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头戏!ZeroMQ的管道模式详解:ZMQ_PUSH、ZMQ_PULL

2024-02-16 03:30

本文主要是介绍重头戏!ZeroMQ的管道模式详解:ZMQ_PUSH、ZMQ_PULL,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一、ØMQ模式总览

  • ØMQ支持多种模式,具体可以参阅:https://blog.csdn.net/qq_41453285/article/details/106865539
  • 本文介绍ØMQ的管道模式

二、管道模式

  • 管道模式在有的地方也称为“流水线”模式
  • 管道模式用于将数据分发到布置在流水线中的节点。数据始终沿流水线向下流动,流水线的每一级都连接到至少一个节点。当流水线级连接到多个节点时,数据在所有连接的节点之间进行轮询
  • 管道模式由http://rfc.zeromq.org/spec:30正式定义
  • 管道模式支持的套接字类型有4种:
    • ZMQ_PUSH
    • ZMQ_PULL

三、“PUSH-PULL”套接字类型

ZMQ_PUSH

  • 管道节点使用类型为ZMQ_PUSH的套接字将消息发送到下游流水线节点。消息循环到所有连接的下游节点
  • 该套接字类型不支持zmq_msg_recv()等接收数据的函数
  • 当ZMQ_PUSH套接字由于已达到所有下游节点的高水位线而进入静音状态时,或者如果根本没有下游节点,则套接字上的任何zmq_send()操作都应阻塞,直到静音状态结束或处于至少一个下游节点可用于发送;消息不会被丢弃
                                                                                                         ZMQ_PUSH特性摘要 
兼容的对等套接字ZMQ_PULL
方向单向
发送/接收模式仅发送
入网路由策略不适用(N/A)

外发路由策略

轮询
静音状态下的操作阻塞

MQ_PULL

  • 管道节点使用ZMQ_PULL类型的套接字从上游管道节点接收消息
  • 消息从所有连接的上游节点中公平排队
  • 该套接字类型不支持zmq_msg_send()等发送数据的函数
                                                                                                       ZMQ_PULL特性摘要 
兼容的对等套接字ZMQ_PUSH
方向单向
发送/接收模式仅接收
入网路由策略公平排队

外发路由策略

不适用(N/A)
静音状态下的操作阻塞

四、演示案例

  • 本文介绍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典型的并行处理模式。内容有:
    • 一台发生器(taskvent.c),它产生可以并行执行的任务
    • 一组工人(taskwork.c),用于处理任务。在现实中,工人在超快的电脑上运行,例如使用GPU(图形处理单元)来完成这个艰难的数学运算
    • 一个接收器(tasksink.c),用于收集工作进程返回的结果

  • 发生器代码如下所示:发生器产生100个任务,每个任务包含一个消息,用来告诉工人某个休眠所需的毫秒数

// taskvent.c
// 源码链接: https://github.com/dongyusheng/csdn-code/blob/master/ZeroMQ/taskven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ssert.h>
#include <time.h>
#include <zmq.h>#define randof(num)  (int)((float)(num) * random() / (RAND_MAX + 1.0))// 向套接字socket发送消息string
static int s_send(void *socket, char *string);int main()
{int rc;// 1.创建新的上下文void *context = zmq_ctx_new();assert(context != NULL);// 2.创建PUSH套接字、绑定套接字,//   工人会连接这个套接字, 用来给工人发送消息的void *sender = zmq_socket(context, ZMQ_PUSH);assert(sender != NULL);rc = zmq_bind(sender, "tcp://*:5557");assert(rc != -1);// 3.创建PUSH套接字、并连接到接收器,//   该套接字给接收器发送一个消息, 告诉接收器开始工作, 只使用一次void *sink = zmq_socket(context, ZMQ_PUSH);assert(sink != NULL);rc = zmq_connect(sink, "tcp://localhost:5558");assert(rc != -1);// 4.输入回车, 回车之后发生器开始产生任务, 并且向接收器发送一条消息, 用于指示当前发生器要开始工作了printf("Press Enter when the workers are ready:");getchar();printf("Sending tasks to workers...\n");// 随意发什么, 此处我们发送字符0// 如果接收器未工作, 则s_send()阻塞rc = s_send(sink, "0");assert(rc != -1);// 5.初始化随机数发生器srandom((unsigned)time(NULL));// 6.生成100个任务, 然后将任务发送给工人int task_nbr;int total_msec = 0;int workload;for(task_nbr = 0; task_nbr < 100; ++task_nbr){workload = randof(100) + 1;      //生成一个毫秒数, 1-100之间total_msec += workload;          //加到总的毫秒数上char string[10];sprintf(string, "%d", workload);s_send(sender, string);          //将毫秒发送给工人}//打印总的毫秒数printf("Total expected cost: %d msec\n", total_msec);// 7.休眠1秒, 给ZeroMQ时间来传递消息sleep(1);// 8.关闭套接字、销毁上下文zmq_close(sender);zmq_close(sink);zmq_ctx_destroy(context);return 0;
}static int s_send(void *socket, char *string)
{int rc;zmq_msg_t msg;zmq_msg_init_size(&msg, strlen(string));memcpy(zmq_msg_data(&msg), string, strlen(string));rc = zmq_msg_send(&msg, socket, 0);zmq_msg_close(&msg);return rc;
}
  • 工人代码如下所示:工人从发生器接收到消息,该消息是一个毫秒数,接收到该毫秒数之后,工人按照指定的毫秒数进行休眠,休眠完成之后发出它完成任务的信号
// taskwork.c
// 源码链接: https://github.com/dongyusheng/csdn-code/blob/master/ZeroMQ/taskwork.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time.h>
#include <assert.h>
#include <zmq.h>// 从socket上接收数据并返回
static char *s_recv(void *socket);// 向套接字socket发送消息string
static int s_send(void *socket, char *string);// 休眠msecs毫秒
static int s_sleep(int msecs);int main()
{int rc;// 1.初始化新的上下文void *context = zmq_ctx_new();assert(context != NULL);// 2.创建套接字、连接发生器//   该套接字用来从发生器接收数据void *reciver = zmq_socket(context, ZMQ_PULL);assert(reciver != NULL);rc = zmq_connect(reciver, "tcp://localhost:5557");assert(rc != -1);// 3.创建套接字、连接接收器//   该套接字用来向接收器发送数据void *sender = zmq_socket(context, ZMQ_PUSH);assert(sender != NULL);rc = zmq_connect(sender, "tcp://localhost:5558");assert(rc != -1);// 4.永久循环处理任务while(1){// 5.从发生器接收数据, 这里接收到的将是一个毫秒数char *string = s_recv(reciver);assert(string != NULL);//打印接收到的毫秒数fflush(stdout);printf("%s.", string);// 然后工人休眠指定的毫秒继续工作s_sleep(atoi(string));free(string);// 6.工人在处理完任务之后, 发送一条消息给接收器, 表示完成了一条任务rc = s_send(sender, "");}// 7.关闭套接字、销毁上下文zmq_close(reciver);zmq_close(sender);zmq_ctx_destroy(context);return 0;
}static char *s_recv(void *socket)
{int rc;zmq_msg_t msg;zmq_msg_init(&msg);rc = zmq_msg_recv(&msg, socket, 0);if(rc == -1)return NULL;char *string = (char*)malloc(rc + 1);if(string == NULL)return NULL;memcpy(string, zmq_msg_data(&msg), rc);string[rc] = 0;return string;
}static int s_send(void *socket, char *string)
{int rc;zmq_msg_t msg;zmq_msg_init_size(&msg, strlen(string));memcpy(zmq_msg_data(&msg), string, strlen(string));rc = zmq_msg_send(&msg, socket, 0);zmq_msg_close(&msg);return rc;
}static int s_sleep(int msecs)
{ 
#if (defined (WIN32))Sleep (msecs);
#elsestruct timespec t;t.tv_sec  =  msecs / 1000;t.tv_nsec = (msecs % 1000) * 1000000;nanosleep (&t, NULL);
#endif
}
  •  接收器代码如下所示:下面是接收器的代码,它收集100条消息,然后计算整体处理用了多长时间,所以我们可以证实,如果有一个以上的工人,它们确实是并行运行的
// tasksink.c
// 源码链接: https://github.com/dongyusheng/csdn-code/blob/master/ZeroMQ/tasksink.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time.h>
#include <sys/time.h>
#include <zmq.h>// 从socket中接收数据
static char* s_recv(void* socket);// 返回当前系统时钟,以毫秒返回
static int64_t s_clock (void);int main()
{// 1.创建新的上下文void *context = zmq_ctx_new();// 2.创建、绑定套接字//   发生器、工人都会连接这个套接字, 并向这个套接字发送数据void *receiver = zmq_socket(context, ZMQ_PULL);zmq_bind(receiver, "tcp://*:5558");// 3.这是接收的第一条消息, 从发生器那里接收的, 是发生器用来告诉当前接收器, 表示开始工作了char *string = s_recv(receiver);free(string);// 4.启动时钟int64_t start_time = s_clock();// 5.从工人那里接收100个确认, 因为发生器只分配了100个任务给工人int task_nbr;for(task_nbr = 0; task_nbr < 100; task_nbr++){// 6.接收数据char *string = s_recv(receiver);free(string);// 7.每接收10个任务打印一次:号, 其余打印.if((task_nbr / 10) * 10 == task_nbr)printf(":");elseprintf(".");fflush(stdout);}// 8.处理完成之后打印一下总共执行了多长时间, 也就是工人一共工作了多长时间printf("Total elapsed time: %d msec\n",(int)(s_clock() - start_time));// 9.关闭套接字、销毁上下文zmq_close(receiver);zmq_ctx_destroy(context);return 0;
}static char* s_recv(void* socket)
{zmq_msg_t msg;zmq_msg_init(&msg);int rc = zmq_msg_recv(&msg, socket, 0);if(rc == -1)return NULL;char *string = (char*)malloc(rc + 1);memcpy(string, zmq_msg_data(&msg), rc);zmq_msg_close(&msg);string[rc] = 0;return string;
}static int64_t s_clock (void)
{
#if (defined (WIN32))SYSTEMTIME st;GetSystemTime (&st);return (int64_t) st.wSecond * 1000 + st.wMilliseconds;
#elsestruct timeval tv;gettimeofday (&tv, NULL);return (int64_t) (tv.tv_sec * 1000 + tv.tv_usec / 1000);
#endif
}
  • 代码总的结构如下:

  • 演示效果①,当只启用1个工作者时,效果如下:
    • 最左侧为发生器:其给工作者发送的时间时间为5032毫秒
    • 中间为工作者:从发生器那里拉取任务,打印从发生器那里处理的任务(打印秒数)
    • 最右侧为接收器:用来在工作者完成工作时打印工作的总时间,可以看到只有1个工作者时显示的是5050毫秒,与发生器指定的差不多

  • 演示效果②,当启用2个工作者时,效果如下:
    • 最左侧为发生器:其给工作者发送的时间时间为5098毫秒
    • 中间的2个为工作者:从发生器那里拉取任务,打印从发生器那里处理的任务(打印秒数)
    • 最右侧为接收器:用来在工作者完成工作时打印工作的总时间,可以看到有2个工作者时显示的是2687毫秒,说明有两个工作者并行工作时,时间被平分

  • 演示效果③,当启用3个工作者时,效果如下:
    • 最左侧为发生器:其给工作者发送的时间时间为5598毫秒
    • 中间的3个为工作者:从发生器那里拉取任务,打印从发生器那里处理的任务(打印秒数)
    • 最右侧为接收器:用来在工作者完成工作时打印工作的总时间,可以看到有3个工作者时显示的是1945毫秒,说明工作者越多,任务处理的越快

五、模式总结

  • 工人向上连接到发生器,并且向下连接到接收器。这意味着你可以随意添加工人。 因此,发生器和接收器是架构的固定部分,而工人是动态部分
  • 我们必须同步开始同批次的所有工人的启动和运行。这是ZeroMQ中存在的一个相当普遍的疑难杂症,并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connect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当一组工人连接到发生器时,第一个成功连接的工人会在这短短的时间得到消息的整个负载,而其他工人仍在进行连接。如果不知何故批次的开始不同步,那么系统就将无法并行运行
  • 发生器的PUSH套接字将任务均匀地分配给工人。这就是所谓的负载均衡,以后还会详细介绍
  • 接收器的PULL套接字均匀地收集来自工人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公平排队(如下图所示)

管道模式也有类似“慢木匠”的现象

  • 它导致了对PUSH套接字不能正确地负载均衡的指责。如果你使用的是PUSH和PULL,并且你的某个工人得到比其他工人更多的信息,这是因为PULL套接字已比别人更快地连接,并在其他工人试图连接之前抓取了很多消息。

  • 我是小董,V公众点击"笔记白嫖"解锁更多【ZeroMQ】资料内容。

这篇关于重头戏!ZeroMQ的管道模式详解:ZMQ_PUSH、ZMQ_PULL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13362

相关文章

Python基础文件操作方法超详细讲解(详解版)

《Python基础文件操作方法超详细讲解(详解版)》文件就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的一个读写硬盘的虚拟单位,文件的核心操作就是读和写,:本文主要介绍Python基础文件操作方法超详细讲解的相... 目录一、文件操作1. 文件打开与关闭1.1 打开文件1.2 关闭文件2. 访问模式及说明二、文件读写1.

详解C++中类的大小决定因数

《详解C++中类的大小决定因数》类的大小受多个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成员变量、对齐方式、继承关系、虚函数表等,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1. 非静态数据成员示例:2. 数据对齐(Padding)示例:3. 虚函数(vtable 指针)示例:4. 继承普通继承虚继承5.

前端高级CSS用法示例详解

《前端高级CSS用法示例详解》在前端开发中,CSS(层叠样式表)不仅是用来控制网页的外观和布局,更是实现复杂交互和动态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前端技术的不断发展,CSS的用法也日益丰富和高级,本文将深... 前端高级css用法在前端开发中,CSS(层叠样式表)不仅是用来控制网页的外观和布局,更是实现复杂交

Linux换行符的使用方法详解

《Linux换行符的使用方法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中常用的换行符LF及其在文件中的表示,展示了如何使用sed命令替换换行符,并列举了与换行符处理相关的Linux命令,通过代码讲解的非常详细,需要的... 目录简介检测文件中的换行符使用 cat -A 查看换行符使用 od -c 检查字符换行符格式转换将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本文详细指导如何在VMware环境下配置NAT网络模式,包括设置主机和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针对Linux和Windows系统的具体步骤,... 目录一、配置NAT网络模式二、设置虚拟机交换机网关2.1 打开虚拟机2.2 管理员授权2.3 设置子

详解C#如何提取PDF文档中的图片

《详解C#如何提取PDF文档中的图片》提取图片可以将这些图像资源进行单独保存,方便后续在不同的项目中使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C#通过代码从PDF文档中提取图片吧... 当 PDF 文件中包含有价值的图片,如艺术画作、设计素材、报告图表等,提取图片可以将这些图像资源进行单独保存,方便后续在不同的项目中使

Android中Dialog的使用详解

《Android中Dialog的使用详解》Dialog(对话框)是Android中常用的UI组件,用于临时显示重要信息或获取用户输入,本文给大家介绍Android中Dialog的使用,感兴趣的朋友一起... 目录android中Dialog的使用详解1. 基本Dialog类型1.1 AlertDialog(

C#数据结构之字符串(string)详解

《C#数据结构之字符串(string)详解》:本文主要介绍C#数据结构之字符串(string),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转义字符序列字符串的创建字符串的声明null字符串与空字符串重复单字符字符串的构造字符串的属性和常用方法属性常用方法总结摘

Java中StopWatch的使用示例详解

《Java中StopWatch的使用示例详解》stopWatch是org.springframework.util包下的一个工具类,使用它可直观的输出代码执行耗时,以及执行时间百分比,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目录stopWatch 是org.springframework.util 包下的一个工具类,使用它

Java进行文件格式校验的方案详解

《Java进行文件格式校验的方案详解》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中进行文件格式校验的相关方案,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一、背景异常现象原因排查用户的无心之过二、解决方案Magandroidic Number判断主流检测库对比Tika的使用区分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