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分享我的一幅摄影作品-天童夕照,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八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在宁波博物馆隆重举办,为进一步宣传弘扬海丝文化,让广大公众能够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特此举办“我眼中的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摄影大赛。经过一段时间的评选,昨天,由宁波博物馆举办的“我眼中的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摄影大赛终于揭晓了结果。让 市民进一步参与和体验海丝文化,宁波博物馆举办的“我眼中的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摄影大赛历时3个月,截至2012年8月10日,共收到参赛的摄影作品 240余幅。这些照片,记录了与海丝有关的宁波各个遗迹、遗址,拍摄内容丰富、角度各异、风格多样,其中更不乏主题鲜明、特点突出的组照作品。
二十里松林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宋 王安石
天童寺位于宁波市鄞县天童乡太白山麓,开创于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号称“东南佛国”,为我国“五大丛林”之一。
天童寺建成后屡遭损毁,1631年(崇祯四年)重建,筑佛殿、天王殿、法堂、先觉堂等,共有寺舍999间。
整个建筑梯级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外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罗汉堂,均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
寺内佛殿前有清顺治帝书“敬佛”碑、康熙帝书“名香清梵”匾、雍正帝书“慈云密布”匾。寺内有宋、元、明、清碑刻30余方。
传说:当时有僧人义兴,云游到此,结茅开山,建造精舍。他在“玲珑天凿”的茅舍中.日夜虔诵经书.天长日久,感动玉帝,玉帝命太白金星化为一童子,从天而降,为他侍给供奉,待寺建成后,童于飘然而归,故得名为“天童”。并把三面环抱古刹的群山称“太白山”。
历史: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法璇僧在太白山谷重建,名“太白精舍”,今人称之为古天童。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僧宗弼、县聪等迁太白精舍于太白峰下即现今天童寺,成为禅宗十方丛林。
唐会昌元年(841年)镜禅师住持天童寺,创建镇莽塔,寺院进一步扩展,宋代列入禅宗五大寺院之一。
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册立天下寺名时,定名为天童禅寺,赐“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 ,清代则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雯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
有位参赛者动情地说:“我的这些照片,不仅是在拍景色,也是在拍自己,拍宁波的发展和变迁。”
此次比赛邀请摄影及海丝专家参与评选,经过严格的初选和终评,共评出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入围奖10名。
得幸本人的作品《天童夕照》获得三等奖
村村桑拓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几风;
二十里松林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宋 王安石
天童寺位于宁波市鄞县天童乡太白山麓,开创于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号称“东南佛国”,为我国“五大丛林”之一。
天童寺建成后屡遭损毁,1631年(崇祯四年)重建,筑佛殿、天王殿、法堂、先觉堂等,共有寺舍999间。
整个建筑梯级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外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罗汉堂,均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
寺内佛殿前有清顺治帝书“敬佛”碑、康熙帝书“名香清梵”匾、雍正帝书“慈云密布”匾。寺内有宋、元、明、清碑刻30余方。
传说:当时有僧人义兴,云游到此,结茅开山,建造精舍。他在“玲珑天凿”的茅舍中.日夜虔诵经书.天长日久,感动玉帝,玉帝命太白金星化为一童子,从天而降,为他侍给供奉,待寺建成后,童于飘然而归,故得名为“天童”。并把三面环抱古刹的群山称“太白山”。
历史: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法璇僧在太白山谷重建,名“太白精舍”,今人称之为古天童。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僧宗弼、县聪等迁太白精舍于太白峰下即现今天童寺,成为禅宗十方丛林。
唐会昌元年(841年)镜禅师住持天童寺,创建镇莽塔,寺院进一步扩展,宋代列入禅宗五大寺院之一。
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册立天下寺名时,定名为天童禅寺,赐“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 ,清代则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雯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
这篇关于分享我的一幅摄影作品-天童夕照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