他自己则可能轻松回应:“我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观察这个世界罢了。”

总而言之,达·芬奇的人生就如同一部百科全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与幽默,让人惊叹不已。他以一种跨越时代的创造力和全面发展的才华,成为我们今天口中那位永远的“斜杠大师”。

(二)欧几里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欧几里得:几何世界里的幽默大师与无畏探险家

在古希腊的亚历山大港,有一位名叫欧几里得的大胡子老头儿,他并非什么街头卖艺的搞笑艺人,而是数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不过,如果他知道我们今天要以一种幽默风趣的方式来讲述他的故事,估计也会笑眯眯地点点头,毕竟,他用无比严谨的逻辑揭示了几何学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幽默”。

欧几里得先生是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个务实的教育家。他坚信“点是没有部分的”,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讲笑话——“你找不到比点更小的啦,因为它连零件都没有!”而“直线是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一种无限延伸”则是他对于“没有最长,只有更长”的诙谐注解。

最令人捧腹的是他的那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嘿,老欧,您这是把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抢过来了吧?还是您想提前预演一下物理学的力学原理呢?不管怎样,这种夸张又自信的说法,让我们看到了他敢于挑战未知、探索真理的勇气。

在他的代表作《几何原本》中,欧几里得仿佛是一位耐心的导游,带着读者们踏上了一场逻辑严密而又充满惊喜的几何之旅。每一条定理都像是一则精心设计的谜语,等待着聪明的头脑去揭开谜底。比如,那个著名的“欧几里得第五公设”(平行线公理),就像是他故意留给后世的一个顽皮玩笑,让人们琢磨了两千多年才找到答案。

总的来说,欧几里得这位古代数学家,在严肃的几何王国里插科打诨,用精准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构筑起了一座座知识的城堡,而那些隐藏在定理背后的幽默智慧,则成为点亮科学之路的璀璨星光。也许在他看来,能够让人在笑声中领悟几何之美,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

这篇关于漫漫数学之旅023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20359

相关文章

uva 10014 Simple calculations(数学推导)

直接按照题意来推导最后的结果就行了。 开始的时候只做到了第一个推导,第二次没有继续下去。 代码: #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T, n, i;double a, aa, sum, temp, ans;scanf("%d", &T);while(T--){scanf("%d", &n);scanf("%lf", &first);scanf

uva 10025 The ? 1 ? 2 ? ... ? n = k problem(数学)

题意是    ?  1  ?  2  ?  ...  ?  n = k 式子中给k,? 处可以填 + 也可以填 - ,问最小满足条件的n。 e.g k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12 with n = 7。 先给证明,令 S(n) = 1 + 2 + 3 + 4 + 5 + .... + n 暴搜n,搜出当 S(n) >=

uva 11044 Searching for Nessy(小学数学)

题意是给出一个n*m的格子,求出里面有多少个不重合的九宫格。 (rows / 3) * (columns / 3) K.o 代码: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ncase;scanf("%d", &ncase);while (ncase--){int rows, columns;scanf("%d%d", &rows, &col

【生成模型系列(初级)】嵌入(Embedding)方程——自然语言处理的数学灵魂【通俗理解】

【通俗理解】嵌入(Embedding)方程——自然语言处理的数学灵魂 关键词提炼 #嵌入方程 #自然语言处理 #词向量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向量空间模型 #Siri #Google翻译 #AlexNet 第一节:嵌入方程的类比与核心概念【尽可能通俗】 嵌入方程可以被看作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翻译机”,它将文本中的单词或短语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数学形式,即向量。 正如翻译机将一种语言

数学建模笔记—— 非线性规划

数学建模笔记——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1. 模型原理1.1 非线性规划的标准型1.2 非线性规划求解的Matlab函数 2. 典型例题3. matlab代码求解3.1 例1 一个简单示例3.2 例2 选址问题1. 第一问 线性规划2. 第二问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是一种求解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有一个或几个非线性函数的最优化问题的方法。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

CSP-J基础之数学基础 初等数论 一篇搞懂(一)

文章目录 前言声明初等数论是什么初等数论历史1. **古代时期**2. **中世纪时期**3. **文艺复兴与近代**4. **现代时期** 整数的整除性约数什么样的整数除什么样的整数才能得到整数?条件:举例说明:一般化: 判断两个数能否被整除 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复合数使用开根号法判定质数哥德巴赫猜想最大公因数与辗转相除法计算最大公因数的常用方法:举几个例子:例子 1: 计算 12 和 18

2024年AMC10美国数学竞赛倒计时两个月:吃透1250道真题和知识点(持续)

根据通知,2024年AMC10美国数学竞赛的报名还有两周,正式比赛还有两个月就要开始了。计划参赛的孩子们要记好时间,认真备考,最后冲刺再提高成绩。 那么如何备考2024年AMC10美国数学竞赛呢?做真题,吃透真题和背后的知识点是备考AMC8、AMC10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做真题,可以帮助孩子找到真实竞赛的感觉,而且更加贴近比赛的内容,可以通过真题查漏补缺,更有针对性的补齐知识的短板。

【CSS in Depth 2 精译_023】第四章概述 + 4.1 Flexbox 布局的基本原理

当前内容所在位置(可进入专栏查看其他译好的章节内容) 第一章 层叠、优先级与继承(已完结) 1.1 层叠1.2 继承1.3 特殊值1.4 简写属性1.5 CSS 渐进式增强技术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对单位(已完结) 2.1 相对单位的威力2.2 em 与 rem2.3 告别像素思维2.4 视口的相对单位2.5 无单位的数值与行高2.6 自定义属性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档流与盒模型(已

一些数学经验总结——关于将原一元二次函数增加一些限制条件后最优结果的对比(主要针对公平关切相关的建模)

1.没有分段的情况 原函数为一元二次凹函数(开口向下),如下: 因为要使得其存在正解,必须满足,那么。 上述函数的最优结果为:,。 对应的mathematica代码如下: Clear["Global`*"]f0[x_, a_, b_, c_, d_] := (a*x - b)*(d - c*x);(*(b c+a d)/(2 a c)*)Maximize[{f0[x, a, b,

2024年高教社杯数学建模国赛最后一步——结果检验-事关最终奖项

2024年国赛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天,有必要去给大家讲解一下,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去关注模型的结果,因为模型的结果的分值设定项最多不到20分。但是如果大家真的非常关注的话,那有必要给大家讲解一下论文结果相关的问题。很多的论文,上至国赛优秀论文下至不获奖的论文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可以进行完整的复现求解,大部分数模论文都为存在一个灰色地带。         白色地带即认为所有的代码均可运行、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