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Morris病毒,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Morris病毒由Robert Morris于1988年编写并释放,这种病毒迅速入侵了当时1/10连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作者最终也被判刑。
按照其作者的说法,莫里斯蠕虫编写的起因并不是想造成破坏,而是想测量互联网的规模。然而作者选择了在MIT释放病毒而不是他当时所在的康奈尔大学,这掩盖了病毒的真正出处。
莫里斯蠕虫利用了Unix系统中sendmail、Finger、rsh/rexec等程序的已知漏洞以及薄弱的密码。蠕虫代码中一段非本意的效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加剧了其危害性,它使同一台计算机会被重复感染,每次感染都会造成计算机运行变慢直至无法使用。而在传播机制上的编程错误放大了这种危害:虽然病毒在每次感染电脑是会询问是否已被感染,但并没有采取“若回答是则不再感染和复制“的策略,而是采用了1/7的随机性攻击策略,使得病毒更加难于防御。
也是从此,传统的黑客文化受到明显的侵蚀,黑客伦理的约束性不再。计算机病毒开始越来越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编程语言的发展,C语言内存管理薄弱的问题不断显现。因此,大部分人持有的观点是:C语言只能编写一些非常核心而且小的系统,而且最好能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内存检查,而不适合用来写安全性要求高的程序(任何缺乏内存检查机制的编程语言都不合适。)。全部的应用逻辑部分应该由拥有完善内存管理的语言编写。
这篇关于Morris病毒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