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的原子核模型并不来自于金箔实验

2024-02-04 16:30

本文主要是介绍卢瑟福的原子核模型并不来自于金箔实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卢瑟福的原子和模型提出过程

  • Rutherford Nuclear Model Wasnt Inspired by the Gold Foil Experiment
  • Kathy老师讲述的有趣科学历史

 

01 箔实验


一、前言

  如果在网上搜索原子核是如何被发现的,你可能会碰到卢瑟福的金箔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 一束 α 粒子撞击一片薄薄的金箔,  α 粒子的位置可以通过周围有硫化锌荧光屏上相应的闪烁点来确定。  实际上在 1913 年的确进行了这样的实验,但这个实验不是卢瑟福所做的,也没有激发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其实是为了验证卢瑟福在两年前发表的原子模型理论。  真正对卢瑟福提出原子核理论有影响的实验是在 1909 年进行的。 实验中测试了八种不同的金属, 包括了黄金。 实验装置要简单得多。 因为实验简单, 事实上,卢瑟福自己懒得做, 于是把他作为 实验作业 交给了本科生。  这个学生如何在实验作业中发现了什么惊人的事情, 这其中的原委让我们听Kathy 老师娓娓道来。
GM1675129413_1280_800.MPG|_-7

▲ 图1.1.1 1909年反射实验

▲ 图1.1.1 1909年反射实验

二、布丁模型

  这一切都始于 1899 年。那时,剑桥大学的研究生卢瑟福注意到铀的射线很复杂, 有些很容易被阻挡,有些则不然。 他将最容易被阻挡的辐射称为为α射线,将另一种辐射称为为β射线。  卢瑟福随后在麦吉尔大学找到了一份教授的工作,正如他所说,他在那里拥有“一个膨胀的实验室”,做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工作。
GM1675129561_1280_800.MPG|_-3

▲ 图1.2.1 卢瑟福的辐射实验

▲ 图1.2.1 卢瑟福的辐射实验

  1904 年,澳大利亚人威廉·布拉格发表了他的发现,α 粒子毫无偏差地穿过薄固体。 总的来说,卢瑟福对布拉格的工作评价很高,但在有一点他有不同看法。 卢瑟福认为物质中充满了电子, 电子是极小的带电粒子,可以非常靠近它们,因此会感受到非常强大的电力。  J.J. 早在 1897 年就发现了电子,将电子称为“微粒”,卢瑟福当时在剑桥求学,师从汤姆森。 
  到 1904 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原子包含了许多带负电的微粒, 这些微粒包围在均匀带正电的球体中。”  这通俗地称为原子的干果布丁模型,其中电子是葡萄干,或者如果你是英国人,可能吃过这种带有葡萄干的布丁。
GM1675129830_1280_800.MPG|_-4

▲ 图1.2.2 原子的布丁模型

▲ 图1.2.2 原子的布丁模型

三、α 闪烁

  大约在这个时候,卢瑟福开始相信 α 粒子是正电荷, 其电荷是电子的两倍, 质量大约是其 7,000 倍。 尽管如此,卢瑟福认为微小的电子可以通过电场推动重的 α 粒子,因为α粒子与电子之间可以彼此靠得很近, 所以它们之间的电场作用会变得非常强。 

▲ 图1.3.1 α例子模型

▲ 图1.3.1 α例子模型

  1906 年,卢瑟福发表了他的理论的实验验证结果。 卢瑟福将一小段放射性线放入凹槽中,然后让线中的 α 粒子束通过一个小缝隙并照亮荧光屏。  然后他用云母屏幕覆盖了一半的缝隙。 穿过云母的粒子产生的光束比没有穿过云母的粒子产生光束 扩散了大约 2%。  卢瑟福据此推论:“这样的结果清楚地表明,物质的原子中存在着非常强的电场,这与物质的电子模型理论的推论是相一致的。”
GM1675130236_1280_800.MPG|_-4
  1907 年,在加拿大的“殖民地”感到被排斥的卢瑟福回到英国, 在曼彻斯特大学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名叫汉斯·盖革的年轻德国科学家。  盖革和卢瑟福随后确定,由硫化锌磷光制成的屏幕在被 α 粒子(并且只有 α 粒子)击中时会发光,这个过程称为闪烁。 卢瑟福讨厌闪烁实验,把它留给了更年轻、更有耐心的盖格来做闪烁实验。 他写信给一个朋友说:“盖格在观察闪烁方面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样, 非常擅长并乐此不疲。他可以不间断一整夜都在数闪烁个与,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镇定从容。对此我最多只能坚持两分钟, 之后就再没有精力观察闪烁了。”
GM1675130472_1280_800.MPG|_-2

▲ 图1.3.2 盖哥与卢瑟福

▲ 图1.3.2 盖哥与卢瑟福

  闪烁还有另一个问题,正如卢瑟福所说的“漏判”,“是否每个 alpha 粒子都会产生闪烁。” 因此,卢瑟福转而求助于“电学方法”。 我们知道一个 alpha 粒子的电荷是 2e 或电子电荷的两倍,它非常非常小,比静电计可以测量的下限要小得多。  幸运的是,卢瑟福与 JJ 汤姆森共事时有一个名叫约翰汤森的朋友, 发现如果他将低压气体置于非常高的电压下,  直到它几乎产生电离产生火花放电,只需一点点电荷就会产生电荷雪崩,这样就可以将电荷粒子可以放大。 

▲ 图1.3.3 粒子产生气体雪崩放电

▲ 图1.3.3 粒子产生气体雪崩放电

  1908 年,卢瑟福写道:“在这样的条件下, α 粒子在气体中产生的电离通过碰撞被放大了 2,000 倍。每个 α 粒子的雪崩效果都足以被观察到。” 到 1908 年 7 月, 卢瑟福和盖革发表文章称,“闪烁的数量在实验误差的限度内, 等于落通过放电方法测量的 α 粒子的数量。” 
GM1675130862_1280_800.MPG|_-5

四、α 散射

  大约在进行电学实验的同时,盖格也在研究一种物质通过闪烁发射的阿尔法粒子的数量, 这时他注意到阿尔法粒子有点被空气散射了。Geiger 向 Rutherford 讲述了他的发现, Rutherford 想起了前期他用云母屏幕进行的实验出现的光斑扩散现象。 然后他告诉盖革用闪烁法重新做实验,  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通过薄材料 alpha 粒子的精确分布。  因此,盖革将镭放在一个小的铅抽真空锥体中, 锥体的一端覆盖着薄云母,让 α 粒子逸出。  然后他让粒子束穿过一个可以用箔纸覆盖的小缝隙, 然后用可以上下移动约 10 毫米的显微镜, 来检查撞击磷光屏的 α 粒子。
GM1675131839_1280_800.MPG|_-6

▲ 图1.4.1 盖哥检查α粒子在云母材料中的散射

▲ 图1.4.1 盖哥检查α粒子在云母材料中的散射

  通过这种方式,盖革获得了被薄金属转移的 alpha 粒子位置的分布曲线。 第二年,一位名叫欧内斯特·马斯登的 20 岁本科生加入了研究小组。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最好由卢瑟福本人描述。  “有一天,盖格来找我说,‘你不认为年轻的马斯登应该开始一项小型研究课题吗?’ 现在我也这么想了,所以我说,'为什么不让他看看是否可以检测到大角度散射 alpha 粒子呢? 我可以私下告诉你,我不相信它们会被散射,因为我们知道 alpha 粒子是一种非常快的大质量粒子,具有很大的能量。 
GM1675131971_1280_800.MPG|_-2
  然后我记得两三天后,盖革非常兴奋地来找我说,‘我们已经能够让一些 alpha 粒子返回。’” 那么马斯登做了什么?  他使用了相同的放射性锥体材料, 和以前一样。  但让它以一定角度撞击金属箔,然后让反射的 alpha 粒子撞击荧光屏幕,用显微镜检查。 他还在屏幕和放射源之间放置了一个铅屏障,这样他看到的一切都是金属薄膜反射的粒子。 Geiger 和 Marsden 然后用八种不同的金属进行了实验,发现一些 alpha 粒子会从薄金属上反弹,金属越重,反射的 alpha 粒子就越多。实验中被反射 alpha 总数非常少, 而事实上,在同一个实验中,他们发现 8,000 个 alpha 粒子中只有大约一个会被铂金反射。
GM1675132226_1280_800.MPG|_-5

▲ 图1.4.2 大角度α粒子散射实验

▲ 图1.4.2 大角度α粒子散射实验

  不过,为什么重的 alpha 粒子会从薄金属上反射? 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卢瑟福回忆说:“这是我一生中发生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它几乎就像你用 15 英寸的炮弹向一张薄纸发射一枚炮弹,然后它被弹射回来击中你一样不可思议!”  卢瑟福考虑了一年多,到 1910 年 12 月写信给朋友说, “我想我可以设计出比 JJ 的原子模型好得多的模型。它将解释盖革观察到的反射 alpha 粒子,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假设模型。”
GM1675132380_1280_800.MPG|_-4

五、原子模型

  根据卢瑟福自己的话,他的思路是: “我意识到这种向后散射一定是一次碰撞的结果,当我进行计算时, 我发现除非你把一个系统放在 其中原子质量的大部分集中在一个微小的原子核中。” 

▲ 图1.5.1 两种不同的原子模型

▲ 图1.5.1 两种不同的原子模型

  1911 年 3 月 7 日,卢瑟福发表了一篇文章, 其中原子包含“中心带正电荷 Ne,周围是均匀分布在半径为 R 的球体内的负电荷 Ne”。 卢瑟福随后从盖格和马斯登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铂原子核的电荷约为电子电荷的 100e 或 100 倍,原子核比原子本身小约 10,000 倍。 我们现在认为铂的电荷为 78e,原子核比原子本身小约 100,000 倍。 这的确是超乎寻常的小。 

  如果将一个原子扩大到大教堂的大小,那么原子核将只有一只苍蝇那么大,但是一只苍蝇却拥有 99.9997% 的质量。或者换句话说,原子,以及所有物质,包含 99.999999999999999% 的物质,而这些物质只填充了体积的 0.0003%。 所以基本上,几乎所有东西都几乎不占任何空间。  如果物质是空空荡荡的,为什么我们不直接从地板上掉下来呢?  这是因为万物中都有极小的电子。 看,当你的鞋子中的原子彼此足够靠近时,它们中的电子会推动地板中的原子中的电子。 你并没有真正接触地板,或者任何其他东西。 由于电场作用力,你实际上只是在它上方悬停。 出乎意料吧?
GM1675132771_1280_800.MPG|_-7

▲ 图1.5.2 卢瑟福关于原子模型的论文

▲ 图1.5.2 卢瑟福关于原子模型的论文

六、金箔实验

  早在 1913 年,Geiger 和 Marsden 进行了金箔实验。 实验不是用环绕屏幕完成的, 而是用可以圆周移动带有荧光屏幕显微镜完成的。 那个金箔实验验证了卢瑟福的原子核模型,证明了原子核存在并带有正电荷,卢瑟福非常相信这一点。 虽然理论得到验证是件好事, 但这个模型也带来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 图1.6.1 盖哥与马斯登的实验

▲ 图1.6.1 盖哥与马斯登的实验

  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与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有关。 异性相吸,是什么阻止了电子被原子核吸引碰撞呢?  即使电子像行星一样绕原子核旋转,但这会存在电荷加速运动,旋转是一种加速形式。 根据麦克斯韦定律,加速运动的电荷会产生电磁波,这会使电子失去能量,然后螺旋进入原子核。 换句话说,根据经典物理学定律,卢瑟福的原子应该会崩塌。 可事实上有原子组成的是世界很稳定, 完好无恙。 所以要么卢瑟福错了,要么经典物理学在原子尺度上不起作用。
GM1675133116_1280_800.MPG|_-4

  这就是为什么在 1913 年 7 月,为 Earnest Rutherford 工作的一位名叫 Neil Bohr 的年轻丹麦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 这是关于原子模型中的量子力学,即玻尔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玻尔采用了一位名叫马克斯·普朗克的人的论文结果, 这是他在 1900 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黑体辐射的研究结果。
GM1675133329_1280_800.MPG|_-2

▲ 图1.6.2 波尔的原子量子模型

▲ 图1.6.2 波尔的原子量子模型

七、后记

  但是要讲述这个模型,以及整个量子力学的故事, 需要往回追溯,涉及到首先提出黑体辐射想法的人。  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小个子男人和他的太空大朋友的神话故事,他们用棱镜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并从光谱中检测到太阳中存在黄金。  基尔霍夫和本生是如何发现光谱学的,如何对元素的光谱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及如何发现黑体辐射的, 关于这方面的故事我们下次再说。
GM1675133411_1280_800.MPG|_-3

▲ 图1.7.1 基尔霍夫和本生

▲ 图1.7.1 基尔霍夫和本生


■ 相关文献链接:

  • Rutherford Nuclear Model Wasnt Inspired by the Gold Foil Experiment

● 相关图表链接:

  • 图1.1.1 1909年反射实验
  • 图1.2.1 卢瑟福的辐射实验
  • 图1.2.2 原子的布丁模型
  • 图1.3.1 α例子模型
  • 图1.3.2 盖哥与卢瑟福
  • 图1.3.3 粒子产生气体雪崩放电
  • 图1.4.1 盖哥检查α粒子在云母材料中的散射
  • 图1.4.2 大角度α粒子散射实验
  • 图1.5.1 两种不同的原子模型
  • 图1.5.2 卢瑟福关于原子模型的论文
  • 图1.6.1 盖哥与马斯登的实验
  • 图1.6.2 波尔的原子量子模型
  • 图1.7.1 基尔霍夫和本生

这篇关于卢瑟福的原子核模型并不来自于金箔实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78134

相关文章

大模型研发全揭秘:客服工单数据标注的完整攻略

在人工智能(AI)领域,数据标注是模型训练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无论你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从业者,掌握数据标注的技术细节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都能为你的AI项目增添不少价值。在电信运营商的客服系统中,工单数据是客户问题和解决方案的重要记录。通过对这些工单数据进行有效标注,不仅能够帮助提升客服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能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电信运营商客服工单的背景下进行

Andrej Karpathy最新采访:认知核心模型10亿参数就够了,AI会打破教育不公的僵局

夕小瑶科技说 原创  作者 | 海野 AI圈子的红人,AI大神Andrej Karpathy,曾是OpenAI联合创始人之一,特斯拉AI总监。上一次的动态是官宣创办一家名为 Eureka Labs 的人工智能+教育公司 ,宣布将长期致力于AI原生教育。 近日,Andrej Karpathy接受了No Priors(投资博客)的采访,与硅谷知名投资人 Sara Guo 和 Elad G

Retrieval-based-Voice-Conversion-WebUI模型构建指南

一、模型介绍 Retrieval-based-Voice-Conversion-WebUI(简称 RVC)模型是一个基于 VITS(Variational Inference with adversarial learning for end-to-end Text-to-Speech)的简单易用的语音转换框架。 具有以下特点 简单易用:RVC 模型通过简单易用的网页界面,使得用户无需深入了

透彻!驯服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五种方法,及具体方法选择思路

引言 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型语言模型不再停留在演示阶段而是逐步面向生产系统的应用,随着人们期望的不断增加,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人们对大模型的认识已经从对其zero-shot能力感到惊讶,转变为考虑改进模型质量、提高模型可用性。 「大语言模型(LLMs)其实就是利用高容量的模型架构(例如Transformer)对海量的、多种多样的数据分布进行建模得到,它包含了大量的先验

图神经网络模型介绍(1)

我们将图神经网络分为基于谱域的模型和基于空域的模型,并按照发展顺序详解每个类别中的重要模型。 1.1基于谱域的图神经网络         谱域上的图卷积在图学习迈向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节主要介绍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谱域图神经网络:谱图卷积网络、切比雪夫网络和图卷积网络。 (1)谱图卷积网络 卷积定理:函数卷积的傅里叶变换是函数傅里叶变换的乘积,即F{f*g}

秋招最新大模型算法面试,熬夜都要肝完它

💥大家在面试大模型LLM这个板块的时候,不知道面试完会不会复盘、总结,做笔记的习惯,这份大模型算法岗面试八股笔记也帮助不少人拿到过offer ✨对于面试大模型算法工程师会有一定的帮助,都附有完整答案,熬夜也要看完,祝大家一臂之力 这份《大模型算法工程师面试题》已经上传CSDN,还有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生成模型系列(初级)】嵌入(Embedding)方程——自然语言处理的数学灵魂【通俗理解】

【通俗理解】嵌入(Embedding)方程——自然语言处理的数学灵魂 关键词提炼 #嵌入方程 #自然语言处理 #词向量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向量空间模型 #Siri #Google翻译 #AlexNet 第一节:嵌入方程的类比与核心概念【尽可能通俗】 嵌入方程可以被看作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翻译机”,它将文本中的单词或短语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数学形式,即向量。 正如翻译机将一种语言

AI Toolkit + H100 GPU,一小时内微调最新热门文生图模型 FLUX

上个月,FLUX 席卷了互联网,这并非没有原因。他们声称优于 DALLE 3、Ideogram 和 Stable Diffusion 3 等模型,而这一点已被证明是有依据的。随着越来越多的流行图像生成工具(如 Stable Diffusion Web UI Forge 和 ComyUI)开始支持这些模型,FLUX 在 Stable Diffusion 领域的扩展将会持续下去。 自 FLU

SWAP作物生长模型安装教程、数据制备、敏感性分析、气候变化影响、R模型敏感性分析与贝叶斯优化、Fortran源代码分析、气候数据降尺度与变化影响分析

查看原文>>>全流程SWAP农业模型数据制备、敏感性分析及气候变化影响实践技术应用 SWAP模型是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发的先进农作物模型,它综合考虑了土壤-水分-大气以及植被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描述作物生长过程的一种机理性作物生长模型。它不但运用Richard方程,使其能够精确的模拟土壤中水分的运动,而且耦合了WOFOST作物模型使作物的生长描述更为科学。 本文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农业工作者

线性因子模型 - 独立分量分析(ICA)篇

序言 线性因子模型是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中的一类重要模型,它们通过引入潜变量( latent variables \text{latent variables} latent variables)来更好地表征数据。其中,独立分量分析( ICA \text{ICA} ICA)作为线性因子模型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关注。 ICA \text{ICA} ICA旨在将观察到的复杂信号