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关键问题思考

2024-02-16 13:58
文章标签 思考 并发 关键问题

本文主要是介绍并发关键问题思考,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异常处理
     异常顾名思义在正常运行的程序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非正常处理。异常的关键要素包括错误信息、异常堆栈、错误代码、错误参数、发生时间等。另外,由于异常报错的地方可能较多,因此需要集中处理,对于不同的业务需要建立不同的异常日志。
监控流水
    监控流水是为了解决程序的健康情况和程序报错后的处理参考。监控包括程序的操作业务流水和业务操作链条流水。前者用于监控程序的健康状况,后者用于解决逻辑性错误的监控流水。监控势必影响一定的程序性能,因此监控程序必须采用异步方式写。监控数据的存储需要以日期和业务主体作为分类保存,方便随时查找。
并发处理
     事务,事务是保证处理流程一致操作的利器,例如对于资金的更改记录,包括总账更改和流水更改,如果流水更改发生错误,则总账也发生回滚,可以导致不必要的程序错误。事务发生于数据库层。事务能够保证操作的序列要么执行、要么不执行,也就是保持事务状态的一致性。
锁解决多线程访问统一资源时的竞争问题。锁分为数据锁和数据库锁,数据锁通过iis解决,数据库锁通过数据库层面解决。为了保证程序的协调一致,尽可能的通过程序锁解决,防止数据库锁不释放导致的程序瘫痪问题。程序锁里面必须要有锁释放机制。
    并发中实际会存在三个核心问题:1)重复操作问题 ,即由于重复快速提交导致数据重复问题 2)由于操作同一资源,导致资源访问不一致问题 3)大量重复操作,导致的负载压力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需要采用缓存问题解决,将数据判断的数量级降为亚秒级别。第二个问题,需要采用并发和事务处理,保证修改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第三个问题,需要采用负载均衡和队列,以便增大数据吞吐和请求削峰处理。

这篇关于并发关键问题思考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14736

相关文章

Java并发编程必备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入解析

《Java并发编程必备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入解析》本文我们深入探索了Java中的Synchronized关键字,包括其互斥性和可重入性的特性,文章详细介绍了Synchronized的三种... 目录一、前言二、Synchronized关键字2.1 Synchronized的特性1. 互斥2.

Python异步编程中asyncio.gather的并发控制详解

《Python异步编程中asyncio.gather的并发控制详解》在Python异步编程生态中,asyncio.gather是并发任务调度的核心工具,本文将通过实际场景和代码示例,展示如何结合信号量... 目录一、asyncio.gather的原始行为解析二、信号量控制法:给并发装上"节流阀"三、进阶控制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实时统计等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Redis的读写并发能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引言一、Redis 并发能力概述1.1 Redis 的读写性能1.2 影响 Redis 并发能力的因素二、

Nginx实现高并发的项目实践

《Nginx实现高并发的项目实践》本文主要介绍了Nginx实现高并发的项目实践,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目录使用最新稳定版本的Nginx合理配置工作进程(workers)配置工作进程连接数(worker_co

关于rpc长连接与短连接的思考记录

《关于rpc长连接与短连接的思考记录》文章总结了RPC项目中长连接和短连接的处理方式,包括RPC和HTTP的长连接与短连接的区别、TCP的保活机制、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模式及其利弊分析,文章强调了在实... 目录rpc项目中的长连接与短连接的思考什么是rpc项目中的长连接和短连接与tcp和http的长连接短

高并发环境中保持幂等性

在高并发环境中保持幂等性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幂等性指的是无论操作执行多少次,其效果都是相同的。确保操作的幂等性可以避免重复执行带来的副作用。以下是一些保持幂等性的常用方法: 唯一标识符: 请求唯一标识:在每次请求中引入唯一标识符(如 UUID 或者生成的唯一 ID),在处理请求时,系统可以检查这个标识符是否已经处理过,如果是,则忽略重复请求。幂等键(Idempotency Key):客户端在每次

【编程底层思考】垃圾收集机制,GC算法,垃圾收集器类型概述

Java的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tion,GC)机制是Java语言的一大特色,它负责自动管理内存的回收,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以下是对Java垃圾收集机制的详细介绍: 一、垃圾收集机制概述: 对象存活判断:垃圾收集器定期检查堆内存中的对象,判断哪些对象是“垃圾”,即不再被任何引用链直接或间接引用的对象。内存回收:将判断为垃圾的对象占用的内存进行回收,以便重新使用。

Java并发编程之——BlockingQueue(队列)

一、什么是BlockingQueue BlockingQueue即阻塞队列,从阻塞这个词可以看出,在某些情况下对阻塞队列的访问可能会造成阻塞。被阻塞的情况主要有如下两种: 1. 当队列满了的时候进行入队列操作2. 当队列空了的时候进行出队列操作123 因此,当一个线程试图对一个已经满了的队列进行入队列操作时,它将会被阻塞,除非有另一个线程做了出队列操作;同样,当一个线程试图对一个空

java线程深度解析(五)——并发模型(生产者-消费者)

http://blog.csdn.net/Daybreak1209/article/details/51378055 三、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在经典的多线程模式中,生产者-消费者为多线程间协作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基本原理是两类线程,即若干个生产者和若干个消费者,生产者负责提交用户请求任务(到内存缓冲区),消费者线程负责处理任务(从内存缓冲区中取任务进行处理),两类线程之

java线程深度解析(四)——并发模型(Master-Worker)

http://blog.csdn.net/daybreak1209/article/details/51372929 二、Master-worker ——分而治之      Master-worker常用的并行模式之一,核心思想是由两个进程协作工作,master负责接收和分配任务,worker负责处理任务,并把处理结果返回给Master进程,由Master进行汇总,返回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